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动荡的年代暂时告一段落,直到灭顶之灾于1914年降临。
这是欧洲涌动、迸发的一百年,也是权力竞逐的世纪。在1815年以前,人们看重的是荣耀,而在19世纪,人们越发看重权力。
旧制度崩塌后,人人渴望获取并行使权力,以便把自己的观点付诸实施。国与国、人与人、人与自然……一切都不复从前。
竞逐权力欧洲人走上文明之巅,睥睨全球,也招致毁灭欧洲的大战。1914年,欧洲各地的灯火一盏盏熄灭,点亮它们仍需时日。
##原来很不喜欢这种散漫细碎的叙事风格,但可读性令人叹为观止(读八卦+细节特别快乐ww)。需要在对十九世纪史有个初步脉络之后读:最后一章才讲alliance system这对理解前章殖民地&黑海所需要的东西;总之作为融合政治+社会+文化的大块头还是赞美它的可读性!
评分##实在有些吃不消这种碎碎念讲历史的风格,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作者功力深厚,各种历史细节着实让人佩服,很多观点藏在文字的细微之处。总体适合有一定欧洲近代史基础的人读,要不会看的一头雾水。
评分##本书将19世纪的主题概括为竞逐权力可谓十分精辟。不仅整个国际关系竞争的动机从荣耀变为权力,各个阶级、民族包括性别都在设法扩展自己的权力和权利。可惜的是在写民主化这一重要潮流时太过散乱(尤其是写英国议会政治更迭的一章,太碎了),没有和经济形势和国际态势结合起来,让人不易理解当时的欧洲各国政府受到了怎样的压力和动力选择民主化。
评分埃文斯非常会写。全书八章,每章用一个人物小传引入,分十个主题论说,这么规整的结构,读的时候却几乎意识不到,只感到19世纪的迸发和涌动。他写过很多史学理论的东西,但书里看不到高言大智,所洞悉的都隐藏在精细的叙事背后。作者藏身在历史叙述当中,读的时候,只看到不断前行的人物和事件,停下来的时候,才意识到这种反思性的书写影响观念的力量。译者也是隐身的,译文地道,有时会忘记是在看译文,而这种地道又带着难得的克制,译者不炫技,不做自我表达,作者用了体贴读者的写法,译文也是一样质朴无伪。九百多页读下来,没有叫人感到乏味疲惫的地方,只有智性的冲击和愉悦。
评分##虽有900多页,只叹作者写得太克制!
评分##这套书实在太好。中信出版社送了我三本,我又买了剩下的四本。
评分##这套书实在太好。中信出版社送了我三本,我又买了剩下的四本。
评分##欧洲资本主义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调和的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帝国主义...正将其引向深渊,大战一触即发。
评分##实在有些吃不消这种碎碎念讲历史的风格,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作者功力深厚,各种历史细节着实让人佩服,很多观点藏在文字的细微之处。总体适合有一定欧洲近代史基础的人读,要不会看的一头雾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