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前的哲學

希臘前的哲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美]馬剋•範·德·米羅普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 言 / 1
第一部分 巴比倫認識論之開篇
第1章 創世之時 / 5
第二部分 物之序(詞與物)
第2章 詞錶簡史 / 39
第3章 建構現實 / 65
第三部分 諸神的書寫
第4章 巴比倫的預兆錶 / 93
第5章 宇宙的知識結構 / 119
第四部分 法律之言
第6章 古代的法典 / 151
第7章 哲人王 / 165
第五部分 巴比倫認識論
第8章 曆史上的巴比倫認識論 / 195
第9章 巴比倫認識論的概念自主 / 227
注 釋 / 237
參考文獻 / 263
索 引 / 305
譯後記 / 319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本書分五部分,共九章。中間三部分分彆介紹瞭古巴比倫的三種書寫:詞錶、預兆錶和法律錶(法典)。前後兩部分為巴比倫認識論的引言與結論。通過運用結構主義的方法對三種書寫進行研究,作者論證瞭古代巴比倫的認識論是基於“書寫”。正因為基於書寫而非現實,三種書寫中分彆齣現瞭不會為人使用的詞、不可能的現象和實際不存在的法條。這一現象在西方理性看來是混亂和無理性的,卻自有邏輯,其背後的邏輯就是基於楔形文字書寫的特徵與規律以及“列錶”這種書寫格式。這種邏輯即是古巴比倫的“哲學”。

用戶評價

評分

##前麵語言學和翻譯學的部分有意思,哲學部分似乎泥闆文獻還沒整理齣來,顯得概念模糊,指證不清。

評分

##介紹瞭巴比倫詞錶 占蔔和法律

評分

##對於現代哲學來說,一般都以希臘哲學為認知起點,從這個角度來看,本書確實提供瞭一個不一樣的視角,亦提供瞭一種新的思維模式。本書的論證可以說相對嚴謹,具有較強的參考價值。隻是部分內容仍舊沒有跳脫齣作者本身的生長與環境影響,但是巴比倫作為一種已經滅絕的文明,隻能靠後人來研究,希望日後能看到更多的新角度。

評分

##前麵語言學和翻譯學的部分有意思,哲學部分似乎泥闆文獻還沒整理齣來,顯得概念模糊,指證不清。

評分

有意思,楔形文字是哲學的底層,巴比倫版的名實分離。希臘作為衍生文明,其實不“完整”。漢漠拉比法典要考慮石頭大小?說明主要是展示性的…占蔔是後齣的,類推商,瘋狂的人祭也可能是九世之亂後退化的。

評分

##介紹瞭巴比倫詞錶 占蔔和法律

評分

##蘇美爾與阿卡德列錶文獻所反映齣的認識論。列錶文獻不是對過往經驗的總結,而是基於語義和文字的純學術創造。沒有哲學流派與觀點,隻是探討瞭認識論的底層邏輯。前邊的文獻類型學研究我覺得都特彆好,尤其倒數第二章還勾勒瞭列錶文獻的流變。但最後關於概念自主的討論有點難以接受。藉助“概念自主”(每個詞語都是其多義的復閤體本身)和“巴比倫學術背後的原則”(就隻是邏輯上簡單的發散與關聯),我們可以解釋與理解巴比倫人的認識論,但想要用它們來為“巴比倫人缺乏抽象概念”這一明顯的缺陷作辯護,說服力還是太弱瞭。

評分

##介紹瞭巴比倫詞錶 占蔔和法律

評分

##缺乏蘇美爾和阿卡德語基礎去理解這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有些睏難。詞錶的編撰遵循聽覺、視角、主題等多個方麵,而且這些規則對巴比倫人來說沒有優先級,這體現瞭不同的思維方式。詞錶的結構方便他們通過書寫來創造概念,確實有些新意。討論古代法律的章節與哲學幾乎無關,最重要的認識論討論也顯得有點薄弱。總結起來,就是巴比倫的認識論是基於對文本的研究和拓展,而不是經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