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产业

思想产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丹尼尔·W.德雷兹内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致谢 / 001
第一篇
引 言 思想市场的变形 / 003
第一章 思想重要吗? / 023
第二章 悲观主义者、党派分子及财阀如何改变思想市场 / 049
第二篇
第三章 对学术研究机构的常规批判 / 087
第四章 为什么经济学繁荣发展,而政治学只能勉强生存 / 120
第五章 时移世易:这已经不是父辈时代的智库了 / 146
第六章 蓬勃发展的公共思想私募市场 / 173
第三篇
第七章 知识分子“品牌”的希望与危机 / 207
第八章 思想产业在正常运转吗? / 234
第九章 推特传播思想:不可不说的思想社交媒体 / 258
结 论 思想产业的黑暗骑士理论 / 281
参考文献 / 301
索 引 / 327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2019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图书

★2019南大出版社最受读者喜爱的十大好书

★一本料多、劲爆、老练的美国思想产业实录。公共知识分子跌下神坛,思想领袖居于社科金字塔顶端。

“我们致敬《思想产业》……对美国思想市场历史脉络的细致梳理,它揭示了传统权威公信力下降、政治极化和经济不平等加剧,是造成美国思想市场权势转移的深层动因,为我们观察当下的文化状况提供了有效入口。

我们也致敬作者德雷兹内,他从思想产业内部出发,颇具勇气地批判了思想领袖为得到富人赏识而丧失信仰和原则的犬儒行为,并重申知识分子的公共责任与道德底线。”

——2019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致敬词

内容简介

公共知识分子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总是在一些拥有极高话语权的政治评论杂志上,围绕各种类型的话题发表意见。但近年来,公共知识分子却被另一类思想家所取代,这一新晋群体被称为思想领袖。与公共知识分子不同的是,思想领袖通常在那些与公众联系较为紧密的机构工作,而较少在高端杂志上进行辩论,他们的想法总是雄心勃勃且备受称赞。

当代思想的生产与传播已经按照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模式来组织与运营。这些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丹尼尔•W.德雷兹内在本书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并向我们展现了当代美国乃至西方公共知识分子的生活。德雷兹内认为,尽管当今的思想产业存在一些负面的内容,但它非常擅长广泛地传播思想,并吸引着大量渴望新想法的人。

用户评价

评分

##屁股决定脑袋,而这里从屁股上看脑袋,适用于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从一个更高视野看待知识问题。方便看破许多知识分子的自命清高。。

评分

##翻译的名字哗众取宠,浪费白天时间。

评分

##政治极化、社交媒体兴起、智库市场化带来的传统智库、学者权威的消解,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如何认识政治学者距离外交决策越来越远的问题?长期以来,国际关系理论秉持着结构主义分析视角,认为国际关系下的大格局问题完全都是有结构性的力量决定,个人的短期的因素无足轻重,但对于政治决策者而言我只需要知道在如此情景下我该如何决策,你严密论证结构性因素反而缺乏解释力和实用性。这也许就是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之间的差异吧!

评分

##公共知识分子目前依旧担当得起对思想领袖进行制约的重任,但是权威公信度的下降、政治两极化程度的加深以及经济不平等现象的日益加剧,都在削弱公共知识分子传达真相的能力。由于人们对各种形式权威的信任感下降,以权威的身份进行辩论不再像以往那样具有说服力了。自由派思想领袖可能仅仅因为党派偏见便否定保守派公共知识分子,反之亦然。富豪可以资助他们喜欢的思想领袖,确保这些思想领袖不会轻易消失在时间的洪流里。以上各个因素,都不利于提高公共领域内对公共知识分子批评的认可度。这一切的结果,便是一个运作不良的思想市场。明星思想领袖比明星公共知识分子更能适应这样的环境~~本书是一本系统讨论作为公共知识分子代表的思想领袖在社会浪潮中的作用及其塑造来源,基于统计学数据的现代社会关照。被评为2019新京报年度十大,书有所值。

评分

##作者本书重点说了「思想领袖」与传统知识分子的区别,思想领袖通俗地可理解为网红知识份子,得益于出色的表达能力,品牌意识、更加自信,因此享受更多的关注与经济回报,受到追捧与欢迎。思想领袖的崛起来着三个趋势:对权威信任感缺失、政治极化、与贫富差距加剧。给我最大的启发的是几个案例的分析,克里斯坦森的「创新理论」兴起的原因与批判、弗里德曼等超级思想领袖的多角度解析。不难的出,不仅仅是财富差距会继续拉大。注意力市场同样也是如此,勤奋与学会表达格外重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品牌去运营。这个世界额外奖励会表达,愿意表达的人。最后,作者还是蛮可爱、诚实的,自我批判与嘲讽,回应了那句「知识分子的命运,要么痛恨自己与财富、成功、民望彻底无缘,要么是名利双收后陷入深深愧疚」,作者显然是后者。

评分

##说实话看的稀里糊涂,理解的部分内容很有冲击性,会有“啊原来这是这样的”感叹 对于识别某些思想领袖的面目和本质提供了一把刀 重申知识分子要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底线 #加入了会在适时读第二遍的清单 #好歹是啃完这本书了

评分

自《最后的知识分子》以后,经眼的又一部敢言之作。料多,易读,火辣,正是“思想领袖”范儿。虽是以智库和外交为核心,却切中了当下普遍的“思想市场”的病脉。大学里的知识分子,在故步自封的象牙塔里老去。而所谓公共知识分子,“要么作为英雄死去,要么苟且活着,直到目睹自己被逼成为恶棍”,这是思想产业的“黑暗骑士”理论。第一章提纲挈领,最值得赞美。最后一章用了很多笔墨以作者亲身经历举例,是自夸也是自嘲,相当矛盾,相当有趣。另外,作者全程吐槽TED,有同感。

评分

##这是相当有趣的一本书,作者显然是保守主义者,提出了思想市场以及思想产业的说法,实际上细致讲述了思想背后的知识分子在这个世界上的变化以及围绕他们的困境。思想领袖是演员,有价值的是公共知识分子,但是公共知识分子养不活自己,都主动或者被动的往领袖的路上挤。书最后一张,讲述自己的生活和反思格外有意思

评分

##思想也在碎片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