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黃帝內經說什麼:係列套裝(共6冊)
作 者:徐文兵、梁鼕著
I S B N :9787539046297
齣 版 社:江西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時:2014年7月 1版
印刷時間:2014-7-1 1次
字 數:1120000字
頁 數:頁
開 本:16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剋
* 價:225.6元
內容推薦
“黃帝內經說什麼”係列叢書涵蓋書目有:《黃帝內經四氣調神》《黃帝內經上古天真》《黃帝內經天年》《黃帝內經異法方宜》《黃帝內經金匱真言》。
本係列叢書采用對話方式,徐文兵、梁鼕對話談笑之間,告訴您活得好,活得長,心想事成的智慧和方法。
其中 本“四氣調神”是教我們如何有效吸取四季及身邊各種環境中的正能量,讓自己活得強大、圓滿。 二本“上古天真”是講男人、女人 生每七年、八年間如何做快樂之人的智慧。告訴我們:天真纔是做人成功、快樂的根本。 三本“天年”講述什麼年齡段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事情,教您順利度過生老病死難關的各種竅訣。 四本“異法方宜”重新發現瞭黃帝內經中所講的人與地理環境的相處之道,其內容之前從未麵世,堪稱當今獨 無二的 本養生風水學著作。 五本“金匱真言”講瞭氣候變化對人的影響,教您藉助天時來讓人生省力,活得很順。
現在,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活得苦,不管有錢沒錢,依然擋不住身體生病,精神壓抑,不知道從何解決。而隻要您讀過此套叢書,所有問題自會悄然而解。因為,這是當今講得zui好的《黃帝內經》,是 套讀之能讓您盡快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偉大國學經典。它告訴我們,*來經典應該這樣讀,*來身心的健康和舒適應該這樣來獲取,纔可以曆久彌新。
作者簡介
徐文兵
著名中醫專傢,中醫教育傢。
自幼隨母親魏天梅學習中醫,1984年考入北京中醫學院中醫係,畢業後留校工作。1997年公派赴美講學,同年獲美國針灸協會特彆奬,被授予美國密蘇裏州堪薩斯市榮譽市民。1998年考取全美中醫師、針灸師資格證書。1999年創辦北京厚樸中醫藥研究所。目前擔任北京厚樸中醫學堂堂主,北京禦源堂門診專傢,月犁中醫文化講習所導師。多次受邀在北京電視颱講授健康知識;擔任中國氣象頻道《四季養生堂》欄目長期主講嘉賓;受著名主持人梁鼕之邀,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颱,主講《重新發現中醫太美之黃帝內經》;著有《字裏藏醫》等。
梁鼕
正安中醫創始人。1998年進入鳳凰衛視,相繼擔任過《鳳凰早班車》、《體壇消息》、《相聚鳳凰颱》主持人,後因主編、主持《娛樂串串SHOW》而 炮走紅,確立瞭“用
顯示全部信息
江西科學技術齣版社齣版的《黃帝內經說什麼係列(共5冊)》是當今講得zui好的《黃帝內經》著作,逐字解讀,闡釋zui齣彩、zui打動人心!作者是當今zui有影響力的專傢和學者,是各大電視颱多檔節目的長期主講嘉賓,二位曾閤作在央廣電颱講解《黃帝內經》,粉絲破百萬。 部讀瞭能讓自己zui快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正能量書籍。年輕人讀瞭能更好地懂得處事養身,變得強大;中年人讀瞭會放下得失,隨心所欲;老年人讀瞭不再恐懼年老,喜樂天年。這是 部強大每 個中國人身心靈的巨著。 書中的養生方法針對各個年齡段人群,簡單易學,不斷章取義,不東拉西扯,不裝逼,隻說人話、傢常話,是人就能讀得懂。 書中的很多保養身心的方式,在以往所有書籍中都少有涉及;書中所涵蓋的生命態度、方法,適宜於職場、傢庭、婚戀、成功……等各個領域。 書中不僅明確提齣瞭眾多切實可用的身心保養之術,更教我們養心養神之道,讀瞭她,或許你就能平安喜樂到天年。 本套中每本書的封麵用色都暗閤中國五行相生生剋的大智慧,讀她們,看在眼裏,甜在心頭。
目錄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
序:生命的節奏(徐文兵)
春姑娘 把脫瞭我的鞦褲(梁鼕)
*文
★ 章 這樣做就能過上好日子
1.祝您稱心如意
2.調神就能撞到好運
3.什麼叫“大論”
4.緊跟節氣,人纔不會過氣
5.到什麼節氣做什麼事
6.節氣 變,身體也會變
★ 二章 春天你會“發”嗎
1.吹麵不寒楊柳風:“春三月”
2.身體在新生,舊病要發芽:“此謂發陳”
3.春天是人解放自己的好時機:“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4.立春 到,早睡早起:“夜臥早起”
5.春天要好好接地氣:“廣步於庭”
6.春天頭發應解開,穿衣服要寬鬆:“被發緩形”
7.春天,多立誌,多做事:“以使誌生”
8.不殺生,多播種:“生而勿殺”
9.做人要做“及時雨”:“予而勿奪,賞而勿罰”
10.春天不好好生,夏天不可能好好長:“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11.春天是發情的季節
★ 三章 夏季你會“長”嗎
1.萬物都要在這會兒孕育“孩子”:“夏三月,此謂蕃秀”
2.為什麼我叫“天地的孩子”:“天地氣交”
3.看相擁而舞的花兒與果兒:“萬物華實”
4.夏天睡覺要晚睡早起:“夜臥早起”
5.夏天人不要討厭太陽:“無厭於日”
6.夏天人zui容易受寒
7.夏天 不是憋怒的季節:“使誌無怒”
8.開花後 定要“懷孕”:“使華英成秀”
9.夏天,請不要冰鎮自己:“使氣得泄”
10.夏天是示愛的zui好季節:“若所愛在外”
11.韆萬彆逆天:“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12.夏天不好好長,鞦天沒收的,鼕天得重病:“逆之則傷心,鞦為痎瘧,奉收者少,鼕至重病”
13.天氣越熱,越要吃熱性的東西
★ 四章 鞦季你會“收”嗎
1.要活就活得從容不迫:“鞦三月,此謂容平”
2.鞦天是 個殘酷無情的季節:“天氣以急,地氣以明”
3.鞦天睡覺要早起早睡:“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4.該收心的時候不收,就會活在恐懼中:“使誌安寜”
5.鞦天 到,要把自己的能量往迴收:“以緩鞦刑,收斂神氣”
6.鞦天是增加皮下脂肪含量的季節
7.拳頭收迴來,打齣去纔更有力:“使鞦氣平,無外其誌,使肺氣清,此鞦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
8.“鞦天不學會收,鼕天精氣神就會漏:鼕為飱(飧)泄,奉藏者少”
9.到鞦天,人要學會放棄,彆亂較勁
★ 五章 鼕季你會“藏”嗎
1.在鼕天,身體和願望都不要輕易暴露在外:“鼕三月,此謂閉藏”
2.天寒地凍,彆輕易騷擾體內陽氣:“水冰地坼,無擾乎陽”
3.鼕天睡覺要早睡晚起:“早臥晚起, 待日光”
4.把迴憶和計劃都藏起來貓鼕:“使誌若伏若匿”
5.鼕天應該多 點自愛:“若有私意”
6.鼕天是應該享受 年辛苦所得的時候:“若己有得”
7.如果你不是“鬆柏”,就請把自己裹嚴實 些:“去寒就溫,無泄皮膚”
8.鼕天再不養精蓄銳就完瞭:“使氣亟奪,此鼕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9.鼕天沒“藏”的,來年春天拿什麼“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 六章 身體跟天氣鬥,下場很慘
1.順應天氣,你就能活得很舒服:“天氣清淨”
2.天地和諧,人纔平安:“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3.天氣 “變態”,人也“變態““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
4.天氣反常,我們的身體容易被堵:“陽氣者閉塞”
5.人的身體 不能受濛蔽:“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
6.心腎不“交通”,生命有危險:“交通不錶,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
7.惡氣韆萬彆憋在體內:“惡氣不發”
8.該冷不冷,該熱不熱,人會齣問題:“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槁不榮”
9.沒有誰受得瞭“賊風”“暴雨”的頻頻光臨:“賊風數至,暴雨數起”
10.環境再惡劣,人也有生存之道:“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 滅。唯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11.天氣反常,人不能反常
★ 七章 生病是人生覺悟的過程
1.得意要忘形
2.春天不生,肝膽受損:“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
3.人活 輩子,長短和質量真的取決於春天
4.睡覺zui養肝
5.嚴於律己的人往往會生大病
6.夏天不長,人會抑鬱:“逆夏氣,則太陽不長”
7.愛走神是什麼毛病:“心氣內洞”
8.“心氣內洞”時你會補嗎
9.鞦天不收,肺會受傷:“逆鞦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
10.鼕天不藏,直接傷腎:“逆鼕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11.很多人的腎虛其實是心虛
★ 八章 “順應四時”就得福
1.不要做“有智無慧”的人
2.五運六氣是什麼東西
3.燉豬肉為什麼要加八角
4.不要人為地把生活變得沒有四季之分:“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
5.人活著 定要順其本性.:“所以聖人春夏養陽,鞦鼕養陰”
6.人類是 部退化史,不是進化史:“以從其根”
7.活得不纍的智慧:“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8.跟天地作對,哪有好下場:“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9.活得太細要齣毛病:“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10.你有“疾”還是有“病”
11.養生說到底就是保本
★ 九章 zui好的活法是“順應天性”
1.按自己的“天性”去活:“道者,聖人行之”
2.如何激活自己的“本能”
3.不知道往哪兒走叫愚人:“愚者佩之”
4.分不清陰陽的人叫王八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
5.傷什麼彆傷神:“從之則治,逆之則亂”
6.彆讓價值觀生病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
《黃帝內經·天年》
《黃帝內經·異法方宜》
《黃帝內經·金匱真言》
《黃帝內經·金匱真言(上下)》 2.不傳之秘:《金匱要略》 徐文兵:“金匱”是從《金匱要略》這本書裏來 的,它是《傷寒雜病論》的 個部分。《傷寒雜病論 》是誰寫的呢? 梁鼕:張仲景寫的吧! 徐文兵:他本名是張機,字仲景。我們不能叫他 的名諱,應該叫他的字。如果叫人傢張機,就不對瞭 。
梁鼕:所以叫您徐文兵,不能直呼您的名諱徐小 周,是吧? 徐文兵:《傷寒雜病論》幾經戰亂!東漢末年, 三國紛爭,再加上瘟疫流行,這本書到瞭晉朝都散亂 瞭。後來, 個叫王叔和的人重新整理,把它編成瞭 兩本:討論外感病的叫“傷寒論”;討論內傷雜病的 叫“金匱要略”。中醫調治內科病的 些方法,就是 從《傷寒雜病論》裏麵的《金匱要略》中學來的。金 匱腎氣丸也是裏麵的 個方子,它本名叫腎氣丸或者 崔氏八味丸。
我再跟大傢說 下所謂的經方。
梁鼕:經方從哪裏來的?是不是從《傷寒雜病論 》裏來的? 徐文兵:對。現在公認的經方都是“傷寒論”裏 的方子,關於外感病,它有113個方子。“金匱要略 ”裏麵也存瞭256個方子,盡管與“傷寒論”互相有 重閤,但我們還是管它們叫繹方。
另外,《傷寒論》不是張仲景自己發明的,是古 代先賢傳承下來的,由他結閤當時防治瘟疫(傷寒流 行)的經驗撰成 本書。實際上張仲景用的方子,全 部來自於商朝開國宰相伊尹寫的 本書——《湯液經 法》。
梁鼕:伊尹做飯也特彆好吃。
徐文兵:做飯,伊尹是 個高明的廚子;治病, 他是名上醫;治國,他是位良相。
伊尹有超人的感覺能力,他不僅會調配湯和液, 還知道它們入哪條經,能起發散還是收斂、固澀還是 溫中的作用。所以,我們說的經方,是通過《傷寒論 》保留下來的《湯液經法》中的方子。
《金匱要略》傳承下來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講 “金匱”時,首先要請大傢抱著 種尊敬、敬仰的態 度,這是古人的不傳之秘,通過我們嚮大傢傳播其精 神。
3.讀書隻能讀“真言” 梁鼕:前麵講瞭“金匱”兩個字,那“真言論” 作何解釋呢? 徐文兵:《黃帝內經》 篇叫:“上古天真論 。”“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 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 。”什麼叫真言?就是 真人傳下來的言。什麼叫言?“昔在皇帝,生而神靈 ,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梁鼕:言是有係統的, 套 套的。
徐文兵:言不是語,古人寫的文我們叫什麼? 梁鼕:文言文。
徐文兵:我們現在學的什麼課? 梁鼕:語文課。
徐文兵:所以,言和語的差彆太大瞭。儒傢講, 人 輩子追求三立,立德、立功、立言。所以,真人 是與天地融為 體、對自然規律有把握的人。他們經 過瞭自己的體會,給後輩留下來的話就叫真言, 不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肉眼凡胎的人在鬍言亂語。
論,有問有答叫論。如果沒有論,它就是 個自 述的文章。比如《傷寒雜病論》, 看“論”就知道 ,它是 個問答體的文章,可是經過曆代流傳,有些 東西沒瞭,後人就鬍亂編輯,麵目全非瞭。真正的古 本“傷寒論” 個叫問日,學生問,然後下麵是“ 師日”。 篇叫平脈辨證,學生問是什麼脈,然後 老師迴答。
梁鼕:對。
徐文兵:我嚮朋友推薦過李時珍寫的兩本書,有 的朋友已經搜到瞭,正在慢慢讀。我覺得,很多人沒 有碰到《傷寒雜病論》的好版本,至今為止保存得zui 全的版本叫桂林古本,是張仲景的後裔保存下來的。
桂林古本沒有分成《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分 ,它是整個的 本書。所以,有點中醫基礎的人要學 “傷寒論”的話,直接到網上去搜“桂林古本傷寒論 ”。
梁鼕:為什麼要桂林古本呢? 徐文兵:因為北方異族入侵以後,真正的中華文 明逐步南遷。
梁鼕:哦,怪不得用廣東話念古詩都是押韻的。
徐文兵:對。廣東話九個音,我們普通話纔四個 音: 聲、二聲、三聲、四聲。
我再給大傢推薦 個網站——民問中醫網。很多 雖然身在民間,但是有氣有神的 幫有誌之士,在裏 麵有 些真知灼見。
現在很多人寫論文都是為瞭評職稱、提工資,他 們說的話連自己都不信,所以,他們寫的文章大傢乾 脆彆看。大傢要去看修行到 定層次的真人給我們留 下的“言”。
所以,這 篇叫“金匱真言論”。
P32-35
作為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平時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很多時候都感覺身體被掏空。一直想找一套書,能幫我調理一下身體,改善一下亞健康狀態。《黃帝內經說什麼》這套書,我看瞭簡介,感覺內容挺全麵的,涵蓋瞭從養生到疾病預防的方方麵麵,這正是我需要的。特彆是“上古天真”和“天年”這兩本,聽起來就和人的生命質量、壽命有關,我特彆關注。我希望能在這幾本書裏找到一些關於如何保持青春活力,延緩衰老的秘訣。當然,我更看重的是它能否提供一些簡單易行的養生方法,不需要我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就能在忙碌的生活中堅持下去。比如,關於飲食、起居、運動方麵的建議,能不能更貼近現代人的生活習慣?還有“四氣調神”,我一直對季節養生很感興趣,但總覺得理論太深奧,難以實踐。如果這本書能把這個概念講得通俗易懂,並且給齣一些具體的指導,那真是太好瞭。總而言之,我買這套書的初衷,就是希望它能成為我健康生活的好幫手,讓我能夠更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提高生活幸福感。我希望這套書能給我帶來一些實實在在的改變,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閱讀層麵。
評分拿到這套《黃帝內經說什麼》的時候,說實話,我有點驚喜。我對中醫一直抱著一種敬畏又好奇的態度,總覺得它博大精深,但又覺得非常難接近。市麵上關於《黃帝內經》的書有很多,但我總覺得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過於淺顯,很難找到那種既能保留原著精髓,又能讓普通人讀懂的。這套書的設計,特彆是它的“說什麼”這個係列名字,就感覺很貼近生活,好像真的有一個人在絮絮叨叨地跟你講《黃帝內經》一樣。我特彆看重的是它有沒有把一些枯燥的理論變成生動有趣的故事或者講解,這樣纔能真正吸引人去讀。當我翻開這套書,看到那些圖文並茂的解釋,還有很多生活化的比喻時,我感覺我的擔憂消失瞭。特彆是“四氣調神”和“天年”這兩本,我平時就特彆關注季節變化對身體的影響,還有如何纔能健康長壽,所以對這兩本寄予厚望。我希望它能給齣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而不是一些空泛的理論。而且,“異法方宜”聽名字就覺得很有趣,可能會講到一些古代獨特的治療方法,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新的知識探索。總的來說,我對這套書的期待是它能打開我認識中醫的一扇門,並且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獲得一些真正有用的健康知識,不至於在麵對生活中的小毛病時束手無策。
評分作為一名中醫愛好者,尋找一本能夠深入淺齣解讀《黃帝內經》的書籍一直是我的心願。這套《黃帝內經說什麼》全套6冊,從名字上就給人一種親切感,似乎在嘗試用現代人的語言來闡述這部古籍的深邃思想。我尤其關注其解讀的深度和準確性。畢竟,《黃帝內經》原文晦澀難懂,許多概念需要嚴謹的考證和深入的理解纔能闡釋清楚。我希望這套書的作者能夠真正吃透原文,而不是簡單的堆砌辭藻或者流於錶麵。特彆是“上古天真”和“天年”這兩個篇章,往往是探討生命本源和壽命規律的關鍵,作者能否在這個基礎上,結閤現代生理學和醫學的視角,給齣一些有啓發性的觀點,這一點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並不排斥對原文的忠實呈現,但同時也期待作者能夠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甚至是一些對當下社會現象的觀察,從而讓《黃帝內經》的智慧與現代生活産生更緊密的聯係。另外,對於“金匱真言”這一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對疾病發生、發展和防治的係統性闡述,是否能夠引導讀者建立起對身體變化的基本認知,以及如何通過調整生活方式來預防疾病的發生,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治療層麵。總而言之,我對這套書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它能成為我深入理解《黃帝內經》的得力助手。
評分這套《黃帝內經說什麼》係列,我早就想入手瞭,一直猶豫著。最近終於下定決心,一次性把全套6冊都收瞭。拿到手的時候,真是沉甸甸的,滿滿一本,感覺特彆有分量。包裝也很精緻,那種硬盒子的感覺,非常適閤放在書架上,拿齣來的時候也很有儀式感。我最喜歡的是它的設計,封麵色彩柔和,字跡清晰,不像有些古籍的復刻版那麼晦澀難懂,一看就覺得很親切,很有想要翻開閱讀的衝動。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讀,但大概翻瞭一下,它的排版很舒服,大小字結閤,注釋也很多,對於我這種對中醫一知半解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不用擔心看不懂,也不會被那些古老的詞匯嚇退。而且,這套書包含“上古天真”、“天年”、“四氣調神”、“異法方宜”、“金匱真言”這幾個部分,感覺涵蓋瞭《黃帝內經》的精華,從養生到疾病的防治,從季節養生到精神調養,似乎都囊括瞭。我個人非常關注健康養生,特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種小毛病也漸漸顯現,總想著能從傳統中醫裏找到一些解決的辦法。而《黃帝內經》作為中醫的經典,其中的智慧是我一直渴望去學習和領悟的。這套書的齣現,讓我覺得學習中醫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它就像一位溫和的老師,在旁邊耐心講解,讓我能夠循序漸進地理解那些深奧的理論。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沉浸其中,感受古人的智慧瞭。
評分我一直對《黃帝內經》中關於“天人閤一”的理念特彆感興趣,覺得這是中國傳統哲學和醫學的精髓所在。這套《黃帝內經說什麼》係列,看介紹好像就是圍繞著這些核心思想來展開的。我買這套書,更多的是想通過它來理解古人是如何看待自然與人體的相互關係的,以及如何在順應自然規律的前提下,達到身體和精神的和諧。特彆是“四氣調神”這部分,我一直覺得四季的變化對人的情緒和身體狀況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但又常常不知道如何具體地去應對。我希望這套書能給我一些實操性的指導,比如在春天如何養肝,在夏天如何護心,在鞦天如何潤肺,在鼕天如何藏腎等等,並且能用一種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講解清楚。另外,“異法方宜”聽起來就很有意思,是不是會講到一些非常規的、但又很有效的養生或者治療方法?這讓我充滿瞭好奇。我希望這套書不僅僅是理論的講解,更能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能夠學以緻用,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些古老的智慧,從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和健康水平。我期待它能打開我對中醫養生更深層次的認知,而不是停留在一個非常錶麵的瞭解。
評分習慣好評,看完再論道
評分紙張一般,內容有點老,可讀性一般!
評分歲數大瞭就開始注重養生,應要求給爸媽買的,我爸這個大書蟲很滿意。
評分買瞭一堆,書還沒看。
評分已經是第四次買這套書瞭,我自己讀瞭兩三遍,每一次都有收獲。真好!
評分還可以,紙張不太好
評分好,聽瞭一遍不過隱,又買書來看
評分書本質量好,物流很迅速。
評分很好很好的書,沒有名師點評,理解得真不夠透徹的,這書比沒有點評的原書簡直好太多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