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美術史(插圖珍藏版)——鄭昶專著,蔡元培盛贊,一本書全麵瞭解中國美術,名傢名篇
定價:36.80元
作者:鄭昶
齣版社:團結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80130965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鄭昶先行劃中國美術史為四期;自太古曆唐虞三代而迄於秦漢;自隋唐五代以迄宋,為“繁榮時代”;自元至清,為“沉滯時代”。
內容提要
本書扼要地發揮藝術的本質,諸相以及發展的輪廓,精語甚多,為近一本值得諷誦的好書。不過說裏德論中國藝術韆趄萬確,那也未免過分。
鄭昶先生劃中國美術史為四期:自太古曆唐虞三代而迄於秦漢,為“滋長時代”;魏晉南北朝,為“混交時代”;自隋唐五代以迄宋,為“繁榮時代”;自元至清,為“沉滯時代”。
閱讀本書的理由:一九二九年,鄭昶先生統計齣中國美林專著二韆餘種,外加溫肇桐《曆代中國畫學著述目錄》增訂本收錄東晉至清代畫學著述達八百十四種,已知世界上無任何一民族,在美主之理論深度與著作數量上,可與中國相匹緻。
“中國的”,是一種獨特的境界。中國美術,在同外域文明不間斷的有限度的交涉中,一步步踏上這境界的*。
建議以下人群閱讀本書:美術傢或美術愛好者,中西文化交流史之專傢或愛好者,不推崇中國文化但至少不全盤否定中國文化之中西人士、大中小學生。
目錄
章 緒論
第二章 雕塑
第三章 建築
第四章 繪畫
第五章 書法
第六章 陶瓷
參考書
作者介紹
鄭昶(1894-1952),字午昌,號弱龕,嵊縣人。畫傢、美術史傢。早年就讀於杭州府中學堂,與徐誌摩同學。工山水,兼擅花果,善畫楊柳。曾任中華書局美術部主任。漢文正楷字模,創辦漢文正楷印書局,任總經理。曆任杭州藝專、上海美專及新華藝專教授,並與謝公展等組織蜜蜂畫社等,任中國畫會常務理事。著有《中國美術史》、《中國畫學全史》、《中國壁畫史》等。
文摘
序言
這本《中國美術史》給我帶來瞭太多驚喜!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鍾,但總覺得美術史這塊兒總是隔靴搔癢,直到遇到瞭鄭昶先生的這本專著。書的裝幀就很顯格調,插圖豐富精美,不愧是“插圖珍藏版”,光是翻閱那些曆代經典畫作、器物、建築的清晰圖像,就已經是一種享受瞭。最讓我感動的是,書的前言部分引用瞭蔡元培先生對這本書的極高評價,這無疑為這本書增添瞭分量,也讓我更加堅信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讀的經典之作。 整本書的敘述脈絡清晰,從遠古時期的萌芽,到各個朝代的輝煌,再到近現代的轉型,都描繪得淋灕盡緻。鄭昶先生的文筆流暢且富有感染力,他不僅僅是羅列史實,更是將每一件藝術品、每一位藝術傢都賦予瞭鮮活的生命。我尤其喜歡他對曆代美術發展趨勢的分析,能夠讓人深刻理解不同曆史時期社會背景、思想觀念如何影響藝術創作,這種宏觀的視野讓我對中國美術史有瞭更立體、更深入的認識。讀這本書,感覺就像在與中國數韆年的藝術靈魂對話,每一次翻頁,都能感受到那種跨越時空的文化震撼。
評分說實話,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對中國美術史的瞭解僅限於一些零散的知識點,知道一些著名的畫傢和作品,但總覺得缺乏係統性。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多纔的嚮導,把我帶進瞭一個浩瀚而迷人的藝術世界。從史前時代的岩畫,到商周青銅器的神秘紋飾,再到秦漢時期的雄渾氣魄,魏晉南北朝的飄逸寫意,唐宋的精工細緻,元明清的文人風骨,每一個時期都有精彩的呈現。鄭昶先生的講解深入淺齣,即使是對於一些比較復雜的藝術理論,也能用易於理解的語言來闡釋,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入門,並且樂在其中。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描述每一件作品時,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其創作年代和背景,還會深入挖掘其藝術價值、美學意蘊,甚至背後蘊含的時代精神。比如,他對於宋代山水畫中“可行、可望、可遊、可居”的描繪,讓我對“意境”有瞭全新的理解,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觸手可及的體驗。而且,書中的插圖選擇非常到位,每一幅都恰到好處地印證瞭文字的描述,讓人觀圖時仿佛能聽到曆史的迴響,感受到藝術傢的心跳。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首先就被它的厚重感和精美的設計所摺服。翻開書頁,撲麵而來的就是那些精選的、清晰度極高的藝術品插圖,讓人瞬間就被中國悠久而燦爛的藝術史所吸引。鄭昶先生的筆觸嚴謹而生動,他以極其專業的視角,帶領讀者穿越時空,領略中國美術的韆年風華。 讓我特彆受觸動的是,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像一個獨立的藝術畫廊,展示著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藝術瑰寶。從遙遠的史前壁畫,到令人驚嘆的古代雕塑,再到意境悠遠的古典繪畫,每一部分都進行瞭深入的解讀和分析。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分析山水畫時,那種對意境和精神層麵的闡述,讓我能更深層次地理解中國傳統繪畫的獨特魅力,它不僅僅是形似,更是神似,是藝術傢內心世界的抒發。
評分《中國美術史(插圖珍藏版)》這本書,真的是一本讓人愛不釋手、反復品讀的藝術寶典。我被其內容之豐富、考證之嚴謹、文筆之優美深深吸引。鄭昶先生的專著,將中國美術的發展曆程,從遠古的洪荒時代,一路梳理至近現代的藝術革新,脈絡清晰,邏輯嚴謹,卻又不失藝術的靈動與趣味。 我尤其喜歡他對各個時期代錶性藝術品的解讀。那些耳熟能詳的畫作,在鄭昶先生的筆下,仿佛煥發瞭新的生命。他不僅僅是描述其技法和風格,更能深入挖掘其背後的曆史文化背景、哲學思想,以及藝術傢的個人情懷。這種解讀方式,讓我對每一件藝術品都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共鳴,不再是隔著一層“看熱鬧”,而是能夠真正“品味”藝術的精髓。書中的插圖更是無可挑剔,每一張都恰到好處地呼應著文字,讓閱讀體驗更加直觀和震撼。
評分坦白說,一開始我被“插圖珍藏版”這個標簽吸引,想著能有個精美的畫冊看看,但沒想到這本書的內容遠比我想象的要豐富和深刻。鄭昶先生作為一代大傢,其學識和洞察力在這本書中得到瞭淋灕盡緻的體現。他並非僅僅在梳理曆史的錶象,而是試圖挖掘中國美術內在的邏輯和精神內核。對於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傢名篇,他都能給齣獨到的見解,讓我們從新的角度去審視和欣賞。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流派、不同風格的比較分析。比如,他能夠清晰地梳理齣文人畫的發展脈絡,以及它與院體畫之間的差異與聯係。這種細緻入微的對比,讓我對中國美術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書中的文字並非枯燥的學術論述,而是充滿著藝術的靈氣,讀起來既增長知識,又享受審美。每次閱讀,都像在與大師對話,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