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及实验练习册/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化教材》是在参考了大量《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教材及相关习题解答、练习册和习题集的基础上,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编纂而成的。本书分大学物理理论和大学物理实验两大部分,共有64份练习,大学物理理论练习41份,综合练习10份;大学物理实验练习11份,实验理论综合练习2份。共选编题目1400多题,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1000多题。
《大学物理及实验练习册/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化教材》注重平时练习与考核评价、基础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力求克服以往大学物理习题以计算性习题为主、难度偏大、层次不清、总量偏多及考核试题形式与当前教学实际有较大脱节等问题;实验部分力求克服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材中实验题题型单一、题量偏少、与考核要求差距较大等痼疾,以适应地方性本科院校对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要求。
《大学物理及实验练习册/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化教材》可作为不同版本的《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教材的配套练习册,供大学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以及从事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老师使用。
第一部分 大学物理理论
第一篇 力学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第2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3章 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第4章 刚体的转动
力学综合练习(一)
力学综合练习(二)
力学综合练习(三)
第二篇 热学
第5章 气体动理论
第6章 热力学基础
热学综合练习
第三篇 电磁学
第7章 静电场
第8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第9章 恒定磁场
第10章 磁介质中的磁场
第11章 电磁感应、电磁场和电磁波
电磁学综合练习(一)
电磁学综合练习(二)
电磁学综合练习(三)
第四篇 振动和波动
第12章 机械振动
第13章 机械波
振动和波动综合练习
第五篇 波动光学
第14章 光的干涉
第15章 光的衍射
第16章 光的偏振
波动光学综合练习(一)
波动光学综合练习(二)
第六篇 近代物理基础
第17章 狭义相对论
第18章 量子物理
第二部分 大学物理实验
第七篇 大学物理实验
第19章 有效数字与误差理论
第20章 力学实验
第21章 热学实验
第22章 电磁学实验
第23章 光学实验
实验理论综合练习(一)
实验理论综合练习(二)
参考文献
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是所有理工科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其重要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们是提高学生现代科学素质与技能的重要课程。由于课程特点,在学习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理解课程的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实验原理与操作规范等,还要熟练掌握解题的思路与技巧,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一定量的习题,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目前各类大学物理习题集、练习册、习题解答与分析等层出不穷、浩若烟海,但由于编写学校一般层次较高,其习题难度普遍较大,且大部分习题以计算性习题为主,再加上习题层次不清、与考核试题形式有较大脱节,难以适应现在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科各专业大学物理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还有,虽然大学物理实验教材版本很多,但每个版本所给的习题形式一般较单一,数量也很有限,与大学物理实验理论与操作考核有较大差距;且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本关于大学物理实验练习或习题的教学辅导书。为解决这些问题,我校大学物理及实验教研组经多年酝酿与积累,决定编著一本适合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科各专业不同层次要求的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练习册,以满足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科各专业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教与学的要求。
大学物理理论部分,我们以目前理工科各专业使用较普通的高等教育出版社马文蔚等编的《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等改编的《物理学》(第五版)、程守洙等主编的《普通物理学》(第六版)为主要蓝本,大学物理实验部分,我们参考了很多版本,选择出其中较经典、较常用的实验为主要内容。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参考了大量的大学物理类相关教材、学习指导书、习题解答、练习册和习题集等,特别参阅了高等教育出版社马文蔚等编写的《物理学教程(第二版)学习指导》、《物理学教程(第二版)习题分析与解答》,安徽大学基础物理教研室编写的《大学物理练习册》等,借用了这些教材与参考书的部分论点,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练习册主要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科各专业教学要求不统一、教学要求相对较低、教学课时数相对较少等特征而编写。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解决以往大学物理习题以计算性习题为主、难度偏大、层次不清、总量偏多与考核试题形式有较大脱节等问题,同时也力求解决大学物理实验教材中实验题题型单一、题量偏少、与考核要求差距较大等问题,以适应地方性本科院校不同层次对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需求。本练习册分大学物理理论和大学物理实验两大部分,大学物理理论内容依次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振动和波动、波动光学、近代物理基础6篇。大学物理实验内容依次分为有效数字与误差理论、力学实验、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光学实验5章。大学物理理论的每一篇由若干章节与综合练习组成,每一章节又由若干不同层次要求的单元练习组成。力学分质点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刚体的转动4章;热学分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基础两章;电磁学分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恒定磁场,磁介质中的磁场,电磁感、应电磁场电磁波5章;振动和波动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两章;波动光学分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3章;近代物理基础分狭义相对论与量子物理两章。每章练习均根据内容要求和知识的难易程度分1~3份练习,且每个题目均标明难度等级,无标记题为
1级难度,一颗星(*)为2级难度,二颗星(**)为3级难度,三颗星(***)为4级难度,四颗星(****)为5级难度。大学物理实验的有效数字与误差理论一章有3份练习,要求同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的力学实验、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光学实验等章的内容又分为实验理论与实验操作两个单元练习内容,每个实验理论练习题也都标出难度等级。
全书共64份练习,大学物理理论单元练习41份,综合练习10份;大学物理实验单元练习11份,实验理论综合练习2份。共选编题目1400多题,其中选择题及填空题1000多题。本练习册是编者在参阅了大量参考书,再结合多年的教学积累精选出典型、基础且具有不同难度的题目编纂而成的。整个练习册注重平时练习与考核评价相结合,注重习题基础性与层次性相结合,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与同类教材或参考书相比,本书具有题型与考核要求完全对应、习题层次分明,难度较低、题量适中等特点,特别适合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使用。
本书由蔡培阳担任主编,王超、刘彦平、周英、梁华秋、李宏远等担任副主编,各部分内容编写分工如下:蔡培阳编写第四篇,第六篇第17章,第七篇第19章,实验理论综合练习(一)、(二);王超编写第一篇,第七篇第20章;刘彦平编写第三篇(部分),第六篇第18章,第七篇第22章;周英编写第二篇,第七篇第21章;梁华秋编写第五篇,第七篇第23章;李宏远编写第一篇第4章(初稿),第三篇(初稿);全书由蔡培阳统稿。感谢周小莉教授和陈基根教授在编写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由于我们编写经验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欢迎读者们多提宝贵意见与建议,我们一定认真改正。
编者
2013年6月
作为一名正在努力啃下高等物理的工科生,我对于教材的实用性和知识覆盖面的要求是相当高的,而这本练习册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极其出色。它真正做到了“练习”而非仅仅是“习题集”。我惊喜地发现,里面的例题和练习题不仅仅是重复课堂上讲授的那些基础概念,而是巧妙地引入了许多贴近实际工程应用场景的问题。比如,在电磁学章节,它设计的电路分析题就明显比我其他参考书上的要复杂和贴近真实设备的工作原理,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将理论知识与未来职业联系起来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对不同难度的题目做了很好的区分,从基础概念巩固到综合性难题的攻克,层次感非常分明,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避免了低效的重复劳动。这本册子像是为我们这些渴望实战的学子量身定做的一套“武功秘籍”,每一页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
评分关于这本书的“参考答案”部分,我必须给予高度赞扬,因为这才是区分一本优秀练习册和普通习题集的分水岭。很多配套的答案只是给出了最终结果,让人一头雾水,无法理解解题思路。然而,这本《大学物理及实验练习册(附参考答案)》的解析部分详尽得令人感动。它不仅展示了完整的计算步骤,更重要的是,它对每一个关键的物理原理应用点都进行了简短而精炼的文字说明,甚至连一些容易出错的单位换算和符号选择的细节都顾及到了。特别是对于实验数据分析和误差处理的部分,参考答案给出了标准的表格格式和分析逻辑,这对我顺利完成实验报告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这种深度解析,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核对对错,而是在进行一次深入的、一对一的解题辅导,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自学效率和对知识的内化程度。
评分从教材的整体定位来看,这套《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无疑是站在时代前沿的。它很好地平衡了理论的深度与教学的广度。我注意到书中很多例题的背景设定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反映了现代物理学和工程技术的前沿发展趋势,这对于我们即将步入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帮助我们通过考试的工具,更像是为我们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知识底座。内容编排上,逻辑链条非常顺畅,从宏观到微观,从经典到相对论的初步接触,过渡得非常自然流畅,没有出现知识点之间的“断层”。阅读和使用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编写者对于教学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学生学习难点的精准把握,这是一份凝聚了多年教学经验的智慧结晶,值得所有理工科学生珍视和深度使用。
评分这本书在实验指导方面的设计,可以说是颠覆了我之前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刻板印象。传统的实验指导书往往是指令式的,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步骤操作,对于实验背后的物理意义理解不深。但这本书的实验部分,在引入实验目的和原理的同时,就嵌入了一些引导性的思考题,要求我们在动手之前就对预期结果进行预判。在实验步骤描述清晰的基础上,它还预留了大量的空白区域供我们记录“意外情况”和“改进思路”。这让我不再把实验看作是验证已知定律的过程,而更像是一场科学探索。通过这种方式,我真正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趣味性以及面对实验偏差时的应变能力,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科学素养,远超出一份简单的实验记录本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我是一个非常注重阅读体验的人,拿到《大学物理及实验练习册》时,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它那种清晰、简洁的布局。试题和空白区域的划分得恰到好处,做题时感觉非常从容,不会因为页面拥挤而感到焦虑。尤其是那些需要画图和进行数据记录的实验部分,设计得特别人性化,留出的空间既足够详细记录操作步骤和观察结果,又不至于让版面显得杂乱无章。色彩运用上也处理得非常到位,虽然是理工科教材,但整体风格沉稳又不失活力,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装帧质量也相当可靠,书页纸张厚实,即使用铅笔书写后擦拭,也不会轻易破损或留下难看的痕迹。可以说,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处理一份学习资料,更像是在与一位精心准备的导师进行一次高效的对话。这种对细节的关注,无疑为枯燥的物理练习增添了不少愉悦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