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有关义和团运动起源的问题一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美国学者周锡瑞在本书中以详尽的史料、独特的视角和崭新的方法将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作者对19世纪山东的社会、经济结构做了区域性分析,对中西文化的冲突进行了深入的历史溯源,尤其是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鲁西北地区的民间文化,如社戏、话本、民谣、尚武精神等都做了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行了宏观历史概括,认为鲁西北的社会结构、中西文化冲突和独特的社会文化心理间的“互动”,最终导致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对义和团的起源做出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学解释。专业学术书,略枯燥。
评分义和团萌芽、壮大、蔓延、燎原的核心要素,不在于河南还是河北、山东还是山西,而是蒙昧、无知与贫穷,而“洋人洋教”虽然作恶多端,但其实依然是次要矛盾,替清政府背了阶级矛盾的锅
评分##对义和团的起源做出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学解释。专业学术书,略枯燥。
评分##看完书再看访谈会更清晰
评分义和团萌芽、壮大、蔓延、燎原的核心要素,不在于河南还是河北、山东还是山西,而是蒙昧、无知与贫穷,而“洋人洋教”虽然作恶多端,但其实依然是次要矛盾,替清政府背了阶级矛盾的锅
评分##看完书再看访谈会更清晰
评分##战争和动乱背后的一切根源是经济。看似山沟沟里的原始村落,也会受到北美独立运动的影响。蝴蝶效应,世界越来越变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黄河的改道,工业革命的延伸,所有这一切都在摧枯拉朽一样的冲击着一个不可一世目中无人的帝国,触达细枝末节的角落。
评分##周锡瑞关于义和团研究的经典著作,结语《打破“起源偶像”》值得琢磨。 上世纪七八十年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大家们,都极为强调在区域社会的研究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个传统应该可以追溯到年鉴学派对于空间的关注,但不幸的是,目前国内区域社会史的研究中,很少能见到将区域史和生态环境作很好结合的作品,多数作品仅用一小节作区域生态环境介绍,几乎是对地方志的简单复制黏贴。 另外,本书既然是“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编辑在校对上就应该多下功夫——“中文版序言”P3注1:,“齐鲁出版社”当为“齐鲁书社”;P183,“点不斋画报”当为“点石斋画报”;P195,“大明府”当为“大名府”。
评分##史料功夫确实扎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