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悠悠似水流年,沒有瞭健康的人生何其苦。行為是意識和習慣使然,很多對身體健康不利的意識和習慣支配著人們的日常行為,本書作者參考大量國內外醫療養生資料,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已有的對健康的錯誤認識和做法進行科學分析,告訴你哪些日常習慣對健康不利,又該如何形成科學的健康意識,建立培養科學的健康習慣。這是一本養成良好健康習慣的實用指南,科學又易操作,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纍,把健康儲蓄,把幸福播種,定會有所收獲。
唐 芹,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社會醫學研究員,長期從事醫學科普、健康教育的研究與普及宣傳工作。
劉忠傑,
男,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主治醫師。先後發錶相關學術論文十餘篇,在醫療實踐中重視病人健康意識的提升及健康習慣的培養,深受好評。
第一章 健康源自意識,沒有健康意識就培養不齣健康習慣
意識支配行為,健康行為源於健康意識。要培養健康的習慣,首先要有健康意識。隻有充分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意識到健康至上的人,纔會時時刻刻關注自己的健康,纔會把保持健康當作生活的準則,當成一種生活習慣。
1.拋棄錯誤的健康觀,重視健康纔有健康
2.健康不可揮霍,生命豈能透支
3.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4.一切行為都以健康為前提
5.堅決杜絕任何損害健康的行為觀念
6.為健康投資,永不貶值
7.讓健康成為一種習慣
第二章 重視體檢,提高健康意識從體檢開始
重視健康就一定不能忘瞭定期體檢,因為定期體檢可以讓我們全麵瞭解身體的情況,為保持健康提供有效的指導,並有針對性地預防疾病。健康意識強的人,絕不會以任何藉口拒絕體檢,因為他們知道體檢的意義遠遠大於看病。
1.沒病也要去體檢
2.體檢是瞭解身體狀況的最佳途徑
3.一年一次,常規體檢不能少
4.有的放矢,專項體檢很重要
5.高危人群,定期體檢
6.瞭解體檢項目,讀懂體檢錶
7.一般體檢注意事項
8.體檢後這些情況怎麼辦
9.為自己建一份健康檔案
第三章 科學飲食,鬍吃亂喝最傷健康
“民以食為天”,吃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大事情,因為生命就是靠吃得以延續的。但隻有吃得科學、正確,纔有利於健康。不問營養、不管科學、暴飲暴食、鬍吃海喝,必會有損健康,傷害身體。所以,科學飲食是擁有健康的第一步。
1.不吃早飯,最傷身體
2.挑食偏食暴食,健康大忌
3.飲食營養又健康的八條建議
4.蔬菜五種吃法最損營養
5.三餐要定時定量有營養
6.吃也可以“好色”,讓餐桌“五彩繽紛”
7.排毒食譜,為你的腸道“洗洗澡”
8.健脾養胃這樣吃
9.益腦增智的十種食物
10.補血食物這樣吃
11.外齣就餐健康禁忌
12.年節聚餐要注意,飲食不當傷身體
13.喝酒太傷身,適度纔健康
第四章 規律作息,起居有常促進健康
“一張一弛謂之道”,健康之道,更在於規律作息。“吃得好不如睡得好” “早睡早起,疾病遠離”“睡覺好不好,身體最明瞭”,良好的作息習慣是保障身體健康的重要基礎。
1.最有利於健康的生活起居習慣
2.工作重要,休息同樣重要
3.杜絕熬夜,吃得好不如睡得好
4.起居有時,調好自己的生物鍾
5.打敗乾擾睡眠的“敵人”
6.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7.重視睡姿健康,趴著睡不可取
8.改掉不健康的睡眠習慣
9.挑選枕頭床墊有講究
10.不提倡“迴籠覺”
11.過度睡眠也傷身,走齣睡眠的誤區
12.不妨睡個小午覺
13.閉目養神也是休息
14.找到失眠的根由,走齣失眠睏擾
15.擺脫失眠的小妙招
第五章 堅持運動,運動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生命在於運動,活力在於運動,健康更在於運動,運動是健康的保護神。健康是生命的基礎,而運動是健康的保證,要健康,就一定要有運動的好習慣。堅持運動,科學運動,擁抱健康人生。
1.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促進健康
2.選擇適閤自己的運動方式
3.多去戶外,不可過分迷戀健身房
4.力量訓練,並非人人適閤
5.有氧運動過度也傷身
6.堅持遊泳,遊齣好身材
7.練習瑜伽,放鬆減壓
8.午休時間也能健身
9.警惕運動健身中的“十宗罪”
10.走齣晨練的誤區11.健身房運動常見誤區
第六章 滋養心靈,修煉陽光心態塑造健康心理
良好的健康狀況和隨之而來的愉快情緒是幸福的最大源頭,心態的平和、心靈的滋養是營造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徑。所以要健康就要學會修煉陽光心態,學會保持良好的情緒,學會消解壓力,學會笑對一切。
1.健康不僅僅是身體沒病
2.心理疲勞是健康的“隱形殺手”
3.學會放鬆,不要活得太纍
4.適度減壓,彆讓壓力壓垮你
5.保持微笑,讓心靈充滿陽光
6.控製怒火,生氣是百病之源
7.保持心理平衡,化解不良情緒
8.少一點抱怨,多一分健康
9.拋開嫉妒之心,嫉妒隻會毒害心靈
10.走齣抑鬱,讓陽光照進心靈
11.讓幽默成為心理健康“催化劑”
12.警惕心理亞健康
第七章 居傢生活,注重健康養成生活好習慣
健康的生活習慣不在彆處,就在平平常常的吃穿住行中,在日復一日的平淡生活裏,在居傢生活的點點滴滴上。培養良好的居傢習慣,剋服一些看似豪奢實則傷身的壞習慣,健康就會與我們相隨相伴。
1.多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2.少裝修,裝修越多汙染越多
3.陽颱不封,空氣流通
4.養花養草要養對
5.少用空調,小心“空調病”
6.用好馬桶少生病
7.當心微波爐損健康
8.冰箱這樣用會得病
9.電話機要常消毒
10.注意廚房環境衛生
11.不鋪地毯更衛生
12.這樣刷牙更健康
13.新衣服有“毒”,洗洗纔能穿
14.時尚穿衣更要講健康
15不可和寵物過分親密
16.做好防護,應對霧霾
第八章 預防在先,重視日常良好的健康習慣勝過病來投醫
健康的生活習慣不僅僅體現在對吃穿住行的精心嗬護,更體現在對於日常健康習慣的高度重視和對於疾病的及早預防。養生不僅是一種時尚,更是對健康的負責,對生命的守護。
1.晨起喝水防上火
2.左搖右晃預防頸椎疾病
3.按摩足三裏,勝吃老母雞
4.六招保養你的心髒
5.養肝護肝守護肝健康
6.飲食調養護脾髒
7.靜坐呼吸可養肺
8.適量飲水閤理補鈣,預防腎結石
9.三餐定時防胃病
10.春季養生七件事,讓身體“迴春”
11.夏季養生注意事項
12.鞦季養生的“四大名補”
13.鼕季養生護腰腿
14.有病早醫,小病不治拖成大病
第九章 細節健康,用小細節維護大健康
智者說,“魔鬼就在細節裏”,對於健康更是如此。健康或者不健康,都在於細節。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小事,很多時候恰恰就會成為健康與不健康的分水嶺。所以要健康,就不能忽視生活細節。
1.傢庭烹飪“十不宜”
2.剩菜打包須謹慎
3.在外就餐養成分菜就餐好習慣
4.主食太少危害多
5.自來水燒開要當天喝
6.飯後一杯茶未必好
7.節食減肥不可取
8.不宜長時間穿運動鞋
9.堵車時開窗不利於健康
10.久坐不動最傷身
11.補充維生素不是多多益善
12.濕頭發不可上床睡覺
13.指甲不要留得太長
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對健康話題很感興趣,但總覺得很多書都過於專業或者流於錶麵。而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心中的空白。它沒有上來就講那些枯燥的醫學名詞,而是從一個非常貼近生活的角度切入,讓我意識到“健康”其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我們日常點滴的積纍。書中關於“健康意識”的探討,真的讓我反思瞭很多。我以前總是在生病後纔開始關注健康,而這本書讓我明白,提前建立起對自身身體狀況的敏感度,以及對潛在風險的預警能力,是多麼重要。它引導我去觀察自己身體發齣的信號,去理解這些信號的含義,而不是簡單地忽視或恐慌。這一點尤其讓我受益匪淺。比如,書中提到的關於“情緒與健康”的聯係,讓我認識到原來長期的壓力和負麵情緒,竟然是健康的大敵。這讓我開始主動去尋找適閤自己的減壓方式,比如冥想、寫日記,甚至是和朋友們傾訴。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就像一位資深的朋友在分享經驗,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也沒有過於深奧的理論。它更像是在循循善誘,一點點地引導讀者去發現問題,然後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生活習慣”的分析,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而是深入剖析瞭不良習慣形成的根源,以及如何通過微小的改變,逐步養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比那些強硬的“禁令”式建議,更能讓人接受和堅持。
評分老實說,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市麵上關於健康的讀物太多瞭,大部分都雷同,要麼是食譜,要麼是運動指南,要麼就是一些養生偏方。但這本書,真的給瞭我一個驚喜。它沒有直接給我一大堆“應該做”的清單,而是讓我先從“為什麼”開始思考。它探討瞭“健康意識”的形成過程,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健康,是因為我們壓根就沒有真正地“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或者說,我們對健康的理解是片麵的。書中對“健康意識”的剖析,不僅僅是停留在生理層麵,還包括瞭心理和環境等多方麵因素的互動。這讓我意識到,健康是一個綜閤體,不是孤立存在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提到瞭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健康殺手”,比如不自覺地熬夜、長時間久坐、不良的飲食習慣等等。它不是簡單地指齣這些是錯的,而是通過一些有趣的比喻和生動的案例,讓我們看到這些習慣對身體造成的長期影響。這比那些冷冰冰的數據更能打動人。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不是讓你立刻成為一個“完美健康者”,而是鼓勵循序漸進的改變。它提供瞭很多實用的技巧和方法,幫助我一步步地將“意識到”轉化為“做到”。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習慣養成”的部分,它強調瞭“微習慣”的力量,以及如何通過巧妙的設計,讓健康的行為更容易被執行,讓不良的行為難以發生。這讓我覺得,養成健康習慣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關鍵在於找到適閤自己的節奏和方法。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觸動,在於它讓我重新認識瞭“健康”這個詞的真正含義。我以前總覺得健康就是身體沒有病,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健康是一種全方位的狀態,包括身體、心理和精神的和諧統一。書中關於“健康意識”的探討,非常深刻。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要健康”,而是引導你去思考“為什麼要健康”、“如何纔能健康”以及“什麼是真正的健康”。這讓我開始審視自己過去的生活方式,反思那些被我忽視的健康問題。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習慣養成”的章節。它不是生硬地告訴你“必須這樣做”,而是通過一些巧妙的方法,讓你更容易地接受和執行。比如,它提到的“關聯法”,就是將健康的習慣與已有的習慣綁定,從而更容易堅持。這讓我覺得,養成健康習慣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睏難,關鍵在於找到適閤自己的方法。而且,它還強調瞭“情境”對習慣的影響,讓我意識到,創造一個有利於健康習慣的環境是多麼重要。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平易近人,沒有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耐心教導你。它還穿插瞭許多生動有趣的例子,讓我能夠輕鬆地理解那些復雜的健康理念。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探討瞭“社交健康”和“環境健康”等概念,讓我認識到健康是一個多維度、相互關聯的係統,而不是孤立的個人行為。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健康”。我一直以為健康就是少生病,多運動,吃得健康。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健康遠不止於此。它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生命的尊重,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書中關於“健康意識”的探討,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真的“不想”健康,而是缺乏對健康的真正理解,或者說,我們並沒有把健康放在一個足夠重要的位置。它引導我去思考,我為什麼要健康?我想要什麼樣的健康?這些深層次的追問,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我特彆喜歡書中對“習慣”的拆解,它不是把習慣看作是一個固定的模式,而是將其分解成觸發點、行為和奬勵。這種分析讓我能夠更清楚地看到自己不良習慣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有針對性地去打破它。而且,它並不是讓你一下子就去改變所有壞習慣,而是鼓勵你從小處著手,從微小的改變開始,逐步建立起積極的連鎖反應。這讓我覺得,改變是可行的,而且是可以享受的過程。書中提到的關於“環境對健康的影響”,也讓我大吃一驚。我從來沒有想到,我每天所處的環境,比如辦公室的空氣質量、傢居的裝修材料,甚至是我周圍的人,都會對我的健康産生如此大的影響。這讓我開始更主動地去改善我的生活環境,為健康創造更好的條件。這本書的敘述方式也非常吸引人,它不是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穿插著很多真實的故事和個人經曆,讓我感覺非常 relatable。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次“健康啓濛”。我一直以來對健康的認知,很多都停留在錶麵的、被動的層麵。這本書,則讓我從“意識”的層麵,真正地理解瞭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主動地構建屬於自己的健康。書中對“健康意識”的闡述,讓我明白,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更是一種積極的、充滿活力的狀態。它需要我們主動去關注,去維護,去培養。我之前總是覺得,健康是年輕人的專利,年紀大瞭自然就會有各種小毛病。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無論年齡,都可以通過建立健康的意識和習慣,來提升生活質量,延緩衰老。書中的“健康習慣”培養部分,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像很多其他的健康書籍那樣,直接告訴你“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吃什麼”,而是更注重引導你去理解為什麼需要這樣做,然後幫助你找到適閤自己的方法去實踐。它強調瞭“漸進式”的改變,以及如何利用“習慣迴路”,讓健康的行為變得自然而然。這一點對我來說非常有幫助,因為我之前嘗試過很多次改變,但都因為過於激進而失敗瞭。這本書讓我明白,關鍵在於找到那個“最小的改變”,然後不斷重復,直到它變成習慣。而且,它還鼓勵我去關注那些被忽略的“心理健康”,讓我認識到情緒、壓力這些因素對身體的直接影響,並提供瞭一些應對策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