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霍达谢维奇的诗歌近百首。霍达谢维奇的诗尤以心理描写见长,同时不乏哲理与伦理因素。他的诗歌个性独特,尤为擅长矛盾修饰法,同时以其奇自无奇,理寓悖理的独特构思震惊诗界。在他的诗中既可读到果戈理的“狂人”“痴语”,也可以读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灵魂绝叫”;既可读到屠格涅夫的隐蔽描写,也可以读到费特的唯美抒怀。当然,他的诗绝不止于古典韵味,同时富有现代气息,致力于两个世纪最优秀传统的完美结合。
##翻译没放开。
评分##补标。没了解,没印象,没感觉。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读。
评分##虽然译笔不甚精美,编校有些疏漏(同一首诗隔两页又出现,俄语原文有未删净处),但译序颇好;虽然译序颇好,但诗按编年排序,不知道原来属于哪部诗集,译序讲得虽好却没了着落。 最喜欢霍达谢维奇的点,用新笔调写老题目:灵魂。
评分##这个翻译可以再好一点,扣掉半星。三星半。
评分##还好。 比较少有特别惊艳的句子。 诗歌这种事实在是太吃翻译。 翻译的没啥味儿。 整体挺好。 好像以往都觉得俄罗斯人很野蛮,但看看人家的诗歌,美得不行。 再看看同时期的美国人,不是嗑药就是嫖。还自以为很潇洒很rock。 这么一对比我发现聂鲁达简直是人间罕见。
评分##翻译风格比较奇怪,像是夹生的炒饭。有时为了押韵,将语序调整得既不像书面语,又不完全像口语,非常别扭;有时会用上流行语,如“非常给力的失败者”(P163);有时又用自己生造的缩略词,比如“城市湿个精透”、“透滑的街头”(P55)。 诗人作品本身尚可,总体四平八稳,没有太让人眼前一亮、惊叹不已之作。译者选的那首作为书名的诗,倒也是这书中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评分##翻译风格比较奇怪,像是夹生的炒饭。有时为了押韵,将语序调整得既不像书面语,又不完全像口语,非常别扭;有时会用上流行语,如“非常给力的失败者”(P163);有时又用自己生造的缩略词,比如“城市湿个精透”、“透滑的街头”(P55)。 诗人作品本身尚可,总体四平八稳,没有太让人眼前一亮、惊叹不已之作。译者选的那首作为书名的诗,倒也是这书中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评分##本书可以说是最近两年读过最差的诗集,我也看了一些诗的俄语原文。在俄罗斯现代诗歌方兴未艾的时候,霍几乎是选择了另外一条诗歌道路。总体来说,先锋性不够,不是很对胃口。意象没有出彩之处、诗句也找不出惊艳之感,再加上王老师这个乏人的翻译……最多给3颗星……整本诗集大概只有10首勉强算不错吧。最好的部分要算译序了,几乎相当于诗人的一部小传。
评分##死去原本比活着更为简单。 因肉体的痛苦而领悟生存,因祖国(心灵)的放逐而与死亡纠缠。 无数个黑夜在母性中获得了拯救,而短暂与永恒只是生与死的界线,很多人代替了他的恐慌和绝望,他攀上死亡的城墙,偏要去看满天的繁星。 诗意的死与冷酷的现实又有何意义,他爱的祖国与他同在,俄国在他的背囊里哼起了歌谣。他短暂地离开祖国,而祖国永远需要他,他的言语与诗意,他的爱与诅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