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宏輝
出版: 原點  
页数:272
语种:繁体中文
装帧:平裝 
出版日期:2017-08-10
尺寸:19 cm * 23 cm     
ISBN: 9789869494250
一窺建築師之眼造訪40次,終於找到的隱藏門道
京懷石、京便當、京工藝、京茶道、京名宿、京建築、京庭園……
食、住、遊、藝,15類中地位最高的前三家
45最高評價名所名物╳不說不知的京文創,體驗一生懸命的古都靈魂
文創精神嚴選極上標的
京都,許多人去過。但真正的古都極上生活美學,不是匆匆停留的觀光客,所能一窺堂奧的。建築師黃宏輝憑著對京都的執著,造訪四十餘次。早年自由行靠著台灣出版的旅遊指南和日本建築專業期刊,地毯式搜索每一寸角落,自以為是深度之旅了。無意間在京都書店,購得日本出版的旅行指南,才發現更多前所未得知的訊息,因此進入日本在地人推薦事物的第二階段。這期間又進出日本書店和台灣紀伊國屋,尋訪更進階資料,只挑單項事物的專門報導,舉凡京料理、京工藝、京名宿、京庭園、京茶道,甚至京文學,以類型區分各類生活美學專書,比起一般觀光期刊公關式的報導更深入,甚至發現許多從未聽聞的隱藏版名所名物。在這第三階段的旅程,黃宏輝開始從「文創」角度嚴選「極上精神」的標的物,從而完成了這本書。
2/3隱藏版京都揭露
這進階式的過程當中所獲的經驗,第一時期是廣度;第二時期是深度;第三時期是「隱藏版」的揭露。意味著書中有2/3是一般人所不知的,另外1/3也許大家去過,但欣賞角度不同,透過建築師敏銳的觀察力分享表面之外的底蘊。第三階段專書疊起來有一米高,特別關注在專業職人的相關產業、事物及設計品,分為15類,各類只取其精華,再嚴選其具代表性的三家,在日本稱這現象為「御三家」。分類容易,但要指定御三家則令人糾結,這三家必須有鮮明色彩與眾不同的高辦識度,另外還要有高端極上精神,甚至在歷史定位中不可或缺。嚴選到如此苛刻程度,就不知不覺進入「隱藏版」世界。
不說不知的極上滋味
湯豆腐是京都必嘗的美食,但其實北方貴船川的夏日「川床料理」享譽全日本,席坐在河床邊面對水瀑享用流水素麵,是天人合一的品食韻事。京都瓢亭懷石料理老鋪獲得米其林三星頭銜,卻是全世界第一家拒絕領獎,只因認為西方人不懂1200年的古都精神,沒資格評定京懷石料理。究竟四百年老鋪有何獨到的自慢滋味?哪些食材,是京都專屬的在地美味?野生香魚是其中之一,多細刺的魚肉,憑著刀工,做出少見的生魚片。而另一個罕見的夏日美味主角─「鱧」,這是台灣人陌生的海鮮食材,全身佈滿小刺,要用刀工在魚身一寸長裡切上24刀,才能將小刺切碎吞食,「鱧」專門店絕無僅有,京都僅此一家。又或者,只想輕鬆嘗試庶民美食,去在地人慣吃的「廣川鰻料理」、「にこら蕎麥麵」、「点邑天婦羅」,是性價比高的米其林一星美食,而「吉兆便當」與「瓢亭別館松花堂便當」,則是只要用十分之一的價格,就能品嘗到米其林三星的主廚便當。
不說不識的高逸珍品
論及日本和菓子,「虎屋」的名號最為響亮,但其實只接受預定的天皇御用老店「龜屋伊織」,是不為遊客所知的隱藏版國寶。三百年歷史「一保堂茶鋪」內,買不下手的鎮店之寶「天下一」,若是在店內茶席用茶,就可用十分之一的價格,品嘗到此高單價珍品。名宿佟家,是大文豪川端康成都到京都必定長期投宿的住所,其中他曾住過的十四號房,有著何等神祕的奇景,引發作家靈感?喜歡清水燒,若直接拜訪集陶藝大師駐村創作的「清水燒團地」,會有與藝術家一對一且免除中間價格剝削的收藏驚喜。而說到京都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陶藝家河井寬次郎、園藝家重森三玲的私宅,絕對值得一訪。而近代的建築創新,除了MIHO美術館外,安藤忠雄與栗生明的博物館建築,一樣走出經典中的創新。
這種種的京都美好,讓人不免想到若是能在台灣出現多好!但這並不是消極性的羨慕就罷,作者於每篇文章最後,都妄想著如何將相同的精神態度,經過在地風土條件改造實踐於台灣。旅行之後的確獲得些許靈感,然後才是「生活美學文創精神」落實的開始。
【內行人才知的京都之最】
京都野遊祕境──嵐山、宇治、貴船
京都百年傳統料理──平野屋、堺萬、奧丹
京都懷石禪風美學──嵐山吉兆、菊乃井、瓢亭
京庶民美食──廣川鰻魚飯、にこら蕎麥麵、点邑天婦羅
京都百年茶鋪──中村藤吉、一保堂、虎屋一条本店
京都一生懸命和菓子──龜屋伊織、植村義次、川端道喜
京都傳統町屋名宿──俵屋、佟家、炭屋
京都藝術展示名所──京都陶板名畫の庭、平等院鳳翔館、MIHO美術館
京都近代藝術巨匠──河井寬次郎紀念館、橋本關雪紀念館、重森三玲邸庭園
黃宏輝
畢業於淡江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建築碩士。
「璞石麗緻溫泉會館」建築師,熱愛「旅行」與「品食」而聞名,曾有5年內旅行50多次的紀錄。2007年出版《極上之味》一書即獲年度美食作家,現為黃宏輝建築師事務所主持設計師,作品《君悅》、《涵碧》、《上善若水》等,多次獲得國家建築金質獎、國家卓越建設獎。著有《極上之味》(2007)、《極上之湯》(2009)、《極味之選》(2011)、《世界極上之宿》(原點,2017)。
Contents
第一章     京野遊御三所
1 嵐山──櫻白楓紅輝映的野遊經典
2 宇治──京都城市美學中茶與禪的結合
3 貴船──臨川享用佳餚的夏日野趣
第二章     京傳統料理御三家
1 鮎茶屋?6?4平野屋──四百年歷史的江戶氛圍鮎料理
2 堺萬──一百五十年歷史的珍稀鱧料理
3 奧丹──三百八十年歷史精進湯豆腐料理
第三章     京另類料理御三家
1 十二段家本店──一百五十年歷史京和牛料理
2 ひろ文──貴船神祕幽靜川床料理
3 美山莊──落實慢食樂活的摘草料理
第四章     京懷石御三家
1 京都「吉兆」?6?4嵐山本店──傳統中的米其林三星創意料理
2 「菊乃井」本店──追求唯美的米其林三星京懷石指標
3 瓢亭本館──保留茶道精神的400年米其林三星歷史老舖
第五章     京庶民美食升等一星版御三家
1 うなぎ屋廣川──以關東口味征服關西的米其林一星鰻料理
2 蕎麥屋にこら──專注於蕎麥麵本身的米其林一星職人魂
3 点邑──從家常晉升極上的米其林一星天婦羅料理
第六章     京便當御三家
1 吉兆便當──追求極致美感的頂級便當
2 瓢亭?6?4別館──高級料亭的入場券松花堂便當
3 京趣味 菱岩──供應祇園兩百年的隱藏版便當
第七章     京茶竂御三家
1 中村藤吉──融宇治歷史文化於一茶
2 一保堂──三百年從一而終的茶滋味
3 虎屋?6?4京都一条店──國際本鋪的古蹟再利用
第八章     京禁裡和菓子御三家
1 龜屋伊織──即將失傳的天皇御用國寶
2 御洲濱司?6?4植村義次──素人藝術家的簡單美學
3 川端道喜──茶道大師與天皇加持的最高地位
第九章     京風新旅店御三家
1 京都麗思卡爾頓酒店──鴨川對岸低調的東方古典
2 京都凱悦酒店──傳統暗藏新意的極簡東方禪味
3 虹夕諾雅京都──還原老京都精神的嵐山四百年祕境
第十章     傳統京宿町屋御三家
1 俵屋──藝術性全日本之最的百年經典
2 柊家──因川端康成指定而嶄露的文藝風采
3 炭屋──以茶道款待貴客的茶宿精神
第十一章 京傳統工藝御三品
1 唐長──創業四百年的文創唐紙
2 西陣織──一走出文創之路的歷史名物
3 清水燒──與藝術家面對面的陶藝聚落
第十二章 京美術館現代建築御三家
1 陶板名畫之庭──動線交織的戶外遊走庭園
2 平等院鳳翔館──與古跡並存的輕透空無博物館
3 MIHO美術館──隱於山林的藝術桃花源
第十三章 京近代藝術御三家
1 河井寬次郎紀念館──用手藝守護美好生活的京都靈魂
2 橋本關雪紀念館──近代藝術承先啟後第一人
3 重森三玲邸庭園──近代日本造園史上唯一的藝術家
第十四章 京庭園御三所
......
第十五章 京文豪御三家
......
从作者对场景描绘的侧重点来看,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对“仪式感”近乎偏执的推崇。无论是清晨庭院中那一滴露珠的角度,还是茶室里炭火的温度控制,书中对这些微小元素的强调,都在无声地构建着一种近乎完美的理想生活图景。这种描摹并非空洞的辞藻堆砌,而是充满了对季节更迭、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通过文字,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淡淡的香道气息,感受到木制拉门被轻柔推开时的声响。这本书成功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感官体验系统,它教会我们如何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甚至触觉去“品味”一个空间,这种对体验细节的捕捉,是许多同类书籍所无法企及的高度。它将“生活”这件事,提升到了“艺术创作”的高度。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改变,是它重塑了我对“旅行价值”的认知。过去,我可能更关注于收集“到此一游”的证据,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将书中所倡导的那种深度沉浸、注重内在体验的生活方式,渗透到我日常琐碎的生活中去。它不仅仅是介绍京都的某个地方,更是提供了一套可以被复制和内化的“审美操作系统”。例如,关于如何对待日常使用的物件,如何安排一餐一饭的流程,这些看似与远方古都无关的思考,却因为书中的引导而变得鲜活起来。这种从外在场景的描绘,过渡到内在精神的重塑,是这本书最令人赞叹的成就。它不只是一个目的地指南,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自身生活中的美学潜力与被遗忘的诗意。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和内容编排,显示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视角。它似乎打破了传统的地域划分,而是以主题——比如“光影的艺术”、“器物的灵魂”、“时间的味道”——来组织内容,这种抽象化的引导,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层次感。我惊讶地发现,即便是对于我这个自认为对京都颇有了解的读者,书中依然能呈现出许多前所未闻的细节和故事,那些关于家族传承、材料选择、乃至招待礼仪的深度剖析,都展现出作者为了挖掘这些“原点”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这种深度挖掘的能力,让这本书超越了泛泛的游记范畴,更像是一部深入文化肌理的田野调查报告,只是用了一种极其优雅和亲近的方式呈现出来。它让我对这座古城产生了更加敬畏和好奇的复杂情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次视觉盛宴,从封面到内页排版,无不透露出一种沉静而高级的美感。触感上,纸张的选择也极为考究,拿在手里便能感受到一种厚重和精致,这对于一本专注于“美学之旅”的书籍来说,无疑是加分项。我特别喜欢它在留白处理上的匠心独运,既不会让人觉得空泛,又能有效地引导读者的视线,将焦点集中在那些精选的图文之上。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心策划的慢节奏漫步,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自然流畅,没有丝毫的突兀感。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立刻预感到,这不仅仅是一本旅行指南,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它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期待感,仿佛在邀请我放下手中的俗务,一同潜入那份被时间打磨过的,属于古都的独特氛围之中。这本书的实体质感,为它所描绘的“究极生活美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对“慢生活哲学”的深刻洞察和细腻捕捉。它没有像许多旅游书籍那样追求打卡热门景点,而是巧妙地将笔触深入到京都日常生活的肌理之中,那些隐藏在巷弄深处的匠人精神、代代相传的饮食之道,都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作者的文字功力深厚,笔触时而如涓涓细流般温婉,时而又似清泉激石般有力,精准地勾勒出一种既古老又摩登的生活哲学。它不是简单地介绍“哪里好玩”,而是引导我们思考“如何生活才能更有质感”。每读完一个小章节,我都会停下来,思考自己生活中的那些被忽略的“美”,这种由内而外的启发性,远超我预期的收获。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美学,往往藏在那些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对传统的尊重之中,而不是浮光掠影的追逐潮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