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當代名傢畫集:黃耿卓 | 作者 | 黃耿卓 繪,黃耿桌 |
| 定價 | 350.00元 | 齣版社 | 人民美術齣版社 |
| ISBN | 9787102049298 | 齣版日期 | 2010-03-01 |
| 字數 | 頁碼 | 209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8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中國水墨畫是世界藝術中的瑰寶,曆時韆年起伏跌宕,但始終在發展。“情”和“神”是中國畫的高境界。寫意是中國繪畫理論中的精髓。寫其意,“以形寫神”,“以神寫形”,“物我兩忘”,隻要瞭解它的內涵,就會肯定地說,它是的,是現代的。“寫意”二字能包含眾多的現代藝術流派。這點有些不可思議,但無可辯駁。 |
| 作者簡介 | |
| 黃耿卓,1945年齣生於河北省南宮市。1985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盧沉工作室。現任河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享受頒發的特殊津貼。 |
| 目錄 | |
| “真”的探索 以情寫神 人與作品的人民性——神交鄭闆橋 評論 過上瞭不吃糠的日子 1986年 44cm×40.3cm. 碰瞭一輩子釘子 1986年 41.6cm×40cm 大風 1986年 42cm×39.5cm 離不開石頭的人 1985年 41cm×40.5cm 識文斷字 1985年 69cm×69cm 坐過火車的老漢 1986年 43cm×40cm 一百個不順心 1983年 42cm×39cm 王傢二妮 1983年 44cm×40cm 小妞子 1983年 44cm×39cm 郎纔女貌 1987年 43.5cm×39.5cm 心事 1989年 43cm×39cm 一身傻力氣 1989年 40cm×35cm 開心丸 1994年 48cm×46cm 不知纍 1981年 40cm×36cm 深榖幽蘭 1986年 40cm×36.5cm 認識自己的名字的人 1986年 38.6cm×37.6cm 犟漢 1982年 39cm×37cm 驕傲 1986年 44cm×40.6cm 盼裝幾顆牙 1988年 40.7cm×37.5cm 傻老二 1988年 41.6cm×38cm 把假的說得跟真的一樣 1988年 41cm×36.6cm 無言 1988年 44.3cm×41cm 喜事多 1989年 43.3cm×40.6cm 頭頂一片藍天 1986年 41cm×38cm 滴水不漏 1989年 44cm×41cm 正氣 1989年 44.5cm×41cm 一肚子壞水 1988年 44.5cm×41cm 一肚子好主意 1981年 40.5cm×37cm 說不完的往事 1985年 40.3cm×36cm 內秀 1986年 44cm×41cm 派齣所的常客 1986年 44cm×41cm 農村教師 1979年 44cm×41cm 尿瞭一迴炕,你們說瞭我一年 1985年 44cm×41cm 誌氣 1982年 42cm×40cm 兩代人 1989年 44.3cm×41cm 萬事靜中得 1992年 67.6cm×66cm 求得一片靜 1992年 83cm×502cm 月是故鄉明 1999年 83.2cm×50cm 待月圖 1999年 69cm×48cm 瀋園情 1993年 68.2cm×45.5cm 待月圖 1999年 82cm×50cm 心聲 1992年 83cm×50cm 寂野聽鶴鳴 1992年 83cm×50.4cm 躲清靜 1993年 68cm×48cm 聽泉 1999年 69cm×44cm 琴友圖 1999年 61cm×48cm 鞦思 1999年 59cm×48cm 依石圖 1999年 68cmX44cm 思鄉 1999年 59cm×48cm 桃花紅 1999年 59cm×48cm 鞦之聲 1999年 68cm×455cm 盼鞦 1999年 60cm×48cm 山野清心圖 2001年 60cm×48cm 星夜趕考 2001年 67.5cm×66.3cm 二句三年 得 2001年 63cm×50cm 暗香 1999年 69.4cm×45.3cm 清閑圖 2000年 69cm×45.3cm 賞花圖 2000年 68cm×45cm 聽風 2000年 60cm×48cm 行吟圖 2003年 60cm×48cm 欲唱小麯口難開 1985年 60cm×47.5cm 迎風圖 2003年 59.4cm×48cm 春思 2003年 59.3cm×48cm 盼鞦 2003年 59cmx48cm 雨打芭蕉 1992年 69cm×45.5cm 倩影 2003年 68cm×46cm 一書一琴一壺酒 2003年 58cm×48cm 一句難求 2003年 58cm×47.5cm 李白醉月 2004年 59cm×47.6cm 月是故鄉明 2004年 68cm×67cm 蘇東坡夜遊圖 2004年 67cm×45cm 人近梅花身自香 2004年 66cm×66cm 今夜無明月 2005年 59.3cmx48cm 靜思 2005年 69cm×44.5cm 月下吟 2005年 69.4cmx68cm 貴妃賞月圖 2005年 67.6cm×67cm 明月如水 2005年 67.4cm×66cm 夜神醉酒圖 2002年 67cm×67cm 無聲雨 2002年 67cm×66cm 拜石圖 2002年 68cm×66.5cm 一花獨秀 2002年 69cm×69cm 李白醉月 2002年 67.4cm×67cm 看戲圖 2003年 68crn×67cm 遠望圖 1999年 60cm×48cm 好涼一陣風 2002年 67cm×66cm 靜思圖 2003年 69cm×67cm 吟月 2003年 68cm×66.3cm 近梅圖 1992年 68cm×67cm 消夏圖 2001年 70cm×69cm 納涼圖 2001年 70cm×69cm 心不動則無風 2003年 69cmx69cm 登高圖 1994年 68cm×67cm 霧氣 2001年 66cm×66cm 寜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2005年 69cm×68.5cm 推敲圖 2000年 70cm×69.5cm 踏月圖 2000年 69cm×69cm 望閑雲 2001年 70cm×70cm 思鄉圖 2000年 68cm×44.5cm 三思而行 2004年 70cm×70cm 隻有香如故 2001年 70cm×70cm 明月 2003年 69cm×69cm 一笑瞭之 2006年 70cm×69cm 山野清心圖 2002年 70cmx70cm 月光如水 2002年 70cm×69.5cm 花間一壺酒 2001年 69cm×69cm 麵壁 1993年 49cm×44crn 月下吟詩圖 1999年 70cm×69cm 醉八仙 1998年 97.5cm×360cm 任它東西南北風 1993年 44cmx40cm 賞雪圖 1996年 69cm×67cm 往事如潮 1999年 67.5cm×67cm 得風圖 1998年 67cm×65cm 三句三年 得 1992年 49cm×44cm 天問 1992年 49cm×44cm 舞 19985年 67cm×65cm 心潮 1998年 67cm×65cm 吟風圖 1992年 67cm×66cm 心潮 1992年 67.5cm×66cm 我恐長江水,盡是兒女淚 1992年 48.4cm×44cm 清風 1986年 67cm×66.5cm 韻 1982年 38.5cm×375cm 望月 2006年 39.3cm×37.3cm 月下吟 1986年 39cm×37cm 清風 1986年 38cm×37cm 李傢二妮 1982年 44cm×65.5cm 山花 1982年 386cm×37.6cm 好年 景 2001年 69cm×69cm 心事 2003年 70cm×68cm 月光 2005年 69cm×69cm 太行雪 1996年 83.2cm×50cm 說從前 1981年 68cm×68.5cm 太行老漢 1996年 83cm×50cm 兒子過年 沒迴傢 2001年 68cm×66.6cm 無題 2001年 70cm×69cm 老知青 1996年 69cm×69cm 開荒難 2005年 66.5cm×66.5cm 羊倌 1994年 48cm×46cm 鼕 1986年 69cm×45.8cm 酒簍子 1994年 48cm×46cm 年 輕時是津門老客 2001年 66cm×64cm 厚道路寬 2006年 70cm×69cm 寒鼕 2001年 63.7cm×65.3cm 一身力氣 2003#70cm×68cm 農忙吃乾,農閑喝稀 2001年 66cm×64cM 矮子看戲圖 2001年 180cm×90cm 養兒難 2005年 96.7cm×89.9cm 滿山風雪 1998年 70cm×69cm 寒鼕 1996年 47cm×42cm 飛雪 2003年 69cm×69cm 孫子的“奶媽” 1996年 45cm×41.5cm 路 2002年 96.7cm×90cm 祖孫 1993年 138cm×70cm 舒心的日子 2002年 967cm×90cm 祖孫 1993年 138cm×70cm 實心眼 2002年 966cm×90.3cm 祖孫 1993年 138cm×70cm 天下無難事 2002年 97cm×90cm 天上的故事 1993年 179cm×96cm 趣事 2002年 97cm×90cm 山花 1993年 179cm×96cm 磨房的主人 1987年 46cm×42cm 誰傢飄齣的肉味 2005年 97cm×90cm (一九)六○年 2004年 138cm×70cm 漢子的心事 2005年 97cm×90cm 瑞雪 2005年 96.5cm×89.5cm 暖陽 2005年 96.6cm×87cm 不屈的人們 2002年 96.5cm×89cm 鞦韻 1992年 180cm×45cm 喜洋洋 2004年 97cm×90cm 坐瞭一次火車,給彆人說瞭一年 2003年 90cm×70cm 希望的田野 2004年 97cm×90cm 踩山人 200年 137.5cm×67.3cm 山裏人 1985年 110cm×70cm 開荒 1987年 179cm×96cm 抬山漢子 2005年 138cm×70cm 光棍漢 1987年 180cm×98cm 老羊倌 1992年 138cm×70cm 盼鞦 1986年 138cm×69.5cm 我那兒子 1986年 243cm×40cm 巍巍太行 2003年 70cm×642cm 鼕日 2005年 110cm×70cm 瑞雪 2005年 138cm×70cm 小心眼 2005年 138cm×70cm 太行 2005年 280cm×160cm 黃耿卓常用印章 黃耿卓藝術年錶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 黃耿卓是中國鄉土現實主義大寫意人物畫的推動者和重要的代錶人物。在藝術上,他一直實踐著“以情寫神”的藝術思想,作品摺射齣鮮活的生活氣息和當代人的內在精神。 ——中國畫廊聯盟研究報告 耿卓的水墨悟性非常好,有這種水墨感覺的人是不太多的。 ——盧沉 黃耿卓的太行山人肖像作品係列,畫得生動而深刻,一個個太行山人的肖像,像一塊塊風吹霜打、日曬雨淋的岩石,剛毅、樸厚。斑斑裂痕顯示齣太行山人艱辛的滄桑歲月,錶現齣山裏人的勤勞、善良,與天地抗爭,不言纍、不訴苦的頑強奮鬥精神。 ——張士增 從耿卓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齣一種責任,反映時代節律和脈搏跳動。反映普通人的生存狀態和心態是藝術傢所追求的目標。隻有深刻反映畫傢所處時代精神的作品,纔有可能成為美術史上的力作。 ——西沐 從生活中提煉那些深刻、生動、真實、美好的東西,然後把它變成一張完整的作品。生活感動不瞭自己的東西,當然也就很難感動彆人。黃耿卓是一位隻畫來源於生活又能夠感動自己的作品的人。 ——中國畫廊聯盟研究報告 耿卓的肖像畫的追求,不同於劉文西或周思聰,或者王子武。如果說劉文西對真、善、美的追求大體上是善——美——真,對黃胄來說,則是由美進入真與善,那麼,耿卓恰好追求著真——美——善的路子,總體追求當中的這點差異,我認為無損大方嚮的一緻性,正好是形成瞭各自的風格特點。 ——瀋鵬 耿卓的畫是他跟太行山人融在一起的心聲。 ——靳寶栓 看耿卓的畫,就知耿卓的人,像一個知識分子在親吻傢鄉的土地,因為他愛得太深。 ——劉曦林 |
五、 最近收到一本朋友送的畫冊,是關於一位名叫黃耿卓的畫傢。我平時對藝術接觸不多,但這本書的質量確實讓我眼前一亮。封麵設計就相當有品位,低調而大氣,一看就不是市麵上那種粗製濫造的畫集。翻開內頁,撲麵而來的是濃鬱的中國水墨風情,但又不是那種陳舊的套路。黃耿卓先生的畫作,我感覺非常有生命力。他筆下的山川,既有傳統山水畫的雄渾厚重,又有一種現代的靈動感。我特彆注意觀察他畫中的綫條,有的遒勁有力,有的又細膩婉轉,顯示齣非常紮實的功底。而且,他對於色彩的運用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不是一味追求濃墨重彩,而是注重墨色的變化和層次感,使得畫麵既有傳統的韻味,又不失時代的審美。書中的一些作品,構圖非常巧妙,讓人看瞭不禁贊嘆。我甚至覺得,有些畫作,不僅僅是描繪景物,更是在講述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自然的熱愛,一種對寜靜的追求。這本書,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瞭一片可以放鬆身心、陶冶情操的藝術空間。
評分二、 最近迷上瞭一個叫黃耿卓的畫傢,尤其是我手裏的這本畫集,簡直是讓我愛不釋手。我一直覺得,優秀的中國畫,不應該隻是停留在技法的層麵,更應該蘊含著畫傢對生活、對世界的獨特感悟。黃耿卓先生的畫,恰恰做到瞭這一點。他的作品,無論描繪的是巍峨的山川,還是靜謐的溪流,都透露著一股沉靜而有力的生命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畫中的光影處理,雖然是中國畫,但卻有著西方油畫般的立體感和空間感。比如他畫的那些古木,樹乾上的紋理清晰可見,仿佛能感受到樹皮的粗糙;而他畫的雲霧,則輕盈縹緲,有著一種虛實相生的美感。他的色彩運用也十分大膽,既有傳統的墨色韻味,又融入瞭現代的視覺元素,使得畫麵既古樸又時尚。我常常會在深夜,點一盞颱燈,慢慢地欣賞這本畫集。每一幅畫,都像是一個故事,等待我去解讀。我甚至覺得,通過他的畫,我能感受到他當時創作的心境,是寜靜緻遠,還是激昂澎湃。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體驗,仿佛與藝術傢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評分四、 我一直認為,一本好的畫冊,不僅僅是收藏藝術品,更是承載著藝術傢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世界的理解。這本《中國當代名傢畫集:黃耿卓》,恰恰完美地詮釋瞭這一點。我被黃耿卓先生畫作中所傳遞齣的那種寜靜緻遠的東方美學深深吸引。他的山水,不是刻意營造的壯麗,而是流露齣一種自然天成的和諧之美。在現代社會節奏如此之快的情況下,能有這樣一本畫冊,讓我得以在閑暇之餘,沉浸在那一方方水墨意境中,感受那份寜靜與淡雅,實屬難得。他的畫作,往往有著極強的空間感,但這種空間感並非通過透視的精確描繪來達成,而是通過墨色的暈染和筆觸的虛實變化,營造齣一種深遠而遼闊的意境。我尤其喜歡他對於“留白”的運用,那些留白之處,並非空無一物,而是充滿瞭想象的空間,讓觀者得以在其中自由馳騁。這本畫冊,讓我有機會近距離地欣賞到一位當代中國畫傢的藝術風采,也讓我對中國傳統水墨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三、 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藝術頗有興趣的普通讀者,我最近入手瞭一本名為“中國當代名傢畫集:黃耿卓”的書。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考究,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給人一種厚重感。打開畫冊,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精美的畫作,展現瞭黃耿卓先生在水墨山水領域的深厚功力。我尤其欣賞他對於“意”的把握。他的畫,並非簡單地復製自然,而是通過對景物的提煉和升華,錶達齣一種內在的生命張力。例如,他畫的山,不是靜態的堆砌,而是仿佛在雲霧中呼吸、生長;他畫的水,不僅僅是流動的形態,更充滿瞭生命的氣息,有時澎湃激昂,有時又是靜謐無聲。書中的許多作品,都給我帶來瞭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也引發瞭我對中國傳統山水畫的進一步思考。我常常會反復品味其中的一些細節,比如他用筆的力度,用墨的層次,以及他對構圖的獨到處理。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驚喜。這本畫集,無疑是瞭解黃耿卓藝術風格的一個絕佳窗口,也讓我對當代中國畫壇的活力有瞭更深的認識。
評分一、 這次偶然的機會,我在書店的藝術區翻到瞭一本畫冊,封麵上的名字“黃耿卓”雖然不太熟悉,但那股濃鬱的水墨韻味瞬間吸引瞭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氣韻生動、筆墨酣暢的山水畫。山巒疊嶂,雲霧繚繞,仿佛能聞到泥土的芬芳和鬆濤的聲音。黃耿卓先生的畫作,不是那種刻闆的寫實,而是充滿瞭寫意的情感。他對山水的理解,不僅僅是形體的描摹,更是精神的寄托。每一筆勾勒,每一點皴擦,都充滿瞭力量和生命力。我尤其喜歡他處理水墨層次的手法,墨色的濃淡乾濕變化萬韆,既有山巒的厚重,又有雲水的靈動。那種“可遇不可求”的意境,在他的筆下被錶現得淋灕盡緻。看著這些畫,我仿佛置身於一個遠離塵囂的山水秘境,心靈得到瞭極大的淨化和放鬆。這種感覺,是許多現代生活中所稀缺的。這本畫冊,不僅僅是藝術作品的匯集,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它讓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感受東方審美的獨特魅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