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读本(英文版) 9787532288205

中国美术读本(英文版) 978753228820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建融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美术
  • 美术史
  • 艺术史
  • 中国艺术
  • 绘画
  • 书法
  • 雕塑
  • 建筑
  • 英文版
  • 艺术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一鸿盛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2288205
商品编码:2963732046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美术读本(英文版)

定价:240.00元

作者:徐建融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3228820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美术读本》(英文版)力图从非专业的角度去介绍和诠释中国美术的各个领域如中国绘画、书法、建筑、雕塑、染织、工艺品等等,全书分为九个章节,用初浅的语句,平实的话语,把大众对于美术想知晓的、有兴趣的、为关注的知识和现象,一一拨开并梳理,企在让美术真正的走近你的身边,变的更触手可及。为了使在阅读之余能更好的让您身临其境,全书用近500张高清晰的图片,带您去一览中国绘画珍品《清明上河图》的风采、书法《兰亭序》的气韵、西安兵马俑和北京故宫的气势、中国青花瓷的风雅等等,徐教授还为图片附上了精辟诙谐的释文,让您更能体味其中三昧。200多页的图书足以让您初窥中国美术的少许端倪,为更好的了解中国美术和文化精神起到指路明灯之用。鉴于现行的学术普及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国的文化艺术,并推而广之让中国的文化艺术走向世界,希望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的美术,了解中国的文化,可以让更多的外国友人到中国来参观和欣赏中国的艺术,触进文化艺术交流。

目录


Chapter 1 Endless Culture Organization
 1.1 Chinese Long ScrolI
 1.2 Hanging Scroll and Paintings Album
 1.3 Collection,Appreciation and Circulation ofArtworks
 1.4 Chinese Tradition and Chinese Art History
Chapter 2 Multiplying Endlessly
 2.1 Colored Pottery
 2.2 BronzeWare
 2.3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of Qin Mausoleum
 2.4 “Painting of Fuxi and Nvwa”
 2.5 Han Stele
Chapter 3 Image Project
 3.1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Han and Tang Dynasties
 3.2 “Rules of Architecture”
 3.3 Forbidden Cit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3.4 Temples of Confucius and GuanYu
 3.5 Scenic Spot Buildings,Memorial Arch,and Ancestral Temple
 3.6 Calligraphy and Ancient Buildings
Chapter 4 Peace Is Priceless08 
 4.1 Six Principles of Painting and Eight Principles of Calligraphy
 4.2 “Turn Swords into Ploughshares”
 4.3 Benevolence Attracted People Far and Near
 4.4“Classic of Filial Piety Painting”and“Children Playing Painting”
 4.5 Not Be Eager to Show off
 4.6 0mcial Seal
Chapter 5 Approaching Nature
 5.1 Returnto Nature
 5.2 LandscapeVoiceless Sound
 5.3 CivilizedWlorld
 5.4 Garden Architecture13 
Chapter 6 Religious Spirit
 6.1 The Eastward Dissemination of Buddhism
 6.2 Graceful Solemnity
 6.3 Religious Architecture and Calligraphy
 6.4 The Chan Sect Painting,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Faction and the Four
 EminentMonks
Chapter 7 Entering Modernity
 7.1 Individuality Emancipation
 7.2 Derive Pleasure from Painting
 7.3 With Brush and Ink at the Core
 7.4 Reach the Common Core of Painting with Individual Style
 7.5 Catering for both Refined and PopularTastes
 7.6 Zeng Jing and Lang Shining
 7.7 Chinese Painting in the 20th Century
Chapter 8 Gentlemen Chasing After Beauty
 8.1 A Civilization of Garment
 8.2 “The Paintings of Virtuous Women”and“Admonitions Scroll”
 8.3 SlimYan and Plump Huan
 8.4 “Round Silk Fan in the Autumn Breeze”
Chapter 9 Philosophical Skills
 9.1 Wonderful Workmanship Excelling Nature
 9.2 Transformatinn of Outmoded Customs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世界艺术史纲要:从史前到当代》 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面而深入的西方艺术史通论,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清晰、连贯的艺术发展脉络。它不仅仅是对一系列艺术作品的罗列,更是对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文化背景下所扮演角色的深刻探讨。全书以时间为轴线,系统梳理了自人类文明曙光至二十一世纪初西方艺术的演变历程,重点关注了关键的艺术流派、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力求展现艺术史的内在逻辑与外在驱动力。 第一部分:文明的曙光与古典的辉煌(史前至古典时期)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回溯至人类最早的表达形式——史前艺术。我们将分析拉斯科洞穴壁画和维纳斯雕像所蕴含的原始宗教观念与生存图景。随后,我们将聚焦于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的宏伟建筑与象征性艺术,探讨权力、永恒与神权的视觉表达。 重点篇章将献给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在希腊部分,我们将详细解读从几何纹样时期到古典盛期的转变,深入剖析菲狄亚斯和波留克列特斯如何确立了“理想美”的典范,以及对人体比例的数学化追求。雅典卫城无疑是这一时期的核心,其建筑语汇——多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将作为理解西方建筑语言的基石。 进入古罗马时期,叙事性、实用性与工程学的结合成为主题。我们将考察庞贝壁画的世俗化倾向,罗马万神殿所展示的拱券技术奇迹,以及纪念性雕塑(如奥古斯都雕像)如何服务于帝国宣传机器。 第二部分:信仰的时代与形式的复兴(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早期) 中世纪艺术是欧洲历史上一个以基督教信仰为主导的漫长时期。本章将首先阐述早期基督教和拜占庭艺术的特点,即对平面化、装饰性和象征性色彩的偏爱,以及马赛克艺术的辉煌成就。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罗马式艺术的厚重与防御性,分析其对朝圣路线的影响,以及对早期雕塑的复兴。随后,本书将详细描绘哥特式艺术的革命性突破。从圣丹尼教堂的出现到沙特尔大教堂的宏伟,我们将分析飞扶壁、肋拱和尖拱如何共同创造出“向上提升”的光明空间,以及彩色玻璃如何成为“神圣之光”的载体。 文艺复兴的曙光在佛罗伦萨升起。本部分将清晰界定“人文主义”的核心精神如何解放了艺术家的视野。我们将考察乔托对立体感的初步探索,以及布鲁内莱斯基在建筑学上对古典元素的系统回归。马萨乔的湿壁画如何首次引入严格的焦点透视法,标志着对文艺复兴科学精神的拥抱,为后续的巨匠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盛期的完美与巴洛克的激情(文艺复兴盛期至巴洛克) 文艺复兴盛期是人类艺术史上公认的黄金时代。本章将集中分析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三位巨匠的成就。达·芬奇的“晕染法”与心理深度,米开朗基罗对人体潜能的雕塑式探索(西斯廷教堂),以及拉斐尔的和谐与宁静,共同构成了古典理想的巅峰。 随着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浪潮,艺术风格开始分化。威尼斯画派(提香)对色彩和光线的运用预示了新的方向。 巴洛克艺术以其戏剧性、动感和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席卷欧洲。我们将分析贝尼尼如何通过雕塑《圣特蕾莎的狂喜》来融合宗教体验与感官震撼。在绘画领域,卡拉瓦乔的“明暗对照法”(Tenebrism)如何以极端的写实主义揭示人性深处,而鲁本斯则以其丰沛的生命力和对运动的捕捉,展现了巴洛克风格的宏大叙事。 在北欧,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伦勃朗、维米尔)则转向了市民阶层和日常生活的描绘,形成了独特的“风俗画”传统,对光线的精妙处理成为其标志。 第四部分:秩序、情感与现代的开端(洛可可、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洛可可风格作为巴洛克晚期的精致化和世俗化表现,以其轻盈、欢快和对贵族享乐的描绘占据了一席之地。 随后,启蒙运动催生了对理性、道德和古希腊罗马共和国理想的重新推崇,这便是新古典主义。雅克-路易·大卫的作品,如《荷拉斯三兄弟之誓》,成为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视觉宣言,它强调清晰的轮廓、庄重的构图和英雄主义的主题。 然而,理性的秩序很快遭遇情感的反叛。浪漫主义运动将焦点转向了个人感受、想象力、异域风情以及对崇高(Sublime)的体验。我们将审视德拉克洛瓦对色彩和激情的运用,以及特纳和康斯特勃对自然力量的描绘,后者预示着对纯粹视觉感受的探索。 第五部分:媒介的革命与艺术的“战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 工业革命和摄影术的发明对传统艺术构成了根本性的挑战。本章将探讨现实主义(库尔贝、马奈)如何拒绝学院派的教条,将目光投向劳动者和当代生活。 印象派的诞生是艺术史上的关键转折点。莫奈、雷诺阿等人如何通过对外光和瞬间印象的捕捉,解构了传统绘画的实体感,专注于色彩和笔触的独立性。随后的后印象派(塞尚、梵高、高更)则各自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塞尚追求几何结构下的永恒性,梵高表达了强烈的主观情感,而高更则探索了象征与原始主义。 进入二十世纪,艺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和实验阶段。野兽派对色彩的狂放使用,立体主义(毕加索、布拉克)对时间与空间的多重视角解析,以及表现主义对内心焦虑的直接表达,共同撕碎了传统的视觉规范。我们还将简要触及抽象艺术的诞生,如康定斯基如何探索线条和色彩的精神性意义,为现代艺术的全面爆发铺平了道路。 结语:在艺术的万花筒中前行 本书的收尾部分将概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艺术高潮,包括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对既有文化的颠覆,以及超现实主义对潜意识领域的探索。它强调,理解艺术史并非简单地记忆风格名称,而是要洞察每一种艺术语言是如何回应其所处的时代问题,并为后世的视觉表达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本书提供了一套严谨的分析框架,帮助读者跨越不同的时代和地域,欣赏西方艺术跨越数千年的对话与演变。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情感触动是难以言喻的。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民族深沉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每一件艺术品背后,都承载着艺术家们的情感、思想和对世界的理解。当我看到那些描绘自然风光的画作时,我能感受到艺术家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当我欣赏那些人物肖像时,我能体察到艺术家们对个体生命细腻的观察与描绘;当我沉浸在那些象征吉祥寓意的图案中时,我能体会到中国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介绍美术的工具书,更像是一扇心灵的窗户,让我得以窥探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那些古老的笔墨,穿越时空的阻隔,依旧能激起我内心的共鸣。这种跨越文化的连接感,让我感到无比欣喜和满足。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艺术来理解一个民族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绝佳的选择。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奇幻旅程!作为一个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人,我一直渴望能更深入地了解其悠久的美术史,而这本《中国美术读本》(英文版) 恰好满足了我这个愿望。翻开书页,仿佛置身于古代宫殿的画廊,又或是文人墨客的雅集之中。书中对中国画的各个流派、代表人物以及创作技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无论是工笔的细腻,还是写意的奔放,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山水画的部分,那些云雾缭绕的山峰,潺潺流淌的溪水,都仿佛跃然纸上,让人心生向往。书中的插图精美绝伦,每一幅都经过精心挑选,极具代表性,配合文字的讲解,更是相得益彰。英文的表述清晰流畅,即使是对于非母语读者来说,也易于理解,这对于我这样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更是锦上添花。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佳作,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国美术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价值在于其信息的易得性和趣味性。它没有使用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艺术史知识娓娓道来。即使是初次接触中国美术的读者,也能够轻松地跟随书中的引导,逐步认识和欣赏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一个小故事,讲述着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美术特色,引人入胜。我尤其喜欢那些关于艺术家生平和创作故事的片段,它们让冰冷的艺术品变得有温度,也让我对这些伟大的艺术家有了更深的了解。英文的翻译也十分到位,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境和信息,并且语言流畅,阅读起来毫无障碍。对于希望快速了解中国美术概况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个高效且愉快的选择。

评分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令人印象深刻。它并非简单地罗列艺术品,而是通过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读者逐步领略中国美术的魅力。开篇对中国美术史的宏观概述,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随后,便深入到具体的朝代、流派和艺术家。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时期美术风格演变的分析,例如唐代的雄浑壮丽,宋代的清雅秀逸,元代的奔放洒脱,明清的繁复精致,每一个时期的变化都被捕捉得恰到好处,并配以相应的代表作品进行佐证。文字的叙述角度多样,有时是历史的纵深,有时是对艺术家心境的揣摩,有时则是对创作技法的解读,使得阅读体验十分丰富。书中的版式设计也十分考究,文字与图片的排版比例协调,留白得当,给人以舒适的阅读感受。作为一名对艺术创作有一定了解的读者,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灵感,也更加理解了中国传统艺术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它让我对“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美术并非仅仅是技法的展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哲学思考。书中对“意境”的阐释让我豁然开朗,原来中国画追求的不仅仅是形似,更是神似,是透过表象洞察事物本质,并将其升华为一种抽象的精神境界。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追求,与西方古典写实主义有着显著的区别,也正是中国美术独特的魅力所在。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如道家、儒家思想如何影响美术创作的探讨,这使得这本书的内容更加立体和深刻。它不仅仅是一本美术史的普及读物,更是一部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理解世界的智慧之书。我从中领悟到了中国艺术的深邃与博大,也更加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