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内分泌代谢疾病涉及人体的方方面面,无论男女老少均可罹患,但你对它可能还知之甚少。中国有句古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远离它吗?要战胜它吗?先读读这本《健康大百科: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篇》吧。
《健康大百科: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篇》介绍了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代谢性骨病等3种发病率极高、影响极大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全文分3章,16节,共计410题。第一章为糖尿病,共5节,分别叙述了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治疗糖尿病的五套马车、监测糖尿病的五项达标和糖尿病病人生活。第二章为甲状腺疾病,分6节,第一节概述甲状腺基本知识,第二至六节分别描述了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第三章为代谢性骨病,分5节,第一节介绍了骨骼的基本知识,第二至四节分别介绍了骨质疏松、甲状旁腺疾病、佝偻病,最后一节谈及畸形性骨炎、肾性骨病、成骨不全以及肾结石等其他代谢性骨病。
《健康大百科: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篇》重点突出,基础与临床并重,内容充实,语言生动。阅读《健康大百科: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篇》,可以使你对非常常见、与人们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它、预防它、战胜它。
作者简介
向红丁,主任医师、教授、搏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现任中央文明办、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中华糖尿病协会会长,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糖尿病防控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糖尿病防控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抗衰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糖尿病杂志》副总编辑,《中华糖友》杂志总编辑。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糖尿病
第一节 认识糖尿病
1.什么是糖尿病
2.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3.我国糖尿病病人有多少
4.糖尿病的发展阶段
5.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6.糖尿病前期
7.诊断糖尿病的血糖水平
8.糖尿病分为几个类型
9.2型糖尿病的特点是什么
10.妊娠糖尿病
11.糖尿病的症状
12.糖尿病病人为什么会多尿多饮
13.糖尿病病人为什么会多食
14.糖尿病病人为什么会疲乏无力、体重下降
15.糖尿病的危害
16,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17.引起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的诱因
18.慢性并发症——脑血管病变
19.慢性并发症——心脏病变
20.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
21.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眼病
22.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
23.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
第二节 预防糖尿病
24.糖尿病目前能不能根治
25.糖尿病完全可以预防
26.糖尿病的遗传因素
27.2型糖尿病的遗传“节约基因”
28.糖尿病的环境因素
29.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之一——多懂一点儿
30.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之二——少吃一点儿
31.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之三——勤动一点儿
32.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之四——放松一点儿
33.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之五——药服一点儿
34.肥胖与糖尿病
35.血压与糖尿病
36.血脂与糖尿病
37.药物能预防糖尿病吗
38.保健食品在预防糖尿病中的作用
……
第二章 甲状腺疾病
第三章 代谢性骨病
精彩书摘
试问一下,包括笔者自己在内,谁在看电视节目换台时是走到电视机前按电钮的?大家看来那是傻瓜,有遥控器不用,不会享福。结果是躺在沙发上遥控一切,电视、空调、电扇、音响……。上班坐在电脑屏幕前,下班躺在电视屏幕前,不蹬缝纫机了,不用手洗衣服了,一点儿不动。“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您想想,又吃得多又活动少,人能不胖吗,胖了以后能不得与肥胖有关系的疾病吗?
勤动点儿就是增加自己的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保持体形的健美,避免肥胖的发生。就是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这样控制了饮食,再加上增强了锻炼,体重就不至于过胖,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不肥胖,得糖尿病的机会就会减少。“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减少多余的脂肪,防止肥胖发生;可以增强肺脏功能,提高吸氧总量;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防治冠心病的发生:可以增加血液流动,增强输氧能力;可以增加骨骼密度,防治骨质疏松:可以改善心理状态,保持心情舒畅。运动对于预防糖尿病来说极为重要。对于中年以上的人来说,活动减少的问题常比吃得太多更为重要。所以我们要求人们要勤动一点儿,就是增加自己的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保持体形的健美,避免肥胖的发生。
勤动的方式很多,但并非任何运动都有益于健康,最佳的锻炼方式应该是有氧运动。所谓有氧运动是能指增强人体吸入、输送和利用氧气的耐久性的运动,这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最有效、最科学的运动方式。有氧运动的特点是低强度、有节奏、时间长而不中断的运动,能使人花点儿力气又不至于过分劳累,出点儿汗又不至于大汗淋漓,喘点儿气又不至于上气不接下气。这种运动对人体最有益。至于运动的方式,则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自由选择,步行、慢跑、游泳、骑车和跳舞都是很好的运动。现在盛行的扭秧歌、打太极拳和跳老年迪斯科也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
前言/序言
智慧生活·健康人生:营养科学的奥秘与实践 前言 在现代社会,我们日益关注自身健康,而营养,作为生命活动最基础的物质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食物不仅仅是果腹之物,更是维持我们身体机能、预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质的关键。《智慧生活·健康人生:营养科学的奥秘与实践》这本书,正是为了揭示营养科学的深邃内涵,并将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生活指南而诞生的。它并非仅仅是一本罗列食物成分的“食谱”,而是深入探索人体如何吸收、利用、转化营养素,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我们的整体健康,并最终指导我们如何在日常饮食中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本书旨在打破关于营养的陈旧观念和网络谣言,以严谨的科学研究为基础,结合最新的营养学进展,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营养学认知框架。我们将从宏观的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生理功能与选择,到微观的维生素、矿物质的活性与缺乏风险,再到那些被忽视却同样至关重要的膳食纤维、抗氧化剂、植化素等,逐一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我们还将探讨营养与身体各项生理过程的精妙联系,例如能量代谢、免疫系统运作、大脑功能、情绪调节,乃至皮肤的光泽与发丝的强韧,都离不开恰当的营养支持。 本书的另一核心目标是强调“实践”的力量。理论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如何将其融入日常饮食,才是真正实现健康效益的关键。《智慧生活·健康人生:营养科学的奥秘与实践》将提供丰富的实践指导,从如何解读食品标签,到如何根据个人需求定制饮食计划,再到如何在烹饪过程中保留营养,以及如何在外用餐时做出健康选择,都将一一为您呈现。我们相信,掌握了正确的营养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于生活细节中,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主厨”。 第一章:营养的基石——认识宏量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能量的火炬与身体的燃料 分类与功能: 复杂碳水化合物(淀粉、膳食纤维)与简单碳水化合物(糖类)的区别;它们在提供能量、维持血糖稳定、支持肠道健康中的关键作用。 健康选择: 全谷物、豆类、蔬菜、水果等优质碳水化合物的优势;精制谷物和高糖食物的潜在风险。 摄入量的建议: 如何根据个体活动水平和健康目标确定合理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 误区解析: 关于“碳水化合物致肥”的迷思,以及如何科学地理解其在体重管理中的角色。 蛋白质:生命的工程师与修复的卫士 氨基酸的奥秘: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多样性。 生理功能: 构建和修复组织、合成酶和激素、维持免疫功能、运输载体等。 优质蛋白质来源: 动物性蛋白质(肉、鱼、蛋、奶)的优势;植物性蛋白质(豆制品、坚果、种子)的互补性。 摄入量的考量: 不同人群(儿童、孕妇、运动员、老年人)对蛋白质的需求差异;如何计算个人蛋白质摄入量。 素食与均衡: 如何在素食或纯素饮食中确保摄入充足且高质量的蛋白质。 脂肪:能量的储藏与生命的润滑剂 脂肪的家族: 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与反式脂肪的区别。 健康脂肪的角色: 保护器官、吸收脂溶性维生素(A, D, E, K)、合成激素、维持细胞膜完整性、提供必需脂肪酸。 Omega-3与Omega-6: 它们的重要性、主要来源以及理想的摄入比例。 精炼与未精炼: 为什么选择初榨橄榄油、亚麻籽油等未精炼的植物油。 适度摄入的智慧: 如何平衡脂肪摄入,避免过量,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危害。 第二章:微量元素的宝藏——维生素与矿物质的生命魔法 脂溶性维生素:身体的“晴雨表” 维生素A: 视力、皮肤健康、免疫力;来源与缺乏症。 维生素D: 骨骼健康、钙磷吸收、免疫调节;阳光照射、食物来源与补充。 维生素E: 抗氧化、保护细胞膜;坚果、种子、植物油的价值。 维生素K: 凝血功能、骨骼健康;绿叶蔬菜的丰富性。 水溶性维生素:身体的“能量助推器” 维生素B族(B1, B2, B3, B5, B6, B7, B9, B12): 能量代谢、神经系统功能、红细胞生成;谷物、肉类、绿叶蔬菜中的多样性。 维生素C: 抗氧化、免疫支持、胶原蛋白合成;水果、蔬菜中的天然宝藏。 缺乏与过量的风险: 水溶性维生素易流失,但也需警惕过量补充带来的潜在问题。 矿物质:身体的“结构支撑”与“信号传递者” 钙与磷: 骨骼和牙齿的构建;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的钙源;磷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铁: 红细胞生成、氧气运输;红肉、豆类、菠菜的铁含量;血红素铁与非血红素铁。 锌: 免疫功能、生长发育、伤口愈合;海产品、肉类、坚果的来源。 镁: 能量产生、肌肉和神经功能、血糖控制;全谷物、坚果、绿叶蔬菜的丰富矿源。 硒: 抗氧化、甲状腺功能;巴西坚果、鱼类、鸡蛋中的重要元素。 碘: 甲状腺激素合成;海产品、加碘盐的必需性。 其他微量元素: 铜、锰、铬、钼等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膳食纤维与植化素——被忽视的健康守护者 膳食纤维:肠道的“清道夫”与健康的“守护神” 水溶性与不溶性纤维: 它们在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控制血糖、降低胆固醇中的不同作用。 肠道菌群的“粮食”: 膳食纤维如何滋养有益菌,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 富含纤维的食物: 全谷物、豆类、水果、蔬菜、坚果和种子。 如何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巧妙地将纤维融入日常三餐。 植化素:植物的“天然药物” 多酚类: 抗氧化、抗炎、心血管保护;存在于浆果、绿茶、红酒、黑巧克力中。 类胡萝卜素: 视力保护、抗氧化;存在于胡萝卜、番茄、菠菜等橙黄色和深绿色蔬菜中。 硫代葡萄糖苷: 潜在的抗癌作用;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卷心菜、羽衣甘蓝)的独特成分。 生物碱、萜类等: 它们多样化的健康益处。 色彩的智慧: 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代表着不同的植化素,鼓励“彩虹饮食”。 第四章:营养与生活——量身定制的健康饮食实践 能量平衡与体重管理: 基础代谢率与总能量消耗: 理解身体能量消耗的原理。 健康减重与增重: 科学的能量摄入与消耗策略,避免极端节食和暴饮暴食。 食物的能量密度: 如何选择低能量密度、高营养价值的食物。 不同生命阶段的营养需求: 婴幼儿与儿童: 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母乳、配方奶、辅食的选择。 青少年: 青春期发育的特殊营养需求。 孕期与哺乳期: 母亲与胎儿、婴儿的营养保障。 中老年人: 骨骼健康、免疫力维持、慢性病预防的营养策略。 特殊人群的营养支持: 运动员: 能量补充、肌肉修复、耐力提升的饮食方案。 素食者与纯素者: 确保必需营养素充足的饮食设计。 特定健康状况人群: (此处不涉及疾病,仅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优化)如高强度脑力劳动者、需要改善睡眠者等的营养建议。 健康烹饪与食品加工: 保留营养的烹饪技巧: 蒸、煮、炖、快炒的优势;避免过度烹饪。 加工食品的辨识与选择: 如何理解食品标签,避免高盐、高糖、高反式脂肪的陷阱。 自制健康餐点: 简单易行的营养餐制作方法。 情绪与饮食: 食物与情绪的联系: 某些营养素(如色氨酸、B族维生素)对情绪的积极影响。 “情绪化进食”的应对: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以积极的方式管理情绪。 第五章:科学认知与未来展望——走向更智慧的健康生活 辨别营养信息: 如何区分科学证据与网络谣言,培养批判性思维。 个体化营养: 理解基因、生活方式、健康目标对营养需求的独特影响。 可持续的饮食方式: 关注食物的可持续性、环境影响,以及健康与地球的和谐发展。 营养与整体健康: 营养作为健康生活方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运动、睡眠、心理健康协同作用。 拥抱变化: 营养科学的不断发展,鼓励读者持续学习,保持开放心态。 结语 《智慧生活·健康人生:营养科学的奥秘与实践》是一场关于“吃”的探索之旅,一次关于“健康”的深度对话。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赋能读者掌握主动权,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是能够科学地审视自己的饮食,做出最有利于自身健康的选择。营养,是生命的基石,更是智慧生活的源泉。让我们一起,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用健康的饮食滋养生命,活出精彩,拥抱更充满活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