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五部分,共九章。中间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古巴比伦的三种书写:词表、预兆表和法律表(法典)。前后两部分为巴比伦认识论的引言与结论。通过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对三种书写进行研究,作者论证了古代巴比伦的认识论是基于“书写”。正因为基于书写而非现实,三种书写中分别出现了不会为人使用的词、不可能的现象和实际不存在的法条。这一现象在西方理性看来是混乱和无理性的,却自有逻辑,其背后的逻辑就是基于楔形文字书写的特征与规律以及“列表”这种书写格式。这种逻辑即是古巴比伦的“哲学”。
##缺乏苏美尔和阿卡德语基础去理解这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有些困难。词表的编撰遵循听觉、视角、主题等多个方面,而且这些规则对巴比伦人来说没有优先级,这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词表的结构方便他们通过书写来创造概念,确实有些新意。讨论古代法律的章节与哲学几乎无关,最重要的认识论讨论也显得有点薄弱。总结起来,就是巴比伦的认识论是基于对文本的研究和拓展,而不是经验
评分##对于现代哲学来说,一般都以希腊哲学为认知起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确实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本书的论证可以说相对严谨,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只是部分内容仍旧没有跳脱出作者本身的生长与环境影响,但是巴比伦作为一种已经灭绝的文明,只能靠后人来研究,希望日后能看到更多的新角度。
评分##对于现代哲学来说,一般都以希腊哲学为认知起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确实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本书的论证可以说相对严谨,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只是部分内容仍旧没有跳脱出作者本身的生长与环境影响,但是巴比伦作为一种已经灭绝的文明,只能靠后人来研究,希望日后能看到更多的新角度。
评分##①感官的、环境的、可被观察的世界是脆弱虚伪的,而书写是崇高神圣的,远远高于现实,不是书写要依据现实而变,而是恰恰相反。巴比伦人过于超前地意识到了单纯的观察对于知识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现实并没有优于文本,文本要比现实重要。 ②阿淑尔巴尼帕的图书馆≈到处借文物不还的国博 ③占卜师之间存在竞争,而且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同事,随时准备称其为江湖骗子。(注里还说有个人指控同事吃畸形胎儿…… ④在遥远的过去,神教授圣贤们使用文本,那时这些预兆系列在神界与人界之间的交叉口被创作出来,有极少数凡人,他们进入神界又返回人间。众神以谜语形式说话,无论他们所说的多么具有真理性,他们的信息都需要解释。文本是知识的自主来源,常常靠自己增加篇幅。
评分##作者试图从美索不达米亚文字的书写逻辑中探求隐藏在其中的深层逻辑,一种以书写为中心的学术创作,是与客观现实相对分离的且非基于经验累积的,可以通过互文、读音、联想等进行发散、类比与再创造,包括词汇列表、占卜和法律……就是……嗯……好像……现在网上AI续写的各种沙雕文……?我觉得每一种文化对于世界的思考是应该得到尊重的,无论其是否有超人的理性精神与哲学思辨
评分##苏美尔与阿卡德列表文献所反映出的认识论。列表文献不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而是基于语义和文字的纯学术创造。没有哲学流派与观点,只是探讨了认识论的底层逻辑。前边的文献类型学研究我觉得都特别好,尤其倒数第二章还勾勒了列表文献的流变。但最后关于概念自主的讨论有点难以接受。借助“概念自主”(每个词语都是其多义的复合体本身)和“巴比伦学术背后的原则”(就只是逻辑上简单的发散与关联),我们可以解释与理解巴比伦人的认识论,但想要用它们来为“巴比伦人缺乏抽象概念”这一明显的缺陷作辩护,说服力还是太弱了。
评分##苏美尔与阿卡德列表文献所反映出的认识论。列表文献不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而是基于语义和文字的纯学术创造。没有哲学流派与观点,只是探讨了认识论的底层逻辑。前边的文献类型学研究我觉得都特别好,尤其倒数第二章还勾勒了列表文献的流变。但最后关于概念自主的讨论有点难以接受。借助“概念自主”(每个词语都是其多义的复合体本身)和“巴比伦学术背后的原则”(就只是逻辑上简单的发散与关联),我们可以解释与理解巴比伦人的认识论,但想要用它们来为“巴比伦人缺乏抽象概念”这一明显的缺陷作辩护,说服力还是太弱了。
评分##缺乏苏美尔和阿卡德语基础去理解这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有些困难。词表的编撰遵循听觉、视角、主题等多个方面,而且这些规则对巴比伦人来说没有优先级,这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词表的结构方便他们通过书写来创造概念,确实有些新意。讨论古代法律的章节与哲学几乎无关,最重要的认识论讨论也显得有点薄弱。总结起来,就是巴比伦的认识论是基于对文本的研究和拓展,而不是经验
评分有意思,楔形文字是哲学的底层,巴比伦版的名实分离。希腊作为衍生文明,其实不“完整”。汉漠拉比法典要考虑石头大小?说明主要是展示性的…占卜是后出的,类推商,疯狂的人祭也可能是九世之乱后退化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