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或独自一人,或带着孩子读外文诗歌、看西方绘画展时,你手边应该有一本《沙仑的玫瑰》,它能帮助你很好地理解西方文化中的那些意向。无处不在的天鹅、头颅、花、塔楼、葡萄酒和玫瑰分别在讲述什么?怎么去理解?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导,作家谈瀛洲,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教授 、博导卢丽安推荐的《沙仑的玫瑰》全三册,分别讲述了英文、法文、德文3语种中的6个文化意向,配有200多幅画作,全彩印刷。
书中附课程视频二维码,扫码即听课,实现“视听读”“书+课”的全方位立体化知识学习。
这场独创性极高的致美体验,必定能撩拨起更多对文学文化求索的热情。
================================================================
《沙仑的玫瑰》脱胎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副教授包慧怡、法文系副教授陈杰、德文系副教授姜林静三位明星老师首次在复旦大学校内联合开设的跨学科、跨语种文学精读课,从天鹅、头颅、花、塔楼、葡萄酒和玫瑰这6个经典的意象入手,从诗歌的意象阐析、绘画的视觉符码到哲学的纵横导引,透过国际的视野、广博的见闻和清丽的文字对三语文学和绘画进行解读,并挖掘了与其有关的独具魅力的人文故事与浪漫典故,配上神秘、高贵、迷离、荒诞、恐怖而又浪漫的画作,让读者宛如置身于承载着历史烟尘与依附着神秘灵性的异域殿堂之中。
##三位分别在英法德文学领域有成熟造诣的青年学者共同撰写的美丽小书,最喜欢的(并且也是我私心认为写的最好的)还是我们小包,太喜欢读她写英/爱文学传统掌故与中世纪种种了,且诗人译诗,诗性在两种语言间跳跃流转。姜林静文章好,诗译笔一般,陈杰则较为匠气。
评分##三小本真好玩,一开始还觉得是不是有点太短了,但看的时候它提供了不少新鲜的看法和角度,还有知识点特别好玩!有些世界太陌生了之前从来没接触过,像中世纪的伊斯兰世界,哎呀,那时候真的是,伊斯法罕,天下之半。迫不及待再看一遍。
评分##4.5星 “歌唱就是存在” “诗人一生对玫瑰的热爱也的确正如玫瑰本身:层层叠叠,痛苦、欢愉、抗争、顺服,最终都化为内心对内心的诗意抚摸。”6个经典意象,畅游诗歌神境。
评分##【藏书阁打卡】去年夏天冒着大雨,去浦东图书馆,听了沙仑的玫瑰讲座。三位年轻老师学者,将玫瑰在英语、法语、德语诗歌中的不同意象进行解析。包慧怡是名声在外,一直都非常喜欢,也一如即往的渊博有趣,说莎士比亚写诗赞美起情人来就像猪,浑身都是宝;令人惊艳的陈杰老师,将诗歌解析得如同侦探小说,抽丝剥茧,从拗口矛盾的文句里,寻找线索,最终抓住作者向往希腊精神,反抗中世纪压抑的主题;姜林静老师也讲得很有趣,以极短但最难解的诗句为例,提供各种解读可能。系列讲座都非常精彩,幸而讲完了,还出了这一套书籍,可以保存着慢慢看。三本书选择了天鹅和头颅、花和塔楼,葡萄酒和玫瑰,作为主题意象,在英法德语中,查看这些意象如何解析又重叠,构思出一首首精妙的诗歌,其中还夹带着许多西方艺术背后的意象知识,而且深入浅出,轻松又好读。
评分##讲解了几个诗歌中的经典意象。
评分##2020已读113,总体4.4星。关于欧洲诗人经常使用的意象的解读。果然想要真正理解西方诗歌没有大量的西方文学文化历史等知识根本办不到。就如同没有掌握很多典故的话不靠注释很难理解中国的古诗词一样。天鹅,头颅,舟,封闭之园,玫瑰等等意象初窥门径,然后对于叶芝的诗歌起了兴趣。后面可以读一下。
评分##再见了文学系!
评分##再见了文学系!
评分##三小本真好玩,一开始还觉得是不是有点太短了,但看的时候它提供了不少新鲜的看法和角度,还有知识点特别好玩!有些世界太陌生了之前从来没接触过,像中世纪的伊斯兰世界,哎呀,那时候真的是,伊斯法罕,天下之半。迫不及待再看一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