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情景要素教學資源庫:化學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情景要素教學資源庫:化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陳晨,李鬆華,人民教育齣版社教學資源編輯室 等 編
圖書標籤:
  • 化學
  • 義務教育
  • 課程標準
  • 教學資源
  • 情景教學
  • 教輔
  • 中小學教學
  • 實驗教學
  • STEM教育
  • 學科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教育齣版社
ISBN:9787107224355
版次:1
商品編碼:10783819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9-12-01
頁數:12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情景要素教學資源庫:化學》之子課題《開發配閤新課標教材的教學資源庫的研究》,人民教育齣版社教學資源編輯室與中央電化教育館教育信息資源開發部組織有關專傢,從解決教學資源不足的角度立意,根據新課程標準對教師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的指導建議和要求,針對課程標準中涉及的活動與探究案例等學習情景素材,策劃開發製作齣一套對教師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有幫助的、全方位展示教學視頻資源的各學科《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情景要素教學資源庫》。

目錄

第一章 科學探究
第一節 增進對科學探究的理解
1-1-1 化學的發現與人類的進步
1-1-2 發現的故事
第二節 發展科學探究能力
1-2-1 居裏夫人和鐳的發現
第三節 學習基本的實驗技能
1-3-1 認識化學實驗室
1-3-2 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身邊的化學物質
第一節 地球周圍的空氣
2-1-1 科學傢對空氣成分的探究
2-1-2 球周圍的大氣層
2-1-3 氧氣及其應用
2-1-4 氮氣及其應用
2-1-5 稀有氣體及其應用
2-1-6 氧化碳及其應用
2-1-7 空氣分離工廠
2-1-8 全球溫室效應的利與弊
2-1-9 液態氧的實驗和液態空氣的蒸騰實驗
2-1-10 人工生物固氮技術
2-1-11 物質在氧氣中的燃燒
第二節 水與常見的溶液
2-2-1 水與人類
2-2-2 水的淨化
2-2-3 晶體的形成與應用
2-2-4 乳化現象與應用
2-2-5 魚池缺氧現象與增氧方法
2-2-6 服裝乾洗技術
2-2-7 有機玻璃的溶解與黏結
2-2-8 無土栽培技術
2-2-9 水的組成實驗
第三節 金屬與金屬礦物
2-3-1 中國古代金屬冶煉的成就
2-3-2 我們身邊的金屬製品
2-3-3 幾種重要的金屬
2-3-4 奇妙的金屬閤金
2-3-5 我國的金屬礦物和開采
2-3-6 參觀煉鐵廠
2-3-7 一氧化碳煉鐵實驗
2-3-8 金屬性質的研究
2-3-9 鐵釘生銹的實驗探究
2-3-10 金屬加工和防腐
2-3-11 廢金屬的汙染、迴收和利用
第四節 生活中常見的化閤物
2-4-1 生活中的堿性物質
2-4-2 暴露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固體
2-4-3 麵包的製作原理與製作
2-4-4 化肥的使用與農作物的豐收
2-4-5 土壤酸堿性的測定和對作物的影響
2-4-6 洗發劑和護發劑的酸堿性
2-4-7 參觀鹽場
2-4-8 形形色色的鹽
2-4-9 濃硫酸的吸水性和腐蝕性
2-4-10 鴨蛋在稀鹽酸中的沉浮

第三章 物質構成的奧秘
第一節 化學物質的多樣性
3-1-1 金剛石、石墨、C60
3-1-2 乾冰的形成和升華
3-1-3 碘的升華和凝華
第二節 微粒構成物質
3-2-1 布朗運動
3-2-2 掃描隧道顯微鏡與原子的真實存在和操縱
3-2-3 原子結構的發現
3-2-4 氧化汞分解
3-2-5 酒精與水混閤體積的變化
3-2-6 氣體的擴散
3-2-7 固體的擴散
3-2-8 分子的構成、分子的圖像與分子結構圖
第三節 認識化學元素
3-3 元素初探
第四節 物質組成的錶示
3-4-1 物質組成的測定
3-4-2 物質組成的認識

第四章 物質的化學變化
第一節 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
4-1-1 形形色色的化學反應現象
4-1-2 氣球的奧秘
4-1-3 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黑火藥
4-1-4 工業上的催化劑及其應用
4-1-5 溶洞的形成
第二節 認識幾種化學反應
4-2-1 幾種金屬間的置換反應
4-2-2 石灰石的煆燒和生石灰的消化
4-2-3 葉脈書簽的製作
4-2-4 溶液酸堿性對頭發的影響
第三節 質量守恒定律
4-3 質量守恒定律
……
第五章 化學與社會發展

精彩書摘

1.視頻背景
有些物質與水作用會形成晶體,有些物質溶於水會伴隨著吸熱和放熱現象。硫酸銅晶體的形成在一般學校可以製作,但是費時;磷酸二氫鉀晶體的製作過程和半導體單晶材料的製作對中學來說是比較不易獲得的資料。本視頻試圖為中學提供這方麵的服務。
“氫氧化鈉溶解過程的放熱現象”是一個簡單又有趣的小實驗,如果教師演示可能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為瞭方便教學,我們也將其製作成視頻資料供教師選用。

前言/序言


好的,這是為您創作的一份關於一本與您提供的書名完全無關的圖書的詳細簡介: --- 《漫步星河:天文學導論與宇宙探索實踐》 第一章:仰望星空——人類與宇宙的古老對話 本書並非關於化學課堂的教學資源,而是一部帶領讀者深入探索浩瀚宇宙奧秘的入門級天文學著作。我們從人類文明的曙光時期談起,追溯先民如何依賴星辰辨彆方嚮、製定曆法。本章詳細梳理瞭不同古代文明(如古巴比倫、瑪雅、中國古代天文學)對天空的觀測與記錄,著重分析瞭他們如何構建早期的宇宙模型,比如地心說的形成與發展。 我們會探討伽利略首次將望遠鏡指嚮夜空所帶來的革命性影響,以及哥白尼的日心說如何徹底顛覆瞭人類對自身在宇宙中地位的認知。文字力求生動,引導讀者如同親身參與到這場跨越數韆年的知識積纍過程中。重點分析瞭科學方法論在天文學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強調瞭觀測數據和邏輯推理如何逐步取代神話傳說,構建起我們今日所認知的宇宙圖景。 第二章:恒星的誕生、演化與死亡 本章將聚焦於宇宙中最基本且最引人注目的結構——恒星。我們將從星際塵埃和氣體雲的引力塌縮過程講起,詳細描述恒星形成的各個階段,包括原恒星、主序星的長時間穩定期。讀者將瞭解到恒星的質量如何決定其整個生命周期和最終歸宿。 書中詳盡闡述瞭核聚變的原理,這是恒星能夠持續發光發熱的根本動力。我們用直觀的圖錶和類比,解釋瞭質子-質子鏈反應和碳氮氧循環。隨後,我們將進入恒星的“晚年”:紅巨星的膨脹、白矮星的殘留、中子星的極端密度,以及黑洞的形成機製。對於超新星爆發,我們提供瞭詳盡的物理模型和觀測證據,探討瞭它們在宇宙元素閤成中的關鍵角色——“我們都是星塵”這一觀點的科學基礎。 第三章:行星科學與太陽係巡禮 這一部分是本書最具實踐性的內容之一,它帶領讀者“穿越”我們自己的太陽係。我們將係統介紹太陽係的結構:從炙熱的水星、金星的溫室效應、地球生命的奇跡,到火星的探索曆史與未來殖民的展望。 對於氣態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我們側重於它們獨特的內部結構、磁場現象以及復雜的大氣環流。月球、木星的伽利略衛星(尤其是木衛二和木衛三)、土星的光環係統和泰坦的甲烷海洋,都將有專門的章節進行深入剖析。本章特彆收錄瞭曆次重要太空任務(如“旅行者號”、“卡西尼號”、“新視野號”)的關鍵發現摘要,使讀者能把握行星科學的最新前沿。我們也會討論彗星、小行星帶和柯伊伯帶的起源與構成,構建一個完整的太陽係形成模型。 第四章:星係、暗物質與宇宙學基礎 將視野拓展至太陽係之外,第四章聚焦於宏觀結構。我們首先定義瞭什麼是星係,並對螺鏇星係、橢圓星係和不規則星係進行瞭細緻的分類和特徵描述。銀河係——我們所處的巨大恒星聚集體——的結構、鏇臂分布以及銀心超大質量黑洞的證據,將作為核心案例進行講解。 隨後,本書轉嚮當代宇宙學的核心議題。我們將介紹哈勃定律和宇宙膨脹的觀測基礎,引齣紅移的概念。關於暗物質和暗能量的討論是本章的重點。我們不隻是簡單羅列概念,而是詳細闡述瞭支持暗物質存在的動力學證據(如星係鏇轉麯綫)和引力透鏡效應。對於暗能量,我們將探討它如何驅動宇宙加速膨脹,並簡要介紹當前主流的宇宙學模型(如ΛCDM模型)。本章的敘述風格旨在平衡科學的嚴謹性與大眾的可理解性。 第五章:係外行星的發現與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對於許多天文愛好者而言,係外行星(Exoplanets)的發現無疑是激動人心的領域。本章詳述瞭探測係外行星的主要方法,包括淩日法(Transit Method)和視嚮速度法(Radial Velocity Method)的工作原理和局限性。我們迴顧瞭“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和“TESS”任務的輝煌成就,列舉瞭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係外行星係統,如TRAPPIST-1係統。 討論的焦點自然會集中在“宜居帶”的概念上。我們深入分析瞭影響行星是否能夠支持液態水存在的因素,包括恒星類型、行星大氣構成和潮汐鎖定效應。最後,本章探討瞭費米悖論——如果宇宙如此廣闊,為何我們尚未發現外星生命?我們呈現瞭當前 SETI 計劃的進展,並以開放的態度探討瞭生命的普遍性與稀有性的哲學與科學意義。 附錄:觀星入門指南與專業術語錶 本書最後附帶瞭麵嚮初學者的實踐指南。它詳細說明瞭如何使用肉眼、雙筒望遠鏡乃至入門級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內容包括星圖閱讀、識彆主要星座、尋找M42獵戶座大星雲、仙女座星係等“梅西耶天體”的技巧。此外,提供瞭一個詳盡的天文學術語對照錶,幫助讀者理解諸如“視星等”、“光年”、“譜綫”、“事件視界”等關鍵概念。 總結: 《漫步星河:天文學導論與宇宙探索實踐》是一部全麵覆蓋基礎天文學知識、不涉及化學實驗或課程標準的科普讀物。它旨在激發讀者對宇宙的無限好奇心,用清晰、引人入勝的筆觸,描繪齣從地球到宇宙邊緣的宏偉畫捲。本書適閤所有對星空充滿興趣的愛好者、科學素養的初學者,以及尋求廣闊知識視野的讀者。 ---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覺得化學這門學科,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能夠解釋我們周圍世界的種種現象。而這本書,恰恰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在傳授知識,更是在激發我們對未知的好奇心。書中有一部分詳細講解瞭“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雖然不像無機化學那樣直接,但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例子,讓我體會到瞭有機物在生活中的無處不在。比如,在介紹聚閤物時,書中就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塑料、縴維等材料的形成過程,以及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甚至還提到瞭環保塑料的研發進展。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設計瞭一個“化學傢的廚房”主題,通過分析食物的成分和烹飪過程中發生的化學變化,來講解澱粉的水解、蛋白質的變性等概念,這種將科學知識融入美食製作的創意,著實讓人耳目一新。另外,書中還特彆強調瞭化學安全的重要性,通過案例分析,講解瞭實驗室操作規範以及常見化學品的使用注意事項,這對於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非常有益。這本書讓我覺得,化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探索世界、改善生活的重要工具。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編排非常具有邏輯性,從基礎的物質構成到復雜的化學反應,層層遞進,非常適閤作為學習化學的輔助讀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在處理“元素及其化閤物”這部分內容時,采用瞭“模型化”和“情景化”相結閤的策略。例如,在介紹氧氣時,不僅僅是講解它的性質和用途,還詳細展示瞭氧氣在呼吸作用、燃燒反應以及工業生産中的關鍵角色,並通過圖示生動地描繪瞭氧氣分子的結構以及它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的過程。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提供瞭很多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案例,比如汽車尾氣淨化器的工作原理,就利用瞭催化劑來將有害氣體轉化為無害物質,這部分內容講解得非常透徹,讓我對環保科技有瞭更深的認識。另外,在介紹金屬及其化閤物時,書本通過“金屬防腐蝕”這個情境,詳細講解瞭電化學腐蝕的原理,並介紹瞭不同的防腐蝕方法,比如犧牲陽極法和塗層保護法,這些知識點不僅理論性強,而且具有很高的實踐指導意義,對於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非常有幫助。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非常有質感,封麵上“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情景要素教學資源庫:化學”幾個字沉穩而不失活力,讓人一看就覺得內容一定經過精心打磨。我拿到它的時候,首先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感覺裏麵一定蘊含著豐富的知識。迫不及待地翻開,我發現它並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教科書,而是以一種非常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化學知識。其中一個章節詳細講解瞭元素周期錶的奧秘,不僅僅是列齣元素符號和性質,更深入地探討瞭各個族群元素之間奇妙的聯係,以及它們在自然界和工業生産中的廣泛應用。比如,在講述稀有氣體時,作者竟然引用瞭霓虹燈的科學原理,從原子結構的角度剖析瞭它們為什麼能發齣五彩斑斕的光芒,還穿插瞭幾個有趣的實驗小故事,讓我這個化學小白也能輕鬆理解。而且,書中對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化學鍵的形成,用非常形象的比喻來解釋,例如把原子比作渴望交朋友的孩子,通過“分享”或“搶奪”電子來建立聯係。這種教學方法,真的能讓學習變得像解謎一樣充滿樂趣,而不是死記硬背。這本書讓我對化學産生瞭前所未有的興趣,甚至開始主動去思考生活中的化學現象。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接地氣”,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範兒。它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充滿智慧的化學老師,用最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例子來講解枯燥的化學原理。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物質的量”這一章節,作者沒有上來就講mol的定義和計算,而是從大傢熟悉的“一打雞蛋”或者“一箱牛奶”這樣具體的概念入手,循序漸進地引入摩爾這個單位,並用生活中的“稱重”和“計數”來類比,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理解瞭物質的量的含義。更令人稱贊的是,書中還設計瞭大量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例如關於“溶液濃度”的章節,就指導學生如何利用傢中的食鹽和水,通過簡單的測量和配製,來探究不同濃度食鹽水的性質差異。這樣的活動不僅鞏固瞭課堂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瞭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我還發現,這本書在講解化學反應時,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方程式的書寫和配平上,而是深入挖掘瞭這些反應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比如廚房裏的烹飪過程、洗衣服的原理,甚至是如何防止金屬生銹等等,這些都讓化學變得鮮活起來,不再是書本上的符號遊戲。

評分

這本書的編排思路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它巧妙地將課程標準中的情景要素融入到教學資源的開發中,使得化學知識的學習不再是孤立的,而是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酸堿鹽”章節的呈現方式。作者沒有簡單地羅列各種酸堿鹽的性質,而是構建瞭一個個生動的情景,比如“健康飲食與胃酸”、“清潔傢居與洗滌劑”、“土壤改良與農作物生長”等。在“健康飲食與胃酸”這個情境中,書中詳細介紹瞭胃酸的成分、作用,以及不當飲食可能導緻的胃酸過多的問題,並引齣瞭小蘇打等物質如何中和胃酸的原理,還提供瞭簡單的實驗驗證方法。這種將抽象的化學概念與具體的健康知識相結閤的做法,極大地提升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實用性。此外,書中還包含瞭不少互動式的設計,例如在講解“氧化還原反應”時,就設計瞭一個“電池的秘密”主題探究,引導學生瞭解水果電池的製作原理,以及氧化還原反應在能量轉化中的作用。這種“學以緻用”的教學理念,讓化學知識真正“活”瞭起來。

評分

66666666666666666666

評分

66666666666666666666

評分

66666666666666666666

評分

66666666666666666666

評分

66666666666666666666

評分

66666666666666666666

評分

66666666666666666666

評分

66666666666666666666

評分

66666666666666666666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