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鲜于枢——中国书法家全集
:48.00元
作者:(元)鲜于枢 ,戴立强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9-01
ISBN:9787543448841
字数:
页码: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从汉字诞生起,便有了中国书法。人类一开始即按照美的法则创造世界,古老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以其特殊的物质条件与笔法结构,留下了后世不可企及的美。后来者对书法美的追求有了自觉的性质,在书法中注入了前人没有的艺术因素,但并不总是如通常说的那种不断,更不是也不可能是全面的。
 由于书法艺术自身的特点,历来评价书法,时常使用过分抽象的、不确定的词语。这一点,甚至可以说同中国语言习惯中的模糊性有着关连但是也同中国书法的抽象性分不开。再是历来的书法史在谈到某家某派时,偏重师承关系;谈师承是必要的,但有时失于简单化,陷入线性思维的模式。就其现实意义来说,不免束缚创造意识。如何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艺术家及其作品,我们应当做得比古人更好些。我们要把特定书法家的全部活动看做是社会本质与书法本体的一个显现。
 当代书法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局面。一方面是物质条件改变了书法赖以存在的书写条件,另一方面,书法在有限范围内呈现繁荣,倔强地生存。我们的立场无疑要做书法繁荣的促进派。当代书尖在面向时代与开拓未来的困境中从理论与历史研究寻求启发。这就必然赋予书法史以当代的性质。它不是任意改造历史,而是由既往的历史总结规律,探求新的生命,新的活力。
目录
章 生平传略
 家世
 仕途坎坷
 性格与思想
 交游
 鉴藏之家
 家人踪迹
第二章 艺术历程
 书学思想
 书学实践
 作品赏析
 诗词简评
 附诗词选
第三章 评论摘录
 论艺摘选
 各家评论
附录
 常用印章
 年表
 主要传世作品目录
 释文
作者介绍
鲜于枢(1257--1302),大都(今北京)人,一说渔阳(今河北蓟县)人。字伯机,号困学山民,亦号虎林隐吏、直寄老人等。居杭州。官至太常寺典簿。伯机以书名世,行草书尤精,与赵孟頫齐名。早岁学书,末能如古人,偶于野中见二人輓车淖泥中,顿有所悟。其书法笔墨淋淳酣畅,
文摘
序言
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平时也没什么机会去专业的博物馆看真迹。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视觉饥渴”。我特别喜欢它在版式设计上所体现出的那种克制与大气。它没有用那些花哨的修饰来喧宾夺主,而是让鲜于枢先生那些遒劲、洒脱的笔触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当我把书摊开时,那种扑面而来的气势,即便是通过印刷品,也能感受到原件的震撼力。我经常会花上一个下午,就对着其中几页作品细细品味,尝试去模仿那种运笔的力度和速度。书中的注释简洁明了,不会有太多晦涩的术语,非常适合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偷师学艺’。它让我更直观地理解了,为什么古代的书法家能将汉字写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
评分老实说,我对鲜于枢了解不多,最初购入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这个系列的整体质量。然而,阅读后发现,这本书对于人物生平的叙述非常立体和人性化。它没有将鲜于枢塑造成一个高高在上的“神圣”人物,而是细致地描绘了他作为士大夫在那个动荡年代中的思想挣扎与艺术追求。例如,书中对他在不同时期书风转变的关联分析,巧妙地结合了他的人生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书如其人”的真谛。这种将艺术史与人物小传有机结合的叙事方式,使得阅读过程流畅且引人入胜,完全没有一般艺术史书籍的枯燥感。读完后,我对这位元代大家不仅产生了艺术上的敬仰,更增添了一份对他人格魅力的认同。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书法爱好者的福音!我最近才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国书法,对那些名家大家的生平和作品一直充满了好奇。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都非常精美,拿在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充满了艺术气息。内容上,它不仅收录了大量清晰、高质量的拓本和墨迹高清图,更重要的是,对每一幅作品的背景介绍都非常详尽。比如,对于那些传世名作,作者会深入挖掘其创作时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心境变化,甚至连所用笔墨、纸张的特点都会有所提及。这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就是一座宝库。我尤其欣赏它在艺术鉴赏角度的深入剖析,不再是简单的“好看”或“漂亮”,而是能引导读者从结构、用笔、气韵等多个维度去欣赏和理解书法之美。通过这本书,我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体会他们笔下的万千气象。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书法收藏爱好者,我通常对市面上那些“大部头”的艺术全集持保留态度,很多内容都是重复的、缺乏新意的。但是,这本关于鲜于枢先生的画册/研究集,却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它展现了远超预期的学术深度和资料的稀有性。我发现其中收录了不少国内罕见或者长期未曾展出的作品高清扫描件,这对于我们研究特定时期的书风演变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更值得称赞的是,编辑团队在考证部分下了大功夫,对作品的真伪辨析、流传脉络的梳理,都达到了专业级别的水准,这在很多同类出版物中是很难得的。阅读下来,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看作品,更是在参与一场严谨的学术探究。对于想要深入钻研鲜于枢在元代书法史中独特地位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那些想提高自己临摹效率的书法学习者量身定做的。我主要关注的是临摹技巧的提升,而这本书在这方面的体现非常实用。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了作品,更重要的是,它在一些关键的细节处理上做了放大和解析。比如,对“起笔”“行笔”“收笔”的截取放大图,配以精准的文字说明,让我清楚地看到了一个大师是如何控制毛笔的提按顿挫的。我发现,对照着书中的解析图进行练习,比我自己对着碑帖瞎琢磨效率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它相当于请了一位顶级的老师在旁边手把手地指导,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对于那些追求技法精进的书法人来说,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其作为文献资料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