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他想起他曾怎样亟求
一个可按他自己的方向去抵达的地方,
他曾如何重组了松林,
更换岩石并在云雾中挑选他的路,
以求得一个恰当的视角,
他将在一种无从解释的完成中得以完成:
在那确切的磐石上他的不确切性
最终将发现他曾一路攀爬探求的美景,
在那里他可以躺下,俯望大海,
认出他的独一且独自的家。
——史蒂文斯《取代了高山的一首诗》
---------------------------------------------------------------------------------------------------------
华莱士•史蒂文斯的作品让大多数同行感到胆怯。他仅凭技艺之精妙就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哈特•克兰
史蒂文斯——跟爱默生、惠特曼、狄金森、弗罗斯特、哈特•克兰一样——已成为美国神话的一个重要部分。
——哈罗德•布鲁姆
##列宁坐在湖边的板凳上,搅扰了天鹅的安宁,他不是属于天鹅这样的人…
评分罗池,你是做翻译的吗?是来搞笑的吧,居然连“呼啸君”都能译得出来,“你在寻求怎样的音节啊,呼啸君,在睡眠的彼岸?快说”,整个句子译出来有一种洋洋自得在其中,好聪明的翻译家。还有这句,“哦笨鹅,且看灵魂孤独地高飞,在你们冰冷的车驾之上,向着诸天”,哦笨鹅,好一只笨鹅。 就是这句译得还可以:是青松甜蜜我的身体。是白色的鸢尾让我美丽。 翻译其实是件严谨的事情,但在诗歌中又蕴含着诗意和意趣。如果把这种意趣理解成搞笑,那就太过分也太不尊重诗歌了。
评分##注释真棒
评分##我以为史蒂文斯像马特兰德,但读完诗集发现他其实与马拉美、夏尔亲近,他们像“活在一个永久的梦里”,用诗歌创造了一个我们向往却永远留不住的世界。但史蒂文斯的诗不像马拉美那样用隐喻展开时间与空间在抽象中去指认精神的有限与瞬时,也不像夏尔用连绵密集的意象和目眩的词语将诗的世界建立在遥远的非真实的岸滨,他的诗较之两者更为逼真地还原了想象向现实的过渡,像独自出航的水手,受黑鹂投影的引诱,在非现实与现实,“在头脑和天空之间,在思想和日夜之间”追索,对生活瞬间的披露吸引我们向抽象上升,纷至沓来的想象紧密而浓厚地萦绕着我们,仿佛我们也听到了塞壬的歌声。巴尔扎克说,作为诗人的生活在他的一生中至多只有十二天。那读这样的诗作,诗人将在场与不在场的感觉传递给你,诗人的生活应该不止十二天了。
评分##列宁坐在湖边的板凳上,搅扰了天鹅的安宁,他不是属于天鹅这样的人…
评分##其实是一个相当不俗的译本,贯穿了史蒂文斯一生各个时期所有诗集,很好在修辞和玄理之间做了平衡。但还是想吐槽下巴别塔这个系列,完全没有前言和后记,对译者诗歌挑选以及翻译理念没有做任何解释和说明,让人觉得整个系列策略很轻浮。
评分##几乎可以说是我个人读过的翻译得最好的诗歌译本了,恨十星太少
评分##把深奥摊平,得到一个分形。自评:国产凌凌漆;没写译序,扣1分;错漏多多,扣1分;不是双语,扣1分;最后得分:4分。
评分##史蒂文斯 诗选 感觉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