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承一战战败,后启第三帝国,魏玛共和国经历了逾14年动荡不已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复杂的两面性:一方面,无法摆脱战争赔款重担,经济危机不断,社会矛盾重重,政治四分五裂,最终极端右翼崛起,民主共和国消亡;另一方面,社会福利制度和妇女选举权得到确立,大众消费兴起,文学、艺术、思想等领域迸发出惊人的活力和创造力,众多德国人沉湎于柏林式五光十色、充满刺激的现代化都市生活。
在本书中,韦茨引领读者在魏玛时代的柏林漫步,辗转于咖啡馆、夜总会、电影院、百货商场和公共住宅,观察各阶层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变迁。我们也将邂逅各领域的杰出人物,与小说家托马斯·曼、建筑师埃里克·门德尔松、评论家克拉考尔、哲学家海德格尔等同行,见证那些伟大作品的诞生,聆听他们对现代性的反思。
纳粹上台后,艺术家和学者纷纷流亡海外,将锐意创新与反思的魏玛精神播撒至全世界。时至今日,在日本、土耳其、美国,于建筑、电影、思想中,仍能看到魏玛遗产闪耀的光芒。韦茨强调,我们不应总是从历时12年的第三帝国出发,将魏玛共和国简单视为纳粹时代的前奏,而应从全球视角出发,重估其历史成就和丰富遗产。
##本书这种写作方式比较符合我的口味,翻译也比较到位。魏玛就是柏林,柏林就是魏玛。终于能从各个角度比较完善地了解到被掩盖在希特勒与第三帝国阴影中的短命的魏玛共和国。
评分##100年前十几岁寿命的民主试验田,在那样恶劣的政治经济环境下,能够爆发出如此巨大深远的文化影响力,令人赞叹。
评分##魏玛德国和纳粹德国,大概就是日耳曼民族的分岔路:向左走,是百花齐放新气象,但民族主义、经济危机、政权不稳暗流汹涌;向右走,是铁血肃杀复兴路,但却彻底激化了矛盾,二战爆发,犹太人大清洗,影响绵延至今
评分##感觉学知识对我来说无非是两种:一种是正面迎击,一种是迂回接近。念这书本应归于迂回接近一类,就相对比较轻松,谁成想看的时候被书尥了一蹶子,正中面门,很痛????平复下来以后觉得书还挺好的,中规中矩的入门书。翻译并不很拗口,内容并不很晦涩,结论也并不很激进…不过是有点想吐槽:我寻思都写了托马斯曼又写布莱希特了,咋就不写写他俩骂架…都写了克拉考跟马库塞了,咋不多提几句本雅明(当然这毕竟也不是文学史写作了
评分##好奇为什么没提本雅明。翻译很好(虽然没读原本),但有些句子细读起来不通。这是一本关于魏玛德国全景式的书,对于想大致了解那个时期和初进入研究的人有帮助。
评分##好奇为什么没提本雅明。翻译很好(虽然没读原本),但有些句子细读起来不通。这是一本关于魏玛德国全景式的书,对于想大致了解那个时期和初进入研究的人有帮助。
评分##结合看巴比伦柏林还原度蛮高的
评分##大一课上老师念了几句正在译的话 是初印象
评分##纸好香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