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數據分析:
不是數據的羅列,而是管理問題的挖掘
不是泛泛的總結,而是一針見血的洞見
既需要總結曆史規律,更需要預測未來走勢
既需要規避經營暗礁,更需要築建競爭壁壘
《企業經營數據分析——思路、方法、應用與工具》為從事企業經營數據分析工作的人員以及企業中的高層管理者提供數據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企業經營數據分析——思路、方法、應用與工具》的內容來自筆者長期從業經驗的總結,所有的內容都是從企業的實際應用齣發,涵蓋瞭多個行業,其中包括生産製造業、零售服務業、電商行業等,讀者可以將其中的思路和方法輕鬆地應用到實踐工作中。
《企業經營數據分析——思路、方法、應用與工具》主要內容包括企業中的大數據介紹、數據分析的目的、數據分析的思路、對比與對標、分類、聚類、邏輯關係、預測、結構、各職能部門的具體數據分析、常用的數據分析工具介紹。
《企業經營數據分析——思路、方法、應用與工具》適閤企業的管理者與數據分析人員,以及對大數據感興趣的讀者。另外,《企業經營數據分析——思路、方法、應用與工具》還可以作為企業內部的數據分析培訓教材。
趙興峰
北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MBA雙碩士,西安交通大學工學學士,北京信宜明悅谘詢有限公司創始人。
具有20年跨國公司經營數據分析實戰經驗,曾就職於寶潔、惠氏、摩立特、LG電子等國際知名企業,從事市場研究、商業智能、戰略研究等。
目前專注於大數據時代下政府和企業的數據治理、數據統籌、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應用推廣,緻力於推動企業和政府利用數據實現戰略轉型與升級,構建智慧企業、智慧政府、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態。
第 1 篇概述篇 1
第 1章企業中的大數據 2
1.1 什麼是數據?什麼是數據技術 3
1.2 數據分類 8
1.3 數據類型 13
1.4 數據結構和數據結構化 16
1.5 數據質量及其八個指標 27
1.6 數據處理與數據清洗 33
第 2章數據分析的目的 42
2.1 數據是數字化的證據——沒有記錄下來的事情就沒有發生過 43
2.2 追溯——追責、求根源、求真相 44
2.3 監控——監督、檢查、評估、監控、檢測 46
2.4 洞察——探尋規律,掌握發展的鑰匙 47
2.5 商機——挖掘未被滿足的需求 47
2.6 預測——指導未來實踐的規律 48
第 3章數據分析的思路 50
3.1 先總後分,逐層拆解 51
3.2 抽絲剝繭,尋蹤問跡 54
3.3 內涵外延,概念清晰 57
3.4 可視化作圖——按照認知規律作圖展示 58
3.5 識圖的九個基本方法 77
3.6 管理常識是數據分析的基礎 92
第 2 篇方法篇 97
第 4章對比與對標——識彆事物的基本方法 98
4.1 對比是識彆事物的基本方法 99
4.2 對比——橫嚮、縱嚮及多維度對比 100
4.3 比值比率背後的邏輯 104
4.4 指標的邏輯與管理指標 107
4.5 對標的層次和維度 111
4.6 標杆管理與榜樣的力量 122
第 5章分類——認知事物的基本方法 125
5.1 什麼是分類?為什麼要分類?分類的方法是什麼 12
5.2 解構事物的三要素——要素、屬性和行為 134
5.3 維度分類法 137
5.4 屬性分類法 138
5.5 流程分類法 140
5.6 層級分類法 142
5.7 分類中的權重設定問題 143
第 6章聚類——尋找規律的第一步 147
6.1 聚類的基本邏輯 149
6.2 聚類的因子和主成分 152
6.3 聚類的步驟 154
6.4 有序聚類與時間序列聚類 161
第 7章邏輯關係——尋找事物之間的因果規律 163
7.1 相關性與相關係數分析 164
7.2 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與科學規律 167
7.3 果因關係與因果關係,看不見的事物發展邏輯 168
7.4 事物發展規律的復雜性與科學抽象 171
7.5 因果關係與迴歸分析 173
7.6 邏輯迴歸 179
7.7 關聯與共生——現象與規律的探尋 180
第 8章預測——數據分析的目標 183
8.1 預測是數據分析的目的 184
8.2 預測的必要性和誤差的必然性 188
8.3 經驗預測法 190
8.4 類比預測法 192
8.5 慣性法與時間序列分析 195
8.6 邏輯關係預測法 198
第 9章結構——事物組成的“配方” 201
9.1 解構與結構 202
9.2 結構關係影響著事物的根本屬性 205
9.3 結構的基準——激勵中的預期管理比實際激勵更加有效 208
9.4 關鍵要素與非關鍵要素 209
9.5 組閤——人、財、物等企業資源的搭配 212
9.6 結構化效率分析 216
隨著大數據技術逐步在企業端應用,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利用數據技術提升管理效率和決策的科學性。企業對數據分析人纔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對管理者的數據分析能力也提齣瞭新的要求。但是目前關於各種企業經營數據分析的培訓不多,圖書也比較少,社會上的職業教育機構與大專院校雖然開始培養該方嚮的人纔,但遠遠未能滿足企業的需求。
筆者撰寫本書的目的是為從事企業經營數據分析工作的人員以及企業中的高層管理者提供數據分析的思路和方法。這些思路和方法是筆者在長期工作中以及在為企業提供數據化管理谘詢服務項目中總結和提煉齣來的,並結閤企業實際應用場景進行介紹,具有實用性和適用性。
本書具有以下3個特點。
啓發性
本書重點強調的是思路和方法,“授人以漁”的理念貫穿始終。舉一個例子,波士頓(BCG)矩陣或者麥肯锡-GE矩陣是用來評價産品和業務以及規劃業務綫或者産品綫的,它是一個工具,其背後就是矩陣的思維方法,即從兩個維度對一類事物進行評價。通過這個分析方法,我們可以對産品、客戶、區域市場、業務團隊進行評價;在維度選擇上,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衡量指標,例如規模指標、速度指標、效率指標、效益指標、競爭力綜閤指標等。本書介紹瞭大量類似的分析數據思路,這也是本書大的特色之一。
實用性
本書內容來自筆者長期從業經驗的總結,所有內容都是從企業的實際應用齣發,並且涵蓋瞭多個行業,其中包括生産製造業、零售服務業、電商行業等,讀者可以將其中的思路和方法輕鬆地應用到實踐工作中。
延展性
本書不是簡單地演示一個案例的具體操作,也不是描述一個方法的細節,而是通過思路和方法的理論性總結,讓讀者學會數據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從而能夠將一個場景下的分析方法延伸到更多的場景下。例如,基於人事矩陣的策略不僅能用在企業與客戶糾紛處理中,還可以用在社會關係處理、傢庭關係處理等場景下,這種延展性大大增加瞭本書的適用範圍。
通過閱讀本書,企業的管理者可以提升數據分析的能力,數據分析師可以開拓思路,提高解讀數據的能力。另外,本書還可以作為企業內部的數據分析培訓教材。
作 者
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獨特,它不像我之前讀過的任何一本關於大數據的書籍。作者沒有用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來嚇唬讀者,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甚至有些“接地氣”的語言,把復雜的概念講得明明白白。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數據治理”的章節,這部分內容是我一直以來非常頭疼的問題。很多企業都知道數據很重要,但卻不知道如何管好自己的數據,導緻數據質量參差不齊,分析結果也無法令人信服。作者從數據資産的定義、數據標準的建立、數據質量的監控,到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都進行瞭係統性的闡述。特彆是關於數據孤島問題,作者提齣瞭許多實用的解決方案,讓我豁然開朗。它讓我明白,良好的數據治理是進行有效大數據分析的前提,沒有乾淨、規範的數據,再先進的分析工具也無濟於事。讀這本書,就像是請瞭一位經驗豐富的行業前輩在手把手地教我,讓我少走瞭很多彎路,也讓我對大數據在企業中的應用有瞭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數據不僅僅是數字,更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作者在書中對於“用數據治理企業”的理念闡述得淋灕盡緻。他不僅從技術層麵講授瞭如何進行數據治理,更重要的是,他從管理層麵強調瞭數據治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符閤企業實際情況的數據治理體係。我一直認為,數據治理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但讀完這本書,我纔明白,良好的數據治理是提升企業整體運營效率、降低經營風險、激發創新活力的基石。書中通過生動的案例,展示瞭數據治理是如何幫助企業實現更精準的營銷、更優化的運營、更敏捷的決策。特彆是關於數據質量管理的部分,作者詳細介紹瞭如何建立數據質量監控機製,如何識彆和修復數據質量問題,從而確保分析結果的可靠性。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數據治理的巨大潛力和價值,也讓我對如何將數據真正融入企業戰略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對企業大數據管理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全新的維度。過去,我總覺得大數據管理就是把數據存起來,或者用一些工具來清理一下。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大數據管理是一個係統性的工程,它涉及到數據的生命周期管理,從數據的采集、存儲、處理、分析,到數據的共享和應用,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心設計和嚴格執行。書中對於數據架構的設計、數據倉庫的構建、數據湖的應用,以及元數據管理等方麵都有深入的探討。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部分,在當今信息泄露風險日益增高的時代,這部分內容顯得尤為重要。作者提齣的多層次安全防護策略,以及閤規性的要求,讓我對如何構建一個既安全又高效的大數據平颱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本書就像是一本大數據管理的“操作手冊”,它不僅告訴瞭我“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怎麼做”。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讓我驚嘆於數據分析的強大力量,以及它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作者在書中不僅詳細介紹瞭各種數據分析方法,比如迴歸分析、聚類分析、時間序列分析等等,更重要的是,他著重強調瞭如何將這些方法與具體的企業經營目標相結閤。我一直對如何將抽象的數據轉化為可執行的商業洞察感到睏惑,而這本書恰恰解決瞭我的難題。書中通過大量的實戰演練,展示瞭如何從業務問題齣發,選擇閤適的數據分析技術,最終得齣有價值的結論。例如,在分析産品定價策略時,作者展示瞭如何利用用戶行為數據和市場競爭數據,通過迴歸模型來預測不同價格點對銷售額的影響,從而幫助企業製定最優的定價方案。書中對各種分析工具的介紹也十分到位,從Excel到SQL,再到R和Python,以及一些專業的數據可視化工具,都進行瞭簡明扼要的講解,讓我對如何選擇和使用這些工具有瞭清晰的認識。這本書不僅提升瞭我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它給瞭我實操的信心。
評分這本書簡直就是我的救星!我一直想深入瞭解如何利用企業經營數據來優化決策,但市麵上很多書要麼講得太理論,要麼講得太淺顯,讓我摸不著頭腦。直到我翻開這本書,纔發現它真正地填補瞭我的知識空白。作者沒有上來就拋齣各種復雜的模型和算法,而是循序漸進地講解瞭數據分析的整個流程,從數據的收集、清洗、整理,到如何構建分析框架,再到最終的數據解讀和應用。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提供瞭大量的實際案例,涵蓋瞭市場營銷、銷售預測、客戶關係管理等多個企業核心業務場景。通過這些案例,我能夠清晰地看到數據分析是如何落地,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的。比如,在關於客戶流失預警的部分,作者詳細拆解瞭如何識彆關鍵的流失指標,並利用模型進行預測,為企業提供瞭有效的乾預措施。這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灌輸,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發,讓我認識到數據並非冰冷的數字,而是蘊含著洞察企業運營脈搏的寶貴信息。這本書讓我覺得,即使我不是數據科學傢,也能掌握利用數據驅動企業發展的能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