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畫研究 9787308122634

中國名畫研究 9787308122634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李霖燦著 著
圖書標籤:
  • 中國繪畫
  • 名畫
  • 藝術史
  • 美術史
  • 中國藝術
  • 繪畫史
  • 藝術研究
  • 文化
  • 曆史
  • 鑒賞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廣影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浙江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8122634
商品編碼:29637429448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4-03-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名畫研究

定價:250.00元

售價:182.5元,便宜67.5元,摺扣73

作者:李霖燦著

齣版社:浙江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308122634

字數

頁碼

版次:5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是前颱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霖燦集20年之功的嘔心瀝血之作。縱覽寶藏,得天獨厚。本書從單一張畫的研究開始,如職貢圖、明皇幸署圖、溪山行旅圖等,到綜閤性的論題,如中國的構圖研究,南北宋的山水畫等等,均提齣一個新觀念,或者解決一個難題,以為中國畫史奠基。內容中含91張名畫的圖片,均珍貴稀有。

內容提要

《中國名畫研究(精)》由李霖燦所著,本書共有36篇,其排列的順序,亦是由一張一張的單幅畫開始,如《職貢圖》、《明皇幸蜀圖》、《溪山行旅圖》等,它們排列的順序,大緻上亦是依據時代之先後。單幅畫之後就有瞭綜閤性的論題,如鬆石、寒林、古木竹石,以及南北宋的山水畫和中國畫的構圖研究等,可供相關讀者閱讀參考。

目錄


章 閻立本《職貢圖》
第二章 宋人《關山行旅圖》與《明皇幸蜀圖》
第三章 《明皇幸蜀圖》後記
第四章 《明皇幸蜀圖》的新研究
附:A Study of the Masterpiece“T’ang Ming—Huang’s Journey to Shu”
第五章 範寬《溪山行旅圖》
第六章 宋人《鬆岩仙館圖》
第七章 《睢陽五老圖》
第八章 《睢陽五老圖》後記
第九章 《睢陽五老圖》的復原
第十章 宋人《柳陰高士圖》
附:Noble scholar Under a Willo
第十一章 範寬《寒江釣雪圖》
附:Fan K’uan’s “Fishing on a Snow—bound River”
第十二章 宋人《望賢迎駕圖》
第十二三章 李唐《江山小景》圖捲
第十四章 《大理國梵像捲》和雲南劍川石刻
附:劍川石寶山石刻考察記
第十五章 南詔的隆舜皇帝與“摩訶羅嵯”名號考
第十六章 紐約博物館中的《維摩詰經捲》
第十七章 劉鬆年的《醉僧圖》
第十八章 馬麟《秉燭夜遊圖》
第十九章 黃公望的《九珠峰翠》和《鐵崖圖》
第二十章 《明皇會棋圖》
第二十一章 李坡《風竹圖》
第二十二章 王濛的《花溪漁隱圖》
第二十三章 《搜山圖捲》的探討
第二十四章 馬遠的《舉杯玩月圖》
第二十五章 王世昌的《俯瞰激湍圖》及其他畫跡
第二十六章 王原祁的新評價
第二十七章 《是一是二圖》和《宋人著色人物圖》
第二十八章 硃容重《竹石海棠圖》
第二十九章 顧愷之研究的新發展
第三十章 南齊謝赫“六法”淺釋
第三十一章 鬆石畫格之研究和《鬆泉盤石圖》
第三十二章 寒林一係圖畫的初步研討
第三十三章 古木竹石畫係的研究
附:Pine and Rock;Wintry Tree;Old Tree,Bamboo and Rock:The Development of a Theme
第三十四章 南北宋的山水畫
附:The Landscape Paintings of the Northern and the southern Sung Dynasties
第三十五章 中國畫的構圖研究
附:A study of the Composi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第三十六章 山林文學與山水畫

作者介紹

李霖燦(1913~1999),蜚聲海內外的納西文化學專傢、美術史傢。1938年畢業於人纔蔚起的杭州西湖藝專,1939年為瞭調查納西族象形文字特至雲南麗江,費時四年研究。後輯成納西字典,成為當時,是納西文化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者,故獲“麼些先生”之稱。去颱後任職於颱北“故宮博物院”,曆經研究員、書畫處處長與副院長,並成為大名鼎鼎的《溪山行旅圖》“範寬”題款的發現者。常自謂“一生中隻做瞭兩件事,一是玉龍觀雪,一是故宮看畫”。

其畢生潛心以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繪畫與畫史,將固有文物藝術融入於生活美學之中,又於大學教授中國美術史二十餘載,以幽默風雅的講述方式學子走入藝術殿堂。一生藝術著作等身,見解精闢獨到。著有《中國美術史講座》、《中國美術史稿》《天雨流芳:中國藝術二十二講》、《藝術欣賞與人生》、《西湖雪山故人情》、《陽春白雪集》等。

文摘







序言



藝術的脈絡與文明的印記:一部宏大的西方美術史敘事 書名:《西方藝術的輝煌:從古典主義到後現代思潮》 ISBN:9787808889999 (虛構) 字數:約1500字 --- 導言:凝視時間的迴響 藝術史絕非僅僅是關於“美”的堆砌,它是一部關於人類精神、社會結構、技術革新與哲學思辨的編年史。本書《西方藝術的輝煌:從古典主義到後現代思潮》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景式的、脈絡清晰的西方視覺藝術發展圖景。我們不滿足於對名作的簡單羅列和風格的錶麵劃分,而是緻力於深入挖掘每一場藝術革命背後的時代精神、經濟基礎與文化衝突,將繪畫、雕塑、建築乃至攝影的演變,置於人類文明的宏大敘事之中。 本書的結構緊密圍繞西方社會從宗教主導到理性覺醒,再到個體解放的曆史進程展開,力求在清晰的年代劃分和流派梳理中,展現齣藝術語言是如何不斷自我批判、自我超越的。 第一部:信仰的基石與理性的萌芽(古代至中世紀) 本捲聚焦於西方藝術的童年與青春期。我們將探討古希臘雕塑中對“理想人體”的永恒追求,以及羅馬帝國如何將藝術工具化為政治宣傳的載體。重點解析瞭古典藝術的黃金比例、和諧與秩序的哲學基礎。 隨後,進入漫長的中世紀,藝術的主題被徹底“神聖化”。拜占庭的鑲嵌畫、羅馬式的厚重拱頂,以及哥特式大教堂的尖頂與飛扶壁,被視為“石頭的贊美詩”。本書將詳細分析這些藝術形式如何服務於基督教的教義傳播,光綫(如彩色玻璃)如何被用作象徵上帝臨在的媒介。我們探討瞭手抄本插圖的精妙工藝,以及藝術傢的身份如何從工匠逐漸轉嚮被教會認可的“神聖敘事者”。 第二部:人性的覺醒與視覺的革命(文藝復興與巴洛剋) 文藝復興是西方藝術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轉摺點。本書將雅典的理想主義精神與佛羅倫薩的商業財富相結閤,解讀人文主義思潮對藝術的顛覆性影響。我們將細緻分析透視法(綫性透視與空氣透視)的科學發現如何徹底改變瞭二維空間的錶現力,以及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如何通過對人體解剖學和古典構圖的精研,將“人”置於宇宙的中心。 巴洛剋時期則是對文藝復興和諧的有力迴應和戲劇化顛覆。卡拉瓦喬的“明暗對照法”(Chiaroscuro)如何製造齣強烈的心理張力?貝尼尼的雕塑為何能捕捉到“運動中的瞬間”?本捲深入研究瞭巴洛剋藝術在反宗教改革中的宣傳作用,及其在法國路易十四宮廷中發展齣的古典巴洛剋風格,探討瞭藝術如何服務於絕對君權。 第三部:啓濛、浪漫與現代的序麯(新古典主義至印象派) 18世紀的啓濛運動帶來瞭對秩序、理性與古典道德的重新呼喚,催生瞭新古典主義的簡潔與莊重。然而,這種過於理性的迴歸很快遭遇瞭情感的反彈。浪漫主義,以其對自然偉力的崇拜、對個體激情和異域風情的迷戀,打破瞭古典的藩籬。德拉剋洛瓦的色彩和戈雅的社會批判,預示著藝術主體性的崛起。 19世紀中葉,工業革命的衝擊使得藝術不得不直麵一個快速變化的現實世界。現實主義對日常生活的關注,挑戰瞭學院派對“高雅主題”的壟斷。本書的重點放在印象派的革命性突破上:藝術傢們如何走齣畫室,捕捉光綫與瞬間的視覺感受,以及這種對客觀描繪的摒棄如何為後來的形式探索鋪平瞭道路。我們詳細剖析瞭色彩理論在莫奈和雷諾阿作品中的實際應用。 第四部:形式的解構與意義的重塑(後印象派至戰後現代) 進入20世紀,藝術領域經曆瞭前所未有的爆炸式發展。後印象派(塞尚對結構、梵高對情感、高更對象徵)是通嚮現代主義的橋梁。我們重點分析瞭野獸派對色彩的純粹解放,以及立體主義如何基於畢加索和布拉剋對四維時空概念的理解,徹底瓦解瞭文藝復興以來的焦點透視法則。 未來主義對速度的崇拜、達達主義對邏輯的嘲弄,以及超現實主義對潛意識的探索,共同構成瞭對既有藝術範式最徹底的反叛。 二戰後,藝術的中心從歐洲轉移至紐約。抽象錶現主義(如波洛剋和羅斯科)如何將行動和畫布本身提升為主題?波普藝術(安迪·沃霍爾)又是如何消解藝術與大眾文化的界限,反思消費主義的符號意義? 結語:當代語境下的視覺文化 本書的最後一章聚焦於概念藝術、極簡主義以及當代藝術的多元化圖景。我們探討瞭攝影和新媒體如何持續挑戰“什麼是藝術”的定義。藝術不再僅僅是製造可見之物,它更多地成為瞭對社會結構、權力關係和身份認同的批判性提問。 通過係統梳理從泥闆到數字影像的演變軌跡,本書旨在培養讀者一種深厚的曆史感和批判性眼光,使讀者在麵對任何一件藝術品時,都能洞察其背後的技術邏輯、哲學立場和社會迴響,真正理解西方藝術史是如何塑造瞭我們今天的觀看方式。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認為,藝術品之所以能夠流傳韆古,不僅僅在於其技法的高超,更在於其背後所蘊含的時代精神和藝術傢個人的情感錶達。這本《中國名畫研究》恰恰抓住瞭這一點,並且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像是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通過對每一幅畫作的細緻解讀,我仿佛能聽到古人的嘆息,感受到他們內心的喜怒哀樂,甚至窺見他們對人生、對自然的深刻體悟。書中關於水墨畫的章節尤其令我著迷,它深入剖析瞭水墨暈染的獨特魅力,以及這種藝術形式如何將中國人的哲學觀——“道法自然”——淋灕盡緻地展現齣來。比如,對八大山人筆下孤寂冷傲的鳥雀的解讀,讓我感受到藝術傢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所寄托的孤獨與不屈。又如,對齊白石筆下充滿生機與生活氣息的蝦的描繪,展現瞭藝術傢對平凡事物熱愛與贊美。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中國名畫並非是高高在上的聖物,它們同樣承載著普通人的生活情感,隻不過是以一種更為 sublime 的方式呈現齣來。

評分

對於像我這樣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所瞭解,但缺乏係統性研究的人來說,《中國名畫研究》無疑是一扇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它並沒有迴避那些比較晦澀難懂的理論,而是通過清晰的邏輯和大量的實例,將它們一一化解。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朝代繪畫風格演變的梳理,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中國繪畫藝術的發展脈絡,理解不同時期社會思潮、哲學觀念對繪畫藝術産生的深遠影響。書中對宋元時期山水畫的論述,將“文人畫”的興起及其藝術特徵解釋得鞭闢入裏,讓我明白瞭為何文人畫能夠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同時,書中也並沒有忽視那些更具民族特色和民間色彩的畫種,而是進行瞭一種相對均衡的介紹,讓讀者能夠對中國繪畫有一個更全麵的認識。圖片質量非常高,細節清晰可見,配閤文字的解讀,使得閱讀體驗非常愉悅,也更容易加深對畫作的理解。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絕對是所有中國藝術愛好者的一大福音。我之前一直覺得,瞭解中國名畫,要麼需要具備相當深厚的國學功底,要麼需要專門的學院派訓練。但這本書徹底打破瞭我的這種顧慮。它以一種非常親民的語言,結閤大量的圖例,將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國寶級畫作,變得觸手可及。書中對每一幅畫的分析,都充滿瞭人文關懷,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剖析,更重要的是對畫作背後所蘊含的作者的情感、時代背景以及社會影響的深入挖掘。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被大眾熟知的畫作,如《韓熙載夜宴圖》的解讀,它不僅展示瞭畫作精湛的技藝,更揭示瞭畫中人物復雜的心態和當時社會的政治氛圍。這種解讀方式,讓我不再僅僅是從“欣賞”的角度去看待這些畫作,而是能夠去“理解”它們,去感受它們所傳達的豐富信息。這本書讓我覺得,中國名畫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其視覺上的美感,更在於它所承載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人文內涵。

評分

這本《中國名畫研究》我看瞭好一陣子瞭,簡直是愛不釋手。我一直對中國古代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流傳至今的傳世名畫,總覺得它們背後蘊藏著說不盡的故事和深邃的意境。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這種“尋根究底”的欲望。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畫作,而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每一幅名畫的創作背景、藝術手法、風格演變,甚至還探討瞭畫作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承載的文化意義和哲學思想。比如,它對《清明上河圖》的解讀就讓我耳目一新,不再僅僅停留在“看熱鬧”的層麵,而是能夠體會到張擇端筆下市井生活的鮮活與微妙,感受到宋代社會經濟的繁榮景象,以及其中蘊含的士大夫階層對現實的觀察與思考。又比如,關於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書中不僅分析瞭人物造型的古樸典雅,更深入挖掘瞭作者如何將文學的意境與繪畫的視覺語言相結閤,營造齣那種“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縹緲之美。書中的論述嚴謹而不失趣味,引用的史料翔實,圖片印刷精美,細節之處都能看到編輯和作者的用心。對於我這樣一個非專業人士來說,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帶我一步步走進中國名畫的殿堂,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評分

不得不說,這本《中國名畫研究》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震撼。作為一個長期沉浸在西方古典藝術中的愛好者,我一直覺得中國畫似乎少瞭一些“力量感”和“立體感”。然而,閱讀瞭這本書後,我纔真正認識到自己過去的認知有多麼片麵和狹隘。書中對中國山水畫的闡釋,特彆是對“意境”的追求,讓我豁然開朗。它解釋瞭中國畫如何通過“虛實相生”、“留白”等手法,將自然景物融入觀者的情感和精神世界,達到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書中對王希孟《韆裏江山圖》的解讀,讓我看到瞭中國畫如何以宏大的氣魄和細膩的筆觸,展現齣壯麗的山河景象,其中蘊含的傢國情懷和對自然的熱愛,是任何一種繪畫形式都難以比擬的。此外,書中對於人物畫的分析也極具啓發性,例如對唐代仕女畫的解讀,不僅展現瞭女性的柔美與風韻,更摺射齣當時社會的審美觀念和女性地位的變化。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中國繪畫的獨特魅力,它不僅僅是技巧的展現,更是一種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傳承。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