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方法论

学术研究方法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谢林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文版《谢林著作集》说明
译者序
《论自然哲学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的关系》(1802)
《论哲学中的建构》(1802)
《论哲学视角下的但丁》(1802)
《学术研究方法论》(1803)
前言
第一讲:论科学的绝对概念
第二讲:论学术机构的科学使命和道德使命
第三讲:论学术研究的首要前提
第四讲:论纯粹理性科学(数学及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的研究
第五讲:论通常的反对哲学研究的意见
第六讲:专论哲学研究
第七讲:论哲学遭遇的一些外在对立,尤其是与官方科学的对立
第八讲:论基督教的历史学建构
第九讲:论神学研究
第十讲:论历史学研究和法学研究
第十一讲:论普遍自然科学
第十二讲:论物理学研究和化学研究
第十三讲:论医学研究及普遍的有机自然科学研究
第十四讲:论艺术科学与学术研究的关系
人名索引
主要译名对照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1803年出版的《学术研究方法论》记录了谢林1802年夏季学期在耶拿大学的讲授课内容。这门课程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和关注,谢林从他的“同一性哲学”立场出发,不仅阐发了“科学的整全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哲学的本质”等经典哲学问题,而且深入讨论了学术机构的“科学使命和道德使命”以及学术机构内部的各门科学之间的有机关系。这些思想对于威廉•冯•洪堡(1809年筹建柏林大学)的现代大学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就此而言,谢林的《学术研究方法论》(1803)和费希特的《论学者的使命》(1794)、康德的《系科之争》(1798)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在这部讲授录里,谢林尤其阐发了从事哲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因此本书和谢林的许多著作一样,同时发挥着“哲学导论”的作用。

本卷亦收录了谢林于1802年发表的几篇重要论文,即《论自然哲学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的关系》、《论哲学中的建构》、《论哲学视域下的但丁》。这几篇论文涉及的问题与《学术研究方法论》相互呼应,更全面地展示了谢林的“同一性哲学”的思想。

用户评价

评分

##“自从流氓也开始著书立说,自从每一个庸众都跻身评判者的行列,低贱东西就越来越明显地掺和到崇高东西里面。如果说还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挡这支侵略军队,那就是哲学。”

评分

##谢林写得也太好了吧!“如果学术机构做不到,一方面是科学的培育地,另一方面也是一个普遍的教化机构,那么知识,也将成为一种粗俗的东西……近代世界的终极使命在于呈现出一个真正把握一切东西的更高统一体,这同样也是科学和艺术的终极使命。在那个最高科学理论,一切东西——自然界和上帝、科学和艺术、宗教和诗歌——都是合为一体的,并且具有一种原初的联系……真正说来,历史也是来自于一个永恒的统一体,也是扎根于绝对者,和自然界或知识的任何别的对象没有什么不同。天命的理念取代人们和命运的分裂,并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重建统一体。基督教开启了那个天命时期,而在基督教中占据支配地位的宇宙直观,就是把宇宙看作历史,看作是一个天命世界。我们应当具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历史观,把历史本身看作是永恒必然性的一个流溢物。”

评分

##“自从流氓也开始著书立说,自从每一个庸众都跻身评判者的行列,低贱东西就越来越明显地掺和到崇高东西里面。如果说还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挡这支侵略军队,那就是哲学。”

评分

##两天读了《关系》《建构》以及《方法论》第一讲。十分激动。算是对自然哲学和同一哲学的历史定位有了一定认识。“绝对同一”并不是僵死的齐一,而是生机勃勃的有机的同一,它在一切知识中在自然和历史中沉默地言说自己三位一体的结构。尤其妖娆的是《建构》文中对康德的批评,居然直接从《纯批》序言出发,以几何学之为科学的特征及其同哲学科学的关系为抓手,处理了有关普遍东西与特殊东西、直观与曲行、绝对同一与“概念性同一”和杂多的关系,最终落实到《近代哲学史》康德章中的最基本批评:偶然性借调的知性概念。同时分疏了康德哲学思路中一些极容易混淆的概念,指出了康德当作原初之点的诸概念之被建构本质,进一步诘问原初,呈现出了自己的哲学趋向。我十分期待了解谢林有关三位一体的“逻辑学”,希望活得到能读进去《世界时代》的那一天。

评分

##真正的思辨问题始终是有关于绝对者的,在绝对者这一最高层面上一切都是绝对和同一的。这一层面之下的绝对统一体被建构的唯一的东西是理念,一切派生出来的东西在自己的理念内部被建构起来。在作为否定性的行动上,表现为观念的外化,通过人的活动即历史得到把握,据此在哲学层面上历史的作用得以强调。在作为肯定性的观念上,表现为对绝对者的肯定的直观,通过神性的创造,表现出自在形象本身。通过对有限性的克服走向完满性,“基督教作为对立面仅仅是一条通向完满性的道路;当它达到完满的时候,就把自己作为对立面而加以扬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真正重新赢得天国,宣告一种绝对的福音”。

评分

##先刚老师的翻译确实很好。但是谢林有些难读,几对关系:绝对性和同一性,观念性与实在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很迷人的思路,但对这些概念的解释,却并不清晰…可能需要再读他另外的著作才能理解。诗意地理解神学:基督教相比于古希腊的多神崇拜,是在时间中的历史叙事,无限者与有限者通过一个卑微的角色达成了和解,后者不再是前者的象征。

评分

##谢林同一哲学的实践文本,写作和知识水平俱佳。其洞见应该让当今绝大多数学院工作者觉得羞愧。即使不从特定的哲学,即绝对者的自我同一发端产生世界的观点出发,甚至也未必需要某种学科等级制的假设。我也看不出现在的学习者研究者为什么要限于有限的范畴和术语,呆板的实在论,而不去考察背后发端,条件,或者用唯心主义的话来说,背后的活生生的精神和理念。仅仅是为了捡回这种探究的决心和动力,就很有理由读这本书了!

评分

##主要看了学术研究方法论那一节

评分

##写《学术研究方法论》的时候谢林才27岁…知识太广博了,表达太流畅了!翻译也非常好,好久没有读得这么激动了????怪不得谢林能俘获Savigny和普赫塔的心,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