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 | 作者 | 潘公凯 |
| 定价 | 120.00元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1166017 | 出版日期 | 2012-10-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1.721Kg |
| 内容简介 | |
透视1840—1999年中国美术及社会的发展进程 |
| 作者简介 | |
| 潘公凯,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家学渊源,父亲为中国画大家潘天寿。1996年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调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在15年的校长生涯中,使这两所中国重要的美术学院迅速发展为世界的美术学院。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学界难得的潜心之作,理论创新性十分强,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这一独特的视角反观整个美术界、艺术界乃至中国社会历史的转型和发展,资料扎实,论证严谨,是一本难得的学术大作。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装帧和标题都给我一种庄重而学术的感觉,仿佛一本厚重的艺术史著作,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我一直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好奇,想知道在那个剧烈变革的时代,艺术家们是如何在吸收西方艺术精华的同时,保持民族的文化特质,并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而全面的历史叙事,详细介绍中国现代美术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各个阶段,以及其中涌现出的重要艺术家和他们的代表作。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不同艺术流派的形成原因、艺术主张和表现手法,并分析它们在中国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同时,我也非常关注那些在特定历史时期,艺术如何成为思想启蒙和民族精神象征的载体。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精神和艺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我渴望通过阅读它,获得更广阔的艺术视野和更深刻的文化感悟。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立刻吸引了我,因为它触及了我一直以来非常感兴趣的领域。我一直对中国近代以来艺术发生的巨大变革感到好奇,想知道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艺术家们是如何思考,如何创作,又是如何应对来自西方艺术的冲击,同时又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解答。我期待作者能够清晰地梳理出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脉络,从早期受到西方影响的探索,到民族化和创新化的发展,再到新中国成立后艺术的新篇章。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梳理,而是能够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细致的分析,让我对每一位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我想知道,在那个充满挑战的年代,艺术家们是如何突破束缚,如何用他们的画笔和雕塑说话,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份对中国艺术史的深度导览,我期待它能让我沉浸其中,领略中国现代艺术独特的魅力与力量。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名字,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我曾在画册或展览中惊鸿一瞥的中国现代艺术作品,它们总是给我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我对这本书充满期待,希望它能为我揭开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我特别想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现代美术的创作思潮是如何演变的?例如,从早期留学归来的艺术家们带来了怎样的西方艺术理念,他们又是如何将这些理念与中国本土的文化情怀相结合?在动荡不安的年代,艺术又是如何成为人们表达情感、寄托希望,甚至是进行社会批判的有力武器?我希望作者能提供详实的史料,深入剖析不同艺术流派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碰撞。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展现那些被历史尘封的优秀艺术家及其作品,让我们有机会认识更多被忽视的艺术瑰宝。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对中国现代美术史的了解,更是对那个时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探索,我希望它能带给我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礼。
评分当我看到《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这个书名时,我的内心就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去了解。我一直对中国现代艺术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感到非常着迷,尤其想知道在那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年代,艺术家们是如何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探索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清晰地梳理出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早期受到西方影响的艺术家们的探索,到后来如何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再到新中国成立后艺术所经历的变化。我更希望书中能够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介绍一些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他们艺术的魅力和思想的深度。我想知道,在那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艺术是如何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不同思想的重要桥梁。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寻找中国艺术灵魂的旅程,我希望能从中获得对中国现代艺术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沉静而厚重的历史感,深邃的色彩和恰到好处的留白,似乎在诉说着中国现代美术一路走来的不易与辉煌。翻开扉页,一股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个艺术的殿堂。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了解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名字,感受他们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将西方艺术的养分与东方传统的根基相结合,创造出独属于中国的现代艺术语言。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大量精美的插图,能够让我直观地欣赏到那些杰出的作品,去体会艺术家们在创作时的心路历程,以及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社会背景。尤其想知道,那些在动荡年代里诞生的艺术作品,是如何承载着时代的印记,又如何影响着后世的艺术发展。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现代美术是如何一步步从萌芽走向繁荣,以及它在中国文化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对中国艺术灵魂的探索之旅,我期待它能带给我丰富的视觉享受和深刻的思想启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