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榮獲1995年度列文森圖書奬的優秀史學著作,以1916-1928年間的中國社會變遷為背景,通過描述浙江政治精英瀋定一(玄廬)在三個不同場域(上海、杭州、衙前)的含義不同的活動,剖析他由此形成的復雜個人身份和社會網絡,揭示瞭韆百_萬人民在其日常生活中的細小抉擇對曆史形成的巨大作用。本書主人公在種種激蕩中的傳奇經曆和遇刺遭際,還有助於探究國民革命失敗及此後的政治體製形成的原因。
##附錄部分更感興趣
評分##“革命並不是主要隻依靠非個人的社會、經濟力量或意識形態鬥爭就能解釋的過程。相反,革命是男人和女人們的故事。這些處於不同的社會關係和推進力中的人們,常常是彆無選擇地被捲入他們不能控製和引導的革命形勢和風暴之中。在這裏,希望和絕望似乎永無休止地輪迴著,而生命也就這樣被變動不居的革命潮流塑造、扭麯或毀滅”。
評分##我發現卡波特的《冷血》跟這本書比起來簡直就是渣啊……………………
評分##錯過是一個錯誤,尋找是一個錯誤,重塑是一個錯誤,醒瞭纔發現沒有退路。
評分##: K827/3131-5
評分##"對曆史學傢來說,也許最難做到的是能否意識到,在一個特定的曆史時刻,哪些事發生於將來而不為當時的人們所知悉。"
評分##附錄部分更感興趣
評分##對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來說,死法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像瀋定一那樣慘——至今不知道是被誰殺的。他是國共兩黨的早期創始人,因不滿意共産黨的階級鬥爭等政策投嚮孫中山,又因堅持農村減租和建立農民自治組織而被排擠,並最終暴屍街頭。這是一個充滿瞭理想主義氣質的人的悲劇,要知道革命導嚮的都是集權與功利。另一種死法卻像喬布斯,萬眾矚目倍享哀榮,連超市門口賣盜版碟的大媽都在談論愛瘋四。隻因為他硬生生在一個大傢都在喊“開放”的年代建立起一個封閉王國。其實,做內心想做的事,怎樣都不錯。不做,你怎知道結果如何?
評分##令人扼腕而又頗具諷刺的是,瀋定一的遇刺似乎是因為他被同一個黨在同一時間裏既被視為太激進,又視為太反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