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審中國的“近代”

重審中國的“近代”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孫江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自 序/i

第一編
第一章 想象的血——異姓結拜與記憶共同體的創造/003
一 摹擬親屬:宗族社會的自我/他者/003
二 歃血結盟的理想型/007
三 異姓結拜與歃血結盟/011
四 創造記憶共同體/018
五 結語/023
第二章 太陽的記憶——關於太陽三月十九日誕辰話語的知識考古/025
一 楔子:甲申三月十九日/025
二 太陽誕辰公共記憶的創造/027
三 太陽誕辰話語的文本化/037
四 記憶/忘卻的再生産/047
五 結語/054
第三章 文本中的秘密——《中國秘密社會史》的作者、底本與敘事/056
一 問題所在/056
二 文本之間/058
三 文本之內/073
四 文本之外/077

第二編
第四章 “東洋”的變遷——近代中國語境裏的“東洋”概念/085
一 小引/085
二 南北坐標軸上的東西洋:傳統知識的輪廓/087
三 東西坐標軸上的東西洋:西方近代知識的導入/095
四 附會的“近代性”:大瀛海話語閱讀/104
五 餘語/110
第五章 連續性與斷裂——20世紀初曆史教科書中的黃帝敘述/113
一 引言/113
二 曆史教科書裏的黃帝敘述/120
三 曆史教科書裏的黃帝肖像/134
四 結語/146
第六章 布魯門巴哈在東亞——“人分五種說”在東亞的傳布及文本之比較/153
一 引言/153
二 來華西人與“人分五種說”/158
三 “人分五種說”在日本的傳布/173
四 “人分五種說”在清末民初的傳布/186
五 人種概念:一個比較/197
第七章 黃帝自巴比倫來?——拉剋伯裏“中國文明西來說”在東亞的傳布與文本之比較/202
一 楔子/202
二 從“語言科學”到“曆史科學”:拉剋伯裏的“中國文明西來說”/205
三 在“Orientalism”與“東洋學”之間:“中國文明西來說”在明治日本/215
四 本真性與外來性:“中國文明西來說”在清末中國/225
五 結語/239

第三編
第八章 基督教本土化序章——《北京條約》第六款中法文本之辨析/247
一 《北京條約》第六款漢文本與法文本之比較/248
二 漢文本《北京條約》第六款之實施/254
三 巴黎外方傳教會廣東地契文書之初讀/259
四 結語/267
第九章 作為他者的“洋教”——19世紀基督教與中國社會/269
一 引言/269
二 “洋教”:作為他者的基督教/272
三 與他者的距離:宗教感情的齟齬/275
四 他者的迴轉:宗教組織間的交錯關係/281
五 結語/288
第十章 錶述宗教——“中國宗教”在1893年芝加哥萬國宗教大會/291
一 宗教盛宴/291
二 最初儒人海西經/294
三 李提摩太的翻譯/302
四 傳教士的中國宗教觀/307
五 來自日本的聲音/313
六 從religion到宗教/318

第四編
第十一章 “中國有中國的尺度”——以橘樸與魯迅的談話為中心/325
一 那人是誰/325
二 魯迅如是說/331
三 新思想與舊思想/336
四 橘樸沒有說齣來的話/341
五 話外之話/345
第十二章 概念史研究的中國“轉嚮”/348
一 引言/348
二 知識旅行/349
三 概念史的源與流/353
四 曆史性基礎概念/360

徵引文獻/368
索 引/405
後 記/416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本書是一本從社會史和概念史角度研究“中國近代”之輪廓的著作。第一編涉及清朝統治之下滿漢關係的變化。從社會史角度關注“中國近代”的復雜性,並非要將中國近代打入另冊,而是為瞭更準確地在全球視野下把捉中國如何應對來自西方的衝擊。第二編從東西關係討論西方近代知識的傳入與再生産之問題。第三編選擇宗教/基督教題材,討論內在於中國近代的自他關係。第四編討論瞭上述不同麵相與論者持有的方法之間的關係。

用戶評價

評分

##每一篇論文都是經得起推敲的紮實作品,像細小的鑽石。用教來翻譯Religion是不閤適的,這一點我過去從來沒有想過;人種五分背後的觀念因素,其實更告訴瞭我們20世紀的頭10年,中國人頭腦中的世界圖景是什麼樣的。但是,我個人卻最喜歡橘樸和魯迅那一篇。隻有一個非常細膩的學者纔能捕捉到魯迅和橘樸之間,若即若離的那種感覺吧。彼此的知識底綫非常接近瞭,但在一點點關鍵的問題上錯開瞭,後來似乎礙於社交,又沒有深入下去。作者能把這樣一種關係描摹齣來,我非常佩服。大概是鼠年的最後一點閱讀瞭。

評分

##視角和方法論在國內比較新,但論述過程有些邏輯問題,而且似乎對曆史建構和社會記憶的分析不夠深入,需要更多的思考。

評分

##我也開始這樣瞭,一下午翻一本書…… 知識考古,概念演變。

評分

##基督教

評分

##學術燈塔。每次讀孫江老師的論文都能讓你息心,並覺得做學術是件自然且幸福的事情。

評分

##這也太有意思瞭吧

評分

##這也太有意思瞭吧

評分

##概念史方法研究中國社會的案例閤集,第一章“想象的血”通過敘述盟誓的發展曆程強調站在中國本位立場研究古代宗族社會不能套用西方的“摹擬血緣”;隨後對明季紀念崇禎而設置的太陽誕辰日到近代逐漸失去記憶主體支撐,可見概念的本相隨著記憶建構過程中的忘卻而發生變化。包括後麵對“東洋”地理概念的知識建構過程的考辨也是如此。正如評論所言,主題很有意思,可讀性強。

評分

##此前已經讀過《太陽的記憶》《黃帝自巴比倫來》,這次又選讀瞭《想象的血》《東洋的變遷》《錶述宗教》,在知識考古、文化記憶的考證裏,最感到有意思的反而是《錶述宗教》裏彭光譽的中英文對比:P297“彭的英文本是給歐美人閱讀的,將英文本和中文本進行對照,有助於理解作者是在什麼樣的語境下使用religion一詞的。”用另一種語言翻譯自己的母語,實際就是一種“把內在思想說齣來”的過程,並且這個過程往往還是無意識的,這簡直是瞭解一個人的思想世界最好的路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