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单片机应用及控制技术(何永艳)
原价:20.00元
作者:何永艳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8-01
ISBN:9787122032614
字数:240000
页码:17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80C51单片机为主线,从实际应用的角度,通过大量实例和课题设计,深入浅出地指导读者学习和使用单片机。在具体阐述知识点时,以人的认知规律为主线,以任务为单元构建认知单元,介绍了如何将单片机硬件、程序和合适的外围器件实施到具体的项目中。
 本书共分10章,包括单片机基本知识,80C51单片机基本结构,程序设计基础,80C51单片机指令系统,程序设计,中断系统,定时/计数器,应用系统配置及接口技术,单片机的综合应用(机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KeilC51编译器及其应用。
 本教材可用于高职高专的机电专业,也可用于电子技术、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专业和技师培训,还可作为单片机初学者和从事单片机开发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的学习框架。我之前看过的关于脑电图的资料,很多都是零散的,缺乏整体性,读完之后感觉还是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但这本书不同,它从基础知识讲到高级应用,层层递进,逻辑非常清晰。特别是它在讲解异常波形时,不仅列举了各种波形的形态特征,还详细分析了这些波形可能对应的病理生理机制。例如,在讲解棘慢波综合征时,它不仅仅是展示棘慢波的图形,还深入解释了棘慢波形成的原因,以及它与全身性癫痫发作的联系。而且,书中还对一些罕见但重要的脑电图表现进行了介绍,比如周期性放电(periodic discharges)和爆发抑制(burst suppression),这些在危重患者的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脑电图判读的“陷阱”和“误区”,能够帮助读者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这对于提高判读的准确性非常有帮助。它让我明白,脑电图判读不仅仅是识别波形,更重要的是结合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评分这本书我看了有一段时间了,可以说,从入门到进阶,它都给了我非常清晰的指引。刚开始接触脑电图的时候,脑海里就像一团乱麻,各种波形、各种异常,看得我眼花缭乱,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但这本书不一样,它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脑电图采集流程讲起,非常细致地介绍了每个步骤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电极放置的位置、阻抗的测量、伪迹的处理等等,这些细节对于新手来说至关重要。然后,它又花了大量篇幅来讲解各种正常的脑电图现象,比如清醒时的α波、睡眠时的θ波和δ波,以及它们的特征和出现条件。我记得其中有一章专门讲如何区分不同睡眠期的脑电图,配图特别丰富,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不同睡眠状态下的脑电图变化,这在临床上非常有应用价值。而且,书中对一些常见伪迹的识别和处理也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技巧,很多时候困扰我的伪迹问题,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明确的解答,大大提高了我的判读效率。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很接地气,不是那种枯燥晦涩的学术论文,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手把手地教你,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评分这本书的学习体验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探险”过程。我之前对脑电图的了解仅限于一些皮毛,知道它和大脑活动有关,但具体怎么解读,脑海里一点概念都没有。这本书从最基础的生理学原理讲起,解释了神经元是如何产生电信号的,以及这些信号是如何在大脑皮层汇聚形成脑电图的。这种底层逻辑的讲解,让我对脑电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死记硬背那些波形名称。然后,它又非常巧妙地将这些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比如在讲解α波时,它会提到α波的抑制和增强在不同状态下的意义,以及它如何受到注意力、视觉刺激等因素的影响。书中对于脑电图在各种临床场景下的应用也做了详细的阐述,例如在诊断脑病、监测麻醉深度、评估脑损伤等方面,都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脑电图在重症监护室(ICU)的应用,它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脑电图监测患者的意识水平、识别脑功能障碍,甚至预警病情变化,这些内容在其他同类书籍中很少见。
评分我一直觉得脑电图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但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学起。这本书就像一个引路人,把我带进了脑电图的奇妙世界。它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仅是罗列知识点,而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插图,让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起来。比如,在介绍不同脑电图导联系统时,它并没有直接给出一堆公式和图表,而是通过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各个导联记录大脑皮层不同区域活动的原因。书中对于脑电图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应用也做了详细的介绍,儿童、成人、老年人的脑电图有什么特点,以及在诊断特定疾病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都讲得非常清楚。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脑电图判读的一些“小窍门”和“技巧”,这些都是作者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对于新手来说,能够极大地缩短学习曲线。它让我意识到,脑电图判读是一门艺术,需要经验的积累,但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起点,让我能够更快地积累经验,少走弯路。
评分我之前一直觉得脑电图的判读是一门玄学,很多时候看到一些复杂的波形,即使看了很多资料,也还是云里雾里。但是,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介绍理论知识,更注重实际应用。书中大量的病例分析,简直是打开了我的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每一个病例都详细地描述了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记录结果,以及最终的诊断。更重要的是,它会深入分析脑电图的每一个异常波形,比如棘波、尖波、棘慢波等,并解释这些异常波形与特定疾病(如癫痫)的关联性。书中对棘波的形态、发放模式、定位等都做了非常细致的讲解,让我对棘波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癫痫放电灶定位的章节,它结合了多导脑电图和视频脑电图的特点,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定位思路,并且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如何通过脑电图信号来推断放电的起源。这些内容对于准备参加脑电图相关考试或者希望提高临床判读能力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藏。而且,这本书的图谱非常多,各种不同类型的脑电图表现都包含在内,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视觉记忆,让我在日后的判读中能够快速回忆起相似的图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