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阿德勒心理健康思想解析(校园版)》主要对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心理健康思想与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贡献进行了详细解读。首先对其成长发展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历史背景进行了交待,对其家庭现状况、儿童时期、求学历程、职业发展和学术生涯等生平事迹进行了介绍,接着选译了反映其涉及心理健康的经典实验、论文或重要*作的重要章节,并对其心理健康领域的经典名*进行了解读;然后对其有关心理健康思想或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心理健康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论述,对其系统的心理健康思想或理论进行评价,并论及其对心理健康相关研究领域的独特贡献及其研究进展与展望;再阐述了应用其心理健康思想、理论的中外相关心理咨询经典案例,特别是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中的心理咨询案例,*后从整体上讨论了心理学大师的心理学思想与理论,即该心理学流派对我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的启示和实践应用前景,冀望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阿德勒生平
第一节 阿德勒的人生旅程
一、犹太人的后裔,阿德勒的诞生
二、人生的转折——改变一生的遭遇
三、阿德勒与父母、同伴
四、漫漫求学路,由差等生变优等生
五、遇见终身伴侣,开始婚姻生活
六、与弗洛伊德相识,结为挚友
七、意见不合,分道扬镳
八、另起炉灶,“个体心理学”的诞生
九、战争到来,灵魂震撼
十、思想远播,声望日隆
十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第二节 阿德勒学说的新发展
附录1 阿德勒生平年表
附录2 阿德勒主要作品
第二章 心理健康经典名篇选译
第一节 经典名篇选译之一:《超越自卑》
一、自卑情结
二、优越感目标
第二节 经典名篇选译之二:《生活的意义》
一、问题
二、合作:母亲与孩子
三、合作:在社会生活中
四、幸福和“快乐原则”
五、家庭关系
六、两性关系
七、失败者
八、遗传、环境和教育
第三章 心理健康经典名著解读
第一节 名著解读之一:《理解人性》
一、名著简介及评价
二、名著导读
第二节 名著解读之二:《生活的科学》
一、名著简介及评价
二、名著导读
第三节 名著解读之三:《人类面临的挑战》
一、名著简介及评价
二、名著导读
第四节 名著解读之四:《超越自卑》
一、名著简介及评价
二、名著导读
第四章 心理健康思想评述
第一节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
一、人性观与基本观点
二、自卑感与补偿
三、追求优越
四、创造性自我
五、生活风格
六、社会兴趣
第二节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在咨询中的运用——阿德勒疗法
一、咨询原理
二、咨询假设
三、咨询特点
四、咨询目标
五、咨询过程
第三节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在教育中的运用
一、家庭教育
二、学校教育
第五章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一:对露丝的分析
一、基本情况介绍
二、咨询过程及分析
三、案例总结
第二节 案例二:一个女人生活故事的观照与审视
一、基本情况介绍
二、咨询过程及分析
三、案例总结
第三节 案例三:不想成为怪物的女孩
一、基本情况介绍
二、咨询过程及分析
三、案例总结
第四节 案例四:不敢与异性接触的女孩
一、基本情况介绍
二、咨询过程及分析
三、案例总结
第六章 新精神分析流派简介
第一节 新精神分析的先驱
一、新精神分析的内涵
二、新精神分析产生的背景
三、新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四、新精神分析与古典精神分析的共同点
五、新精神分析与精神分析的不同点
六、对新精神分析学派的评价
第二节 对阿德勒理论的评价
一、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理论的主要区别
二、对阿德勒理论思想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阿德勒心理健康思想解析(校园版)》:
在某所学校里有个男孩子,他是班上最懒的学生。有一次,老师问他:“你的功课为什么老是这么糟?”他回答:“如果我是班上最懒的学生,你就会一直关心我。你从不会注意好学生,他们在班上既不捣乱,功课又做得好,你怎么会注意他们呢?”只要他的目标是希望引起教师的注意和操控教师的行为,他就不会改变做事方式。要他放弃他的懒惰也是丝毫没有效果的,因为他要达到他的目的,就必须如此做。
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他也就不会改变他的行为。
另外有个在家里很听话,可是却显得相当愚蠢的男孩子,他在学校中总是落后,在家中也显得平庸无奇。他有一个大他两岁的哥哥,他哥哥的生活风格和他大不相同。哥哥既聪明又活跃,可是生来鲁莽成性,不断惹出麻烦。有一天,有人听到这个弟弟对他的哥哥说道:“我宁可笨一点,也不愿意像你那么粗鲁!”一旦我们意识到他的目标是避免麻烦,那么他愚蠢的表现实在是非常明智。因为他的愚蠢,别人对他的要求也比较少,他即使犯了错,也不会因此而受到责备。从他的目标来看,他不是愚蠢,他是装傻。
直到现在,一般的治疗都是针对病症进行的病理性模式。个体心理学完全反对这种应用在医药领域和教育领域的模式。当一个孩子的数学成绩落后或学校报告总是做不好时,如果我们只注意这些,并想提高孩子的学业表现,这种做法是完全无效的。也许他想让老师心烦,甚至想让自己被开除以逃避学校。即使我们提高了他的学业表现,他仍然会另寻他法来达到他的目标。
这和成人的神经症类似。例如,假设一个成人患有偏头痛(mi—graine)。这种头痛对他非常有用,当他非常需要时,头痛会适逢其时地发作,头痛能帮助他避免去面对很多的生活问题。每当他必须会见陌生人或做出决定时,他的头痛就会发作。同时,头痛还能帮助他对他的部属或家人滥发脾气。我们怎么能够期望他会放弃这么有效的工具呢?在他看来,他给予自己的痛苦只不过是一种智慧的发明,它能带来各种他所希望的好处。毫无疑问,我们可以用能够震慑他的解释来“吓走”他的这种病症,一如用电击或假装的手术偶尔也能够“吓走”炮弹休克症的士兵。或许医药治疗也能使他获得解脱,并使他不再沿用他所选择的特殊病症。但是,只要他的目标不变,那么即使他放弃了这种病症,他还会再选用另一种。“治疗,,了他的头痛,他会再患上失眠症或其他新病症。
只要他的目标不变,他就必须继续找出新的病症来达到目标。
有一种神经症患者能够以惊人的速度摆脱他的病症,并毫不迟疑地再选用新的一种。他们变成了神经症的收藏家,不断地扩展他们的收藏目录。阅读心理治疗的书籍,只是向他们提供许多他们还没有机会一试的神经症困扰而已。因此,我们必须探求他们选用某种病症的目的,以及这个目的与一般优越感目标之间的关系。
如果我在教室里搬来一架梯子,爬上它,并坐在黑板顶端。看到我的人可能都会想:“阿德勒博士发疯了。”他们不知道梯子有什么用,我为什么要爬上它或我为什么要坐在那么不自在的地方。但是,如果他们知道:“他想要坐在黑板顶端,因为除非他身体的位置高过其他人,他便会感到自卑。他只有在能够俯视他的学生时才感到安全。他们便不会认为我疯得那么厉害了。我用了一种非常明智的方法来实现我的既定目标,梯子看起来是一种很合理的工具,我爬梯子的动作也是按计划进行的。
我疯狂的所在,只有一点,那就是我对优越地位的解释。如果有人说服我,让我相信我的既定目标实在选得太糟,那么我才会改变我的行为。但是,如果我的目标保持不变,而我的梯子又被拿走了,那么我会用椅子再接再厉地爬上去。如果椅子也被拿走了,我会用自己的能力去跳、爬或蹦。每个神经症患者似乎都是如此。他们选用的方法都正确无误,它们都无可厚非。他们需要调整的是他们的既定目标。目标一改变,心理习惯和态度也会随之而改变。那些符合新目标的心理习惯和态度很快就会取代原有的方式,他也不必再保持原有的方式。
……
前言/序言
阿德勒 心理健康思想解析(校园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