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周锡瑞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目 录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序
第一章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 1
华北平原 1
华北地区 3
山东的社会经济区 7
义和团的故乡 15
山东士绅的分布 34
第二章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 44
山东秘密宗教起义 45
官方对异端宗教的禁止 47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秘密宗教起义 49
秘密宗教徒和习武者 51
刀枪不入和降神附体 60
民间文化和农民村社 71
第三章 披着基督外衣的帝国主义 76
洋货进口的影响 76
中日战争 82
基督教和西方扩张主义 83
山东的传教活动 86
德国的天主教圣言会 90
天主教——政府中的政府 95
第四章 大刀会 112
金钟罩 121
大刀会、盗匪和官员 128
大大会与天主教 132
1896年6月起义 136
第五章 巨野教案 146
事件起因 147
攫夺胶州的冲击 154
第六章 冠县梨园屯:“义和拳”的兴起 162
背景 163
秘密教派活动史 168
教 民 169
梨园屯 170
民教争端 172
桃花拳 177
烟峰再起 180
义和拳 183
1898年:教民的胜利与拳民的解散 187
1898年秋:爆发与镇压 194
第七章 风暴云结 201
山东的改革 203
政府的财政危机 204
自然灾害与内乱 211
1898—1899年的外国侵略
德国人在山东 224
鲁东南的反洋教事件 226
1899年的德国入侵 230
毓贤的作用 233
毓贤的义和团政策 244
外国的反应:德国与美国 252

第八章 神拳 254
鲁西北的民间秘密宗教 258
鲁西北的洋教 263
神拳的转变与传播:1898—1899年
官员们的态度 282
义和拳组织及其传播 284
神拳的社会成分 287
第九章 冲突不可避免 294
平原县的神拳 294
拳民暴力行为和外国人的抗议 296
在杠子李庄针锋相对 301
森罗殿战斗 305
官府的反应 311
朱红灯的最后日子 314
拳变蔓延 327
第十章 烈火燎原 334
朝廷的政策 335
蔓延直隶 338
1900年春天:冲突的加剧 344
外国的威胁和朝廷的摇摆不定 349
义和团在京津 356
“宣战诏书” 367
京津包围战 373
文明世界的复仇 376
教 训 379
结语:打破“起源偶缘” 381
附录:清朝中叶的义和拳与白莲教 402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长期以来,有关义和团运动起源的问题一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美国学者周锡瑞在本书中以详尽的史料、独特的视角和崭新的方法将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作者对19世纪山东的社会、经济结构做了区域性分析,对中西文化的冲突进行了深入的历史溯源,尤其是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鲁西北地区的民间文化,如社戏、话本、民谣、尚武精神等都做了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行了宏观历史概括,认为鲁西北的社会结构、中西文化冲突和独特的社会文化心理间的“互动”,最终导致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义和团的起源做出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学解释。专业学术书,略枯燥。

评分

义和团萌芽、壮大、蔓延、燎原的核心要素,不在于河南还是河北、山东还是山西,而是蒙昧、无知与贫穷,而“洋人洋教”虽然作恶多端,但其实依然是次要矛盾,替清政府背了阶级矛盾的锅

评分

##对义和团的起源做出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学解释。专业学术书,略枯燥。

评分

##看完书再看访谈会更清晰

评分

义和团萌芽、壮大、蔓延、燎原的核心要素,不在于河南还是河北、山东还是山西,而是蒙昧、无知与贫穷,而“洋人洋教”虽然作恶多端,但其实依然是次要矛盾,替清政府背了阶级矛盾的锅

评分

##看完书再看访谈会更清晰

评分

##战争和动乱背后的一切根源是经济。看似山沟沟里的原始村落,也会受到北美独立运动的影响。蝴蝶效应,世界越来越变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黄河的改道,工业革命的延伸,所有这一切都在摧枯拉朽一样的冲击着一个不可一世目中无人的帝国,触达细枝末节的角落。

评分

##周锡瑞关于义和团研究的经典著作,结语《打破“起源偶像”》值得琢磨。 上世纪七八十年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大家们,都极为强调在区域社会的研究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个传统应该可以追溯到年鉴学派对于空间的关注,但不幸的是,目前国内区域社会史的研究中,很少能见到将区域史和生态环境作很好结合的作品,多数作品仅用一小节作区域生态环境介绍,几乎是对地方志的简单复制黏贴。 另外,本书既然是“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编辑在校对上就应该多下功夫——“中文版序言”P3注1:,“齐鲁出版社”当为“齐鲁书社”;P183,“点不斋画报”当为“点石斋画报”;P195,“大明府”当为“大名府”。

评分

##史料功夫确实扎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