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乐享彩书榜:中国名茶品鉴入门
原价:19.90元
作者:杨学军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06481342
字数:120000
页码:12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看美图学茶具使用方法及泡茶之技,体验以茶会友的浪漫,享受以茶养生的清福。
内容提要
品茶?泡茶?鉴茶?享茶。一壶清茶解千愁,解茶之性,品荼之味,赏荼之艺,悟茶之道,知茶泡茶互敬茶,天下茶人是一家,泡茶,知性;喝茶,知味;论茶,知心。
目录
第一章 一盏清茗在手,蓦然走进茶人间
穿越千年往事,觅幽幽茶香
神农尝百草
妙玉敬茶
以茶代酒
茶圣陆羽的传奇人生
郑和下西洋
乾隆和十八棵御茶树
像了解一个人一样去认知茶
熟知七大茶类
了解现代制茶工艺流程
茶性与人体体质适应表
逛逛中国的四大茶区
专题 关于泡茶、品茶中的礼仪
泡茶中的礼仪
品茶中的礼仪
用心泡茶得真味
观赏:泡茶的一般程序
鉴水:宜茶之水知多少
衡量:茶与水的比例
观察:泡茶的水温
看看:冲泡的时间
默记:冲泡的次数
专题 泡茶之茶汤和叶底欣赏
第二章 选茶器:从来美器配佳茗
精美茶具为居家生活增添雅致
玻璃茶具
瓷器茶具
陶土茶具
漆器茶具
竹木茶具
金属茶具
泡茶器具选购技巧和使用方法
随手泡
闻香杯
品茗杯
茶叶罐
盖碗
水盂
茶荷
公道杯
过滤网和滤网架
杯垫
养壶笔
盖置
茶盘
茶巾
茶宠
茶道六用组合
专题 茶与紫砂壶的奇妙“姻缘”
紫砂壶是爱茶人士的首选
你对茶壶有多少了解
如何选购紫砂壶
如何使用紫砂壶
如何保养紫砂壶
第三章 茶品鉴:茶不在贵,有品则灵
绿茶
西湖龙井
碧螺春
黄山毛峰
信阳毛尖
庐山云雾
六安瓜片
狗牯脑茶
太平猴魁
南京雨花茶
安吉白茶
开化龙顶
都匀毛尖
蒙顶甘露
顾渚紫笋
休宁松萝
径山茶
恩施玉露
千岛玉叶
专题 绿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
乌龙茶
安溪铁观音
武夷大红袍
武夷肉桂
武夷水仙
凤凰水仙
冻项乌龙
阿里山乌龙
永春佛手
黄金桂
水金龟
白鸡冠
铁罗汉
东方美人
白芽奇兰
凤凰单丛
专题 乌龙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
红茶
正山小种
坦洋工夫
祁门红茶
政和工夫
九曲红梅
金骏眉
银骏眉
滇红工夫
宜红工夫
宁红工夫
……
第四章 茶生活:会喝茶、妙用茶是一种清福
第五章 茶养生:以茶养生,健康长伴
第六章 茶疗方:对症饮茶更健康
第七章 茶艺表演:赏心悦目乐陶陶
附录1 茶叶的鉴别方法
附录2 茶叶的储存方法
作者介绍
杨学军,1968年出生于北京。自幼喜爱书画,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对中国的茶文化有深厚的兴趣,对茶叶的生产、种植、销售以及茶文化的推广有独到的见解。2000年,从事茶叶工作及茶文化研究,足迹遍布全国各省。2004年,在北京成立自己的第一家茶楼——禅茗轩,和茶友一起习茶、斗茶,跻身为京城资深茶人之一,被圈内人称为“茶人老杨”。2005年,在西安成立第二家茶楼。2009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现居北京,在禅茗轩专门从事茶叶研究工作。
文摘
序言
读完之后,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这本书在“可读性”和“专业性”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平衡点。很多关于传统医学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让普通人望而却步;要么过于通俗化,又失了原有的严谨。但《本草纲目(白话手绘彩图典藏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牺牲中医的精髓,而是用现代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解读。每一味药的介绍,都力求精准,但又不乏生动的描述。那些关于药材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炮制方法,甚至是民间的使用经验,都被梳理得井井有条。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药性时,会结合一些生活化的例子,让人更容易理解药理。比如,在介绍某种能够“疏肝理气”的药材时,会提到它如何帮助缓解因情绪不畅引起的身体不适,这种方式比单纯的理论讲解要有效得多。而那些精美的彩图,更是锦上添花,它们不仅展示了药材的真实样貌,还仿佛在诉说着中医千年的故事,让人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在学习知识,这种学习过程本身就充满乐趣。
评分说实话,我入手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的“典藏”二字所吸引,想着是不是会有一些特别的价值。拿到手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精美,封皮的材质、纸张的质感,都透露出一种厚重感和历史感。翻开内页,那细腻的手绘彩图更是让人惊艳,每一笔都充满了匠心,无论是花叶的脉络,还是果实的纹理,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不仅仅是插图,更是一种艺术的呈现。白话文的注释也做得相当到位,语言通俗易懂,但又不失准确性,对于我这种中医小白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古代医学文献的晦涩难懂,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极大的化解。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每味药时,会附带一些相关的历史典故或者民间验方,这让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记忆,而充满了故事性和趣味性。它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本工具书,更像是在与历史对话,在触摸古人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是全方位的。一开始,我以为它只是一本简单的“本草纲目”的普及读物,但深入阅读后,才发现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首先,它在内容上做了非常好的取舍和补充。在保留了《本草纲目》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又结合了现代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释。那些手绘彩图更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读者更直观地认识和辨别各种药材。很多时候,文字描述再详细,也不如一幅精准的插图来得有效。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常见但容易混淆的药材,都配有对比图,并且清晰地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这一点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太有用了。此外,这本书的版式设计也非常人性化,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劳,整体的阅读体验非常好,让人忍不住一页一页地翻下去,去探索更多未知的草药世界。
评分收到这本《本草纲目(白话手绘彩图典藏本)》着实是个意外之喜,也算圆了我一个小小的夙愿。一直以来,对古代中医的智慧都抱有浓厚的兴趣,但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确实是劝退了不少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精美的手绘彩图,每一幅都细致入微,仿佛能闻到草药的清香,看到药材的脉络。再配合着白话文的解释,那些曾经如同天书般的药名、药性、功用,一下子就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常见但大家容易混淆的药材的区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得清清楚楚,让人恍然大悟。比如,之前我总觉得“射干”和“鸢尾”很相似,看了这里的插图和描述,才明白它们在形态和功效上有着微妙的差别。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迹大小适中,留白也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服。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查阅药材的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可以细细品味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也能增添不少文化气息。
评分我一直觉得,传统文化很多时候需要一个好的“载体”才能被更多人所接受和喜爱。《本草纲目(白话手绘彩图典藏本)》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载体。它将中华民族宝贵的医药遗产,以一种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那种细腻、古朴的手绘风格,充满了艺术的魅力,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书中的知识。白话文的解读,更是打破了语言的壁垒,让那些深奥的医药理论变得触手可及。我喜欢它在讲解每一味药时,那种严谨又不失温情的笔触,仿佛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在耐心地向你传授医术。它不仅仅是关于药材的知识,更传递了一种对生命、对健康的尊重和敬畏。我经常会把它当作一本“睡前读物”,在安静的夜晚,慢慢品味其中的文字和图画,感受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从中汲取一些养生的小智慧。这本书,真的让我对中华传统医药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喜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