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初具规模,到宋明的盛行阶段,再到清时的衰微,乃至近代的复兴和跌宕,佛教在上海的弘传经历过一个抛物线式的过程。 上海佛教是寓居于这座贸易城市的多元文化样态之一,它的每一个脚步,不仅与中国佛教历史的脉络相连,更与这个城市的发展关系密切。
目录
一 上海佛教小史1“魔都”掠影2梵雨细泽润沪渎——佛教在上海的弘传3僧俗勇健共菩提——近代佛教机构及其社会事业4青塔绀殿历盛衰——佛塔与佛寺概况二 玉佛禅寺1翡翠因缘镇新都——历史沿革2豪门家宅翻伽蓝——寺院结构3僧法流通俱与时——组织机构4古今百法觉群生——重要活动5悲智行愿渡慈航——佛协及佛学院三 龙华寺1塔寺相照护兴亡——历史沿革2.龙华荡里兜率宫——寺院结构3千载绕梁年年香——法务活动四 静安寺1佳景幽庭多故事——历史沿革2繁华市口掩清莲——寺院结构3空门难免困俗情——行政组织4财法布施慈悲愿——法务公益五 其他佛教寺院1青龙寺2真如寺3法华禅寺4西林禅寺5沉香阁6下海庙7宝山净寺8慈修庵9法藏讲寺
精彩书摘
明代的佛教,直接受到政府机构善世院(朱元璋设立)的僧官管理,加上经过长年的社会动荡,以及藏传佛教的引入,汉传佛教已经没有唐宋时繁盛的气象了。但明代的禅、净两宗盛行,并发展出一系列相关的民间宗教形式。新建的140多座寺庙也是规模有限,时有兴废。略举之有:川沙县供奉观音的潮音庵,青浦凤凰山供奉福禄寿三星的三星堂,南汇时称香火最旺的水月庵;至今犹立的是南市区的沉香阁,时称“慈云寺”,由上海信士奉归沉香观音大像而建(16世纪末),后于清道光年问募建楼阁大殿数座,初具丛林规模。 清代的衰落和近代的复兴 由于清初朝廷对建庙有比较严格的限制,同时随着汉传佛教整体创造力的衰微,清代的上海佛教同样也面临着落败的趋势。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其洋化的趋势逐渐影响着上海城中居民的价值观,洋教洋话时兴;与此同时,一股新鲜的推动力也暗藏其中,随着天主教、基督教的深入,他们兴办慈善的理念和行动,某种程度上也激励着上海佛教界对社会公益的重视。不过在国民聚集的区域内,中国人家庭祭祖的观念还是占了上风,家庙恰成一大特色。 明末清初最为繁华的是明代城墙内的“老城厢”,今上海人称“南市”一带;但到了清末,基于租界经济的发展,老城厢的东北方向成了新的商业及文化中心。由此,上海社会相对的稳定性,及文化传播行业的优越性,吸引了许多政治人物和宗教文化界人士汇聚到上海。据统计,1840年到1937年,上海增添了大小不等的佛寺一二百所,还有法外的组织形式“佛摊头”(有住持而无合法宗教场地)300余家。 这一阶段新建的寺庙,大部分规模较小,多数是家庵、祠庵、墓庵,或供行人歇脚的茶庵;另外,还有其他各地名山巨刹的下属分院。比如,南市的留云禅寺,乃杭州海潮寺的下院,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这所极盛时面积达12亩、僧众有400余人的寺庙,清末民初一度列上海之首。建寺住持显振的弟子密通,于1906年起,还在寺内开创了供贫民子弟读书的小学校。民国以后对上海有重要影响的僧人,包括圆瑛、持松法师等,初人上海时都先在此挂单。尔后,抗日战争的炮火将藏经楼、天王殿等悉数摧毁,该寺从此一蹶不振。2004年,全寺的重建工程完成,立于南翔,其规模在上海市郊的寺庙中数一数二。 还有如:下海庙,俗称夏海庙、义王庙,在今虹口区,初建于清乾隆时期,毁于抗日战争时期;国恩寺,1899年奉礼部恩准敕赐,并钦颁《龙藏》后,即改原桂香庵为国恩寺;报德律院,原名报德庵,亦因光绪年间钦赐《龙藏》而兴盛,1913年,延请宝华山浩净老和尚以后,改名报德律院,成为南山宗的尼众丛林;留云寺,1876年建于市区中心,是百姓常去的寺院;如今依然香火旺盛的玉佛禅寺,亦建于20世纪初。另外,还有从道观改建为寺庙的。如宁海禅院,原名五府庙或三官堂,乾隆三十六年(1771)改立僧寺,不过百年即废。 对于上海佛教于近代的复兴,《上海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中总结有四大标志及其原因:基于上海的经济基础与政治环境,新兴寺庙众多,也是恰好适应了巨变中人民的需求;印刷出版业的发达,文化活动自由,大量的佛学刊物的出版、大藏经的刊行等,使上海佛教文化教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外沟通不仅体现在商业方面,也促成了学界、教界的往来(尤其是中日之间的互动,比如日本留学僧来沪。 ……
华夏文库·佛教书系·海上梵呗:上海三寺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