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行为与心理健康》从行为与心理的角度,结合临床案例详细阐述了心理健康与行为、情绪之间的关系。它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围绕人们最关心的行为和情绪问题,解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普及心理学知识;下篇主要讲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困扰,答疑解惑,对各个年龄阶段常出现的问题给予心理学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 行为和情绪与心理的关系
第一章 心灵的“晴雨表”——情绪
一、失望
二、愤怒
三、悲伤
四、恐惧
五、忧郁
六、紧张
七、焦虑
第二章 内心的“泄密人”——行为
一、嫉妒
二、嗜酒
三、病理性赌博
四、同性恋
五、自杀
六、冲突
下篇 各年龄段人群常见的异常行为与心理解析
第一章 学龄前、儿童青少年期
一、宝贝,你别怕
二、夜不能寐的宝宝
三、小小“膏药”
四、口吃的小孩,不要惊慌
五、家有“小倔头”
六、小“小偷
七、“爱打架”的宝宝
八、被“幼儿园焦虑”绑住的孩子
九、尿床
十、怪异的食谱
十一、指甲上的“美味”
十二、不合群的孩子怎样融入集体
十三、家庭三角
十四、请让我长大
十五、“小大人”式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十六、怎样看待中学生“装酷”
十七、用伤害自己来乞求关爱
十八、当S号遇到M号
十九、女孩为何频频转学
二十、自卑的妙妙
二十一、叛逆的高中生
二十二、是嫉妒,还是自卑
二十三、拒绝治疗的男孩
二十四、梦游重现
二十五、割腕少女
……
精彩书摘
麦克是教练和队友们公认的羽毛球队中身体条件最好的运动员,基本功和技术素养也是超一流。麦克在各种比赛中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最终如愿地人选了国家队,代表祖国征战世界杯比赛。比赛前,麦克做好了一切准备,而且幸运的是抽签分组结果也对晋级决赛十分有利,麦克不止一次地梦到自己登上最高领奖台的美妙一刻。
不过,抵达世界杯比赛城市之后,麦克不明原因地开始出现胃口不好,什么都不想吃。接下来进行适应性训练的几天里,麦克总觉得晚上睡不安稳,第二天没精打采的。教练发现了麦克的问题并进行了沟通,但是麦克坚持认为自己是时差还没有倒过来……但是,越临近比赛,情况变得越严重。麦克开始出现头疼,进而一方面对比赛非常渴望,而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斗志全无。比赛如期而至,可怜的麦克第一轮就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选手淘汰,遗憾地结束了自己的世界杯之旅。
那么,麦克到底出现什么问题了呢?其实,击败他的不是那个实力远不如他的选手,而是赛前的过度焦虑。
从心理学角度讲,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主观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它可以在人遭受挫折或面临压力时出现,也可以在没有明显的诱因时发生。焦虑总是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上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和难以自制,并经常出现易疲劳、轻度头疼、入睡困难、食欲缺乏、思想混乱、心不在焉、对人态度粗暴、容易发怒,甚至出现思维缺乏完整性和逻辑性的表现,进而不愿与人交往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严重的焦虑会干扰我们正确而清晰的思维能力。正是这一点使麦克过多地考虑自身表现,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比赛。同时过度的焦虑还会使麦克过多地考虑他无法控制的一些因素,比如天气、场地条件、观众反应和比赛当中的运气等,而忽视了他力所能及的方面,如个人的努力、参加比赛的动机等,最终导致了他败走滑铁卢。
其实,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我们的身心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状态,躯体与心理处在良好的状态之中。一旦平衡被打破,或者我们必须用较大的精力来维持这个平衡状态时,焦虑情绪就会渐渐滋生了。比如,睡眠不足、饮食不当、过度疲劳和身体患病等情况,都会要求我们的身心付出巨大的努力来维持平衡,这时就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焦虑。
……
前言/序言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物质生活丰富,但是人们却感觉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压力常常引发种种不良行为和情绪。
本书从行为与心理的角度,结合临床案例详细阐述了心理健康与行为、情绪之间的关系。它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围绕人们最关心的行为和情绪问题,解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普及心理学知识;下篇主要讲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困扰,答疑解惑,对各个年龄阶段常出现的问题给予心理学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书列举了社会上千奇百态的心酸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为由于缺乏对心理学知识的认识所酿成的后果而叹息、心痛。这也正是工作在临床一线的精神心理科医务人员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病人的真实感受。本书的作者们运用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案例讲述了真实的心理学故事,并用心理学知识给予解析和建议,帮助我们一个个健康的家庭防患于未然,一个个心酸故事背后的精彩解析和名言警句沁人心脾,令人警醒。
一个人要想对社会作出贡献,在事业上有所成就,需要的首先就是健康。而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更需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心理对生活质量和自身发展都极为重要。提到心理健康,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良好的心态和合理的行为反应。心理健康的人要具有健全的人格,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和现实,在自我发展中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竭力发展自我的潜能和价值,努力适应社会的变革和要求。健康的人能够接纳和熟悉自己的情绪体验,并能够调节和耐受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才会拥有良好的心态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
《思维的河流:探索内在世界的航程》 序言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却又彼此相连。在这无垠的生命之海中,我们都曾驾驭着各自的思维小舟,航行于内心的深邃与广袤。有时风平浪静,思绪如流水般舒缓,带来宁静与顿悟;有时暗流涌动,情绪的漩涡裹挟着不安与困惑,让我们倍感迷失。本书并非一本提供标准答案的导航图,而是一张邀请你一同出发的航海日志,记录着那些关于思维、情绪、行为以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联系的观察与思考。我们将一同潜入意识的海洋,探索那些塑造我们内心世界的隐形力量,学习如何辨识风向,调整航向,最终找到通往内心平静与生命圆满的港湾。 第一章:意识的潮汐——思维的运转机制 我们的意识,宛如一片广阔的海洋,其中奔腾着无数的思绪、记忆、联想与判断。本章将深入剖析思维的根本运作原理。我们将探讨“自动思维”的力量,那些不经意间闪现,却深刻影响我们感受和行为的念头。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又为何如此难以控制?我们将接触到“认知偏差”的概念,这些思维的“盲点”如何让我们在解读信息时产生系统性的错误,从而导致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此外,我们还将审视“思维定势”的作用。那些根深蒂固的信念和模式,如同看不见的礁石,限制着我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也束缚着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将学习识别和挑战这些僵化的思维框架,培养更具弹性和开放性的心态。从“心智模型”的构建到“意象思维”的解析,我们将一层层揭开思维的面纱,理解我们是如何通过思维来构建和理解现实世界的。本章的目标是让你成为一个更清醒的思考者,能够洞察自己思维的潮起潮落,而非被动地卷入其中。 第二章:情绪的洋流——感受的温度与力量 情绪,是生命最鲜活的色彩,也是我们内在世界的直接表达。它们如同洋流,或温柔地拂过,或汹涌地奔腾,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体验。本章将带领你走进情绪的海洋,理解情绪的本质,认识到它们并非“好”或“坏”,而是对我们内在和外在环境变化的自然反应。 我们将深入探讨几种核心情绪的构成与影响:从喜悦带来的活力,到悲伤引发的内省;从愤怒的警示信号,到恐惧的保护机制;从焦虑的预警,到平静的安宁。了解这些情绪的“语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我们将学习辨识情绪的细微之处,理解它们是如何与身体感受、生理反应交织在一起的。同时,我们也将关注情绪的“涌现”与“消退”过程,学习如何允许情绪存在,而非压抑或逃避,从而实现情绪的健康流动。本章将为你提供一套观察和体验情绪的全新视角,让你能够更积极地与自己的感受共处。 第三章:行为的潮汐——行动的驱动与模式 行为,是我们内心世界的直接体现,也是我们与外部世界互动的桥梁。本章将聚焦于行为的产生机制,以及那些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内在动力。我们将探讨“习惯”的力量,那些日复一日重复的行为模式,它们如何悄无声息地塑造我们的生活,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改变或建立新的习惯。 我们将深入研究“动机”的奥秘。是内在的兴趣驱使,还是外在的奖惩吸引?我们是如何设定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的?本章将解析不同类型的动机,以及它们在驱动行为中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将审视“决策过程”。在面对选择时,我们是如何权衡利弊,做出决定的?那些影响我们决策的因素有哪些?理解决策背后的心理过程,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从“行为塑造”的原理到“习惯回路”的解析,本章将为你提供一套观察和理解行为的工具,让你能够更有意识地引导自己的行动。 第四章:内在的关联——思维、情绪与行为的交响 在这个章节,我们将把前三章所探讨的内容融会贯通,深入探索思维、情绪与行为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如同精密的交响乐章,相互影响,共同谱写着我们生命的旋律。我们将理解,一个特定的思维模式(例如,“我总是做不好”)是如何引发负面情绪(如焦虑、沮丧),进而导致回避行为(如拖延、放弃)。反之,一次积极的自我肯定(思维)能够带来乐观的情绪,从而激发我们去尝试新的挑战(行为)。 本章将重点阐述“认知——情绪——行为”的循环模型,揭示它们之间是如何形成相互强化的闭环。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这些循环,并从中找到打破负面模式的切入点。例如,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某个负面想法正在引发不良情绪和行为时,我们可以尝试去挑战那个想法,或者改变我们的行为,从而打破僵局。我们将探讨“内在对话”在维系这个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来引导身心的健康发展。本章的目标是让你看到,你并非被动的受害者,而是能够主动地在思维、情绪与行为之间创造更和谐的共振。 第五章:拨开迷雾——洞察与觉察的力量 在这个章节,我们将学习如何培养更强的“洞察力”与“觉察力”,这是理解和影响我们内在世界的关键能力。洞察力,是看穿事物本质的能力;觉察力,是感知当下细微之处的能力。本章将为你提供一系列实用的技巧,帮助你提升这两项重要的内在能力。 我们将学习“正念”(Mindfulness)的实践。通过将注意力有意识地、不带评判地导向当下,我们可以更好地觉察自己的思维、情绪和身体感受,而不被它们牵着鼻子走。我们将探讨“自我反思”的重要性,通过回顾自己的经历,分析自己的反应,来加深对自己的理解。同时,我们也将学习如何运用“区分”的技巧,区分事实与解读,区分表象与本质,从而避免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维泥沼。 此外,本章还将关注“观察者视角”。当我们能够从一个更超然的位置来观察自己的思维和情绪时,我们就能获得更大的自由度,不再轻易被内在的风暴所淹没。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帮助你打开“第三只眼”,以更清晰、更深刻的方式来审视你的内在世界。本章的目标是让你成为自己内在世界的“智慧导航员”,能够主动地去理解、去调整、去引领。 第六章:航向远方——构建内心的罗盘 在理解了思维、情绪与行为的内在运作机制,以及掌握了洞察与觉察的力量之后,本章将引导我们如何将这些认知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构建属于自己的“内心罗盘”,指引生命前行的方向。 我们将探讨“价值观”的重要性。你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影响你的选择和行动的?理解并明确自己的价值观,能为你的生命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意义。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生活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 此外,本章还将关注“内在力量”的培养。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强大的内在资源,例如 resilience(韧性)、creativity(创造力)、compassion(同情心)。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来激活和增强这些内在力量,使我们能够更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最后,我们将重申“持续学习”与“成长心态”的重要性。生命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之旅,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拥抱成长的心态,意味着我们愿意接受挑战,从错误中学习,并不断地超越自我。本章的终极目标,是让你成为一个能够主动塑造自己人生,拥有内在稳定性和方向感的人,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幻,你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与力量。 结语 “思维的河流”最终流向何方,掌握在你自己手中。本书所提供的,是认识这条河流的地图,是观察河流的工具,更是激励你去探索它的勇气。愿你在这场内在世界的航程中,乘风破浪,发现那些未曾抵达的风景,最终抵达心中那片宁静而丰饶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