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有來頭 文字學傢的殷墟筆記01:動物篇
ISBN:9789869369398
叢書係列:Learning
規格:平裝 / 21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齣版地:颱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國學常識> 字詞分析
作者: 許進雄
繪者:Bianco
齣版社:字畝文化
齣版日期:2017/03/15
內容簡介
國際甲骨文權wei學者、加拿大皇傢安大略博物館 專聘學者
許進雄教授
以其畢生之研究 傾囊相授
國內首部 跨文字學*人類學*社會學
有係統且分門別類介紹甲骨文的叢書
本書詳盡介紹「古代野生動物、四靈,以及鳥類相關的造字」
古代人想盡辦法透過圖像錶達抽象的概念,若能瞭解一個字的創意,就能瞭解造字的社會背景,與當時的生活經驗。
世界上各古老文明的錶意文字,可以讓我們瞭解其時的社會麵貌。這些文字以圖畫為主,不但告訴我們那時存在的動植物,當時使用的器物,更得以窺見創造文字時的構想,和藉以錶達意義的事物信息。
本係列特色
【字字有來頭 文字學傢的殷墟筆記】係列共有四冊,由國際甲骨文權wei學者許進雄執筆,其核心概念是以甲骨文字分析古代創字時的想法,經由研究字的演變過程,以推敲古代文化、生活習慣、社會製度,找到造字者的巧思和創意。在四冊分別介紹「動物」、「戰爭與刑罰篇」、「日常生活」及「器物製造」有關的字,全係列閤計有超過三百個字的詳盡解析。
字字有來頭:文字學傢的殷墟筆記 係列1-4冊
☉ 動物篇
☉ 戰爭與刑罰篇
☉ 日常生活篇
☉ 器物製造篇
名人推薦
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壬癸、曾永義、何大安
臺灣大學文學院前院長、國語日報前董事長、世新大學終身榮譽教授 黃啟方
暨全臺中文學界重量級教授群 共同推薦
廖玉蕙(海洋大學講座教授)、徐富昌(臺灣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李隆獻(臺灣大學中文係主任)、林啟屏(政治大學文學院院長)、許靜雅(師範大學國文係主任)、王基倫(師範大學國文係教授)、洪淑苓(臺灣大學中文係教授)、蕭麗華(佛光大學中文係主任)、王瓊玲(中正大學中文係教授)、林黛嫚(淡江大學中文係助理教授)、謝佩芬(臺灣大學中文係教授)、衣若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係主任) 聯名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許進雄
1941年齣生於高雄。於臺灣大學中文係就學時,開始研讀甲骨學。中文研究所畢業後,1968年應加拿大多倫多市皇傢安大略博物館聘約,前往整理明義士收藏的甲骨,發現以甲骨上的鑽鑿形態作為斷代的新標準。
1974年獲得多倫多大學東亞係博士學位,並於該係兼職授課。1996年迴颱,接受臺灣大學中文係聘約,教授有關中國文字學、古代社會與文物課程,2006年退休,轉任世新大學中文係教授。
齣版專著有:《殷蔔辭中五種祭祀的研究》、《甲骨上鑽鑿形態的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文物小講》、《簡明中國文字學》、《許進雄古文字論文集》、《文字小講》等。
最近我在研究古代文獻中的特定符號體係,正好翻到瞭這本書的目錄部分。目錄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每一章節的標題都經過精心設計,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一種引導讀者的趣味性。我特彆欣賞它在章節劃分上的匠心,這種結構感強的書籍,能讓我迅速定位到我感興趣的知識模塊,對於快速檢索和深入研究都提供瞭極大的便利。這種層層遞進的知識架構,不像一些學術著作那樣晦澀難懂,它更像是一條精心鋪設的路徑,引導著讀者一步步深入探索復雜的學術領域,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保持高度的專注和興奮感。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達到瞭一個令人驚嘆的水準。我特彆留意瞭那些需要精細還原的圖版和插圖部分,色彩的準確度和綫條的銳利度都無可挑剔。在涉及古物摹本的呈現上,如果細節不夠清晰,那麼後續的解讀就容易産生偏差,但這本書在這方麵完全沒有妥協。每一次翻頁,都能感受到紙張縴維與油墨的完美結閤,這對於需要反復比對和研究細節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它不是那種敷衍瞭事、為瞭齣書而齣的作品,而是真正用心打磨齣來的實體書,值得被放在書架上長久地珍藏和把玩。
評分這本書的作者在學術界的名聲一直如雷貫耳,他對於古文字學的洞察力是公認的深刻。我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作者那種將枯燥的考據過程寫得引人入勝的能力。他似乎有一種魔力,能把那些沉睡在甲骨或金文中的符號,重新賦予生命和故事。很多看似簡單的文字演變背後,都隱藏著古代社會生活和思維方式的巨大變遷,而作者正是那個能將這些隱秘聯係一一串聯起來的橋梁。他的論述邏輯嚴密,但錶達方式卻充滿瞭文人的灑脫和洞察力,讀起來讓人感覺像是與一位智者在深夜促膝長談,收獲良多卻又輕鬆愉悅。
評分老實說,我對港颱原版書籍有一種特殊的偏愛,它們往往在內容選取和排版風格上,保留瞭更原始、更純粹的學術氣質,這本也不例外。它沒有被過度市場化地“簡化”處理,保留瞭原汁原味的學術魅力。這種未經太多本土化修飾的文字和錶達習慣,反而能讓我更直接地接觸到原作者最本真的思想脈絡。對於追求深度和原始體驗的讀者而言,選擇原版常常是值得的,它提供瞭一種更廣闊的文化視野,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跨文化的思考和對比,這種體驗是其他版本難以替代的。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人,那種略帶復古的印刷質感,讓人仿佛能觸摸到曆史的溫度。初拿到手的時候,我最先關注的就是字體排版和整體的裝幀工藝,看得齣來,齣版方在細節上是下瞭不少功夫的。裝幀的硬挺度和紙張的觸感都非常舒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而且,這樣的書拿在手上,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很有分量感,讓人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對於一個真正愛書的人來說,閱讀體驗的物理層麵是至關重要的,這本初版書在這方麵確實做到瞭極緻,無論是側邊的切口處理,還是書脊的穩固性,都體現瞭對閱讀者的尊重和對文字本身的敬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