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徵著的《與女兒談管理》的談話對象是上初中的女兒,所以任何的對話,不僅需要讓女兒能聽得懂,參與到對話中來;*要通過對話的方式,實現與女兒的交流,瞭解女兒每日的生活和內心的世界,提升女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幫助女兒成長。 書中,爸爸在女兒思考和對話中的引導方式,讓女兒逐漸意識到其自己不僅是被教育的主體,*是教育的主體,因為任何教育的*終目的,都應該是“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趙徵著的《與女兒談管理》是在大學裏當老師的 爸爸與上初中的女兒,圍繞著日常生活,通過父女間 的交流,提高孩子管理思維能力的係列文章。
全書從孩子的視角提齣傢庭教育、教育學習、社 會認識等方麵的問題,通過成人的“管理思維”方式 ,引導孩子對這些問題進行延伸、分析,並“尋找” 閤理的解決辦法,*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
趙徵: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組織管理創新、成長管理、知識管理等研究。具有企業實際管理運作經驗,井輔導多個創業團隊成功運作,同時曾兼任安徽廣播電視颱多個欄目特約評論員。
序
前言
1.目標的排序
2.值日的流程
3.認識流程
4.流程的優化
5.能*早迴傢瞭
6.人氣餐廳的預約
7.晚餐吃披薩
8.超市購物
9.平均分的煩惱
10.變速器的道理
11.爺爺傢的老冰箱
12.想買新手機
13.爬山的節奏
14.新開的洗車店
15.傢教的任務
16.拼圖遊戲
17.創新的起點
18.成長的路徑
19.便利店的生意經
20.倒閉的蛋糕店
21.成功的秘訣
22.消息的好壞
23.參賽的
24.桃樹的嫁接
25.“圖書角“的激勵
26.評估點的設置
27.誰來造車
28.數據的用途
29.晚會的問題
30.打牌的配閤
31.增加書籍
32. 班級目標
33. 與你談談我老爸
《與女兒談管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觸動,在於它對“目標感”的解讀。作者並沒有將目標設定描繪成一個充滿壓力的任務,反而將其塑造成一種激發潛能、實現自我價值的工具。我一直認為,人生需要有方嚮,但如何讓孩子從小就建立清晰的目標感,並為之努力,卻是個不小的挑戰。書中關於“拆解目標”和“可視化進度”的建議,讓我茅塞頓開。它不再是讓孩子對著遙遠的目標望而卻步,而是通過將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可執行的小步驟,讓孩子在完成每一個小步驟的過程中,都能感受到成就感,從而建立起持續的動力。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復盤”的討論,它不是為瞭追究責任,而是為瞭從每一次的經曆中提煉經驗,不斷優化方法,讓孩子學會總結和反思,成為一個更懂得學習和進步的人。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管理不僅僅是規劃時間,更是規劃人生,而這種規劃,應該從小就開始,而且是充滿樂趣和成就感的。
評分我讀《與女兒談管理》這本書,更多的是被其中對“溝通”的獨到見解所吸引。我一直覺得,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是育兒中最具挑戰性但也最重要的一環。而這本書,則將“溝通”升華到瞭“管理”的高度,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與女兒的對話方式。作者強調,有效的溝通並非單方麵的說教,而是建立在理解和尊重的雙嚮互動。書中關於“傾聽的藝術”以及“如何引導孩子錶達”的章節,讓我受益匪淺。我常常會因為擔心女兒“不懂事”而直接替她做決定,或者在她錶達時打斷她,但這本書提醒我,真正的管理,是通過溝通,讓孩子學會自我錶達,理解他人的觀點,並最終形成自己的判斷。書中通過生動的案例,展示瞭如何將“衝突”轉化為“理解”,將“抱怨”轉化為“解決問題”,這些方法都非常實用。這本書讓我明白,父母不僅僅是孩子的引導者,更是他們成長過程中重要的“溝通夥伴”,而良好的溝通,是實現一切“管理”的基礎。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讓我眼前一亮,那是一種溫暖而堅定的感覺,仿佛作者正坐在我對麵,用親切的語調開啓一場關於成長的對話。我一直認為,管理不僅僅是辦公室裏的術語,更是滲透在我們生活方方麵麵的藝術。這本書的名字《與女兒談管理》更是讓我好奇,因為我本身也是一位母親,正在摸索如何引導我的孩子認識世界、認識自己,並在未來的道路上遊刃有餘。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獨特的視角,幫助我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以一種更具啓發性的方式來與女兒溝通“管理”這個看似嚴肅卻又無比重要的概念。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從女兒的視角齣發,去解讀那些發生在傢庭、學校,乃至未來職場中的各種“管理”場景,讓那些抽象的理論變得生動而 relatable。我非常希望它能教會我如何讓女兒理解責任、如何培養她的規劃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在愛與規則之間找到平衡,讓她在自由探索的同時,也能明白成長的底綫。這本書帶給我的初步印象,是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管理”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父母,並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書。
評分《與女兒談管理》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對我而言更像是一麵鏡子,摺射齣我對“規則”的理解和實踐。我一直認為,規則是成長的基石,但如何讓孩子在遵守規則的同時,又能保有創造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難題。這本書並沒有將規則描繪成冰冷的束縛,而是將其視為一種引導孩子行為、保護自身權益的“賦能工具”。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協商式規則”的探討,它打破瞭我以往單方麵製定規則的模式,讓我意識到,讓孩子參與規則的製定過程,能極大地提升她們對規則的認同感和執行力。書中也提及瞭“靈活調整規則”的重要性,在不同的情境下,規則也需要適時地做齣調整,這讓我看到瞭規則的生命力,也讓我理解瞭,真正的管理,並非僵化不變,而是因時製宜,不斷優化。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審視和構建傢庭中的規則體係,讓規則不再是負擔,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導航儀”。
評分當我翻開《與女兒談管理》這本書時,並沒有預料到自己會如此沉浸其中。我原以為會是枯燥的理論堆砌,或者是生硬的成功學雞湯,但事實完全顛覆瞭我的想象。作者的筆觸充滿瞭智慧與幽默,行文流暢自然,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娓娓道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育兒心得。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授權”的闡述,它並非簡單的放任不管,而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賦能,讓孩子有機會嘗試、犯錯,並在錯誤中學習。這一點,在我日常與孩子相處時,常常會因為急於求成或擔心她走彎路而忽略。書中描繪的許多場景,都讓我看到瞭自己的影子,那些曾經的睏惑、掙紮,以及由此帶來的成長,都被作者精準地捕捉並升華。我從中學習到,真正的管理,是將“責任”轉化為“能力”,將“規則”轉化為“習慣”。它不應是強加的命令,而是潤物細無聲的引導,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自我管理的真諦。這本書讓我深刻反思瞭自己過去的一些教養方式,也為我提供瞭許多切實可行的方法,去鼓勵女兒獨立思考,勇於承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