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数据分析:
不是数据的罗列,而是管理问题的挖掘
不是泛泛的总结,而是一针见血的洞见
既需要总结历史规律,更需要预测未来走势
既需要规避经营暗礁,更需要筑建竞争壁垒
《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思路、方法、应用与工具》为从事企业经营数据分析工作的人员以及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提供数据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思路、方法、应用与工具》的内容来自笔者长期从业经验的总结,所有的内容都是从企业的实际应用出发,涵盖了多个行业,其中包括生产制造业、零售服务业、电商行业等,读者可以将其中的思路和方法轻松地应用到实践工作中。
《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思路、方法、应用与工具》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中的大数据介绍、数据分析的目的、数据分析的思路、对比与对标、分类、聚类、逻辑关系、预测、结构、各职能部门的具体数据分析、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介绍。
《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思路、方法、应用与工具》适合企业的管理者与数据分析人员,以及对大数据感兴趣的读者。另外,《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思路、方法、应用与工具》还可以作为企业内部的数据分析培训教材。
赵兴峰
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MBA双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北京信宜明悦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具有20年跨国公司经营数据分析实战经验,曾就职于宝洁、惠氏、摩立特、LG电子等国际知名企业,从事市场研究、商业智能、战略研究等。
目前专注于大数据时代下政府和企业的数据治理、数据统筹、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应用推广,致力于推动企业和政府利用数据实现战略转型与升级,构建智慧企业、智慧政府、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态。
第 1 篇概述篇 1
第 1章企业中的大数据 2
1.1 什么是数据?什么是数据技术 3
1.2 数据分类 8
1.3 数据类型 13
1.4 数据结构和数据结构化 16
1.5 数据质量及其八个指标 27
1.6 数据处理与数据清洗 33
第 2章数据分析的目的 42
2.1 数据是数字化的证据——没有记录下来的事情就没有发生过 43
2.2 追溯——追责、求根源、求真相 44
2.3 监控——监督、检查、评估、监控、检测 46
2.4 洞察——探寻规律,掌握发展的钥匙 47
2.5 商机——挖掘未被满足的需求 47
2.6 预测——指导未来实践的规律 48
第 3章数据分析的思路 50
3.1 先总后分,逐层拆解 51
3.2 抽丝剥茧,寻踪问迹 54
3.3 内涵外延,概念清晰 57
3.4 可视化作图——按照认知规律作图展示 58
3.5 识图的九个基本方法 77
3.6 管理常识是数据分析的基础 92
第 2 篇方法篇 97
第 4章对比与对标——识别事物的基本方法 98
4.1 对比是识别事物的基本方法 99
4.2 对比——横向、纵向及多维度对比 100
4.3 比值比率背后的逻辑 104
4.4 指标的逻辑与管理指标 107
4.5 对标的层次和维度 111
4.6 标杆管理与榜样的力量 122
第 5章分类——认知事物的基本方法 125
5.1 什么是分类?为什么要分类?分类的方法是什么 12
5.2 解构事物的三要素——要素、属性和行为 134
5.3 维度分类法 137
5.4 属性分类法 138
5.5 流程分类法 140
5.6 层级分类法 142
5.7 分类中的权重设定问题 143
第 6章聚类——寻找规律的第一步 147
6.1 聚类的基本逻辑 149
6.2 聚类的因子和主成分 152
6.3 聚类的步骤 154
6.4 有序聚类与时间序列聚类 161
第 7章逻辑关系——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规律 163
7.1 相关性与相关系数分析 164
7.2 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与科学规律 167
7.3 果因关系与因果关系,看不见的事物发展逻辑 168
7.4 事物发展规律的复杂性与科学抽象 171
7.5 因果关系与回归分析 173
7.6 逻辑回归 179
7.7 关联与共生——现象与规律的探寻 180
第 8章预测——数据分析的目标 183
8.1 预测是数据分析的目的 184
8.2 预测的必要性和误差的必然性 188
8.3 经验预测法 190
8.4 类比预测法 192
8.5 惯性法与时间序列分析 195
8.6 逻辑关系预测法 198
第 9章结构——事物组成的“配方” 201
9.1 解构与结构 202
9.2 结构关系影响着事物的根本属性 205
9.3 结构的基准——激励中的预期管理比实际激励更加有效 208
9.4 关键要素与非关键要素 209
9.5 组合——人、财、物等企业资源的搭配 212
9.6 结构化效率分析 216
随着大数据技术逐步在企业端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利用数据技术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企业对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对管理者的数据分析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关于各种企业经营数据分析的培训不多,图书也比较少,社会上的职业教育机构与大专院校虽然开始培养该方向的人才,但远远未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笔者撰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从事企业经营数据分析工作的人员以及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提供数据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这些思路和方法是笔者在长期工作中以及在为企业提供数据化管理咨询服务项目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并结合企业实际应用场景进行介绍,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
本书具有以下3个特点。
启发性
本书重点强调的是思路和方法,“授人以渔”的理念贯穿始终。举一个例子,波士顿(BCG)矩阵或者麦肯锡-GE矩阵是用来评价产品和业务以及规划业务线或者产品线的,它是一个工具,其背后就是矩阵的思维方法,即从两个维度对一类事物进行评价。通过这个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对产品、客户、区域市场、业务团队进行评价;在维度选择上,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衡量指标,例如规模指标、速度指标、效率指标、效益指标、竞争力综合指标等。本书介绍了大量类似的分析数据思路,这也是本书大的特色之一。
实用性
本书内容来自笔者长期从业经验的总结,所有内容都是从企业的实际应用出发,并且涵盖了多个行业,其中包括生产制造业、零售服务业、电商行业等,读者可以将其中的思路和方法轻松地应用到实践工作中。
延展性
本书不是简单地演示一个案例的具体操作,也不是描述一个方法的细节,而是通过思路和方法的理论性总结,让读者学会数据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能够将一个场景下的分析方法延伸到更多的场景下。例如,基于人事矩阵的策略不仅能用在企业与客户纠纷处理中,还可以用在社会关系处理、家庭关系处理等场景下,这种延展性大大增加了本书的适用范围。
通过阅读本书,企业的管理者可以提升数据分析的能力,数据分析师可以开拓思路,提高解读数据的能力。另外,本书还可以作为企业内部的数据分析培训教材。
作 者
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救星!我一直想深入了解如何利用企业经营数据来优化决策,但市面上很多书要么讲得太理论,要么讲得太浅显,让我摸不着头脑。直到我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它真正地填补了我的知识空白。作者没有上来就抛出各种复杂的模型和算法,而是循序渐进地讲解了数据分析的整个流程,从数据的收集、清洗、整理,到如何构建分析框架,再到最终的数据解读和应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案例,涵盖了市场营销、销售预测、客户关系管理等多个企业核心业务场景。通过这些案例,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数据分析是如何落地,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比如,在关于客户流失预警的部分,作者详细拆解了如何识别关键的流失指标,并利用模型进行预测,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干预措施。这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发,让我认识到数据并非冰冷的数字,而是蕴含着洞察企业运营脉搏的宝贵信息。这本书让我觉得,即使我不是数据科学家,也能掌握利用数据驱动企业发展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数据不仅仅是数字,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作者在书中对于“用数据治理企业”的理念阐述得淋漓尽致。他不仅从技术层面讲授了如何进行数据治理,更重要的是,他从管理层面强调了数据治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数据治理体系。我一直认为,数据治理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良好的数据治理是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激发创新活力的基石。书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数据治理是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更精准的营销、更优化的运营、更敏捷的决策。特别是关于数据质量管理的部分,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如何识别和修复数据质量问题,从而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数据治理的巨大潜力和价值,也让我对如何将数据真正融入企业战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对企业大数据管理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过去,我总觉得大数据管理就是把数据存起来,或者用一些工具来清理一下。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大数据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涉及到数据的生命周期管理,从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到数据的共享和应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严格执行。书中对于数据架构的设计、数据仓库的构建、数据湖的应用,以及元数据管理等方面都有深入的探讨。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部分,在当今信息泄露风险日益增高的时代,这部分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作者提出的多层次安全防护策略,以及合规性的要求,让我对如何构建一个既安全又高效的大数据平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大数据管理的“操作手册”,它不仅告诉了我“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怎么做”。
评分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我之前读过的任何一本关于大数据的书籍。作者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来吓唬读者,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甚至有些“接地气”的语言,把复杂的概念讲得明明白白。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数据治理”的章节,这部分内容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头疼的问题。很多企业都知道数据很重要,但却不知道如何管好自己的数据,导致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分析结果也无法令人信服。作者从数据资产的定义、数据标准的建立、数据质量的监控,到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都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特别是关于数据孤岛问题,作者提出了许多实用的解决方案,让我豁然开朗。它让我明白,良好的数据治理是进行有效大数据分析的前提,没有干净、规范的数据,再先进的分析工具也无济于事。读这本书,就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行业前辈在手把手地教我,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也让我对大数据在企业中的应用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惊叹于数据分析的强大力量,以及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作者在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种数据分析方法,比如回归分析、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等,更重要的是,他着重强调了如何将这些方法与具体的企业经营目标相结合。我一直对如何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可执行的商业洞察感到困惑,而这本书恰恰解决了我的难题。书中通过大量的实战演练,展示了如何从业务问题出发,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技术,最终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例如,在分析产品定价策略时,作者展示了如何利用用户行为数据和市场竞争数据,通过回归模型来预测不同价格点对销售额的影响,从而帮助企业制定最优的定价方案。书中对各种分析工具的介绍也十分到位,从Excel到SQL,再到R和Python,以及一些专业的数据可视化工具,都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讲解,让我对如何选择和使用这些工具有了清晰的认识。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实操的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