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根据农业部教材办公室农科(教育)函【2011】第344号文件关于印发《农业部规划教材管理办法(试行)》和首批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选题的通知,由四川农业大学负责主编修订《兽医病理解剖学》第四版。
本书的修订,其编写大纲延续了第三版的编写内容,保持其固有的结构特色,以别国内的其他兽医病理学教材。
本书的修订内容主要有:一是坏死与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便于学习和鉴别,将坏死和凋亡合并为细胞死亡,列为第一章第四节。二是“免疫病理学”的内容与《兽医免疫学》、《兽医微生物学》或《兽医病理生理学》等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完全或基本相同,且以理论论述为主;同时,与免疫有关的器官组织(如脾脏、淋巴结、法氏囊、弥散性淋巴组织等)病变特点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与功能也在炎症、血液与造血系统病理等章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为避免不同教材相同(近)内容重复,删除了“免疫病理学”这一章内容。三是在内容和照片上做了调整、增减或补充,以反映学科的发展、教学的需要以及动物养殖生产的需求。四是注重病理解剖学基本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充分体现教材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修订后的第四版分为上下两篇共15章。上篇为基础病理,包括细胞与组织的损伤、结缔组织的损伤、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的适应与修复、炎症、肿瘤、分子病理学;下篇为系统病理,包括消化系统病理、呼吸系统病理、心血管系统病理、血液与造血系统病理、泌尿系统病理、生殖系统病理、神经系统病理、运动系统与皮肤病理。
《兽医病理解剖学(第4版)/全国高等院校兽医专业教材经典系列》适用于国内高等农业院校的动物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四年或五年制学生,也可作为研究生、临诊兽医师和兽医病理学工作者的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四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上篇 基础病理
第一章 细胞与组织的损伤
第一节 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理
第二节 细胞损伤的超微结构变化
第三节 变性
第四节 细胞死亡
第五节 病理性物质沉着
复习思考提要
第二章 结缔组织的损伤
第一节 纤维的损伤
第二节 基质的损伤
第三节 基膜的损伤
复习思考提要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 充血
第二节 局部缺血
第三节 出血
第四节 血栓形成
第五节 栓塞
第六节 梗死
第七节 水肿
第八节 休克
第九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复习思考提要
第四章 组织的适应与修复
第一节 适应
第二节 修复
复习思考提要
第五章 炎症
第一节 炎症概述
第二节 炎症的原因
第三节 炎症的局部症状和全身反应
第四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第五节 炎症介质
第五节 炎性细胞
第七节 炎症的类型
第八节 炎症的结局
复习思考提要
第六章 肿瘤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第二节 肿瘤的特征
第三节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第四节 常见的动物肿瘤
第五节 肿瘤病因学和发病学
第六节 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复习思考提要
第七章 分子病理学
第一节 分子病理学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 分子病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分子病理学的发展趋势
复习思考提要
……
下篇 系统病理
前言/序言
根据农业部教材办公室农科(教育)函【2011】第344号文件关于印发《农业部规划教材管理办法(试行)》和首批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选题的通知,由四川农业大学负责主编修订《兽医病理解剖学》第四版。
《兽医病理解剖学》(第四版)的修订,其编写大纲延续了第三版的编写内容,保持其固有的结构特色,以别国内的其他兽医病理学教材。本教材的修订内容主要有:一是坏死与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便于学习和鉴别,将坏死和凋亡合并为细胞死亡,列为第一章第四节。二是“免疫病理学”的内容与《兽医免疫学》、《兽医微生物学》或《兽医病理生理学》等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完全或基本相同,且以理论论述为主;同时,与免疫有关的器官组织(如脾脏、淋巴结、法氏囊、弥散性淋巴组织等)病变特点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与功能也在炎症、血液与造血系统病理等章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为避免不同教材相同(近)内容重复,删除了“免疫病理学”这一章内容。三是在内容和照片上做了调整、增减或补充,以反映学科的发展、教学的需要以及动物养殖生产的需求。四是注重病理解剖学基本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充分体现教材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修订后的第四版分为上下两篇共15章。上篇为基础病理,包括细胞与组织的损伤、结缔组织的损伤、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的适应与修复、炎症、肿瘤、分子病理学;下篇为系统病理,包括消化系统病理、呼吸系统病理、心血管系统病理、血液与造血系统病理、泌尿系统病理、生殖系统病理、神经系统病理、运动系统与皮肤病理。本教材适用于国内高等农业院校的动物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四年或五年制学生,也可作为研究生、临诊兽医师和兽医病理学工作者的参考书。
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第三版主编、甘肃农业大学教授、我的博士生导师陈怀涛先生指导,不顾年事已高又对书稿做了全面细致的审阅,并提出了许多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代表全体编者对陈先生的关心、指导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教材的编写还得到了主编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兽医病理解剖学(第4版)/全国高等院校兽医专业教材经典系列 关于本书 《兽医病理解剖学(第4版)》作为全国高等院校兽医专业教材经典系列的重要一员,是一部系统、全面、深入阐述动物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在器官、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上所表现的形态学变化,并兼顾病理生理学改变的权威著作。本书旨在为高等院校兽医学子打下坚实的病理学基础,培养具备敏锐观察力、严谨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未来兽医人才。 内容详述 本书的编排逻辑严谨,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力求让读者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能够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全书内容涵盖了动物病理学的各个重要分支,并以清晰的结构、丰富的图例和详实的文字,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病理学知识体系。 第一篇:总论 本篇是兽医病理解剖学的基石,重点在于阐述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和常见病理过程。 绪论: 详细介绍兽医病理解剖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以及其在兽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病理学作为连接基础兽医学与临床兽医学的桥梁作用,以及其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不可替代性。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适应: 深入探讨各种病因(如缺血、缺氧、感染、毒素、物理因素、免疫因素等)引起细胞和组织损伤的机制,以及细胞和组织在不同病理刺激下产生的适应性变化。内容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蛋白质变性、色素异常、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等基本病理过程,以及萎缩、增生、化生、异型增生等适应性变化。通过对这些微观变化的理解,为认识宏观病变奠定基础。 炎症: 详细阐述炎症的发生机制、基本病理过程以及不同类型的炎症。内容涵盖炎症的局部和全身反应、炎症介质的作用、白细胞的募集与功能、不同炎性细胞的浸润及其意义。特别强调急性炎症、慢性炎症、特殊炎症(如肉芽肿性炎症、浆液性炎症、化脓性炎症、纤维素性炎症、出血性炎症等)的形态学特征和病理生理学改变,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组织修复: 介绍组织在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包括炎症消退、组织再生、疤痕形成以及创伤愈合等。分析不同组织和器官的修复能力差异,以及影响修复的因素。 循环障碍: 重点讲解与血液循环障碍相关的病理过程,如充血、瘀血、水肿、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出血等。深入分析其发生机制、形态学表现和对器官功能的影响。例如,详细阐述不同类型水肿的病因和分类,血栓形成的四个基本条件,以及不同部位栓塞和梗死的典型病变。 免疫病理学: 介绍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病理变化,包括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等。分析免疫介导的损伤机制以及相关的组织学特征。 第二篇:器官病理学 本篇是本书的核心内容,系统地阐述了各个主要器官系统的常见疾病及其病理学变化。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是学习和掌握动物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 心血管系统疾病: 涵盖心肌炎、心肌病、瓣膜病、心包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等。详细描述其宏观和微观病变,以及继发的血液循环障碍。 呼吸系统疾病: 包括肺炎、支气管炎、肺水肿、肺气肿、胸膜炎、肿瘤等。重点分析不同病原引起的肺炎的病理学特征,以及呼吸功能不全的病理基础。 消化系统疾病: 涵盖食管炎、胃炎、肠炎、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腹膜炎等。深入分析消化道黏膜损伤、吸收障碍、肝功能衰竭的病理机制和形态学变化。 泌尿系统疾病: 包括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尿毒症、膀胱炎等。重点介绍肾脏功能损伤的病理学基础,以及代谢性疾病在肾脏的表现。 生殖系统疾病: 涵盖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炎、卵巢周期异常、睾丸炎、前列腺炎等。分析生殖激素紊乱和感染对生殖器官的影响。 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脑炎、脑膜炎、脑水肿、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等。描述神经组织损伤的特点,以及神经功能缺失的病理基础。 运动系统疾病: 涵盖骨炎、关节炎、肌炎、肌萎缩等。分析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炎症、退行性和外伤性病变。 皮肤病: 涉及皮肤炎症、寄生虫感染、肿瘤等。描述皮肤不同层次的病理变化及其临床表现。 造血和淋巴系统疾病: 包括贫血、白血病、淋巴瘤、淋巴结炎等。分析血液细胞异常增殖或减少,以及免疫器官的病变。 内分泌系统疾病: 涵盖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减退等。分析内分泌腺体的病变及其导致的代谢紊乱。 传染病病理: 针对一些重要的动物传染病,如犬瘟热、猫瘟、狂犬病、猪瘟、禽流感等,进行专门的病理解剖学阐述,重点突出不同病原在组织器官水平上的特异性损伤。 第三篇:专题病理 本篇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病理学知识,关注一些具有特殊性或临床重要性的病理学专题。 肿瘤病理学: 详细介绍肿瘤的发生、发展、分类、生物学行为和免疫学特征。重点阐述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形态学区别,以及肿瘤转移的机制。涵盖常见的动物肿瘤类型及其病理学诊断。 遗传性疾病病理: 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遗传性疾病,分析其基因突变如何导致特定的病理学改变,以及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中毒病理学: 阐述常见毒物的毒性机制、体内代谢以及对各器官的损伤。重点关注农药、重金属、霉菌毒素等常见毒物中毒的病理学特征。 应激与疾病: 探讨应激因素对动物健康的影响,以及应激如何诱发或加剧某些疾病。 本书特色与亮点 体系完整,逻辑清晰: 从总论到器官病理,再到专题病理,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读者系统学习。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大量精美的彩色病理图片和示意图,生动地展示了病变形态,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临床应用: 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引导读者将病理学知识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防。 内容权威,更新及时: 反映了当前兽医病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临床实践的最新要求,内容严谨可靠。 语言精炼,专业性强: 使用规范的兽医病理学专业术语,但讲解清晰易懂,适合不同层次的学习者。 教材定位,经典传承: 作为全国高等院校兽医专业教材经典系列的一员,本书不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兽医病理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对数代兽医人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适用对象 本书是高等院校兽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兽医病理解剖学的必备教材。同时,也适合兽医从业者、动物科研人员以及对动物病理学感兴趣的读者作为参考书籍。 结语 《兽医病理解剖学(第4版)》不仅是一本知识的宝库,更是一扇通往深刻理解动物疾病本质的窗口。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掌握扎实的病理学理论知识,培养卓越的病理分析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兽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的价值在于其深刻的科学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卓越的教育性,必将继续在兽医学教育领域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