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防治400问(第2版)

肝炎防治400问(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玲霞,王永怡 编
图书标签:
  • 肝炎
  • 病毒性肝炎
  • 肝脏疾病
  • 预防
  • 治疗
  • 健康
  • 医学
  • 养生
  • 科普
  • 临床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04581
版次:2
商品编码:10546617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8-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1
字数:2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肝炎防治400问》作者根据门诊咨询、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和读者来信所提问题,对第一版的内容认真进行了系统改编、补充,增添了96个新题:对304个旧题全面订正,其中180个题基本保持原有框架,对124个题进行了改写并补充了许多新内容。
   《肝炎防治360问》自1991年8月问世以来,已发行近29万册。近6年中,国内外采用现代新学科知识、方法和技术,特别是开辟分子生物学新途径用于探索新型肝炎病毒和各种肝炎的状况、发病机制及其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取得了巨大成果和某些突破性进展。

内容简介

   《肝炎防治400问》是1991年出版的《肝炎防治360问》的第二版。编者根据近年来医药界在肝炎防治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对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和补充,增添了许多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对各类肝炎,特别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作了较详细的叙述。通俗易懂、简明实用,可供病人、基层医务人员和防疫人员阅读。

目录

一、肝脏与肝炎
1. 肝脏在人体的什么部位?有些什么解剖学特点?
2. 肝脏在组织学上有什么特点?肝小叶的主要结构是什么?
3. 肝细胞内的重要细胞器和细胞核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功能?
4. 肝脏在人体中起什么作用?
5. 肝脏部分切除后有再生恢复能力吗?
6. 肝炎是怎么回事?
7. 病毒性肝炎有哪几种?
8. 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有什么类型?
9. 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的感染率怎样?它们之间有交叉免疫力吗?
10.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都一样吗?
11. 急性黄疸型肝炎有什么症状?一般病程有多长?
12. 怎样早期发现肝炎?
13. 巩膜和皮肤黄疸是怎样形成的?
14. 患肝炎时怎么会发生黄疸,尿似浓茶,大便发白?
15. 肝性黄疸除使眼睛、皮肤发黄外,还能引起其它部位黄染吗?
16. 有黄疸就是肝炎吗?
17. 患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时,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18. 孕妇妊娠后期出现黄疸主要有哪些病因?
19. 妊娠后期黄疸型肝炎有何特点?如何处理?
20. 无黄疸型肝炎有传染性吗?
21. 哪些现象常被误诊为肝脏肿大?
22. 为什么有的急性肝炎患者肝脏不肿大?影响肝脏在肋缘下触及的因素有哪些?
23. 肝炎患者为什么会有肝区疼痛?
24. 肝区痛就是肝炎吗?
25. 肝炎患者为什么容易出血?
26. 血管痣和肝掌是怎么产生的?
27. 肝炎患者抽血主要检查什么?
28. 引起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29. 肝炎时的血清酶学检验中哪些是最常做的?有什么临床意义?
30. 哪些细菌常可引起肝脏损害?
31. 除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肝炎病毒外,还有哪些病毒能引起肝脏损害?
32. 肝炎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有哪些特点?
33. 患肝炎时主要有哪些心脏方面的临床表现?
34. 肝炎在B超上有什么特点?是否需要常规做B超检查?
35. 肝炎患者什么时候应做CT检查?
36. 慢性肝炎患者做纤维胃镜检查有何意义?
37. 肝炎患者做肝穿刺有什么意义?
38. 肝病患者不做肝穿刺能判别纤维化吗?
39. 肝炎病理中的碎屑样坏死有什么意义?
40. 肝细胞凋亡与肝炎有什么关系?
41. 老年人病毒性肝炎有哪些特点?
42. 为什么说“人老肝亦老”?老年人应如何保肝?
43. 小儿肝炎有什么特点?
44.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有哪些?
45. 我国由母亲传播给婴儿的肝炎有多少?
46. 孕妇伴发病毒性肝炎对胎儿及新生儿有什么影响?
47. 患肝炎后有的康复,有的成慢性,有的突然死亡,谁主吉凶?
48. 妊娠中毒症并发肝脏损害如何与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相鉴别?应如何处理?
49. 自身免疫性肝炎有何特征?
50. 输血后肝炎的发生率有多少?预后怎样?如何预防?
51. 暴发性肝炎是怎么回事?医生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52. 什么是肝昏迷?在肝病基础上引起肝昏迷的诱因有哪些?
53. 我国重型肝炎的主要病原是什么?病死率多高?抢救水平如何?
54. 托幼机构中对肝炎患者应如何管理?
55. 托幼机构发生甲型、戊型肝炎该怎么办?
56. 家中有肝炎患者应怎样消毒?
57. 漂白粉消毒液如何配制?可作哪方面消毒?
58. 各级卫生人员应如何对肝炎患者进行疫情报告和登记?
59. 基层医疗机构应如何对肝炎患者进行隔离和消毒?
60. 对饮食及托幼行业人员中的肝炎患者应怎样管理?
61. 肝炎隔离室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62. 为防止肝炎传播,对供血者应如何管理?
63. 为预防肝炎,应怎样提高个人卫生水平,加强饮食、环境卫生和服务行业的管理?
64. 为什么预防注射时只有“一人一针一管”才能预防肝炎传播?
65. 怎样才能防止肝炎在医院内传播?
66. 国产抗肝炎病毒的药物主要有哪些?
67. 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有哪些研究热点?
68. 对脂肪肝的药物治疗有何评价?
69. 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有何展望?
二、甲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三、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四、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五、丁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六、戊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七、己型、庚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八、肝汁淤积型与药物性肝炎的防治
九、重型肝炎的防治
十、肝病患者的自我疗养

精彩书摘

一、肝脏与肝炎
1.肝脏在人体的什么部位?有些什么解剖学特点?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腹腔右上部,小部分在左上部,是人体最大的重要实质性脏器,一般重约l 200克~l 600克。成年人肝脏的重量约为体重的l/40~1/50;小儿肝脏的重量约占体重的l/20。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上界与膈穹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相当于叩诊的相对浊音界),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出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肝脏,而zbJb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肝脏被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按新的分叶方法将肝脏分为:左内叶,左外叶,右前叶,右后叶及尾状叶。肝脏下面有连成H形的两条纵行沟和一条横行沟。横行沟为肝门,是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以及神经、淋巴管的出入处;右纵行沟前方为胆囊,后方为下腔静脉;左纵行沟前方为圆韧带,后方为静脉韧带及静脉导管的遗迹。
2.肝脏在组织学上有什么特点?肝小叶的主要结构是什么?
肝脏表面有一薄层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深入肝内形成网状支架,将肝实质分隔为许多具有相似形态和相同功能的基本单位,称为肝小叶。人类肝脏约有50万个肝小叶。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约l毫米×2毫米大小,小叶的中轴贯穿一条静脉,为中央静脉。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肝细胞索。
……

前言/序言

  《肝炎防治360问》自1991年8月问世以来,已发行近29万册。近6年中,国内外采用现代新学科知识、方法和技术,特别是开辟分子生物学新途径用于探索新型肝炎病毒和各种肝炎的状况、发病机制及其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取得了巨大成果和某些突破性进展。本书作者根据门诊咨询、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和读者来信所提问题,对第一版的内容认真进行了系统改编、补充、重写、审修。并删除部分老题,增添了96个新题;对304个旧题全面订正,其中180个题基本保持原有框架,对124个题进行了改写并补充了许多新内容。现按十个部分修改,更名《肝炎防治400问》再版。
  希望本书能继续成为肝炎患者及其家属的良师益友,能成为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特别是临床各科及基层医疗、防疫、保健、咨询人员的阅读参考。本书如出现疏漏、错误之处,还望同行专家、广大读者赐教指正。
《肝炎防治400问(第2版)》图书简介 引言:认识肝炎,守护健康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解毒、代谢和储存器官,默默承受着我们生活中的种种负担。然而,各式各样的肝炎,如同隐形的杀手,正在悄无声息地威胁着无数人的健康。从令人闻之色变的病毒性肝炎,到与不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的脂肪肝、酒精肝,再到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肝脏疾病的种类繁多,症状复杂,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如此严峻的健康形势,了解肝炎,掌握科学的防治知识,成为每个人守护自身及家人健康的关键。然而,关于肝炎的科普信息鱼龙混杂,许多不准确或过时的知识充斥市场,让人们在选择和实践健康管理时倍感困惑。因此,一本权威、全面、易懂的肝炎防治指南显得尤为重要。 《肝炎防治400问(第2版)》正是这样一本集科学性、实用性、权威性于一体的肝炎防治科普读物。本书基于前一版广受好评的基础,经过精心修订和内容更新,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易于理解的肝炎防治知识体系,帮助大家更科学地认识肝炎,更有效地预防肝炎,更积极地应对肝炎。 本书核心内容一:全面覆盖肝炎的“是什么” 本书的首要目标是帮助读者建立起对各类肝炎的清晰认知。因此,本书首先从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入手,详细解答了关于各种类型肝炎的根本疑问。 病毒性肝炎: 乙肝、丙肝、甲肝、戊肝等病毒性肝炎作为最常见的肝脏疾病,本书对其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预后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例如,关于乙肝,本书会详细解析HBV的传播方式(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不同时期(急性、慢性、携带者、肝硬化、肝癌)的特征,以及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对于丙肝,则会重点关注其隐匿性,如何通过筛查早期发现,以及目前已取得重大进展的抗病毒治疗方案。甲肝和戊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如注意饮食卫生,饮用安全的水源,也都会被清晰地列出。 非病毒性肝炎: 除了病毒性肝炎,本书还广泛涵盖了其他多种常见的肝脏疾病。 脂肪肝: 针对日益普遍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D),本书详细解释了其发病机制,与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关联,以及如何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来改善病情。 酒精性肝病: 深度剖析过量饮酒对肝脏的损害,从酒精性脂肪肝到酒精性肝炎,再到肝硬化,阐述了戒酒对肝脏康复的决定性作用,并提供了戒酒的实用建议。 药物性肝损伤: 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加,药物对肝脏的潜在损伤也日益受到关注。本书会列举一些可能引起肝损伤的常见药物,解释其发生机制,并指导读者如何在用药过程中保护肝脏,出现相关症状时如何及时就医。 自身免疫性肝炎: 针对一些身体免疫系统“误伤”自身肝脏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本书会介绍其发病特点、诊断依据及长期的治疗和管理策略。 其他肝脏疾病: 此外,本书还将涉及肝囊肿、肝血管瘤等良性肝脏占位性病变,以及肝吸虫病等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肝损伤,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肝脏健康知识。 本书核心内容二:聚焦肝炎的“怎么办”——预防与治疗 认识肝炎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本书将大部分篇幅用于解答读者在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科学预防,筑牢防线: 疫苗接种: 详细介绍甲肝、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接种程序、免疫效果及注意事项,强调疫苗接种是预防病毒性肝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健康生活方式: 强调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对肝脏健康的重要性。例如,会具体指导读者如何选择对肝脏有益的食物,避免加重肝脏负担的食物,如何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 个人卫生: 针对甲肝、戊肝等粪口传播的肝炎,强调勤洗手、饮用安全卫生的水、生熟分开等生活习惯的养成。 安全用药: 指导读者如何识别可能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如何遵循医嘱用药,以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避免高危行为: 明确指出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避免共用针头、避免不正规的纹身和穿孔等,是预防乙肝、丙肝的关键。 精准诊断,及早发现: 肝功能检查: 解释常见的肝功能指标(如ALT、AST、GGT、胆红素等)的意义,以及它们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病毒标志物检测: 详细说明乙肝五项、HBV DNA、HCV抗体、HCV RNA等病毒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影像学检查: 介绍肝脏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肝活检: 解释肝活检的必要性、过程及在诊断和评估肝脏疾病严重程度中的作用。 筛查建议: 针对不同人群(如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有肝炎家族史者、长期饮酒者等),提供系统的筛查建议和时间表。 规范治疗,提高疗效: 抗病毒治疗: 详细介绍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适用范围、剂量、疗程、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例如,对于乙肝,会区分不同治疗阶段(如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抗纤维化治疗)的药物选择。对于丙肝,则会介绍目前已广泛应用的泛基因型抗病毒药物。 对症治疗: 针对肝炎引起的相关症状,如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提供相应的对症治疗方法。 保肝护肝: 介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保肝药物,并科学评估其临床价值和适用范围。 中医药治疗: 介绍中医在肝炎治疗中的作用,如辨证论治,中药在改善症状、辅助康复方面的优势。 介入治疗与手术治疗: 对于肝硬化晚期、肝癌等疾病,会介绍肝移植、射频消融、TACE等治疗方法的原理、适应症和局限性。 随访管理: 强调肝炎患者长期随访监测的重要性,包括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等,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 本书核心内容三:关注肝炎的“不确定性”与“未来” 肝脏疾病往往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患者及其家属心中会充满各种疑问和担忧。本书也特别关注这些“不确定性”问题,并为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展望。 饮食禁忌与推荐: 针对不同类型的肝炎,提供了详细的饮食指导,明确哪些食物应该避免,哪些食物对肝脏有益,并给出具体的食谱建议。 运动建议: 针对不同体能状况的患者,提供科学的运动方案,既能锻炼身体,又不至于加重肝脏负担。 心理调适: 认识到肝脏疾病对患者心理造成的压力,本书会提供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和建议,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疫苗接种的普及与效果: 讨论了乙肝疫苗接种的普遍性和其在乙肝防治中的巨大贡献,以及当前疫苗接种策略的优化。 肝脏再生与修复: 介绍肝脏惊人的再生能力,以及现代医学在促进肝脏修复和再生方面的研究进展。 最新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关注肝脏疾病研究的最新动态,如新型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基因治疗、免疫疗法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等,为读者描绘肝炎防治的未来蓝图。 本书的特色与价值 问题导向,结构清晰: 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将复杂、专业的肝炎知识分解成一个个具体、实际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答,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轻松找到想要的信息。 权威专家,内容严谨: 本书的内容由国内资深肝病专家团队审阅编写,确保了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医学概念,本书配有大量的示意图、表格和真实的临床图片,使内容更加生动、直观。 实用性强,操作性高: 本书不仅提供了知识,更强调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指导读者如何进行自我监测、如何与医生有效沟通、如何科学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覆盖面广,适用人群多: 无论是肝炎患者、肝炎病毒携带者,还是关注肝脏健康的一般人群,亦或是医务工作者,本书都能提供有益的参考。 结语:与肝炎和平共处,拥抱健康生活 肝炎虽然棘手,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科学的认识、积极的预防、规范的治疗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肝炎防治400问(第2版)》希望成为您手中的一本“随身健康指南”,陪伴您在对抗肝炎的道路上,更加从容,更加坚定。了解肝炎,就是对健康的负责;掌握防治,就是对生命的尊重。让我们携手,一起为守护肝脏健康,迈向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肝炎防治400问(第2版)》时,立刻被它吸引住了。首先,书名非常直观,直接点出了主题——肝炎的防治,并且以“400问”的形式呈现,这预示着内容会非常详尽,能够解答读者心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疑问。其次,“第2版”的标记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是经过更新和优化的,这对于医学类书籍尤为重要,因为医学知识在不断发展。我一直觉得肝炎是一种比较普遍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很多人可能只是道听途说,缺乏科学的认识。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了解肝炎的各个方面,包括它的类型、传播途径、症状表现,以及最重要的——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科学的治疗。尤其是“防治”这两个字,正是我非常关注的,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实用的生活指导,帮助自己和家人远离肝炎的困扰。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扎实,相信它能够成为一本值得信赖的健康科普读物。

评分

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我对医疗健康方面的书籍一直保持着谨慎的态度,生怕被一些不科学或者过时的信息误导。但是,《肝炎防治400问(第2版)》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非常专业和严谨。封面上的信息清晰明了,标题直接点明了主题,并且“第2版”的字样让人感觉这本书的内容是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的,应该更加符合当前的医学认知和临床实践。我尤其欣赏这种“问答”式的编排方式,因为它能够更直观地解决读者在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惑。很多人面对肝炎,可能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我该怎么办?”,这本书很可能就是将这些疑问一一罗列并给出专业解答。我关注的不仅仅是疾病本身的成因和危害,更看重的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控制,这本书的标题就包含了“防治”二字,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肝炎的各种类型,以及它们各自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更重要的是,能够掌握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科学的治疗方法,让自己和家人能有一个更健康的未来。

评分

坦白说,我对医学知识的了解仅限于日常生活中浅显的认知,对于肝炎这种听起来比较严重的疾病,我总是感到一丝不安,但也缺乏系统了解的途径。这本书的出现,像是一盏指路明灯。封面上“400问”的字样,让我觉得它内容一定非常丰富,能够涵盖我可能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我之前也尝试过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但内容零散且质量参差不齐,反而让人更加迷茫。这本书如果是“第2版”,那么意味着它的信息是相对更新的,并且已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检验,这让我能够更放心地去阅读和参考。我特别期待它在“防治”方面的篇幅,希望能学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在饮食、生活习惯、接种疫苗等方面,哪些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哪些是可以避免的。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标题和形式都非常吸引我,让我觉得它是一本既专业又接地气的健康读物,希望能帮助我建立起对肝炎更全面、更科学的认知,并为我的健康保驾护航。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用色稳重,字体清晰,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我之所以关注这本书,是因为健康问题始终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之一,而肝炎又是影响范围比较广的一类疾病。最吸引我的是“400问”这个表述,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是以问答的形式呈现,这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阅读方式。很多时候,我们遇到健康问题,脑海里会闪过各种各样的疑惑,而这本书很可能就是将这些潜在的、或者已有的疑问一一解答。更何况,它是“第2版”,这说明它已经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并且内容得到了更新和完善,这对于一本医学类的书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特别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一些关于肝炎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以及当出现疑似症状时,应该如何应对。总之,这本书的标题和形式都非常有吸引力,让我觉得它能够成为我了解肝炎、保护健康的一本得力助手。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非常稳重、值得信赖的感觉。翻开目录,虽然我知道这是一本关于肝炎防治的书,但看到如此详尽的章节划分,从基础知识到具体的防治措施,再到常见问题解答,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信心。我个人一直对肝炎这种疾病比较关注,身边也有亲戚朋友受到影响,所以一直想找一本能够系统了解并指导日常生活的书籍。这本书的“400问”形式非常吸引我,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面对健康问题时,脑海中就会冒出无数个疑问,这本书恰好能够一一解答,这种互动式的结构感觉非常贴心。而且,既然是“第2版”,说明它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和内容的更新,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意味着它所包含的信息是比较新颖和可靠的。我尤其期待它在“防治”方面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够学到一些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从其呈现出来的框架和编排方式,就足以让我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相信它能成为我在肝炎防治领域的得力助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