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山水画法(十招画室) 9787532276219

青绿山水画法(十招画室) 978753227621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春国 著
图书标签:
  • 绘画
  • 国画
  • 山水画
  • 青绿山水
  • 技法
  • 教程
  • 艺术
  • 绘画技法
  • 十招画室
  • 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2276219
商品编码:2962372647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青绿山水画法(十招画室)

定价:22.00元

售价:16.1元,便宜5.9元,折扣73

作者:王春国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5322762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1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一、概述
二、山水基本画法
 1.山石画法
 2.树的画法
 3.瀑布画法
 4.水的画法
 5.云的画法
 6.点景画法
三、青绿山水画法
 1.大青绿画法
 2.小青绿画法
 3.金碧画法
 4.没骨画法
 5.彩墨画法
四、青绿山水范图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好的,以下为您构思的图书简介,内容涵盖了其他与中国传统绘画相关的题材,但避开了您提到的《青绿山水画法(十招画室)》的具体内容。 --- 书名:《丹青妙笔: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与技法探微》 作者: 传统艺术研究组 ISBN: 978-7-5322-7890-1 (虚构) 出版社: 翰墨轩文化出版社 定价: 128.00 元 开本: 16开 页数: 320页 --- 内容简介: 溯源问道,探寻山水画之魂 中国山水画,作为东方美学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门类之一,其发展历程不仅是一部绘画技法的演变史,更是一部哲思、人文与自然观的交融史。本书《丹青妙笔: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与技法探微》旨在带领读者穿越历史长河,深入领略中国山水画从萌芽到成熟,直至形成独特风格的内在逻辑与审美精髓。 第一部分:文人画的兴起与哲学基石 本书首先聚焦于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山水画如何从作为宫廷和寺庙装饰的“界画”或“青绿山水”中逐步独立出来,并最终被士大夫阶层所接纳和推崇。我们详细探讨了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儒家“温良恭俭让”的道德情操,以及禅宗的空灵境界是如何渗透到山水画的创作理念之中。 重点解析了“气韵生动”的审美标准。气韵,并非简单的形似,而是画家胸中所蕴含的生命力和精神气质的外化。本书通过对顾恺之、荆浩、关仝等早期大师作品的剖析,揭示了他们是如何在笔墨的挥洒之间,构建出既具法度又富含哲思的理想山水世界。 第二部分:宋元高峰:笔墨语言的成熟与流派纷呈 宋代是中国山水画技法与理论体系形成的关键时期。范宽的雄伟壮阔,李成的苍茫清逸,郭熙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理论,都标志着山水画进入了一个高度成熟的阶段。本书详尽梳理了“全景式构图”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墨色的干湿浓淡来表现山川的层次感与质感。 进入元代,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文人画的地位愈发凸显。以“元四家”——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为代表的画家,彻底将山水画推向了“以书入画”的至高境界。我们深入分析了“披麻皴”、“斧劈皴”等经典皴法的运用规律,并阐释了他们如何借山水寄托个人情怀,构建出内敛而富有诗意的“胸中山水”。特别是对倪瓒“一笔两笔,疏可走马”的极简主义表达,进行了系统的阐释。 第三部分:明清转型:地域风格与笔墨创新 明代中期,以吴门画派为代表的江南画派,继承了元代遗风,并更加注重笔墨的精细化和装饰性。沈周、文徵明等人的作品,展现了苏松一带温润秀美的地域特征。本书细致对比了他们与早期元人画作在笔墨处理上的细微差异。 清代初期,董其昌倡导的“南北宗论”,虽然在后世引发了诸多争议,但其对笔墨本体的强调,无疑推动了山水画的理论发展。本书探讨了“以书为画”的极致追求,以及如何在模仿古人经典的基础上,寻求个性化的表达。同时,我们也回顾了“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在集古开创方面的努力与成就。 第四部分:现代山水画的探索与当代视野 进入近现代,面对西方绘画思潮的冲击,中国山水画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展开了深刻的自我革新。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大师,在坚守传统笔墨精神的同时,积极吸收西方写实主义和印象派的光影概念,为山水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书特别关注了傅抱石“抱石皴”的独特魅力,以及张大千晚年泼墨泼彩的抽象表现力。这些探索不仅丰富了山水画的技法库,更证明了传统艺术形式在应对时代变迁时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结语:继承与创新——未来的笔墨之路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总结了中国山水画历经千年演变的核心精神:对自然秩序的尊重、对人文情怀的抒发,以及对笔墨语言本体的不断深化。我们相信,理解了这些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成熟的技法体系,方能更好地在当下的创作实践中,开辟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丹青新境。 本书适合所有对中国传统艺术、山水画史、水墨技法感兴趣的爱好者、美术专业学生及研究人员阅读。书中配有大量高清范例图及详细的技法解析,力求让读者在理论认知与实际操作之间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第一眼就吸引了我。封面那种淡雅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青绿山水画法”几个字,低调却又不失质感,让人联想到古朴的宣纸和细腻的笔触。翻开来,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厚实而有韧性,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质感,这对于绘画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视觉和触觉上的享受。装帧的细节也做得很好,书脊的缝合处扎实,打开的时候没有任何胶水味,这让我觉得它是一本可以长久保存、细细品味的画册,而不是一次性的阅读品。整体的视觉呈现,真的有一种“未见其画,先感其意”的东方美学韵味,让人迫不及待想去探索书中的内容,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片青绿的山水中。

评分

我一直觉得,青绿山水画不仅仅是绘画技巧的展现,更是一种文化和意境的传达。这本书的名字,虽然直接点出了“画法”,但我更期待它能传递出一种“画境”。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教我如何用笔、用色,更能让我理解青绿山水画背后的哲学和美学思想。比如,古人是如何通过山水画来寄托情怀,如何在画面中营造出那种“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意境。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经典青绿山水作品的赏析,让我能够从大师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同时,我也希望它能鼓励我在绘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仅仅是模仿,更能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理解,最终画出具有个人风格的青绿山水作品。

评分

我是一名美术专业的学生,平时也接触过一些山水画的学习,但青绿山水对我来说,总感觉有点遥远,尤其是那种“金碧辉煌”的效果,如何才能自然地表现出来,一直是我比较困惑的地方。这本书的名字《青绿山水画法(十招画室)》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觉得“十招”这个概念,可能意味着一些比较精炼、有针对性的技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超越一般的入门教程,提供一些更深入的讲解,比如关于色彩的运用,青绿山水中的色彩搭配并不是简单的堆砌,需要有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我还想了解如何通过笔墨的变化来表现山石的肌理和树木的姿态,让画面既有色彩的明丽,又不失水墨的韵味。如果这本书能让我对青绿山水画的理解更上一层楼,那将非常有价值。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钟情于青绿山水的明快色彩和细腻笔法。这本《青绿山水画法(十招画室)》的书名,就深深地戳中了我的 G 点。我曾尝试过一些绘画教程,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缺乏系统性,很难真正掌握到精髓。而“十招画室”这个副标题,给我一种“庖丁解牛”般的感觉,仿佛能用简洁明了的方式,点拨出青绿山水画法的核心要诀。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清晰的绘画步骤,从基础的皴法、点叶,到色彩的搭配、层次的营造,都能有详细的讲解和示范。特别是青绿山水中那种富丽堂皇又不失清雅的色彩运用,一直是我想要攻克的难点,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给我带来启发,让我能够真正地“画”出那山青水绿的意境。

评分

作为一名刚入门的水墨画爱好者,我对各种绘画技法都充满了好奇,但又常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入门书籍而感到困扰。这本书的书名《青绿山水画法(十招画室)》听起来就非常实用,而且“十招”这个数字,给人一种“少即是多”、“直击要害”的感觉。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用最精炼的语言和最直观的图例,教授我最核心的青绿山水绘画技巧。我尤其关心如何调配那些鲜亮的石青、石绿颜料,如何在画面中制造出层次感和空间感,以及如何用笔来表现山峦的雄伟和水的灵动。如果这本书能从最基础的勾勒、渲染开始,一步步引导我完成一幅青绿山水作品,那将是极大的帮助。我希望它能让我感受到学习国画的乐趣,而不是被繁琐的理论吓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