素描基础入门60问(综合实战教学版) 9787115432445 人民邮电出版社

素描基础入门60问(综合实战教学版) 9787115432445 人民邮电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灌木文化 任安兰 著
图书标签:
  • 素描
  • 绘画
  • 基础
  • 入门
  • 教学
  • 艺术
  • 绘画技巧
  • 零基础
  • 临摹
  • 速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文博宏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32445
商品编码:2956222431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素描基础入门60问(综合实战教学版)

定价:59.80元

作者:灌木文化 任安兰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1154324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作者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所教过学生现都大学毕业且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2)作者在素描的表现手法上有着独到的理解和表现方法。3)作者在绘画方式上避免千篇一律的绘画方式,意在拓展初学者的思维模式和独立思考能力。4)丰富的细节绘画,让读者感受细腻真切的情景,融于其中,看的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内容提要


学习绘画,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让你事半功倍。本书针对大多初学者在学习素描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四类难题,即构图、透视、结构和明暗,通过简要扼要的说明文字、清晰明了的示意图和精彩的案例示范来做出解答,力求让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读者都能轻松而快速地跨过“学习美术之初的那些坎儿”。本书共4章,以60个“一问一答”的形式分别详细阐述了初学者遇到的构图、透视、结构和明暗这四类难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办法等。第1章详细讲解了素描构图,回答了包括“如何安排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有什么样的构图技巧?”“绘制作品时,一般什么样的物体采用横构图?”“绘制作品时,一般什么样的物体采用竖构图?”等12个问题。第2章详细讲解了素描透视,回答了包括“什么现象叫作透视?常见的透视现象有哪些?”“为什么同样的物体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时看到的不一样?”“成角透视有什么特点?”等17个问题。第3章详细讲解了素描结构,回答了包括“怎样绘制出物体准确的比例结构?有哪些方法?”“怎样表现立体空间?”“怎样从结构素描向光影素描转化?”等12个问题。第4章详细讲解了素描明暗表现,回答了包括“为什么不同的光线下看到的物体呈现不同的光影变化?”“光影有怎样的绘制技法?”“怎样通过明暗来表现物体的固有色?”等19个问题。通过阅读学习本书,读者可以轻松掌握绘画技巧,快速提高绘画水平。本书适合美术爱好者、初学素描的专业人员作为自学教材使用。

目录


目录第1章 素描构图问题1:如何安排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有什么样的构图技巧? 09 单个物体取景 09 多个物体取景 10问题2:取景器是什么?怎样制作和使用取景器? 11 制作取景器 11问题3:为什么形体总是画得太“歪”?该如何解决? 13 借助辅助线 13 将复杂的形状概括成几何体 13 绘制直线 14问题4:怎样使画面不至于太“空”? 15 画面“空”的解决方法 15问题5:怎样解决画面“板”的问题? 16问题6:怎样解决画面中物体太“聚”的情况? 17问题7:怎样解决画面中物体太“偏”的情况? 18问题8:怎样解决画面中物体太“散”的情况? 19问题9:绘制作品时,一般什么样的物体采用横构图? 20 横构图作品 21问题10:绘制作品时,一般什么样的物体采用竖构图? 25 竖构图作品 26问题11:什么样的构图形式为“井”字构图? 30 “井”字格构图作品 31问题12:还有哪些常见的构图形式? 36 均衡式构图 37 对称式构图 37
第2章 素描透视问题13:什么现象叫作透视?常见的透视现象有哪些? 40 近大远小 40 近高远低 41 近实远虚 42问题14:为什么两个相同的物体一个在眼前,一个在50米外,近处的看上去更大? 43 消失点 43问题15:为什么立方体近处的边比远处的边宽?站在路中间看远处的路为什么越来越窄? 45 立方体的近宽远窄 45 小路的近宽远窄 45问题16:为什么表现距离近的物体要更清晰,远处的则比较模糊? 47 静物组合的空间感 47 风景中的纵深感 48问题17:为什么同样的物体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时看到的不一样? 49 平视 49 仰视 49 俯视 49问题18:平行透视有什么特点? 51问题19:如何根据平行透视的原理绘制立方体? 54问题20:如何绘制平行透视下的静物? 56问题21:如何根据平行透视的原理绘制风景? 58问题22:成角透视有什么特点? 63问题23:如何根据成角透视的原理绘制长方体? 64问题24:如何根据成角透视的原理绘制静物 ? 66问题25:如何根据成角透视的原理绘制风景? 69问题26:倾斜透视有什么特点? 74 倾斜透视图 74 倾斜透视实例 76问题27:圆形透视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77 圆形透视画法 77 圆形透视图 78问题28:如何根据圆形透视的原理绘制圆柱体? 80问题29:如何根据圆形透视的原理绘制静物? 82
第3章 素描结构问题30:怎样绘制出物体准确的比例结构?有哪些方法? 86 横向目测 86 纵向目测 87 高度对比 88 宽度对比 88 机械测量 90问题31:什么样的素描是结构素描? 91问题32:结构素描和光影素描有什么样的联系? 96 结构素描的特点 96 光影素描的特点 97 结构素描和光影素描的联系 98问题33:“空间”是什么?如何表现? 100 空间形式 100 空间划分 100 视觉空间 101问题34:怎样表现立体空间? 102 立体感绘制技巧 102 立体感的表现 102问题35:怎样通过线条表现平面和立体空间? 105问题36:怎样从几何形体扩展到简单的静物? 107 常见的几何结构 108 基本的几何形体演变 109 圆形物体的拓展 110 方形物体的拓展 114 锥形物体的拓展 118问题37:结构素描中的线条有哪些?如何处理这些线条?121 用长直线绘制 121 找点塑造形体 122 线条的穿插 123 线条的表现 123问题38:结构素描怎样表现物体的虚实、明暗和空间? 125 线条的练习 126问题39:什么是物体的轮廓线条?有什么作用?如何表现? 127问题40:什么是物体的结构造型线条?有什么作用?如何表现? 129问题41:怎样从结构素描向光影素描转化? 131 啤酒瓶的画法 131 照相机的画法 135
第4章 素描明暗问题42:为什么不同的光线下看到的物体呈现不同的光影变化? 140问题44:光线不同投影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141问题43:光影是怎样形成的? 142问题45:物体是怎样形成体积的? 143 五大调子 143 三大面 143 明暗色调的表现方法 146问题46:物体的立体感是怎样形成的?需要具备哪些主要因素? 147 物体的结构 147 物体的明暗色调层次 147 光线照射下的投影 148 空间感的营造 149问题47:不同的物体在光影照射下明暗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151问题48:不同的几何体自身有怎样的结构和明暗变化? 152问题49:光源与物体的明度有什么关系? 155问题50:光影有怎样的绘制技法? 157 排线法 157 纸笔擦出法 157问题51:暗部和阴影完全是黑的吗?有什么明暗变化? 159问题52:怎样在平面的纸上表现形体的三维空间? 160问题53:怎样表现陶瓷、金属等有反光但不透光的物体? 161 陶瓷质感的特点 161 坛子的画法 162 瓷瓶的画法 164 其他陶瓷质感的静物 166 金属质感的特点 167 铝锅的画法 168 易拉罐的画法 170 其他金属质感的静物 172问题54:怎样表现玻璃、塑料等透光且反光的物体? 173 玻璃质感的特点 173 酒瓶的画法 174 锥形瓶的画法 177 其他玻璃质感的静物 179 塑料质感的特点 180 饮料瓶的画法 181 水杯的画法 183 其他塑料质感的静物 185问题55:怎样表现布质、纸质、皮质等既不透光也不反光的物体? 186 布料质感的特点 186 布拖鞋的画法 188 纸材质感的特点 190 纸质书的画法 191 废纸团的画法 193 皮革质感的特点 195问题56:怎样表现水果、蔬菜等静物的质感特点? 196 水果质感的特点 196 苹果的画法 197 蔬菜质感的特点 201 白菜的画法 203问题57:怎样表现毛发的质感特点? 207 头发质感的特点 207 头发质感的画法 208问题58:怎样通过明暗来表现物体的固有色? 210 物体的固有色和明暗 210问题59:物体的固有色和明暗色调分别是什么?绘制时有没有先后顺序? 216问题60:如何处理结构素描与光影素描之间的关系?初学者应从哪种入手? 221 结构素描练习时间不宜过长 221 结构素描要考虑明暗因素 222 明暗素描起稿要结合形体结构 223 结构素描与光影素描相结合 226

作者介绍


“灌木”一词源于《诗经·葛覃》中的 “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意为矮小的灌木,不追求白桦的参天耸立、松柏的曲高和寡,但求漫山遍野,覆盖广阔的大地。灌木文化以出版高质量美术教程书、美术画册等广受业界好评。

文摘




序言



艺术的启蒙:线条的魔力与色彩的交响 一、 绘画基础的坚实阶梯:从零开始的视觉语言构建 本书旨在为所有对绘画艺术抱有热情,却不知如何下手的初学者提供一条清晰、系统、且充满乐趣的学习路径。我们深知,绘画并非遥不可及的天赋,而是可以通过科学训练习得的技能。因此,我们摈弃了晦涩的理论堆砌,转而采用大量直观的案例和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绘画的核心构成要素。 1. 观察力的雕琢:看见世界本来的样子 艺术创作的第一步,是学会“看”。本书首先着重培养读者的科学观察能力。我们将带领你理解光影的物理特性,解析物体在不同光源下的明暗变化规律。通过对透视学基础原理的深入浅出讲解,你将不再被二维平面所困扰,能够准确地在纸面上构建出三维空间的深度与广度。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经典的几何体写生练习,这些练习是理解一切复杂造型的基础。你将学会如何分解复杂的形体,用最简单的几何元素来把握对象的结构本质。 2. 造型的精准性训练: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化 精准的造型能力是所有绘画技巧的基石。本书详细拆解了“形体结构”的绘制流程。我们不仅关注物体的外轮廓,更深入到内部的骨架和体积感塑造。通过大量的线条练习,包括排线、交叉排线以及不同笔触的运用,读者能够建立起对线条强弱、粗细、虚实的控制力。书中的实例将指导你如何通过轮廓线、结构线和投影线来完整地表达一个物体的形态,确保你的画面既有准确的比例,又不失生动的气息。 3. 空间感的营造:建立层次与景深 如何让画面“活”起来?关键在于空间感。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大气透视法和近实远虚的原则。通过对比不同物体间的清晰度、色彩饱和度和细节丰富程度,读者将学会如何有效地引导观者的视线,在平面上创造出令人信服的深度。大量的场景分析图例,会让你明白如何处理前景、中景与远景之间的关系,从而让你的画作充满呼吸感。 二、 色彩的魅力:从单色到多维的调色艺术 脱离了素描的单色世界,色彩为绘画注入了灵魂。本书的色彩篇章,致力于消除初学者对色彩搭配的恐惧感,提供一套实用且易于上手的色彩理论体系。 1. 色彩基础理论的实战应用 我们不只是讲解色轮,而是直接将它应用于实际的色彩选择中。从三原色、三间色到十二色环的构建,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练习目标。重点在于理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纯度,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影响。读者将学会如何根据不同的光照条件(如日光、黄昏、室内光)来准确捕捉环境色。 2. 调色与和谐:创造视觉的愉悦感 调色是绘画中最具创造性的环节之一。本书提供了丰富的调色盘范例,教授如何通过混合颜料来达到特定的色调和饱和度。我们着重讲解了色彩的对比与协调原理,例如互补色搭配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以及近似色带来的柔和统一感。通过对不同材质物体色彩表现的分析,如金属的光泽、布料的纹理、皮肤的质感,读者将能自由地为自己的作品赋予恰当的“肤色”。 3. 光影与色彩的结合:建立色彩体积 色彩不仅仅是平面的填充,它更需要服务于塑造形体。本书强调色彩在表现光影中的作用——暖色倾向于迎光面,冷色倾向于背光面。通过练习,你将学会如何用冷暖关系来增强物体的立体感,使得你的作品在色彩运用上既和谐又富有深度。 三、 材质与肌理:赋予画面真实的触感 优秀的绘画作品总能让人感受到物体的质地。本书在材质表现上进行了深入的专题探讨,旨在让你的画作不仅“看起来像”,而且“摸起来有感觉”。 1. 常见材质的绘制要点解析 我们将材质分解为不同的视觉特征进行攻克: 金属类: 重点在于高光和反射色的处理,表现其光滑与冰冷的质感。 木质类: 学习如何描绘木材的纹理走向和年轮结构,体现其粗粝或温润。 织物类: 掌握褶皱的生成规律,通过笔触的疏密变化来模拟丝绸的光滑或羊毛的蓬松。 皮肤与毛发: 侧重于对微妙色彩过渡的捕捉和细微纹理的暗示,展现生命力。 2. 笔触的语言:工具与表达的统一 不同的绘画工具和不同的笔触会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本书鼓励学习者探索手中的画笔、铅笔、炭条乃至刮刀等媒介的潜力,了解每一种工具最擅长表达的特性。通过模仿和创新,你将发展出属于自己的、能有效传达情感与信息的独特笔触语言。 四、 艺术的实践:从临摹到自我表达 绘画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创作。本书的最后部分聚焦于如何将所学的技术融入到实际的项目中。 1. 有效的临摹方法论 临摹是连接基础训练与独立创作的桥梁。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临摹步骤,强调“分析式临摹”而非简单的“复制”。学习者将被引导去理解大师作品的结构、光影和用色逻辑,从而实现“融会贯通”。 2. 构图的艺术与主题的提炼 构图决定了画面的整体气势和信息传递效率。我们将介绍黄金分割、三分法、对角线构图等经典法则,并探讨如何运用线条的引导和视觉重心的安排来组织画面元素。更重要的是,本书鼓励读者思考作品的主题与情感表达,帮助你将观察到的世界转化为具有个人观点和独特视角的艺术作品。 本书提供了一套全面、实用的艺术学习体系,它不是终点,而是你迈向专业艺术殿堂的坚实起点。拿起画笔,开始这段发现美、创造美的旅程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是个对绘画充满热情,但苦于无从下手的人。之前也尝试过一些素描教程,但总是感觉它们要么过于基础,要么就是我根本看不懂的专业术语一大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它的书名“素描基础入门60问”就特别戳中我,感觉它真的能解决我一直以来对素描的各种疑问。我翻看了几页,发现它不像那种一本正经的教科书,而是用很生活化的语言,把素描的原理讲得很明白。我特别喜欢它里面关于“如何看待物体”的部分,之前我画东西总是只看到形状,但这本书教我怎么样去分析物体的结构、比例、明暗关系,让我一下子就觉得豁然开朗。还有那些实战练习的步骤,我觉得特别有指导意义,我跟着书里的步骤一步一步来,感觉自己真的在进步。这本书让我觉得学素描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去掌握的技能。它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觉得我真的可以把画画好。

评分

作为一名美术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提升我素描能力的书籍。市面上同类书籍繁多,但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内容不够深入,很难满足我对于“综合实战”的需求。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一空白。我尤其欣赏其“60问”的独特编排方式,它将素描学习中最常见、最核心的问题一一呈现,并给出详尽的解答。这种问答式的结构,能够非常有效地引导学习者逐步深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形体塑造”和“肌理表现”的章节,作者通过大量的图例和分解步骤,将复杂的绘画技巧变得易于理解和模仿。书中的案例分析也相当到位,从构图的选择到细节的处理,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让我在实践中能够有章可循。我个人认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入门指南,更是一本能够陪伴学习者不断进步的实用手册,它将理论与实践巧妙地结合,为有志于提升素描功底的读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评分

我一直对绘画充满兴趣,尤其是素描,觉得它是所有绘画形式的基础,也是最能锻炼观察力和表现力的技法。但说实话,我之前一直觉得素描很难上手,总是抓不住重点,画出来的东西总是不太对劲。这次偶然看到了这本书,书名就挺吸引人的,感觉像是为我这种零基础的爱好者量身定做的。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里面的内容排版很清晰,图片也很丰富,感觉不像那种枯燥的理论书,更像是有人手把手教我一样。特别是那些“问答”的形式,我觉得特别亲切,好像作者真的能读懂我学素描过程中会遇到的困惑一样。我尤其喜欢里面一些关于透视和光影的讲解,之前看别的书总觉得云里雾里,这本书的例子和图示就特别直观,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而且,它不像有些书那样只是讲理论,还会有很多实战的案例分析,我觉得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毕竟理论懂了,不代表就能画出来。我期待着能够跟着这本书的指导,一步一步地把自己的素描水平提升上来,早日能画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评分

作为一个对视觉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渴望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尤其是素描,因为我一直认为它是理解和表现世界的根本。在众多的绘画书籍中,我这次偶然发现了这本书,它以“60问”的形式呈现,这种结构非常吸引我,因为它预示着这本书会直接回应学习者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疑惑。我翻阅时,发现它的讲解方式非常细腻,而且配以大量的插图和实例,让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易懂。我个人尤其对其中关于“光影的逻辑”以及“不同材质的描绘”的章节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对日常物品的细致刻画,展现了素描的无穷魅力,也教会了我如何去观察和捕捉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学工具,更像是一次艺术的启蒙,它鼓励读者大胆尝试,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我的素描之旅,相信这本书会成为我学习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

评分

我是一名业余爱好者,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学习素描的书籍。之前看过的几本书,要么内容太零散,要么就是讲解过于学院派,对于我这种需要上手实践的人来说,帮助有限。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它以“60问”的形式,直击素描学习中的痛点,我觉得非常贴心。我翻阅了部分章节,发现它的讲解逻辑非常清晰,从基础的线条、明暗,到复杂的形体、透视,都做了循序渐进的阐述。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过程中穿插的大量实战案例,这些案例不仅示范了如何应用所学的技巧,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心得体会,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书中的图示也非常丰富,能够清晰地展示出绘画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要点,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感觉这本书的设计理念就是“让读者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指导,我一定能把素描基础打扎实,并在绘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