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馆是我国新生的人造景观和重要的旅游场所,它通过水生动物展演、科普教育、体验、休闲等活动,为大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旅游娱乐模式,也是人们学习认识大自然的一个重要窗口。《水族养殖与维生系统运营管理》对水族馆的水族养殖与维生系统运营管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书编写形式参照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旅游总局试行的旅游企业服务规范模式,采用了当代企业管理流程的编制方法。编写中,注重系统性、操作性和实用性,体现了北京海洋馆对我国水族馆企业的管理和研究水平。本书由水族馆主要负责领导和一线管理人员与实际操作技术骨干编写,是水族馆行业管理人员工作、学习、交流、培训、使用和学校教学的重要参考书目。
胡维勇先生,高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北京海洋馆总经理,长期从事现代水族馆企业管理与水族行业规范研究。兼任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北京市旅游景区协会副会长、北京市西城旅游协会会长。带领北京海洋馆连续多届获得“首都旅游紫禁杯”先进集体称号、并荣获“紫禁杯”先进个人、“北京市西城劳动奖章”和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优秀工作者称号。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说实话,一开始让我有点出乎意料。我本来以为一本关于“运营管理”的专业书籍,会充斥着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公式推导,读起来可能会像啃硬骨头。但实际阅读下来,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平实且富有条理,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跟我们分享他的实践心得,而不是冷冰冰的教科书。他似乎很擅长将复杂的生化过程用日常的语言来解释,比如他描述水体中氮循环变化的那一段,用到了很多贴切的比喻,让人一下就能抓住核心要点,而不是被那些复杂的化学名称绕晕。这种行文的亲和力,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让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人也能体会到其中的精妙。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比那种直接灌输知识点的书籍效果要好得多,感觉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点,还有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态度。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对“管理”二字的深度挖掘。很多同类书籍可能过于侧重技术参数和设备介绍,而忽视了人和流程的管理。但这本书似乎非常清楚,水产养殖本质上也是一种精细化的企业运营。它用相当大的篇幅讨论了人员培训的标准化、SOP(标准作业程序)的建立、以及成本核算和效益评估的方法论。这种将技术管理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的处理方式,使得这本书的适用范围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技术手册范畴。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套养殖方案,更像是一套可复制、可扩展的运营模型。对于那些想从个体户转型为规模化、规范化运营的人来说,这部分内容简直是“雪中送炭”,提供了从“匠人思维”向“管理者思维”转变的清晰路径。
评分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这方面的内容,毕竟养殖业的风险很高,一个突发的设备故障可能导致全盘皆输。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论述可以说是极其详尽,简直就像一本现场急救手册。它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去描述“应该怎么做”,而是深入到“如果发生了A情况,应该立即检查B、C、D这三项”这种具体的操作层面。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类型维生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所做的分析。市面上的设备品牌和型号五花八门,但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种超越具体设备的通用性框架,教你如何去判断任何一套系统的核心瓶颈在哪里。这种实战导向的写作,体现了作者在行业内积累了多年、甚至是十几年的一线经验,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经过无数次实战检验的“真知”。读完这些章节,感觉心里踏实多了,仿佛手里多了一张可靠的“底牌”。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还体现在其对未来趋势的洞察力上,它并没有局限在当前主流的技术上,而是适当地引入了对前沿技术的探讨和展望。比如,在讨论水质监测时,它没有止步于传统的实验室取样分析,而是提到了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可视化的应用潜力。这说明作者具有很强的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确保了读者拿到的信息不是过时的“库存知识”。这种前瞻性的视角,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指导当前实践的工具书,更是一本帮助从业者规划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参考。读完之后,你会感觉到自己对整个行业的技术迭代速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清楚未来几年哪些领域值得投入精力去深耕。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优秀著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吸引人的,色彩搭配很舒服,那种深蓝和水绿的组合,让人一下就联想到清澈的水体和生机勃勃的养殖环境。我当时在书店里随手翻了几页,里面的插图和图表制作得非常精良,不是那种粗糙的黑白线条图,而是色彩饱满、细节清晰的实景照片和流程图,一看就知道作者在资料收集和排版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虽然我不是专门做水产养殖的,但光是看这些视觉材料,我就觉得它在专业度上应该没得说。那些关于水循环、过滤系统和设备布局的示意图,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大致理解其运作原理,这对于一本技术性书籍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优点。我特别注意到其中关于环境控制那几个章节的布局,信息密度很高,但组织得井井有条,让人感觉作者不是在堆砌知识点,而是在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整体感觉这本书在视觉传达上做得非常出色,让人愿意捧起来细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