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01
圖書基本信息 | |||
圖書名稱 | 彩妝傳奇 | 作者 | 麗莎·埃爾德裏奇,鍾瀟 |
定價 | 99.80元 | 齣版社 |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
ISBN | 9787550299276 | 齣版日期 | 2017-06-01 |
字數 | 頁碼 | 232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內容簡介 | |
唇彩、腮紅和睫毛膏看似是現代産物,但點染雙唇、臉頰和眼周卻是世界上古老的行為之一。作品遍布時裝秀、紅毯、廣告和雜誌封麵的世界知名化妝師麗莎·埃爾德裏奇將把你從遠古時期和古典時代,帶入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和好萊塢的黃金年代,再到現在和未來,一探技術的究竟,全方位呈現化妝品背後的故事。n 本書將告訴你人們使用化妝品的原因,並為你介紹不同年代的化妝品。你還將在書中看到光芒四射、引人競相模仿的彩妝繆斯,以及她們是如何坐上女神寶座的。每個章節都講述瞭的行業故事,以及赫蓮娜·魯賓斯坦、查爾斯·雷夫森、伊麗莎白·雅頓和雅詩蘭黛等現代彩妝奠基人的經典傳奇。n 本書在用大量精美插圖為你展現特定時期的妝容和風潮的同時,也將探究化妝品在女性的曆史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帶給我們的誘惑與吸引。n |
作者簡介 | |
麗莎·埃爾德裏奇,是業內備受尊敬的化妝大師。她曾與日本化妝品巨頭資生堂(Shiseido)聯閤開發瞭係列産品,曾為香奈兒(Channel)提供過彩妝創意,時任蘭蔻(Lancme)全球創意總監;她曾為凱特·溫斯萊特(Kate Winslet)、凱特·摩斯(Kate Moss)、凱拉·奈特利(Keira Knightley)、艾瑪·沃特森(Emma Watson)等上百位知名人士與明星設計過妝容;她曾與墨特-馬可斯(Mert & Marcus)、索威·桑德波(Slve Sundsb)、彼得·林德伯格(Peter Lindbergh)、帕特裏剋·德馬捨利耶(Patrick Demarchelier) 等諸多時裝攝影師閤作;她也曾與蔻依(Chloé)、阿爾伯特·菲爾蒂(Alberta Ferretti)、普拉達(Prada) 等一係列高級時裝和化妝品牌閤作進行時裝秀與廣告宣傳。 n |
目錄 | |
引言 9n 序:化妝文化史 13n 部分古代化妝顔料n 章紅:彩妝中永不褪色的經典 18n 第2章白:蒼白背後的政治與權力 38n 第3章黑:彩妝中的深色印記 62n 第二部分美妝産業n 第4章媒體與動力:夢想的 90n 第5章彩妝先鋒:前瞻者與百花齊放 122n 第6章化妝包裏的曆史:從民間偏方到世界品牌 156n 第7章彩妝前沿:暢想未來 210n 後記:我想像你一樣 224n 緻謝 228n 圖片來源 230n 齣版後記 231n |
編輯推薦 | |
適讀人群 :普通大眾、時尚界人士、文化史讀者 這是一部源遠流長、活色生香的文化史,縱覽數韆年,從古埃及到文藝復興的歐洲,從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美國,橫跨文化、曆史、美術、戲劇、政治、經濟、化學與動植物學,會讓你對如今的小小化妝包肅然起敬。n 人們對美的追求如何被靈感女神?哪些人先抓住瞭化妝品商業化的良機?信息化時代的妝容潮流又將如何發展?蘭蔻全球創意總監、英國化妝師麗莎·埃爾德裏奇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撰寫本書,從紅、白、黑三種色彩入手,詳細梳理彩妝的過去,展望彩妝的未來。n 書中精心呈現瞭大量珍貴的資料圖片與作者私人收藏的古董化妝品。n |
文摘 | |
部分古代化妝顔料章紅:彩妝中永不褪色的經典n 胭脂是現存曆史悠久、用途也多樣的化妝單品,在過去的幾韆年中被用來給嘴唇和臉頰上色。雖然在不同時期,時尚和社會對化妝品的認知差異使得曆史上胭脂的使用程度不盡相同,但是紅色的地位卻從未被動搖。當今的胭脂被冠上瞭不同的名稱,從傳統的粉質胭脂到液體胭脂、口紅和唇彩,以及各式用於唇部和臉頰的膏狀及啫喱狀的産品。不過,為什麼它能成為我們化妝包裏受歡迎、地位為穩固的單品呢?又是什麼促使全球一代又一代女性在臉上擦上一抹緋紅呢?n 想要找到答案,或許要從瞭解紅色和它引起的豐富聯想開始。雖然在不同文化中,紅色的含義略有差異,但它總是和吸引、愛、熱情、青春和健康聯係在一起。在東方文化中,紅色通常象徵著喜慶,所以中國、印度和越南的新娘在婚禮上通常身著紅色禮服。它在戲劇中也具有象徵意義,在中國京劇和日本歌舞伎的臉譜中被大量使用。當然,紅色也有其非常不同的內涵意義——它是鮮血、危險和革命的顔色,也是一些政黨團體的象徵。n 如果我們單純從化妝品本身和它的功能來看,使用胭脂的目的就是給皮膚增添一抹紅暈。進化心理學傢南茜·埃特考夫(Nancy Etcoff)曾指齣,紅色的魅力來自於它能産生純粹的、生理上的吸引力:“臉頰上的紅暈和嘴唇上的烈焰都是,是在模擬一種年輕、還未生育、健康而有活力的狀態。”對紅色經久不衰的吸引力的另一科學解釋是,紅色是人類可視範圍內波長長的顔色,意味著和其他顔色相比,紅色能夠激發起我們更加強烈的潛意識反應。試想一下,你走進一個紅色的房間,它對你産生的作用,以及深深淺淺的紅色是如何迅速吸引你的目光的。埃特考夫做齣瞭一個的總結:“紅色是鮮血的顔色,是害羞和激動時的潮紅,是高漲時乳頭、嘴唇和生殖器的顔色。距離再遠,紅色也清晰可見,讓人心神蕩漾。”n 古老的的胭脂是混閤氧化鐵和動物脂肪或者植物油製成的紅赭石棒,這種顔料棒的外形和尺寸和如今諸多品牌旗下較粗的眼影棒無異。到瞭19世紀,胭脂開始在藥店銷售,當時的胭脂由手工製成,原料各異,所以色調和質地有所差異。人們會曬乾胭脂蟲,用以生産鮮紅的胭脂紅色素。雖然紅丹、硃砂、硫化汞等礦物質毒性劇烈,但都曾被用來製造烈火般的鮮紅顔料;蔬菜和其他植物的提取物——例如從紅花中提取的紅花黃色素、從紫草根中提取的紫草紅、從搗碎的桑葚和草莓中獲取的深紅色、紅甜菜汁和紅莧菜——都曾被用來製造或柔和或濃烈,色調不一的紅色和粉色。n 早在公元前一萬年,古埃及就貢獻齣瞭麵部化妝顔料和化妝品的傑作。古埃及人精通化學,熱衷化妝,通過混閤不同原料製造齣瞭潤膚霜、眼綫、唇彩、胭脂和指甲油等化妝品。他們將由各種天然産物——包括莖塊類植物和礦物質——製成的粉末撒在調製盤、碟子和勺子裏,加入動物脂肪或植物油進行攪拌,以改變混閤物的質地,保證在眼部、嘴唇和臉頰上不會脫落。早期墳墓中齣土瞭諸如調色闆、研磨器和塗抹器等用於混閤的工具,暗示這些工具不僅在日常生活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在來生的重要性也絲毫不減。n 令人驚艷的眼妝是埃及人(在美妝界)被銘記的主要原因,但他們也同樣因為大膽運用紅色而齣名。古埃及人用油脂和赭石紅混閤製成原始口紅,打造齣烈焰紅唇。腮紅的成分和口紅相同,可能會用蠟或樹脂進行混閤,給雙頰帶去嫣紅色的光澤,不過這種光彩被翠綠色的眼影和描著深黑綫的電眼所中和,退為配角。n 在研究古代化妝品使用的過程中,我們很快就會發現,女性在特定時期擁有的自由和權利與她們化妝的自由緊密相關。通常來說,在女性受壓迫強烈的年代,化妝品也會備受非議,被視為無法接受。比起後幾個世紀,古埃及的女性實際上擁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她們可以擁有和繼承土地與財産(據美國記者威爾伯在埃及購買的莎草紙記載,10%~11%的土地所有者是女性),經營自己的生意,並對男性提齣法律訴訟。高強度的體力勞動並不會招來厭惡,一些底層的古埃及婦女以齣賣體力謀生。雖然古埃及是早使用化妝品的社會之一,但考慮到上述原因,它能成為具實驗性和包容性的社會之一也就不足為奇瞭,遺憾的是,後期的其他文明卻非如此開明。n 在伊朗,考古學傢在剋爾曼省(Kerman)的沙赫達德(Shahdad)發現瞭胭脂早的痕跡,當地每一個墳墓中都能找到數量可觀的白色粉末。在儲藏白色粉末的船隻的船底(這種白色粉末被男性和女性用作粉底),考古學傢找到瞭塗成紅色的金屬小碗和淺碟,他們認為這些是曾裝過口紅和腮紅的容器。n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