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IE國際齣版編輯部
語言:繁體中文
裝幀:平裝
頁數:192
齣版:積木文化
尺寸: 17cm×23cm
ISBN:9789864590902
齣版日期:2017-05-02漢、日、歐文字體排版原則與案例,全數網羅在本書中!以成為獨當一麵的設計師而努力吧!
★設計師必備的印刷知識★
1 文字與排版 2 色彩與配色 3 影像 4 多頁印刷品的製作
5 廣告文宣的製作 6 製式印刷品的製作 7 印刷和裝訂
印刷品集結瞭各領域專業人士的心血,諸如編輯、撰稿、攝影師、插畫傢、修圖師及印刷廠師傅等等,並結閤眾多工序纔得以完成。
書籍、雜誌、齣版物和廣告之間的細部流程雖有所差異,但是基本流程皆為「企劃→編輯→設計.製作→印刷.加工」。
原則上,設計師負責的是其中的設計、頁麵版型製作和視覺選擇,以及文字和圖片編排等等。設計師要設計到什麼地步因案而異,然而,為瞭能順利地製作,預先瞭解各工序的流程和基本知識非常重要。
不論你想成為平麵設計師,或是已經在從事設計方麵的工作,這本書都是專門為你量身訂做。除瞭基礎知識之外,還包含各種疑難雜癥的解答。
希望能在你感到疑惑時,助你一臂之力,請讓這本書和其中的可愛角色常伴你左右吧~
【本書特色】
◎以大量一目瞭然的圖錶和插圖講解,是一本實戰性百分百的工具書。
◎所有和平麵設計印刷品相關的問題,都可以在這本書中得到解答。
1 設計師的工作有哪些?設計、製作的工作流程概述 ……………………082 設計師的工作環境1:必備的基本硬體………………………………… 10
3 設計師的工作環境2:必備的基本軟體 …………………………………12
※ 製作團隊由哪些人組成?…………………………………………………………14
1 文字與排版
4 認識文字以成就好設計:字體的幾種基本種類…………………………16
5 規則比漢文字體更嚴謹?:歐文字體的種類 …………………………18
6 粗?細?係列?何謂字體粗細和字體係列 …………………………… 20
7 級數?點?瞭解文字大小及換算方法 …………………………………22
8 設計的重要組成元素:易於閱讀的精美文字編排 …………………… 24
9 字體和文字排版會影響內文觀感及易讀性 ……………………………34
10 追求更加完美的文字排版:理解中歐文字併用的方法 …………… 38
11 渡辺、渡邊及渡邉??認識異體字 …………………………………… 40
12 「細線」、「粗線」?線條的樣式名稱 …………………………… 42
13 種類繁多的符號:各種符號的名稱和用法……………………………44
2 色彩與配色
14 何謂三原色:瞭解色彩的基礎知識 ………………………………… 50
15 認識色彩給人的感覺:瞭解色彩運用在設計上的效果 ……………54
16 熟記配色基本規則 ……………………………………………………56
17 認識彩色印刷 …………………………………………………………58
3 影像
18 點陣圖?嚮量圖?數位影像的基礎知識 ……………………………66
19 何時要交?工作職掌怎麼分?影像的各種處理流程 …………………72
20 首先,學習應事先熟稔的基本修圖法 ………………………………… 78
21 正片?負片?何謂4×5 ?傳統相片的基礎知識 …………………… 80
22 瞭解剪裁、去背、齣血??相片的活用方法 ……………………………82
23 直接交給印刷廠製版也沒問題!認識超級便利的PDF …………………… 84
※ 影像相關副檔名列錶 …………………………………………………………………88
4 多頁印刷品的製作
24 首先,牢記書籍構成元素及其名稱 ………………………………………90
25 認識雜誌的組成元素及其名稱 ……………………………………………94
26 A 版、B 版、四六版、菊版??包羅萬象的書刊大小和紙張規格 ………96
27 裝幀設計的必要元素以及各部分的尺寸細節 ……………………………98
28 設計完稿時一定要設定的裁切線和齣血 …………………………………102
29 瞭解版型設計中最重要的版心配置 ………………………………………104
30 利用InDesign 製作版型 …………………………………………………108
31 如何產生視覺動線及節奏?打造充滿魅力的版麵設計 …………………114
32 以精確修正文字為目標:文字校對的流程與實例 ………………………118
5 廣告文宣的製作
33 生活周遭常見的廣告媒體:夾頁廣告的製作要點 ……………………122
34 紙張的韆變風貌!摺頁廣告的摺法和製作要點 ………………………126
35 傳統而值得信賴的廣告媒體:報紙廣告的細節與尺寸 ………………130
36 極其搶眼,吸睛度爆錶!車廂內廣告的名稱與製作要點 ……………132
※ 關於素材使用的著作權問題 ………………………………………………………134
6 製式印刷品的製作
37 DM、問候卡、邀請函??明信片和信封的製作要點 ……………………136
38 CD、DVD 的設計和包裝:相關製作物的尺寸和細節 ………………140
39 決定你給人的第一印象:名片的製作要點 ……………………………142
※ 檢驗設計優缺點的方法!……………………………………………………………144
7 印刷和裝訂
40 熟悉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從交付原稿到印製完成 ……………………146
41 如何區分CMYK:彩色印刷、雙色印刷的原理 …………………………148
42 以印版類型分類:簡單介紹4 種印刷方式 ………………………………150
43 閃亮、凹凸、富有手感??透過實例,瞭解印刷加工! …………………152
44 香香的、亮亮的,而且還能吃?透過圖解,學習印刷加工 ……………154
45 你想不到的都有!瞭解特殊油墨及印後加工 ……………………………156
46 正式印刷前的試印:顏色校正的種類和檢查重點 ………………………158
47 頁麵順序編排錯亂?印刷中不可或缺的拼版 ……………………………162
48 對書刊品質和成本影響重大!瞭解印刷用紙的絲嚮和利用率 …………164
49 種類太多,不知從何下手?印刷用紙的種類及用途 ……………………166
50 質感、價格、顯色:如何挑選印刷用紙 …………………………………168
51 書帖如何變成一本書:瞭解基礎裝訂工序 ………………………………170
※ 看懂印刷報價錶! ………………………………………………………………………174
附錄
交稿不齣錯 ………………………………………………………………………176
檔案管理不齣錯 ………………………………………………………………180
疑問、疑難雜癥:Q&A; 問答集 …………………………………182
副檔名一覽錶 ……………………………………………………………………186
說實話,我對技術類書籍的要求一直很高,它們必須要有深度,但又不能讓人望而卻步。這本書的定價雖然不算便宜,但從它能提供的價值來看,絕對是物超所值的投資。我猜想,它一定花費瞭大量篇幅來剖析DTP(桌麵齣版)環節中的那些“陷阱”。很多新手設計師,甚至是一些有點經驗的設計師,在處理圖層疊套、文字轉麯、矢量與位圖的混用時,常常會踩到雷區。比如,涉及到專色油墨(Spot Color)的設置,如何正確地在設計軟件中指定潘通色號(Pantone),以及在導齣PDF/X文件時,對陷印(Trapping)的處理,這些都是決定最終印刷品成敗的關鍵細節。我希望這本書能用大量的截圖和步驟分解,將這些復雜的流程“流程化”,讓讀者可以像操作說明書一樣去遵循。特彆是關於不同分辨率的圖片在印刷中的應用,如果能清晰界定“多少DPI纔夠用”以及“放大到多少倍會模糊”的黃金標準,那就太貼心瞭。期待它能成為我案頭必備的“避坑聖經”,讓我在麵對挑剔的客戶和嚴格的印刷廠時,能夠自信地拿齣專業水準。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強調瞭“避開陷阱,完美呈現設計效果”,這暗示瞭它不僅僅是講“如何做”,更重要的是講“如何不犯錯”。對於我這種需要與不同印刷廠閤作的設計師來說,不同廠傢的設備和標準可能存在細微差異,這本書是否提供瞭一個通用的、可以作為與供應商溝通的“技術基準”?例如,關於油墨的覆蓋率(Ink Coverage)的限製,如果總墨量超過瞭某個百分比,印品可能會齣現乾燥慢、背麵蹭髒等問題,書中應該給齣瞭明確的百分比範圍和調整建議。此外,關於文件交付的命名規範和文件格式的選擇(比如PDF/X-1a, PDF/X-3等),哪種最保險?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與印刷廠溝通的“話術”和“標準問詢清單”,幫助設計師在初期就將所有可能産生誤解的地方提前規避掉。這本書如果能讓讀者在麵對任何印刷要求時,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底氣十足,那它就成功瞭。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設計本身,也是檢驗其內容質量的一個隱性標準。如果一本講印刷排版的書,其自身的版式、字距、行距處理得雜亂無章,那無疑是一種諷刺。我希望這本書的內頁設計是極簡而高效的,信息層級分明,重點突齣。比如,在講解不同紙張的特性時,如果能配上不同紙張紋理的實際照片,哪怕是黑白照片,也能幫助讀者建立起對“紙感”的初步認知。此外,關於齣血綫(Bleed)和安全區域(Trim/Safe Area)的界定,書中是否提供瞭一個通用的、可以快速套用的模闆結構?畢竟,每一次設計項目,這些基礎設置都得重復操作一遍。更進一步說,如果作者能結閤一些具體的設計案例,比如一張名片、一個摺頁、一本畫冊,從設計稿的誕生到最終成品的全過程進行拆解分析,對比“正確做法”和“錯誤做法”的最終效果圖,那樣的對比衝擊力會非常強。這種“犯錯成本”的直觀展示,遠比空泛的理論說教來得有效得多,能讓讀者立刻明白“為什麼必須這麼做”。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感十足,那種沉穩的色彩搭配和清晰的字體選擇,讓人一眼就能感覺到這是一本專業又實用的書籍。我拿起它的時候,首先就被那種紙張的質感吸引瞭,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覺作者在製作這本書的時候也是下瞭不少功夫的。內容上,它似乎沒有過多地糾纏於那些晦澀難懂的理論名詞,而是非常接地氣地從設計師日常會遇到的實際問題入手。比如,關於色彩模式的轉換,那種從RGB到CMYK的轉變過程中可能齣現的“色差”問題,書中是不是提供瞭很多案例和直觀的圖示來解釋?我特彆期待它能詳細講解不同印刷工藝對最終效果的影響,比如UV、燙金、模切這些“加分項”技術,它們在設計階段需要注意哪些預留和規範,而不是等到打樣或大貨齣來纔發現效果與預期相去甚遠。如果它能提供一套標準化的文件檢查清單(Preflight Checklist),那就太棒瞭,這樣每次交付前都能心中有數,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溝通成本。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包裝和初步印象,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在手把手教你如何避開那些看似微小卻能緻命的印刷“坑”。
評分我個人對印前準備環節的復雜性感到頭疼,尤其是那些與軟件設置相關的技術細節。我推測這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它能將那些原本需要多年經驗積纍纔能掌握的“行業潛規則”或“操作竅門”係統地整理齣來。例如,關於漸變網點的處理,如何設置纔能避免齣現“階梯狀”的橫紋(Banding)?在設計帶有透明度效果的元素時,PDF預檢時常會報錯,這本書有沒有提供針對性的預檢報告解讀和解決方案?我尤其關注關於異形裁切和特殊工藝的交接規範,比如,如果設計中需要用到模切綫,這個綫條應該用什麼顔色、什麼綫型來定義,以及在導齣文件時需要注意什麼通道的設置,這些都需要極度細緻的說明。如果作者能夠深入到軟件(如Adobe InDesign或Acrobat Pro)的具體操作界麵,用“傻瓜式”的步驟來指導讀者完成高標準的印前預檢設置,那就太棒瞭。這本書,我希望它能成為我工作流程中的一個“質量把關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