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西北地区历代地缘政治变迁研究》可供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研究者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内容简介
《西北地区历代地缘政治变迁研究》是作者充分利用相关文献资料,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在历史时段中动态考察西北地区历代地缘政治的特点和变化及其对中原王朝的影响。
此外,《西北地区历代地缘政治变迁研究》还对西北地区疆域的变化、人口分布、民族分布、社会经济结构进行了探讨,视图揭示历史时期西北地缘关系的总体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为广大读者客观认识西北地缘政治结构的变迁提供新的途径。
目录
序言1
绪论1
一、学术史的回顾与评价1
二、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6
三、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9
第一章上古部落分布与先秦时期西北地缘政治14
第一节西北地区的文化遗址与部落分布14
一、史前文化遗址的分布14
二、传说时代的部落分布16
三、部落间的征服与融合活动17
第二节商周时期的西北地缘政治18
一、西北地区的地理范围18
二、殷商时期的地缘特点19
三、西周时期的地缘特点99
第三节春秋战国时期的西北地缘政治25
一、先秦时期的地缘思想25
二、西北地缘地位的变化33
三、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39
第二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北地缘政治45
第一节秦汉时期的西北地缘政治45
一、汉武帝以前的西北地缘形势45
二、西北疆域的扩展与地缘形势的变化49
三、东汉时期的西北地缘政治55
第二节魏晋南北时期的西北地缘政治61
一、魏晋时期的西北地缘政治61
二、淝水之战以前的西北地缘政治64
三、淝水之战以后的西北地缘政治67
四、北魏、南朝时期的西北地缘政治72
五、北魏分裂后的西北地缘政治79
第三章隋唐五代时期西北地缘政治的变化及其特点84
第一节隋唐时期的西北地缘政治84
一、西北疆域、民族及地缘意义84
二、西北地缘因素变化的阶段性88
三、西北地区对隋唐地缘政治的影响93
四、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97
第二节民族关系与“我群意识”104
一、“我群意识”的基本内涵104
二、唐人“我群意识”的形成105
三、“我群意识”与大唐的崛起110
四、“我群意识”与西北地缘政治114
第三节五代十国时期的西北地缘政治117
一、全国政治中心的东移117
二、政治中心东移的原因120
三、五代十国时期的西北地缘地位122
第四章宋金元时期西北地缘政治的变化及特点128
第一节北宋时期西北地区的地位及变化128
一、研究现状及西北地理范围128
二、西北地区的地位及变化130
三、西北地缘政治的特点136
第二节金代西北地区的地位及地缘特点138
一、地理范围的进一步缩小138
二、西北地区的地缘地位及其变化140
三、西北地缘政治的特点145
第三节元代西北地缘政治的特点及变化147
一、西北地区的地理范围148
二、对西北地区的经营150
三、民族问题与中西交流154
四、西北地缘政治的特点158
第五章明代西北地缘政治之地位与特点162
第一节明代前期西北地缘政治与陕西行都司卫所体系的建立163
一、明代前期西北地缘政治与明军平定西北163
二、建立陕西行都司卫所体系一167
第二节明代中期西北地缘政治与修筑边墙堑壕178
一、明代中期西北地缘政治形势178
二、筑边墙堑壕与贡赐贸易183
第三节明代后期西北地缘政治与封贡互市186
一、明代后期西北地缘政治形势186
二、隆庆议和与俺答封贡190
三、结语191
第六章清代前期的西北地缘政治193
第一节康雍乾时期西北地缘政治的变化193
一、平定噶尔丹战争之前的西北地区地缘政治格局193
二、平定噶尔丹战争时期的西北地区地缘政治格局196
三、平定准噶尔及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时期的西北地缘政治格局199
第二节西北疆域扩大后的地缘政治影响203
一、对清王朝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203
二、对中亚地医地缘政治的影响209
第三节嘉庆至同治年间的西北地缘政治211
一、陕甘地区回族组织力量的逐步壮大212
二、青海藏族的北迁运动与“环湖八族”的形成215
三、新疆天山以南地区和卓后裔的不断叛乱218
四、哈萨克族内徙对西北地缘政治的影响222
第四节结语——清代前期西北地缘政治的特点226
第七章晚清民国时期的西北地缘政治227
第一节近代西北地区的地缘政治变化的国际国内背景997
一、前近代时期的中国地缘政治特点227
二、近代国际关系、国内政治变动下的西北地缘政治229
第二节晚清时期西北地缘政治变化233
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回民起义及边疆危机的出现233
二、战后清政府对西北地缘政治结构的调整与新疆设省236
三、陕西在辛亥革命中地缘政治作用的体现238
第三节民国时期西北地缘政治的变化240
一、西北地方军阀与中央政府之间的政治关系240
二、抗战时期西北国际国内地缘政治地位的变化251
三、陕甘宁边区在中国革命中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261
结语——近代西北地缘政治变化的特点264
第八章西北地区历代疆域的变迁及影响266
第一节所涉及的几个重要概念266
一、历代疆域的变迁266
二、西北地区的地理范围267
第二节夏商周至秦汉时期西北地区疆域的变迁及影响268
一、夏商周至秦代西北地区疆域的变迁及影响268
二、两汉时期西北地区疆域的变迁及影响271
第三节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西北地区疆域的变迁及影响276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西北地区疆域的变迁及影响277
二、隋代西北地区疆域的变迁及影响279
三、唐代西北地区疆域的变迁及影响280
四、五代时期西北地区疆域的变迁及影响285
第四节宋夏金元时期西北地区疆域的变迁及影响286
一、宋夏金时期西北地区疆域的变迁及影响286
二、蒙元时期西北地区疆域的变迁及影响289
第五节明清与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疆域的变迁及影响292
一、明代西北地区疆域的变迁及影响292
二、清代西北地区疆域的变迁及影响294
三、“中华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疆域的变迁及影响297
结语297
第九章地缘政治视野下的西北经济、文化的特点299
第一节农业经济的特点299
一、先秦、秦汉时期的特点299
二、魏晋北朝时期的特点305
三、隋唐五代时期的特点309
四、宋金以来的特点315
第二节畜牧业经济的特点322
一、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畜牧业322
二、隋唐五代时期的畜牧业326
三、宋金至明清时期的畜牧业330
四、畜牧业生产的演变及其启示335
第三节手工业与商业经济的特点336
一、手工业生产及其特点336
二、对外经济交流的发展342
三、号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354
第四节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361
一、文化交流的初期阶段361
二、文化交流的鼎盛阶段364
三、文化交流的衰落阶段370
第五节结语375
后记377
精彩书摘
绪论
西北地区是我国古人类遗址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我们的始祖黄帝与炎帝就是从这一地区走出去的。从政治地理角度来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西北地区的地域范围大小不一且变化颇大。在历史时期,由于种种原因,人类迁徙频繁,故在这一地区生活的人类族群也不稳定。在商周之前,由于我国尚处于文明社会的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各族群之间极少交往,故西北地区的地缘地位尚不明朗。自商周以来,随着各个历史时期全国政治中心的转移与改变,西北地区在全国的地缘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鲜明特点。研究商周以来西北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地缘政治的结构、特点,以及其在全国地缘政治中的地位和变化,是本书的研究重点之所在。
一、学术史的回顾与评价
类似本书这样全面、系统的研究设计,在学界至今尚未出现。从已有的研究情况看,多是从某个单一的角度,或者对其中某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也有对整个中国古代地缘政治进行宏观地论述,却未见有对西北地缘政治的全面系统的研究。此外,还有对地缘政治学说本身进行专门研究的,其中虽然也涉及区域地缘政治的问题,却不是针对西北地区,也不是专论中国古代地缘政治,而是属于一种概论。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为本书的指导理论,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但两者毕竟不是一回事,故这里不予细述,而主要针对前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评述。
在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的宏观研究方面,姚晓瑞的《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空间结构过程及模式研究》姚晓瑞:《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空间结构过程及模式研究》,《人文地理》2008年第1期,第69—73页。一文,对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结构的地理规律和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秦以前结构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秦以后结构的融合、扩散和模式化,反映了中国古代地理政治化和政治地理化的两个阶段。结构模式的初步分析,可以揭示出结构的一些重要特性,主要有强大的整体功能、独特的边缘效应和通过圈层同构、结构复制所展现出来的稳定性的复杂表现。对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空间结构的分析,是大尺度的整体轮廓研究,随着空间结构研究尺度的细化,可进一步对中国古代政治过程的诸多特性做出结构主义的揭示,从而推动中国古代政治历史研究的深化。这篇文章并没有涉及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的具体问题,主要研究了空间结构模式的问题,将中原地区视为结构的核心层,以此为中心依次是边缘层、边疆层。这一研究成果对分析古代地缘政治问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仅限于理论方面。关于我国古代地缘政治思想的研究,主要有尹朝晖的《论管子的地缘政治思想》尹朝晖:《论管子的地缘政治思想》,《管子学刊》2005年第2期,第11—14页。一文,认为我国古代虽然没有地缘政治学的存在,但地缘政治思想却是早就存在的。此文主要从地缘实力思想、地缘外交思想、地缘经济思想等方面研究了管子的地缘政治思想。这一研究对了解先秦时期诸子的地缘思想颇有助益。此外,在大陆学术界还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军事家和思想家,除了管子外,孙子、吴子、张仪、苏秦等,均具有地缘政治思想。纵横家们在政治实践中也多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进行游说和实施其政治方略的。有关这方面的论著颇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赵世超的《西周政治关系、地缘关系与血缘关系并存现象剖析》赵世超:《西周政治关系、地缘关系与血缘关系并存现象剖析》,《河南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第23—29页。一文,认为西周时期的宗法制与分封制,渗透着浓厚的地缘政治关系和血缘关系。此文对了解先秦时期的政治关系颇有帮助,文中虽然也论述了地缘关系的问题,但却不是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展开论述的。李久昌的《周公“天下之中”建都理论研究》李久昌:《周公“天下之中”建都理论研究》,《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第22—29页。,虽然探讨的是周公的建都思想,但其中也涉及了一些地缘政治方面的内容。此外,还有吉家友《魏惠王以后地缘政治变化与魏国战略策略得失之探析》、周德钧《合纵:中国古代地缘政治论》等一批成果。吉家友:《魏惠王以后地缘政治变化与魏国战略策略得失之探析》,《军事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04—114页;周德钧:《合纵:中国古代地缘政治论》,《湖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第15—17页。其中,吉家友的文章仅涉及魏惠王以来魏国诸国君没有根据地缘政治关系的变化及时调整魏国的战略方针,从而导致魏国由强盛走向衰落以至于灭亡的问题。然而在分析魏国地缘政治变化时,提出了地缘政治思维的七大定势,并认为“这些理论和规律不仅适应分析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在战国时期也适应分析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周德钧的文章主要认为合纵策略的提出,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的,认为“合纵理念的要义在于将地缘政治因素视为制约国力强弱和国际关系的首要变量,并以地缘政治因素作为研判国际形势、制定应对战略的主要依据”。于爱华的博士学位论文《南宋地缘政治关系研究》,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南宋一朝地缘政治的发展变化情况及特点,认为南宋的地缘优势在于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就外缘地理环境来说,则与西夏、金、蒙古、交趾、大理等政权并立,军事压力极大,环境极为险恶。在其初期不得不采取联合西夏、西辽与高丽,共同抗金的策略;在后期则采取了联强攻弱的战略,即联合蒙古灭金的战略。在总体军事布局上,采取了御北安南的方略。其能够立国150多年,与强大的蒙古抗衡达半个世纪之久,与这种御北安南的地缘战略思想不无关系。于爱华:《南宋地缘政治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历史系,2010年,第1—177页。尹海全所撰的《论晚清地缘政治困局》一文,认为19世纪中叶以来,清朝政府陷入了东南海疆与北部陆疆同时受到外来威胁的困境,致使其陷入了战略上的两难选择,强邻环伺的地缘政治环境和矛盾交汇的地缘战略区,这是严重影响和制约晚清社会变迁的三大地缘政治困局。晚清政府应对失误,为其覆亡埋下了祸根。尹海全:《论晚清地缘政治困局》,《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第64—69页。以上这些论著,或研究了古人的地缘政治思想,或针对某些历史时期的地缘政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了解我国古代地缘政治思想和地缘战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理论和研究思路方面对本书的研究都有不同程度的启示或参考意义。
研究我国古代区域地缘政治的论著主要有:萧映朝《河南地收复前的代北形势与汉初地缘政治》、赵天改《论北宋首都定位的地缘政治基础》、陆韧《元代西南边疆与麓川势力兴起的地缘政治》、滕兰花《明清时期两广的地缘政治关系及其影响》、方铁《历代治边与云南的地缘政治关系》等。萧映朝:《河南地收复前的代北形势与汉初地缘政治》,《兰州学刊》2010年第11期,第200—204页;赵天改:《论北宋首都定位的地缘政治基础》,《理论界》2010年第1期,第115—117页;陆韧:《元代西南边疆与麓川势力兴起的地缘政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3期,第55—65页;滕兰花:《明清时期两广的地缘政治关系及其影响》,《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第112—117页;方铁:《历代治边与云南的地缘政治关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9期,第5—20页。以上这些研究成果虽然与西北地缘政治无涉,但均属于区域地缘政治的研究范畴,与本书在研究性质上完全相同,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某个角度或在某个具体问题上涉及古代地缘政治,并且与西北地缘政治有关联的研究,主要是从地理环境、军事斗争、民族关系等方面展开研究。在军事方面,有江戍疆等《唐与吐蕃在西域的斗争》、王飞《从地缘政治看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郭弘《试评唐蕃战争中的河陇形势》、薛宗正《波斯萨珊王裔联合吐火罗抗击大食始末——兼论唐与大食中亚对峙形势的演变》、赵现海《明初甘肃的地缘政治与西北疆界的形成》等。江戍疆等:《唐与吐蕃在西域的斗争》,《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第29—37页;王飞:《从地缘政治看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甘肃农业》2006年第4期,第215—216页;郭弘:《试评唐蕃战争中的河陇形势》,《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第79—81页;薛宗正:《波斯萨珊王裔联合吐火罗抗击大食始末——兼论唐与大食中亚对峙形势的演变》,《新疆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第65—75页;赵现海:《明初甘肃的地缘政治与西北疆界的形成》,张柱华主编:《“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20—236页。在地理环境方面,主要是从西北地理的重要性及关中地理形势等方面展开论述,尤其在后一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在其《中国古都和文化》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一书中,率先论述了在关中建都的地理环境因素,随后又有一批成果问世,如魏道明《试论唐代建都关中的历史影响》魏道明:《试论唐代建都关中的历史影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第54—60页。等,均属此类成果。在民族关系方面,主要有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等书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以及一些相关的论文,这些论著都或多或少地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论述了西北民族关系的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西北地缘政治研究的内容。
在研究汉唐时期和清代的西北地缘政治时,不能不涉及整个西域、中亚的问题,中原王朝在这一地区先后与匈奴、突厥、吐蕃及大食帝国等,展开过激烈的争夺。直到清代为了维护中国在广大西北地区的利益和领土完整,同当地分裂势力和沙俄、英国进行过斗争,从而使西北地缘政治上升到有关国家安全的高度。有关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刘光华《秦汉西北史地丛稿》、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马建春《大食、西域与古代中国》、张新平《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亚民族关系》等书刘光华:《秦汉西北史地丛稿》,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年;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马建春:《大食、西域与古代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张新平:《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亚民族关系》,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至于相关论文就更多了。以帝国主义对西北地区的蚕食为例,主要有郑绍钦的《清代沙俄侵吞中国西北边陲史实考》、石沧金《英国、沙俄与后期阿古柏政权的关系》、魏飞《浅析国际法视角下民国初期新疆与沙俄的交往——立足于1917—1919年的考察》、李淑云《沙俄侵略中亚的地缘思考》等论著。郑绍钦:《清代沙俄侵吞中国西北边陲史实考》,《世界历史》1982年第1期,第28—36页;石沧金:《英国、沙俄与后期阿古柏政权的关系》,《西域研究》2006年第2期,第34—38页;魏飞:《浅析国际法视角下民国初期新疆与沙俄的交往——立足于1917—1919年的考察》,《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6期,第207页;李淑云:《沙俄侵略中亚的地缘思考》,《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4期,第76—82页。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帝国主义在中亚的争夺以及对我国新疆地区的侵略情况,有些还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论述了帝国主义的这些行动对当时国际政治的影响。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还有不少,其中多为就事论事式的研究,没有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切入,所以不再一一列举了。不过,也有一些学者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研究了中亚及我国西北地区的问题,如丁建伟《地缘政治中的西北边疆安全》、潘志平《中亚的地缘政治文化》等书。丁建伟:《地缘政治中的西北边疆安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潘志平主编:《中亚的地缘政治文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这些著作虽然也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中亚及我国西北地区危机的根源,但更多的还是从现代国际地缘政治方面展开论述,对本书的研究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却不在本书研究的范围之内。
以上这些论著研究的范围和时段极为广
前言/序言
中国西北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西北地区历代地缘政治变迁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