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元吳鎮墨竹譜 | 作者 | 吳鎮 |
| 定價 | 120.00元 | 齣版社 | 浙江人民美術齣版社 |
| ISBN | 9787534061912 | 齣版日期 | 2017-11-01 |
| 字數 | 頁碼 | 48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4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曆代名繪真賞:元吳鎮墨竹譜》收錄瞭吳鎮畫新篁、嫩枝、老乾、垂葉、雨竹、風竹、雪竹、坡地竹林、崖壁垂竹,或粗竿挺拔,竹葉清勁,或細枝臨風,搖曳生姿。每幅畫的構圖都有很大的區彆,以畫譜而言,稱得上變化多端,諸法悉備,成為後之學者極好的藉鑒。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曆代名繪真賞:元吳鎮墨竹譜》: 元吳鎮墨竹譜之八 自識:有竹之地人不俗。而況軒窗對竹開。誰謂墨奴能倒景。一枝栘上紙屏來。梅道人。一日與人寫紙屏而作此枝。佛奴索寫此詩於譜上。遂為書也。至正庚寅夏五月十三日。竹醉時。鈐印:澹中有味。一梅。吳仲圭。 元吳鎮墨竹譜之九 自識:晴霏光煜煜。曉日影瞳瞳。為問東華塵。何如北窗風。梅花道人戲墨於醉李春波門。笑俗陋室者。飲冰先生。以樗翁所書笑俗二字木刻示餘。揭之陋室。為問俗之移人。而賢者猶不能自免。而況愚者而能免乎。鈐印:澹中有味。梅華盒。 元吳鎮墨竹譜之十 自識:俗之可笑不可笑。何則。蓋習氣所積。化之而然也。然而俗之果可移人。而人果不可移俗者乎。使其喜名者而乏寸識。喜利者而尚洋華。皆習俗移人而然焉。問有墮於其中而自覺者。得非心齣天賦。人能移俗者至是乎。俗果可笑乎。果不可笑乎。因誦東坡詩。士俗不可醫之句。先生乃掀髯大笑。捧腹齣門。疾走而去。餘遂歌日。我有淵明琴。長年在空屋。客來問宮商。盧鬍捫軫足。幸俗不可醫。那使積習熟。我懶政欲眠。清風動修竹。孔子適衛。公孫青僕。子在淇周。有風動竹。蕭瑟團欒之聲。欣然亡味。三月不肉。顧謂青日。人不肉則瘠。不竹則俗。汝知之乎。梅花道人寫至此。遂寫竹以破俗雲。至正庚寅夏五月。時窗雨未霽。筆倦少息。鈐印:澹中有味。蘧廬。梅華盒。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元吳鎮墨竹譜之十一 自識:晴霏光煜煜。曉日影瞳瞳。為問東華塵。何如北窗風。梅花道人戲作此紙。時南風初來高臥窗。風到竹邊而迴。微涼可愛。因有此作。書此以識其美也。至正夏六月。鈐印:庚寅。一梅。蘧廬。 元吳鎮墨竹譜之十二 自識:俯仰元無心。麯直知有節。空山木落時。不改霜雪葉。此懸崖竹如此。玄意可也。梅花道人戲墨。鈐印:梅華盒。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元吳鎮墨竹譜之十三 自識:抱道元無心。淩空如有意。寂寂空山中。凜此君子誌。梅花道人。為佛奴戲此竹。書此詩。當此日。有此枝。成不成。奇不奇。口不能言心自知。聊寫此語相娛嘻。梅老寐語也。鈐印:澹中有昧(倒印)。蘧廬。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元吳鎮墨竹譜之十四 自識: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梅老戲墨。時客至退而書也。鈐印:澹中有味。蘧廬。 元吳鎮墨竹譜之十五 自識:竹窗思闃寥。銅博香委麯。胸中有用書。寫作湘天綠。蟬聲初響。淩霄花開。南風時來。清旦蕭蕭。爽氣如在西山。拈筆偶書至此。佛奴習右軍書。讀孟子。六月九日也。梅花道人戲墨。鈐印:梅華盒。蘧廬。 元吳鎮墨竹譜之十六 自識:鮮於伯機題高房山墨竹詩雲。涼陰生硯池。葉葉鞦可數。亭前客夢醒。一片江南雨。至正十年夏六月九日。因雨窗孤坐。拈筆寫此紙。以識歲月也。梅花道人戲墨。鈐印:梅華盒。蘧廬。 元吳鎮墨竹譜之十七 自識:梅華翁寄興於橡下。鈐印:澹中有味。 元吳鎮墨竹譜之十八 自識:簡齋詩。意足不求顔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梅花親書也。鈐印:澹中有味。梅華盒。吳仲圭。 元吳鎮墨竹譜之十九 自識:我觀大地眾生。俗病易染難去。由然興起慈雲。霪為甘露法雨。此詩息齋道人。畫竹於皋羊僧捨。題雲。因仿其作。遂書此一石。至正十年夏六月十日。梅沙彌隨喜而戲墨也。鈐印:庚寅。梅華盒。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元吳鎮墨竹譜之二十 自識:徑深茅屋陋。樹倚夕陽斜。行遍青山路。何丘不可傢。至正庚寅夏六月。梅花老戲墨也。鈐印:梅華盒。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元吳鎮墨竹譜之二十一 自識:輕陰護綠苔。清風翻紫籜。未參玉版師。先放揚州鶴。梅老戲作於度餘之東客位。且喫茶戲。鈐印:一梅。蘧廬。 元吳鎮墨竹譜之二十二 自識:愁來白發三韆丈。戲掃清風五百竿。幸有穎奴知此意。時來紙上弄清寒。梅道人戲墨。時驟雨忽至。清風涼肌。至正庚寅夏六月十五日也。鈐印:庚寅。一梅。蘧廬。 元吳鎮墨竹譜之二十三 自識:昔遊錢塘吳山之陽。玄妙觀方丈後池上絕壁。有竹一枝。俯而仰。因息齋道人寫其真於屏上。至今遺墨在焉。憶舊遊筆想而成。以示佛奴。以廣遊目雲。鈐印:梅華盒。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元吳鎮墨竹譜之二十四 自識:董宣之直。嚴顔之節。口頭不屈。疆項風雪。梅花道人。戲作雪竹之法。鈐印:梅華盒。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 |
| 序言 | |
一直以來,我對傳統水墨畫都懷有某種難以言說的敬畏,總覺得它是一種需要沉澱、需要悟性的藝術。這次的《元吳鎮墨竹譜》恰好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窗口,讓我得以窺探其中奧妙。書中不僅有精美的畫作,更難得的是,作者在每一幅作品旁都附有簡短的題跋,雖然字數不多,但字裏行間透露齣的對竹子精神的理解,對筆墨技法的闡釋,都讓我受益匪淺。我尤其喜歡其中幾幅描繪風雨驟急的墨竹,那種淩厲的筆觸,那種不畏強權的姿態,仿佛直接打動瞭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
評分作為一名對古典藝術頗感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入瞭解某一特定畫種的優秀讀物。《元吳鎮墨竹譜》的齣現,無疑是我的一個驚喜。書中的內容並非是簡單堆砌的畫作,而是有著一種內在的邏輯和情感的遞進。從初學的幾筆勾勒,到後麵幾近齣神的描繪,我仿佛能跟隨著作者的筆尖,一步步走過他對墨竹藝術的探索之路。他的題跋,像是一盞盞明燈,指引著我理解畫中的意境,體會那“寜摺不彎”的竹子精神,以及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所傾注的情感。
評分這次偶然在書店翻到一本畫冊,封麵就透著一股淡雅的文人氣息,雖然我對墨竹的瞭解不多,但那疏朗的筆觸和水墨暈染齣的風骨,瞬間就吸引瞭我。拿到手細細翻看,纔發現這並非尋常的畫冊,而是匯集瞭一位大傢在墨竹創作上的心得與實踐。書中的每一幅作品,都像是活過來的竹子,或挺拔如劍,直入雲霄,展現齣不屈的意誌;或搖曳生姿,在風雨中低垂,又透著韌勁與希望。作者的筆法變化多端,濃淡乾濕,墨色層次豐富得驚人,仿佛能聽到竹葉在風中沙沙作響,聞到雨後泥土的清新氣息。
評分購買《元吳鎮墨竹譜》純粹是齣於對“中國風”的喜愛,沒想到這本書卻給瞭我遠超預期的體驗。它不像一般的畫冊那樣,隻是冷冰冰地展示作品,而是融入瞭作者的情感、思考和藝術理念。我喜歡書中那種不急不躁的節奏,每一幅畫都值得細細品味,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揭開一個新的故事。作者在題跋中,時常流露齣對自然的熱愛,對傳統文化的敬畏,以及對人生境界的追求。這些都通過他的筆墨,淋灕盡緻地展現在我們麵前,讓我感受到一種久違的純粹和寜靜。
評分我一直覺得,真正的藝術品,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一種精神上的交流。《元吳鎮墨竹譜》恰恰做到瞭這一點。讀這本書,與其說是在欣賞畫作,不如說是在與一位智者進行對話。作者對墨竹的理解,已經超越瞭單純的繪畫技巧,升華到瞭一種對人生哲理的感悟。書中的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是作者心境的寫照,或恬淡閑適,或意氣風發,或曆經滄桑,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鳴。我尤其欣賞他對於留白的運用,那種“空靈”之美,仿佛讓畫麵有瞭呼吸,讓觀者有瞭無限的想象空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