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补的一堂文化课
孔子与儒学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现象,而是中国文明之根,是中国人之魂,与国人血脉相连。
著名学者马勇先生积40年之功,从大历史的视角,给3000年中国儒学的发展做了鸟瞰式的描述,为读者建构了一个宏观框架:按照时间顺序,逐一介绍各个时代的儒学大师的主要成就与观点、儒家流派的基本情况、儒学与其他思想流派的交流与互补;剖析儒学是如何影响政治格局与制度的,又是如何影响社会文化与民族性格的。
马勇先生又从微观角度出发,勾勒出了3000年中国儒学的枝枝叶叶:精心整理154位儒学人物的小传、4幅儒学流派师承关系图、3000年儒学大事记等,见微知著,用讲故事、列图表的方式,帮助读者走进3000年儒学的血肉中,感受中华文化的跳动脉搏。
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天然就有儒学的基因,读懂中国,必先读懂中国儒学;一部中国史,就在3000年儒学史里。
##梳理儒家的历史脉络还行,但是儒家在古代也仅仅是意识形态的工具,明着是儒家,实际上是法家,中国古代的官吏大多都是政治现实主义者
评分##马老师这本书和之前《中国儒学》第一卷基本一致。应该是该书基础上修改的。
评分##梳理儒家的历史脉络还行,但是儒家在古代也仅仅是意识形态的工具,明着是儒家,实际上是法家,中国古代的官吏大多都是政治现实主义者
评分##对于不喜欢历史的我,听书都觉得煎熬
评分##樊登读书
评分##儒教本位的经典案例,诸如什么汉初黄老与儒学共享意识形态宝座、魏晋南北朝儒学重振运动,厉害了,我的儒。窃以为应该开篇另加一章:论诸子出于儒。????
评分##20220706樊登读书会,观史知意
评分##交付了什么? 一堂详实的中国文化课。 我的感受?哪有画面感,没有记忆点,不适合此刻阅读。
评分儒家执过政,在过野。 出世入市的哲学都有,后面的儒家已经是百家集成了。也许融入马列是当时代儒家最需要做的。物质现代化后,文化现代化也需要跟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