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六個階段講述瞭1857年至1937年共80年的日本曆史。如果用日本近代史固有的語言來錶述各個時代,六個階段可以簡單概括為:“公武閤體”→“尊王倒幕”→“殖産興業”→“明治立憲製”→“大正民主”→“昭和法西斯主義”。不過,即便列齣瞭各時代的特徵,仍無法明白各時代的相互關係。於是,作者將這六個階段改稱為“改革時代”→“革命時代”→“建設時代”→“運用時代”→“重組時代”→“危機時代”。“公武閤體”相當於“改革時代”,“尊王倒幕”相當於“革命時代”,“殖産興業”相當於“建設時代”,“明治立憲製”相當於“運用時代”,“大正民主”相當於“重組時代”,“昭和法西斯主義”相當於“危機時代”。
本書將1937年以暗示“危機時代”終結、“崩潰時代”開始的形式結束瞭分析。原因在第六章中也有論述,就是說,“崩潰時代”自日中全麵戰爭開始,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到太平洋戰爭會以失敗收場。
##極清晰的曆史圖景,很適閤導人入門
評分##簡明易懂的近代史觀
評分##感覺標題取得過於宏大
評分##日文版剛齣的時候買瞭,當時就心想國內應該引進一下,還真的齣中文版瞭????
評分##有主綫,以憲法和結黨為貫穿。能明顯能感受到對西鄉隆盛評價之高
評分##作者行文簡略、思路清晰,並常與前研究對話,但對普通讀者並不友好。難得之處是對幾十年間左右日本政壇的不同勢力做瞭勾勒和串聯,梳理齣富國、強兵、憲法、議會幾派背後的利益集團和不同時勢條件下的更替,頗有啓發。
評分##極清晰的曆史圖景,很適閤導人入門
評分##作者的階段論且不說優劣,對明治維新以來到1937年間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麵做瞭地道分析。對政界上層元老-重臣一綫變化,對內閣、議會的政黨化發展情況,著墨較多。1889年憲法確定前後的影響,特彆是在強調憲法“統帥獨立權”的規定及影響,印象深刻,作者不愧是專門研究過日本憲政史的學者。政友會與軍部皇道派、民政黨與統製派閤作,後來政黨與軍隊對立,以及30年代政界液化,實力碎片無力抵製軍部,印象也很深。中譯本大體流暢,有一些編輯問題,前半部分較多,西鄉隆盛多次用“勝”字,需要修訂。p.s. 對日本近代政治、經濟以及軍事深入瞭解以後再看東亞的近代史,彆是一番風景。
評分##翻譯太要命瞭,建議先讀通史再讀這本。內容偏政治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