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丛书--废旧高分子材料高值利用

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丛书--废旧高分子材料高值利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明华 等 著
图书标签:
  • 废旧高分子材料
  • 资源综合利用
  • 高值利用
  • 循环经济
  • 环保技术
  • 材料科学
  • 塑料回收
  • 再生材料
  • 废物处理
  • 环境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676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903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5
字数:69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对废旧高分子材料的资源高值利用做了较全面的介绍,共五篇。第一篇介绍了废旧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概况、组成、结构以及国内外废旧高分子材料的高值利用;第二篇介绍了废旧塑料的产生、危害、分类、鉴别、前期处理、成型工艺以及各种废旧塑料的高值利用;第三篇介绍了废旧橡胶的种类、来源、再生橡胶的生产与应用、废旧橡胶的各种高值利用以及废旧轮胎的高值利用;第四篇介绍了废旧纤维的来源、分类、辨识、性能、前期处理以及高值利用技术;第五篇介绍了废旧高分子涂料的高值利用、废旧高分子胶黏剂的高值利用及其他高分子材料高值利用的概述等内容。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能源、化工、材料、环境等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学校再生资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刘明华,福州大学,院长、教授,刘明华,男,1970年出生,汉族,九三学社成员,于2000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6月至2002年6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2002年7月至今于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工作,现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生物质技术开发基地主任,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环境友好材料、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方面的研究。在教学方面,主要承担《环境材料学》、《水处理剂制备及应用》、《水污染控制工程》、《环保药剂研究与应用》、《再生资源导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绪论
第1章废旧高分子材料概述
1.1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概况002
1.2高分子材料的组成和分类003
1.3废旧高分子材料高值利用的意义004

第2章废旧高分子材料高值利用概况
2.1废旧塑料回收和利用概况006
2.2废旧橡胶回收和利用现状009
2.3废旧纤维的回收和利用概况011
参考文献012

第二篇废旧塑料的高值利用
第1章废旧塑料概述
1.1废旧塑料的来源、特性及危害014
1.2废旧塑料的高值利用015
1.3政策及综合治理017

第2章废旧塑料的前期处理
2.1废旧塑料的收集019
2.2废旧塑料的分选与分离019
2.3废旧塑料的破碎与增密021
2.4废旧塑料的清洗与干燥021
2.5废旧塑料的混合、塑化与造粒025

第3章废旧塑料成型工艺
3.1挤出成型033
3.2注射成型037
3.3压延成型040
3.4中空吹塑成型042
3.5其他成型方法044

第4章废旧塑料的高值利用
4.1物理回收047
4.2化学回收055
4.3能量回收063

第5章废旧聚烯烃塑料的高值利用
5.1国内外废旧聚烯烃塑料的回收和利用现状066
5.2废旧聚烯烃塑料的回收和利用067

第6章废旧聚氯乙烯塑料的高值利用
6.1废聚氯乙烯塑料的焚烧074
6.2废聚氯乙烯塑料的回收和利用075

第7章废旧聚苯乙烯塑料的高值利用
7.1废旧聚苯乙烯塑料的回收和利用085
7.2国内外废聚苯乙烯塑料回收和利用的问题092

第8章废旧工程塑料的高值利用
8.1废汽车上塑料件的回收和利用095
8.2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回收和利用108
8.3废旧ABS塑料的回收和利用118
8.4废旧聚碳酸酯塑料的回收和利用119
8.5废旧聚甲醛塑料的回收和利用122
8.6废旧聚酰胺塑料的回收和利用123
8.7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苯醚及其他废旧工程塑料的回收和利用128
8.8废旧混合工程塑料和聚合物合金的回收和利用129
8.9废旧家电塑料的回收和利用129

第9章废旧热固性塑料的高值利用
9.1废旧热固性塑料的回收131
9.2废旧热固性塑料的利用138

第10章泡沫塑料的高值利用
10.1泡沫塑料回收和利用概况142
10.2泡沫塑料的裂解利用144
10.3PVC泡沫塑料裂解利用146
10.4PE泡沫塑料裂解回收146
10.5泡沫塑料再生后的利用148

第11章透明塑料的高值利用
11.1用SBS对PS回料改性及其应用149
11.2用SBS对AS回料改性及其应用151
11.3聚碳酸酯塑料回料的改性152
11.4聚碳酸酯塑料回料的改性154
参考文献156

第三篇废旧橡胶的高值利用
第1章废旧橡胶高值利用概述
1.1废旧橡胶概述160
1.2废旧橡胶综合利用途径概述161
1.3废旧橡胶高值利用展望163

第2章胶粉
2.1胶粉概述166
2.2胶粉的表面改性167
2.3胶粉的生产方法168
2.4活化胶粉的生产方法及其性能179
2.5胶粉的应用191

第3章再生橡胶生产及其应用
3.1再生橡胶的概述228
3.2再生橡胶的再生机理与再生方法231
3.3废旧橡胶再生的配合剂与再生配方235
3.4再生橡胶生产新工艺257
3.5特种再生橡胶生产方法271
3.6再生橡胶的应用275

第4章废旧橡胶的热裂解和燃烧热利用
4.1废旧橡胶的热裂解利用概述279
4.2废旧橡胶热裂解的工艺方法282
4.3废旧橡胶热裂解新技术284
4.4废旧橡胶热裂解材料的应用286
4.5废旧橡胶的燃烧热利用294

第5章废旧轮胎高值利用
5.1概述301
5.2废旧轮胎翻新工艺306
5.3斜交轮胎的翻新309
5.4子午线轮胎的翻新313
5.5预硫化胎面的翻新315
5.6内胎轮胎的翻新319
5.7注射法轮胎翻新319
5.8工程机械轮胎的翻新320
5.9农业机械轮胎的翻新321
5.10废旧轮胎热裂解处理工艺322
5.11废轮胎回收利用实例326
参考文献339

第四篇废旧纤维资源高值利用
第1章废旧纤维概述
1.1废旧纤维的来源342
1.2纤维的性能343
1.3废旧纤维的分类与辨识344
1.4废旧纤维的前期处理346

第2章废涤纶的高值利用
2.1废涤纶概述348
2.2废聚酯的直接应用358
2.3废聚酯的降解利用362
2.4废聚酯的改性利用378

第3章废腈纶的高值利用
3.1腈纶废丝概述380
3.2腈纶废丝的处理方法380

第4章废锦纶的高值利用
4.1锦纶概述392
4.2锦纶的回收与利用392
4.3废锦纶的再生利用403

第5章废丙纶的高值利用
5.1丙纶概述405
5.2丙纶的生产过程408
5.3废丙纶的再生利用408
参考文献410

第五篇其他废旧高分子材料高值化利用
第1章废旧高分子涂料的高值利用
1.1涂料的概述414
1.2国内涂料发展概况415
1.3涂料的主要回收方式416
1.4聚氨酯涂料的回收再利用421
1.5环氧树脂涂料的回收再利用424

第2章废旧高分子胶黏剂的高值利用
2.1概述429
2.2胶黏剂的组成429
2.3胶黏剂的分类430
2.4胶黏剂的应用现状431
2.5废旧高分子胶黏剂的综合利用431

第3章其他高分子材料概述
参考文献434

索引

前言/序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大量废旧高分子材料的出现也向人们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被现代人戏称为“白色污染”的就是越来越多的废塑料膜、塑料袋及其他类塑料浅色制品的废弃物。废旧高分子材料具有产量大、化学结构稳定、不易降解等特点,如不对其加以资源化利用,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对废旧高分子材料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不仅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同时又能实现其本身价值的回收利用,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为了促进废旧高分子材料高值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我国废旧高分子材料高值利用的持续发展,我们通过查阅历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综合编著者在废旧高分子材料高值利用研究领域的心得,编写了《废旧高分子材料高值利用》一书,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给相关技术人员在从事废旧高分子材料高值利用工作时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应用参考,给高等学校再生资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全书共分为五篇。第一篇介绍了废旧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概况、组成、分类以及国内外废旧高分子材料的高值利用现状;第二篇介绍了废旧塑料的来源、特性、鉴别、前期处理、成型工艺以及各种废旧塑料的高值利用;第三篇介绍了废旧橡胶的综合利用途径、胶粉及再生橡胶的生产与应用、废旧橡胶的热裂解技术以及废旧轮胎的高值利用;第四篇介绍了废旧纤维的来源、分类、辨识、前期处理以及涤纶、腈纶、锦纶和丙纶等各种废旧纤维的高值利用技术;第五篇介绍了其他废旧高分子涂料、胶黏剂等的高值利用。
本书主要由刘明华编著,林兆慧、刘以凡、李小娟、刘志鹏、白生杰、林立、张玉清、魏鸣、张熔烁、陈菲儿、侯淑娜、黄思逸等参加部分章节内容的编著。全书最后由刘明华统稿、定稿。在本书编著过程中参考了该领域部分图书、期刊及相关内容,在此向其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著者的专业水平和知识范围有限,虽已尽努力,但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和同仁不吝指正。

编著者
2017年6月
《面向可持续未来的工业化学前沿:功能性聚合物与先进材料设计》 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工业化学领域中功能性聚合物和先进材料设计的前沿进展与关键技术。全书内容紧密围绕如何通过分子设计、合成方法创新以及材料性能优化,来满足日益严苛的环保要求和高性能需求。本书旨在为化学工程、材料科学、高分子化学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师以及高年级本科生提供一份全面且深入的专业参考。 第一部分:功能性高分子合成的分子工程学 本部分着重阐述了精确控制聚合物结构以赋予其特定功能的技术核心。我们首先回顾了现代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CRP)技术,如ATRP、RAFT和NMP的最新进展,这些方法使得分子量分布的窄化和复杂拓扑结构(如星形、刷形、嵌段共聚物)的构建成为可能。重点分析了这些聚合技术在实现“链端官能化”方面的优势,这种精确的端基修饰是构建智能响应材料的基础。 随后,章节深入讨论了聚合物的功能化策略。这不仅包括后聚合修饰(Post-Polymerization Modification),还涵盖了将功能基团直接嵌入单体中的“一锅法”合成。特别关注了生物相容性聚合物、pH敏感或温度响应性“智能”水凝胶的合成路径。讨论了如何利用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等高效、高选择性的反应,实现复杂功能分子的快速组装。 第二部分: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界面调控与增效 现代工业对材料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的性能,而是多功能性的集成。本部分聚焦于如何通过精细的界面工程来提升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内容涵盖了纳米填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粘土)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定向排列及其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相容性。 详细阐述了偶联剂、表面活性剂在改善无机填料与有机聚合物基体之间粘结力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了如何通过界面处的化学键合或物理吸附,有效传递载荷,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导电性或阻燃性能。此外,还分析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C)的制造工艺,如树脂传递模塑(RTM)和拉挤成型,并探讨了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在评估界面缺陷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先进光电与能量存储聚合物材料 随着信息技术和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具有特定光、电、热学性质的聚合物材料成为研究热点。本部分详细介绍了有机半导体聚合物的设计原理和合成工艺。重点讨论了共轭聚合物(如聚噻吩衍生物、聚芴)的电子结构与能带调控,这些是实现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光伏电池(OPV)和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的关键。 在能量存储方面,本书剖析了固态电解质聚合物(SPEs)和离子导电聚合物的研发进展。讨论了如何通过引入特定离子盐或构建相分离结构,来提高离子迁移率和电化学稳定性,为下一代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及聚合物燃料电池提供材料基础。 第四部分:绿色化学视角下的可持续聚合物设计 面向全球环境挑战,本部分将研究重点转向环境友好型材料的开发。详细介绍了源于可再生资源的生物基单体(如乳酸、糠醛衍生物)的聚合技术及其性能评估。探讨了如何将化学结构设计与材料的生命周期管理相结合。 重点分析了可设计降解聚合物(Designable Degradable Polymers)的化学基础,包括水解、光解和酶促降解的动力学控制。研究了新型可逆化学键(如酯键、二硫键)在聚合物主链中的引入,使得材料在特定环境刺激下能高效地解聚回单体或有用的低聚物,从而实现真正的闭环物质循环。这部分内容强调了功能性与环境责任的有机统一。 结语 《面向可持续未来的工业化学前沿:功能性聚合物与先进材料设计》力求在理论深度和工程实用性之间取得平衡,系统梳理了高分子科学从分子设计到宏观应用的全过程,为推动新材料的开发和工业技术的升级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全书结构严谨,图文并茂,是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专业人员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出发,我一直对“变废为宝”这件事感到神奇,尤其是看到那些堆积如山的废弃物能够通过科技的力量焕发新的生命,被赋予更高的价值,这让我觉得既环保又充满智慧。这本书的书名“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丛书——废旧高分子材料高值利用”听起来就像是为我这类人量身定做的。我非常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技术,能够让那些看起来毫无用处的废旧塑料,重新变得“值钱”?是不是有一些特别的化学反应,能把它们分解成更基础、更有用的化学品?或者,是不是有一些物理上的加工方法,能把它们变得更坚固、更耐用,然后做成各种各样的新产品?我特别想知道,这些“高值利用”的产品,到底能有多“高值”?是不是能做出比原来质量更好的东西?比如,用回收的塑料做出比原生塑料更轻、更强的汽车零部件?或者,做出更环保、更持久的包装材料?书中是否会披露一些具体的成功案例,让我能看到这些技术是如何在现实中应用的,以及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切实的改变?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像一本“魔法书”,揭示废旧高分子材料“点石成金”的奥秘。

评分

作为一名环保科技爱好者,我总是在寻找能够切实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方案。这本书的书名“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丛书——废旧高分子材料高值利用”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它直接触及了当前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塑料污染,并且提出了“高值利用”的解决方案,这比单纯的回收或降解更有吸引力。我非常想知道,书中会详细介绍哪些具体的“高值利用”技术?例如,是否会涉及将废旧塑料转化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技术?或者,是否能够将废旧塑料与纳米材料结合,制备出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材料?我对于这些能够赋予废弃物“第二生命”的创新性技术充满了好奇。此外,书中是否会探讨这些高值化利用技术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比如,哪些企业已经在成功地实施这些技术,取得了怎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希望能从书中了解到,实现废旧高分子材料的高值化利用,需要克服哪些技术、经济和政策上的障碍?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技术指导,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领域的发展趋势,并从中获得启发,思考如何在个人能力范围内为解决塑料污染问题贡献一份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确实引人入胜,尤其是“废旧高分子材料高值利用”这一部分,立刻勾起了我对这个领域的兴趣。我一直关注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深知塑料污染的严峻性,也好奇着如何才能让这些被丢弃的“废物”重获新生,甚至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想象一下,那些曾经被视为垃圾的塑料瓶、包装袋,通过先进的技术处理,摇身一变成为高性能的工程塑料、环保建材,甚至是精美的艺术品,这简直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我特别想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核心的技术支撑?例如,化学降解、物理改性、生物降解等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是如何操作的?不同类型的高分子材料,比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它们各自适合采用哪些高值化利用的路径?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这些材料的化学结构、物理性能如何影响其回收利用的潜力,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克服材料本身的局限性?另外,我也非常好奇,所谓的“高值利用”究竟能达到一个怎样的程度?是简单的再生利用,还是能够制备出性能远超原生材料的新型产品?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盘旋,期待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为我理解和推动可持续材料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评分

最近我正在为一个关于可持续建筑材料的研究项目收集资料,而这本书的书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了解到,建筑行业消耗大量的资源,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其中也包括不少废旧高分子材料。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如何将这些建筑领域产生的废旧高分子材料(例如废弃的PVC管道、塑料门窗、防水卷材等)进行有效的高值化利用,并将其应用于新的建筑材料中。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是否有成熟的技术可以将这些废弃塑料回收并制造成高性能的建筑构件,比如环保型隔热材料、新型路面材料、或者是具有耐久性和美观性的装饰材料?书中是否会介绍相关的改性技术,以提高废旧塑料在建筑材料中的使用性能,例如其防火性、防潮性、抗压强度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展示如何将这些回收材料成功地集成到现代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从而降低建筑的碳足迹,并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如果书中能够包含相关的行业标准、检测方法以及一些成功的商业化案例,那将对我目前的 शोध 非常有帮助。

评分

我最近在研究工业废弃物如何转化为有价值的材料,而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契合了我的研究方向。虽然我关注的重点是更广泛的工业废弃物,但废旧高分子材料无疑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对书中可能涉及的“资源综合利用”理念非常感兴趣,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回收再利用,而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在价值。我希望能从书中了解到,不同种类的废旧高分子材料,例如废弃轮胎、废旧电器塑料、建筑垃圾中的塑料构件等,是如何被系统性地收集、分类和处理的。在处理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创新性的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污染物,恢复材料的性能?我尤其对那些能够将低附加值的废弃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路径感到好奇。例如,是否能通过化学催化、热解、气化等方法,将废旧塑料分解成基础化学原料,再重新合成高价值的聚合物?或者,是否有一些物理改性的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废旧塑料的力学性能、耐候性,使其能够应用于更高端的领域?我对书中可能提供的具体工艺流程、设备选型以及经济性分析都充满期待,希望能为我的研究提供更具象的思路和参考。

评分

有点用,参考一下。。。。。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东西很不错,确实物有所值。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书本包装的好,快递很快。

评分

书的价格合理,只是京东包装的质量太差,袋子已破损

评分

书的价格合理,只是京东包装的质量太差,袋子已破损

评分

质量好,正品,内容很详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