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廣東涼茶》
作者:施旭光/主審、蔡華文/主編
尺寸:寬15cmx高21cm 大卅二開
國際書號(ISBN):9789621464729
齣版社:萬裏機構.得利書局
頁數:272
裝幀:平裝
印刷用色:四色
齣版日期:2017-07-01
語種: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本書圖文並茂地講解瞭飲用涼茶的常識、廣東涼茶的淵源、傳統製作工藝和現代生產情況。
重點介紹針對85個病癥近300種實用保健涼茶方,每種涼茶方都從【功效】【配方】【製法】【主治】【用法】【禁忌】【方解】七個方麵作闡釋,不僅提供藥廠批量製藥的大劑量比例,也提供瞭一般傢庭自行煎煮的用量,還有茶劑及沖劑的用法用量。
作者簡介
施旭光/主審
醫學博士,廣州中醫藥大學方劑學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內科門診主任醫師;廣東省高校“韆百十”人纔工程校級培養對象。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方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現代中醫學雜誌》編委。長期從事中醫方劑學、中醫內科學的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善於用中醫方法治療內料常見病和疑難雜癥,在中醫養生保健、藥膳食療、中醫治未病等方麵有較深入的研究。
蔡華文/主編
嶺南文化研究者。
目錄
前言
章 何謂廣東涼茶
第二章 飲用涼茶的常識
(一)飲用涼茶的理論指導
(二)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
1.平和質(A型)
2.氣虛質(B型)
3.陽虛質(C型)
4.陰虛質(D型)
5.痰濕質(E型)
6.濕熱質(F型)
7.血瘀質(G型)
8.氣鬱質(H型)
9.特稟質(I型)
(三) 飲用涼茶的注意事項
第三章 廣東涼茶的製作工藝
(一) 廣東涼茶的傳統製作工藝
(二) 廣東涼茶的現代加工工藝
(三) 廣東涼茶現代製作工藝流程
(四)廣東涼茶國際標準研究
第四章 涼茶的實用方
呼吸係統病
涼茶
病毒性流感茶
感暑中暑涼茶
痰多咳嗽涼茶
支氣管擴張涼茶
肺結核涼茶
消化係統病
肝炎涼茶
急性胃腸炎涼茶
通便涼茶
循環係統病
降血壓涼茶
高脂血癥涼茶
降糖涼茶
消脂減肥涼茶
甲狀腺腫涼茶
治療原發性血小闆減少性紫癜涼茶
痛風涼茶
小兒病
小兒齣水痘涼茶
治麻疹涼茶
流行性腮腺炎涼茶
嬰幼兒夏季熱涼茶
百日咳涼茶
小兒肺炎涼茶
嬰幼兒夜啼涼茶
小兒疳積涼茶
小兒厭食涼茶
小兒傷食癥涼茶
小兒盜汗涼茶
急驚風涼茶
治鵝口瘡涼茶
小兒腹瀉涼茶
治遺尿涼茶
幼兒急疹涼茶
兒童多動癥涼茶
婦科病
經前期緊張涼茶
治經行先期涼茶
月經過多涼茶
痛經涼茶
閉經涼茶
崩漏涼茶
治帶下病涼茶
產褥感染涼茶
催乳涼茶
迴乳涼茶
急性乳腺炎涼茶
乳頭溢液涼茶
治夢交涼茶
外陰瘙癢涼茶
盆腔炎涼茶
子宮肌瘤涼茶
更年期綜閤癥涼茶
男科病
治陽痿涼茶
固精涼茶
強中涼茶
治血精涼茶
急、慢性炎涼茶
增生涼茶
陰囊濕疹涼茶
囊癰涼茶
耳鼻喉齒科病
急性結膜炎涼茶
麥粒腫涼茶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涼茶
口腔潰瘍涼茶
牙痛涼茶
牙齦齣血涼茶
急、慢性咽炎涼茶
聲嘶與失音涼茶
急性扁桃體炎涼茶
鼻齣血涼茶
鼻竇炎涼茶
排泄係統病
膽囊炎、膽石癥涼茶
泌尿係感染涼茶
泌尿係結石涼茶
痔瘡涼茶
皮膚病
黃褐斑涼茶
濕疹涼茶
帶狀皰疹涼茶
蕁麻疹涼茶
治藥疹涼茶
化妝品皮炎涼茶
銀屑病涼茶
痤瘡涼茶
酒渣鼻涼茶
其他
煙酒過多涼茶
案桌疲勞涼茶
用「腦」過度茶
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齣瞭僅僅介紹“涼茶配方”的範疇,它深入挖掘瞭涼茶背後的社會文化生態。通過對不同曆史時期涼茶鋪的變遷、涼茶師傅的傳承方式的描述,我看到瞭一個鮮活的、與時俱進的民間醫療體係。書中提到的那些老字號涼茶鋪,不僅僅是賣飲品的店鋪,更是社區信息交流的中心,是老廣們情感寄托的地方。這種“煙火氣”的描述,讓冰冷的藥材一下子有瞭人情味。尤其欣賞作者對“非遺”傳承的關注,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保持涼茶的本真味道和核心價值,是一個非常值得深思的議題。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思考,我們現代社會過度依賴速效化學藥物,是否錯失瞭這種慢工細活、注重整體調理的傳統智慧?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視角,去反思我們對待自身健康和傳統文化的態度。
評分我必須強調一下這本書在“係統性”上的齣色錶現。它不是零散的知識點羅列,而是構建瞭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從涼茶的曆史源頭講起,逐步過渡到藥材的辨識、配方的組成邏輯,再到具體的應用場景(如暑濕、燥熱、內火旺盛等),最後探討瞭現代涼茶的發展和挑戰。這種層層遞進的結構,使得讀者可以非常順暢地吸收知識,建立起一個完整的認知體係。蔡華文先生在梳理這些復雜脈絡時,展現瞭極高的專業素養,使得即便是對中醫理論不甚瞭解的讀者,也能清晰地把握住核心概念。我尤其贊賞它對一些常見誤區的澄清,比如“涼茶並非人人可飲”的忠告,體現瞭嚴謹負責的科學態度。總而言之,這本書是瞭解廣東涼茶文化、曆史、藥理的一部不可多得的權威參考書,實用性與學術性達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值得反復研讀。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真的讓人眼前一亮,看得齣香港萬裏機構在齣版製作上的用心。紙張的質感很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不像有些學術書籍那樣輕飄飄的。更讓我驚喜的是,那些“圖說”的部分,色彩還原度極高,無論是藥材的紋理還是老照片中的場景,都仿佛觸手可及。我特地對比瞭書裏一些早期涼茶鋪的影像資料和現在的對比,那種曆史的變遷感非常強烈。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就像是跟著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在嶺南的街巷裏穿梭,聽他娓娓道來每一味草藥的故事,以及它們如何融入廣東人的日常生活中。它並非一本高冷的學術專著,而更像是一本精緻的“生活美學指南”,成功地將復雜的藥理知識用一種非常直觀、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即便是初次接觸中醫養生的人,也能輕鬆上手。這本書絕對值得放在書架上細細品味,時不時翻閱一下,總會有新的感悟。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我以前對廣東涼茶的認知就停留在“苦口良藥”這個層麵,看完之後纔發現裏麵蘊含瞭多麼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曆史傳承。作者們對各種藥材的性味、歸經講解得非常透徹,不是那種乾巴巴的理論堆砌,而是結閤瞭大量的曆史故事和民間傳說,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尤其是那些圖文並茂的部分,清晰地展示瞭不同藥材的形態,對於我這種隻認識幾味常見藥材的“門外漢”來說,簡直是救星。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不同涼茶配方差異的探討,同一個“五花茶”,在不同地區、不同師傅手裏,配方和功效都會有細微的變化,這種“一地一味,一人一方”的精妙之處,體現瞭傳統智慧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書裏不僅僅是教你怎麼“治病”,更多的是在引導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順應自然,調和陰陽,這種理念對於現代快節奏生活下的人們來說,太有指導意義瞭。我甚至開始嘗試自己去瞭解和搭配一些溫和的草本飲品,體驗那種迴歸本源的寜靜感。
評分作為一個從小在北方長大的人,對嶺南濕熱氣候的調理方式一直充滿好奇,這本書完美地解答瞭我的疑惑。書中對於“濕”和“熱”在人體內如何作祟,以及涼茶如何針對性地進行清熱祛濕,講解得非常清晰有力。作者施旭光先生的文字功底深厚,邏輯性極強,他沒有迴避涼茶的“苦”,而是深入分析瞭這種苦味背後的藥效和口感平衡之道,讓人對這種傳統飲品油然而生敬意。特彆是關於“藥食同源”的理念在涼茶中的體現,書裏舉瞭好多實例,比如如何用一些食材來中和藥材的寒性,使得藥性更溫和。我原本以為涼茶就是一味藥,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它其實是一門關於氣候、地域、體質相互作用的精妙科學。讀完後,我不僅對廣東涼茶有瞭更深的理解,甚至開始重新審視我們北方一些傳統的藥膳和湯水,這種跨地域的文化藉鑒和啓發是非常寶貴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