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药剂型加工技术丛书--农药助剂

现代农药剂型加工技术丛书--农药助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建国,副主编 著,张小军,刘广文,冯建国,副 编
图书标签:
  • 农药助剂
  • 农药剂型
  • 农药加工
  • 农药配方
  • 农业技术
  • 精细化工
  • 农药研发
  • 农药生产
  • 农药应用
  • 农药科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8665
版次:1
商品编码:12337732
包装:精装
丛书名: 现代农药剂型加工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本套书为农药剂型加工领域又一套大型实用图书。


2.本书稿重点介绍了当前农药剂型加工领域的主要助剂制剂,内容涵盖了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润湿剂、渗透剂、分散剂、稳定剂、增稠剂、崩解剂、成膜剂以及特种助剂等相关技术。


内容简介

作为丛书分册之一,本书概述了农药助剂的相关知识与技术,详细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制剂中的应用,农药乳化剂及,农药用润湿剂和渗透剂,农药分散剂,农药稳定剂与增稠剂,农药崩解剂与助悬浮剂,农药种衣剂用成膜剂,农药特种助剂,喷雾助剂,有机硅助剂,农药填料与载体,环保型溶剂与助溶剂等助剂及其相应的应用技术。另外,还简述了农药助剂管理及禁限用相关现状。本书着重对农药制剂中使用的助剂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将近几年的信息做了相应补充,从理论、合成、应用等角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列举了部分实例,对于初入行业的技术人员及长期从事农药剂型及制剂研究的人员定有所帮助。


本书可供广大农药助剂、农药制剂、推广应用等研发及生产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及研究单位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张小军,男,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我国农药剂型加工领域知名的中青年专家,农业部、工信部农药评审专家,《农药》、《现代农药》等专业杂志编委。全面主要负责公司农药产品技术研发与质量控制工作,2014-2016年兼任中农立华(天津)农用化学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一直致力于我国新农药的创制研究特别是农药新剂型研发与应用,创造性的提出了“农药加工精细化”理论体系,成功发明出新农药剂型-农药干悬浮剂。领导的研究团队先后成功创制出“护稼”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含量产品,获得了重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先后发表专业论文近百篇,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先后获得省部级等奖励5项。


目录

第一章 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制剂中的应用 / 1
第一节 表面活性剂概述1
一、表面化学基础1
二、表面活性剂及其结构特征2
三、表面活性剂的分类2
四、表面活性剂的发展现状及趋势8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性质9
一、动态、静态表面张力10
二、胶束及临界胶束浓度12
三、HLB值及其测定15
四、浊点和Krafft点16
第三节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17
一、润湿作用17
二、分散作用21
三、乳化作用23
四、起泡和消泡作用24
五、增溶作用24
六、吸附作用25
七、洗涤作用26
八、农药加工过程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26
第四节 农药使用过程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28
一、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二次分散中的作用28
二、表面活性剂在农药雾化过程中的作用29
三、表面活性剂在农药沉积过程中的作用29
四、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吸收过程中的作用30
五、表面活性剂在环境中农药降解的作用31
六、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减量化中的应用32
第五节 农药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32
参考文献34
第二章 农药乳化剂及其应用技术 / 37
第一节 乳化剂在农药剂型加工中的基础理论37
一、农药乳化剂定义和作用37
二、乳化剂的结构与性能要求38
三、乳化剂选择依据及表征方法40
四、乳化剂主要品种与质量控制43
第二节 最新的农药乳化剂进展54
一、农药非离子乳化剂54
二、大分子乳化剂54
三、特种乳化剂55
第三节 农药乳化剂应用实例56
第四节 农药乳化剂工程化技术60
一、高分子乳化剂60
二、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
三、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62
四、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3
五、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64
六、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聚醚65
参考文献66
第三章 农药润湿剂和渗透剂 / 67
第一节 润湿剂与渗透剂在农药剂型加工中的基础理论67
一、农药润湿剂与渗透剂定义和作用67
二、润湿剂和渗透剂在农药剂型加工中的结构与性能要求68
三、润湿剂渗透剂选择依据及表征方法72
四、润湿剂、渗透剂主要品种与质量控制76
第二节 最新的农药润湿剂与渗透剂进展88
第三节 农药润湿剂与渗透剂的应用实例91
第四节 农药润湿剂与渗透剂生产的工程化技术98
一、农用有机硅98
二、聚氧乙烯醚磷酸酯99
三、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100
四、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双酯磺酸二钠102
五、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3
六、低聚表面活性剂104
参考文献105
第四章 农药分散剂及应用技术 / 107
第一节 基本概念107
第二节 作用过程及机理107
一、作用过程108
二、作用机理108
第三节 商品分散剂种类110
一、阴离子分散剂110
二、阴非离子分散剂117
三、高分子分散剂120
四、非离子分散剂125
五、阳离子分散剂125
六、复配分散剂125
第四节 发展趋势126
参考文献127
第五章 农药稳定剂与增稠剂 / 128
第一节 稳定剂128
一、农药稳定剂的概念和作用128
二、影响农药稳定性的因素128
三、农药稳定剂分类129
四、抗光氧稳定剂品种135
五、稳定剂的稳定机理136
六、稳定剂的应用实例137
七、农药稳定剂的发展及展望138
第二节 增稠剂138
一、农药制剂用增稠剂的概念138
二、增稠剂的种类及增稠机理139
三、增稠剂的使用147
四、增稠剂在农药制剂中的应用148
五、增稠剂发展展望149
参考文献149
第六章 农药崩解剂与助悬浮剂 / 150
第一节 崩解剂的分类和作用151
一、淀粉及其衍生物类152
二、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类153
三、吡咯烷酮类154
四、其他类155
第二节 崩解剂的崩解机制156
第三节 崩解剂及其在农药水分散粒剂中的应用157
一、崩解剂表面形貌157
二、崩解剂在水分散粒剂中的应用161
第四节 助悬浮剂的分类和作用163
第五节 崩解剂和助悬浮剂的发展趋势164
参考文献165
第七章 农药种衣剂用成膜剂 / 166
第一节 种衣剂用成膜剂的分类和作用167
一、种衣剂用成膜剂的概念167
二、种衣剂用成膜剂的分类167
三、种衣剂用成膜剂的作用168
第二节 成膜剂及其在包衣中的应用168
一、壳聚糖及其作为成膜剂的应用169
二、其他天然产物成膜剂在种子包衣中的应用179
三、复配成膜剂在种子包衣中的应用181
四、人工合成高分子成膜剂及其在包衣中的应用183
第三节 成膜剂的分析方法186
一、物理化学性能的分析方法187
二、成膜剂应用性能的测试190
第四节 成膜剂实验室制备实例191
参考文献192
第八章 农药特种助剂 / 197
第一节 防冻剂197
一、防冻剂的分类197
二、防冻剂在农药加工中的应用198
第二节 警示剂198
一、警示剂的选用原则198
二、警示剂主要生产企业198
第三节 苦味剂199
一、苦味剂的主要用途199
二、苦味剂的主要品种199
第四节 催吐剂201
一、催吐剂的基本要求201
二、常用的催吐剂201
三、催吐剂的主要生产厂商202
四、百草枯登记中催吐剂的管理202
第五节 防腐剂202
一、防腐剂定义及特点202
二、化学合成防腐剂的主要种类203
三、天然防腐剂的主要种类204
四、防腐剂的发展展望205
第六节 驱避剂205
一、驱避剂的性能要求205
二、驱避剂的分类206
第七节 溶蜡剂207
第八节 消泡剂209
一、泡沫概述209
二、消泡剂概述210
第九节 防结块剂215
第十节 臭味剂216
第十一节 黏结剂216
一、黏结剂在制剂中的应用216
二、黏结剂的主要种类217
三、黏结剂的加入方式218
第十二节 润滑剂219
一、润滑剂的种类219
二、润滑剂的加入方法220
参考文献220
第九章 喷雾助剂 / 222
第一节 喷雾助剂的发展222
一、农药辅助剂与喷雾助剂的区别222
二、喷雾助剂应用理论222
第二节 喷雾助剂分类评价225
一、液体肥料型喷雾助剂225
二、矿物油型喷雾助剂225
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26
四、植物油型喷雾助剂226
第三节 喷雾助剂安全性评价232
一、喷雾助剂评价方法232
二、田间试验设计233
三、选择标准喷雾机 233
参考文献235
第十章 有机硅助剂在农药上的应用 / 236
第一节 有机硅农用助剂发展历史236
第二节 农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结构及其制备237
一、非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237
二、离子型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的制备238
第三节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特点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240
一、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疏水性240
二、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240
三、其他组分240
四、润湿过程241
五、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243
六、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扩展能力245
七、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渗透能力248
八、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稳定性250
九、药害与环境影响252
十、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剂型中添加的应用举例252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254
参考文献255
第十一章 农药填料与载体 / 256
第一节 概述256
第二节 农药常用填料257
一、硅藻土257
二、凹凸棒石黏土258
三、膨润土259
四、海泡石260
五、沸石262
六、高岭土263
七、白炭黑263
八、轻质碳酸钙264
九、淀粉264
十、硬脂酸镁265
十一、滑石粉265
十二、微粉硅胶266
十三、甘露醇266
十四、可压性淀粉267
十五、羟丙基淀粉267
十六、糊精267
十七、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67
十八、交联聚维酮268
十九、植物类载体268
第三节 常见农药固体制剂对载体的要求269
一、粉剂对载体的要求269
二、可湿性粉剂对载体的要求270
三、粒剂对载体的要求272
四、水分散粒径对载体的要求272
第四节 常用载体在农药剂型配方中的应用实例273
一、载体在粉剂中的应用实例273
二、载体在可湿性粉剂配方中的应用实例274
三、载体在颗粒剂配方中的应用实例277
四、载体在水分散性粒剂配方中的应用实例278
参考文献280
第十二章 环保型溶剂与助溶剂 / 281
第一节 农药溶剂性能及要求281
一、溶剂概述281
二、农药溶剂及助溶剂284
三、农药溶剂使用现状287
四、国际上对溶剂的限制288
五、绿色环保农药溶剂290
第二节 农药溶剂在不同剂型中的应用技术301
一、乳油301
二、超低容量喷雾剂302
三、可分散油悬浮剂306
四、热雾剂306
五、气雾剂306
六、静电喷雾油剂307
七、可溶性液剂308
八、水面扩散剂308
九、涂抹剂(含涂布剂)308
十、膏剂(含糊剂)309
十一、注杆液剂309
十二、制剂改性和特种用途溶剂309
参考文献310
第十三章 农药助剂管理及禁限用相关现状 / 311
一、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带来的助剂开发和配方研究311
二、农药助剂禁限用情况进展312
三、EPA禁止72种惰性成分在农药中使用315
四、常见农药助剂危害及EPA管理状态318
五、建议322
参考文献323

前言/序言

当前,世界各国对化学品物质的研究和认知在不断加深,很多化合物的毒性以及对环境影响研究方面的结论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与此相应的,很多有风险及潜在风险的添加物,随着环保安全政策的出台与相关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而被禁用和限用。同样,农药助剂作为一种添加物,也面临着这样的趋势。由此,对于助剂开发及农药制剂研发人员来说,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及时跟进、深刻了解这些禁用物质和潜在风险物质组分的发展动态,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责任所在。


农药助剂是指在农药制剂的加工和施用中,使用的各种辅助物料的总称,虽然是一类助剂,其本身一般没有生物活性,但是在剂型配方中或施药时是不可或缺的添加物。随着剂型的多样化和制剂性能的提高,助剂也向多品种、系列化发展,以适应不同农药品种、不同剂型加工的需要。农药的发展要靠创新,同样农药助剂的发展也必须同步发展创新,尤其是农药表面活性剂。我国的农药表面活性剂行业与整个表面活性剂行业一样,其装置能力已位居世界前列,是生产大国,但不是生产强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表现在设计开发能力、工艺控制、检测手段及对安全环保和应用效果的关注度上。我国用于农药加工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大都是三、四十年前开发的以酚醚、醇醚和油醚为主的老品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也主要是烷基苯磺酸钙这一品种为主打,虽然近几年开发了一些新的品种,但这些品种并不能完全满足目前正在快速发展的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新剂型的需求。


化学工业出版社曾于2003年出版过《农药助剂》,2013年出版过《现代农药剂型加工技术》(内容包含有农药加工助剂),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相关著作,每一版本都代表了当时农药助剂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对农药制剂加工技术的进步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读者受益匪浅。


近年来,农药制剂技术发展迅猛,相关的农药助剂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丰富农药助剂的内容,尽可能将一些新的农药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能够涵盖进来,经过多年酝酿,我们邀请了业内十几位在农药助剂和制剂教学、研发以及工程化应用技术方面有一定经验的一线中青年专家,经过大家努力收集和组织材料,历时三年多的时间,将农药助剂独立成册,编写了本书。书中内容客观地反映了当前农药助剂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读者可以从中获得相应的理论和应用知识。在编写过程中,尽可能按照专业特长进行分工和编写,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近年来开发的新助剂,尤其是农药用表面活性剂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内容得到进一步补充,较为丰富、翔实,具有较好的参考性。


全书共分十三章,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章 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制剂中的应用(杜凤沛);第二章 农药乳化剂及其应用技术(秦敦忠);第三章 农药润湿剂和渗透剂(张小军、秦敦忠、冯建国);第四章 农药分散剂及应用技术(梁彬、秦敦忠);第五章 农药稳定剂与增稠剂(汪云强);第六章 农药崩解剂与助悬浮剂(张小军、李彦飞);第七章 农药种衣剂用成膜剂(孙俊、李洋、丑靖宇);第八章 农药特种助剂(李彦飞、张小军);第九章 喷雾助剂(王险峰);第十章 有机硅助剂在农药上的应用(何凤琦、龙勇);第十一章 农药填料与载体(李彦飞、冯建国、张小军);第十二章 环保型溶剂与助溶剂(冯建国);第十三章 农药助剂管理及禁限用相关现状(张小军、张登科)。全稿最后由本人和冯建国博士统稿与整理。杜凤沛教授、秦敦忠博士、丑靖宇博士、谭伟明博士、曹雄飞、张含平、苑志军、张登科、赵德、向家来、余建波等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这里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得以顺利出版,要感谢本书的所有作者,是他们无私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奉献出来与读者共享,同时也是在工作百忙之中进行了编写。感谢农药界的前辈与同仁们给予的大力支持,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提供资料使本书内容更加丰富。本书除编写人员名单中列出的作者外,还有很多同仁给出了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非常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对本书编写过程中的大力支持。


农药制剂开发是综合了多学科内容的交叉学科技术,是配方技术、工艺性、工程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农药助剂是开发农药制剂必需的原材料,是从事农药制剂所的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本书涉及的农药助剂内容较为广泛,相关理论也是从物理化学、表面化学等学科中延伸出来的,有些仍在研究及认识之中,还有待于完善。近年来无论是欧美还是我国,农药助剂都出台了禁限用名单,而且在不断更新,这些信息的了解对于从事助剂开发和农药制剂加工的人员来说是很重要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需引起重视。由于作者专业水平、资料来源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疏漏与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热爱并从事农药制剂加工及相关工作的前辈和同仁们!大家做的工作高大上、接地气,希望一起努力、坚持,积土为山、积水为海,为中国农药工业的发展做更多的工作,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张小军


2017年12月于北京



《现代农药剂型加工技术丛书——农药助剂》:精准施药,效能倍增的科技密码 在现代农业的宏大画卷中,农药扮演着守护作物健康、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角色。然而,单纯的农药原药往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最大效能,甚至可能带来不必要的环境负担。真正实现高效、精准、环保的病虫草害防治,离不开一门精深的科学——农药剂型加工技术,而其中尤为核心且常常被忽视的,便是农药助剂的奥秘。 《现代农药剂型加工技术丛书——农药助剂》并非一本简单的化学品罗列,它是一部凝聚了农业科研与工业智慧的匠心之作。本书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农药助剂在现代农药制剂开发中的革命性作用,系统性地阐述了各种助剂的科学原理、功能特性、选择依据以及在不同剂型加工过程中的应用策略。它不仅是农药研发人员、生产企业技术骨干的案头必备,更是每一位致力于提升农药使用效益、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从业者的重要参考。 一、 助剂的“隐形力量”:重塑农药使用体验 农药助剂,顾名思义,是辅助农药原药发挥更好作用的化学物质。它们并非直接作用于病虫草害,却能通过改善农药的物理化学性质,极大地提升农药的整体表现。本书将从基础理论出发,详细剖析助剂如何从以下几个维度,为农药注入“隐形力量”: 提高药效: 许多助剂能够显著改善农药在植物表面的附着性、渗透性和展布性,确保药液均匀覆盖,药剂能够有效穿透作物表皮或害虫的蜡质层,直达作用靶点。例如,展着剂能降低药液表面张力,使其在叶片上铺展成更薄、更均匀的液膜;渗透剂则能帮助药剂穿越植物角质层,提高内吸性。 延长持效期: 助剂可以通过防止药剂在环境中的快速分解(如光解、水解)或被雨水冲刷,从而延长农药在作物表面的滞留时间,实现长效防治。例如,某些稳定剂能够有效阻挡紫外线辐射,减少药剂的光氧化;而增粘剂则能增强药液与叶面之间的粘附力。 改善稳定性和储存性: 农药制剂的物理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货架期和使用方便性。助剂可以有效防止农药原药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沉淀、结晶、分层等现象,确保制剂的均一性,延长产品的储存寿命。分散剂、悬浮剂等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降低使用风险与环境影响: 许多新型助剂的设计目标是为了减少农药的无效漂移,降低对非靶标生物的毒害,甚至能够促进药剂在环境中的快速降解,从而实现减量增效,践行绿色农药理念。例如,一些新型的靶向性助剂,能够引导药液更精准地作用于目标区域。 拓展应用范围: 通过选择合适的助剂,可以使原本难以制备或难以使用的农药原药,转化为更加稳定、易于分散、便于混合的剂型,从而拓宽其在不同作物、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可能性。 二、 纷繁助剂世界:分类、功能与科学选择 本书将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系统梳理当前农药助剂的大家族,深入剖析各类助剂的化学结构、作用机理、性能特点,并提供详实的科学选择指南。读者将了解到: 表面活性剂类助剂: 作为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助剂类别,本书将详细介绍润湿剂、展着剂、渗透剂、乳化剂、分散剂、增溶剂等。重点解析它们的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差异及其在不同pH值和硬度水体中的表现。 稳定剂类助剂: 包括防结晶剂、防沉淀剂、抗氧化剂、防光解剂等。读者将深入理解这些助剂如何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维护农药制剂的稳定性,抵抗外界环境因素的破坏。 增粘剂与成膜剂: 它们能够显著提高药液在作物表面的粘附力,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雨水冲刷,延缓药效衰减。本书将探讨不同增粘剂的增稠机理及其对药液流变性的影响。 分散剂与悬浮剂: 对于固体农药原药,高效的分散剂和悬浮剂是制备水分散粒剂(WDG)、悬浮剂(SC)等剂型的关键。本书将详述其颗粒分散、抗沉降等关键技术。 助溶剂与增溶剂: 针对难溶性农药原药,这些助剂能够提高原药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为制备乳油(EC)、油悬浮剂(OD)等提供技术保障。 特殊功能助剂: 如消泡剂、pH调节剂、防冻剂、缓释剂、靶向剂等。本书将重点介绍这些具有特定功能的助剂,及其在精细化农药配方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三、 创新剂型开发:助剂的智慧应用 农药剂型的发展趋势是向着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方向演进,而助剂的创新是驱动这一趋势的关键。本书将汇聚前沿的研究成果,为读者呈现助剂在现代农药剂型开发中的创新应用范例: 水性化剂型: 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乳油(EC)等含油溶剂的传统剂型正逐渐被水悬浮剂(SC)、水分散粒剂(WDG)、水乳剂(EW)等水性剂型取代。本书将重点解析各类表面活性剂、分散剂、稳定剂在水性剂型开发中的精准选配策略。 微胶囊与纳米技术: 微胶囊缓释技术、纳米分散技术等是提升农药利用率、减少环境暴露的重要手段。本书将探讨助剂如何参与微胶囊的形成过程,以及在纳米制剂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实现精准释放与靶向输送。 智能化剂型: 结合智能响应材料,开发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如pH、温度、湿度)或特定生物信号释放农药的“智能”剂型,是未来农药发展的重要方向。本书将展望助剂在这一前沿领域的潜在应用。 助剂复配技术: 很多情况下,单一助剂难以满足复杂的需求,需要通过多种助剂协同作用,达到最佳的配方效果。本书将提供科学的助剂复配理论和实践指导,帮助研发人员克服技术难题。 四、 实践指导与未来展望 《现代农药剂型加工技术丛书——农药助剂》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注重实践指导。本书将通过大量的典型案例分析,生动展示各类助剂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经验和技术诀窍。它将帮助读者: 掌握助剂的评估方法: 如何通过实验手段对助剂的性能进行科学评价,包括润湿性、展着性、渗透性、乳化稳定性、分散稳定性等关键指标的测定。 学习配方设计原则: 基于农药原药的性质、目标剂型、应用环境等因素,学习如何系统地选择和优化助剂组合,设计出性能优异的农药制剂。 了解质量控制要点: 在农药制剂生产过程中,如何通过对助剂质量的把控,确保最终产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洞察行业发展趋势: 深入分析全球农药助剂的市场动态、技术革新方向,以及未来发展潜力,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本书的编写团队由国内外资深农药专家、化工技术工程师组成,他们凭借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实践经验,将抽象的化学原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应用技术。他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如何做”,更是“为何这样做”,力求让读者在掌握技术的同时,深刻理解其背后的科学逻辑。 总而言之,《现代农药剂型加工技术丛书——农药助剂》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于一体的权威著作。它将为农药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一把开启高效、精准、绿色农药剂型开发大门的钥匙,助您在瞬息万变的农业科技领域,乘风破浪,引领创新,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手里有本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的专著,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将农业生产与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展现了现代食品工业的另一面。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来确保从田间到餐桌每一个环节数据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它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质量标准体系差异,并探讨了如何建立一套国际通用的追溯标准。我尤其对其中关于“物联网(IoT)在冷链监控中的应用”一章印象深刻,书中描述了如何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等参数,并自动生成合规报告,这对于保障高端农产品的出口至关重要。这本书读起来更像是一本商业管理和信息安全相结合的教材,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今天,一个产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本身的品质,更在于它背后透明、可信赖的“数据履历”。这本书对于农业产业化升级和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

我前阵子刚啃完一本关于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前沿探索的专业著作,那本书真是把我的思维都打开了!它不再把土壤仅仅看作是“泥土”,而是将其视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生命共同体。书中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特定的真菌和细菌菌群来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提高土壤的肥力,甚至还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作者引用了大量最新的基因测序数据和宏基因组分析结果,对不同生态系统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阅读这本书就像是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微观世界探险,你会惊叹于那些肉眼不可见的生命体对地球生态平衡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虽然某些章节涉及到的分子生物学内容确实需要反复琢磨,但那种窥见自然界深层运作机制的震撼感,是其他任何科普读物都无法比拟的。它让我对“可持续农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真正的可持续,是建立在对土壤生命的敬畏和科学调控之上的。

评分

哎呀,最近迷上了几本关于农业科技的书,每一本都让人受益匪浅。说起来,我最近淘到的一本关于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实用手册,简直是田间地头的救星。它没有过多纠缠于那些高深的化学理论,而是非常接地气地介绍了各种常见病虫害的识别方法,配上了大量高清的图片,让你一眼就能分辨出是白粉病还是蚜虫为害。更绝的是,它详细列举了不同生长阶段作物最适宜的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策略,并且对每种农药的使用剂量、安全间隔期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简直就是农民朋友们的“随身保镖”。我按照书里的推荐试用了几种新型生物农药,效果出奇地好,不仅作物产量提升了,土壤的健康状况也感觉好多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合理,从基础知识到具体操作,层层递进,即便是初次接触农业管理的新手也能很快上手,绝对是那种值得反复翻阅的工具书。它让我深刻体会到,现代农业管理绝非简单粗暴地喷洒药剂,而是一门需要智慧和细致观察的综合艺术。

评分

最近读完的这本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与管理的指南,简直是为干旱地区的农业从业者量身定做的“清凉宝典”。这本书的侧重点完全放在了工程技术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上。它从水力学原理讲起,详细拆解了滴灌、微喷灌、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参数和安装规范。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工程实例分析,比如如何根据土壤渗透性、作物需水曲线来确定灌水定额和设备选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实际操作经验。我特别欣赏它对数据化管理的强调,书中介绍了如何利用传感器网络和气象数据模型来实时调控灌溉,真正实现了“按需供水”,避免了传统漫灌带来的巨大浪费。这本书的图表制作得非常专业,清晰直观,即便是需要进行项目预算和招投标的人也能从中找到可靠的依据。它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可落地的水资源管理解决方案,读完后让人信心倍增,感觉我们也能用科学的方法战胜缺水的挑战。

评分

我发现自己最近对新型作物育种技术的研究越来越着迷,而那本关于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的书籍,无疑是目前最前沿的指南。这本书摒弃了传统的杂交育种耗时长的缺点,直接聚焦于CRISPR-Cas9等革命性工具如何精确地修改作物基因组,以期获得抗病性更强、营养价值更高、甚至适应极端气候的品种。作者对技术原理的阐述非常严谨,清晰地梳理了从靶点设计、载体构建到转化筛选的每一个关键步骤。虽然这本书的学术性较强,对读者的生物学背景有一定要求,但它所描绘的未来农业蓝图是如此激动人心:不再需要漫长的等待,而是可以“定制”出我们想要的作物。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篇对生命科学未来潜力的宏大展望,让人在敬佩科学力量的同时,也对伦理和监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