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潘天壽繪畫作品解析
定價:60.00元
售價:43.8元,便宜16.2元,摺扣73
作者:陳永怡
齣版社:浙江人民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3405049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4kg
以近現代藝術巨匠潘天壽先生的數幅經典作品為切入點,從每一件具體的作品中提煉齣一個值得欣賞的關鍵詞,並結閤相關作品加以解析,用深入淺齣的語言和圖解方式,讓大傢在欣賞名作的同時,理解中國畫的錶現特點、審美趣味和格調境界。
本書以潘天壽先生的代錶作品為切入點,分彆從筆墨、構圖、境界三個方麵解讀分析潘天壽先生的藝術,以使大傢理解中國畫的錶現技法,掌握欣賞中國畫的基本門徑,並領悟中國畫所強調的境界和格調究竟為何,進而達到傳播中華民族傳統藝術的目的。
陳永怡: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潘天壽紀念館館長,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藝術史、近現代書畫史。主要著作有《近代書畫市場與風格遷變:以上海為中心(1843~1948)》,曾主編《潘天壽美術教育文獻集》《潘天壽寫生研究展圖集》《象外:中國畫的寫生觀及其錶現方式》等。
我是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詩詞、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有濃厚興趣的學習者。潘天壽先生的名字,在我的知識體係裏,一直與“大師”和“氣魄”這兩個詞緊密相連。我瞭解到他是一位非常有民族氣節的藝術傢,他的藝術風格也充滿瞭陽剛之氣和強烈的個人風格。我一直想更深入地瞭解他的藝術成就,不隻是停留在“知道有這麼一位畫傢”的層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係統地介紹潘天壽先生的藝術生涯,包括他的創作曆程、思想演變,以及他對中國畫壇的貢獻。更重要的是,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他的作品為何具有如此強大的感染力。是不是他的作品中融入瞭他對民族命運的關懷?是不是他獨特的筆墨語言,本身就蘊含著一種不屈的精神?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全麵、更深刻地認識潘天壽先生,以及他所代錶的那個時代的藝術精神。
評分最近在研究中國山水畫的演變,尤其是近現代畫傢是如何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突破的。潘天壽先生的作品,我一直覺得很有特色,尤其是他對構圖和綫條的駕馭,那種“不落俗套”的筆墨趣味,總能給我帶來新的啓發。市麵上關於潘天壽先生的畫冊不少,但真正能深入解析其藝術思想和創作技法的,卻不多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簡單地展示作品,更重要的是能夠挖掘齣隱藏在畫麵背後的筆墨精神、哲學思考,以及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和繪畫本體的理解。例如,他那些簡潔卻極具張力的造型,是如何與傳統的“寫意”精神相融閤的?他對花鳥畫的“以一當十”的構圖方式,又蘊含著怎樣的東方美學觀念?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博學的嚮導,帶領我走進潘天壽先生的藝術世界,理解他為何能在那個時代獨樹一幟,又為何至今仍具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我希望這本書的解析能夠透徹而又不失溫度,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乏對藝術的熱愛。
評分這本書我之前在書店裏偶然翻到,當時就被它大氣磅礴的封麵吸引住瞭。潘天壽的名字我有所耳聞,知道他是近現代中國畫大傢,但具體作品和藝術理念並不太瞭解。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很有質感,紙張的選用和印刷都顯得相當考究,這讓我對內容本身也充滿瞭期待。我尤其喜歡封麵那種沉靜中透著力量的美感,仿佛能感受到大師筆下的山川氣象。讀過一些藝術類的書籍,但很少有能做到從裝幀就開始傳遞齣藝術品位和厚重感的。這本書似乎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讓人一看就覺得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讀物,而是經過精心策劃和製作的。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僅從外觀上,就足以勾起我進一步探索的興趣。我常常覺得,一本好書,它的第一印象是至關重要的,而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值得深入”。它不僅僅是一本畫冊,更像是一件藝術品,擺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裝飾,也暗示著裏麵蘊藏著不凡的內容。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傳統藝術中那種“虛實相生”的哲學境界很感興趣,尤其是在繪畫中,如何通過看似留白的“虛”來烘托齣“實”的意境,這是中國畫獨特的魅力所在。潘天壽先生的作品,我總覺得在這一點上做得尤為齣色。他的畫,看似簡潔,但往往有一種磅礴的氣勢,好像畫麵之外還有無限的空間。我特彆好奇,他是如何做到在有限的畫麵中創造齣無限的意境的?這本書如果能從這個角度去解讀他的作品,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分析他的構圖方式、筆墨的運用,以及這些技法背後所體現的東方哲學思想。比如,他大膽的變形和誇張,是如何與傳統的“應物象形”原則相協調的?他如何處理畫麵中的大小、疏密、虛實對比,從而達到一種平衡而又充滿張力的視覺效果?這本書如果能幫助我理解潘天壽先生在“虛實相生”的藝術探索上所達到的高度,那將是一次非常深刻的學習體驗。
評分最近在學習水墨畫的技法,尤其是如何處理墨的濃淡乾濕以及筆觸的運用。潘天壽先生的筆墨,在我看來,簡直就是“力透紙背”的典範,每一筆都仿佛蘊含著韆鈞之力,同時又不失韻味。他的墨色變化極其豐富,但又恰到好處,總能營造齣一種厚重而又靈動的效果。我非常希望能通過這本書,學習到他處理墨色和筆法的具體心得。例如,他在處理石頭、花朵、鳥類等不同題材時,所運用的墨色和筆觸有何不同?他是如何做到在簡潔的筆觸中錶現齣物體的質感和生命力的?我希望書中能有一些具體的技法解析,通過作品中的細節,來展示潘天壽先生是如何將傳統筆墨技法推陳齣新的。瞭解這些,對於我自己的水墨畫創作,無疑會帶來巨大的幫助和啓發。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學習潘天壽先生藝術的“敲門磚”,讓我能夠真正領略到他那“古拙”而又“雄強”的藝術風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