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黄帝内经说什么:系列套装(共6册)
作 者:徐文兵、梁冬著
I S B N :9787539046297
出 版 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2014年7月 1版
印刷时间:2014-7-1 1次
字 数:1120000字
页 数: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克
* 价:225.6元
内容推荐
“黄帝内经说什么”系列丛书涵盖书目有:《黄帝内经四气调神》《黄帝内经上古天真》《黄帝内经天年》《黄帝内经异法方宜》《黄帝内经金匮真言》。
本系列丛书采用对话方式,徐文兵、梁冬对话谈笑之间,告诉您活得好,活得长,心想事成的智慧和方法。
其中 本“四气调神”是教我们如何有效吸取四季及身边各种环境中的正能量,让自己活得强大、圆满。 二本“上古天真”是讲男人、女人 生每七年、八年间如何做快乐之人的智慧。告诉我们:天真才是做人成功、快乐的根本。 三本“天年”讲述什么年龄段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情,教您顺利度过生老病死难关的各种窍诀。 四本“异法方宜”重新发现了黄帝内经中所讲的人与地理环境的相处之道,其内容之前从未面世,堪称当今独 无二的 本养生风水学著作。 五本“金匮真言”讲了气候变化对人的影响,教您借助天时来让人生省力,活得很顺。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活得苦,不管有钱没钱,依然挡不住身体生病,精神压抑,不知道从何解决。而只要您读过此套丛书,所有问题自会悄然而解。因为,这是当今讲得zui好的《黄帝内经》,是 套读之能让您尽快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伟大国学经典。它告诉我们,*来经典应该这样读,*来身心的健康和舒适应该这样来获取,才可以历久弥新。
作者简介
徐文兵
著名中医专家,中医教育家。
自幼随母亲魏天梅学习中医,1984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留校工作。1997年公派赴美讲学,同年获美国针灸协会特别奖,被授予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荣誉市民。1998年考取全美中医师、针灸师资格证书。1999年创办北京厚朴中医药研究所。目前担任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北京御源堂门诊专家,月犁中医文化讲习所导师。多次受邀在北京电视台讲授健康知识;担任中国气象频道《四季养生堂》栏目长期主讲嘉宾;受著名主持人梁冬之邀,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讲《重新发现中医太美之黄帝内经》;著有《字里藏医》等。
梁冬
正安中医创始人。1998年进入凤凰卫视,相继担任过《凤凰早班车》、《体坛消息》、《相聚凤凰台》主持人,后因主编、主持《娱乐串串SHOW》而 炮走红,确立了“用
显示全部信息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说什么系列(共5册)》是当今讲得zui好的《黄帝内经》著作,逐字解读,阐释zui出彩、zui打动人心!作者是当今zui有影响力的专家和学者,是各大电视台多档节目的长期主讲嘉宾,二位曾合作在央广电台讲解《黄帝内经》,粉丝破百万。 部读了能让自己zui快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正能量书籍。年轻人读了能更好地懂得处事养身,变得强大;中年人读了会放下得失,随心所欲;老年人读了不再恐惧年老,喜乐天年。这是 部强大每 个中国人身心灵的巨著。 书中的养生方法针对各个年龄段人群,简单易学,不断章取义,不东拉西扯,不装逼,只说人话、家常话,是人就能读得懂。 书中的很多保养身心的方式,在以往所有书籍中都少有涉及;书中所涵盖的生命态度、方法,适宜于职场、家庭、婚恋、成功……等各个领域。 书中不仅明确提出了众多切实可用的身心保养之术,更教我们养心养神之道,读了她,或许你就能平安喜乐到天年。 本套中每本书的封面用色都暗合中国五行相生生克的大智慧,读她们,看在眼里,甜在心头。
目录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
序:生命的节奏(徐文兵)
春姑娘 把脱了我的秋裤(梁冬)
*文
★ 章 这样做就能过上好日子
1.祝您称心如意
2.调神就能撞到好运
3.什么叫“大论”
4.紧跟节气,人才不会过气
5.到什么节气做什么事
6.节气 变,身体也会变
★ 二章 春天你会“发”吗
1.吹面不寒杨柳风:“春三月”
2.身体在新生,旧病要发芽:“此谓发陈”
3.春天是人解放自己的好时机:“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4.立春 到,早睡早起:“夜卧早起”
5.春天要好好接地气:“广步于庭”
6.春天头发应解开,穿衣服要宽松:“被发缓形”
7.春天,多立志,多做事:“以使志生”
8.不杀生,多播种:“生而勿杀”
9.做人要做“及时雨”:“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10.春天不好好生,夏天不可能好好长:“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11.春天是发情的季节
★ 三章 夏季你会“长”吗
1.万物都要在这会儿孕育“孩子”:“夏三月,此谓蕃秀”
2.为什么我叫“天地的孩子”:“天地气交”
3.看相拥而舞的花儿与果儿:“万物华实”
4.夏天睡觉要晚睡早起:“夜卧早起”
5.夏天人不要讨厌太阳:“无厌于日”
6.夏天人zui容易受寒
7.夏天 不是憋怒的季节:“使志无怒”
8.开花后 定要“怀孕”:“使华英成秀”
9.夏天,请不要冰镇自己:“使气得泄”
10.夏天是示爱的zui好季节:“若所爱在外”
11.千万别逆天:“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12.夏天不好好长,秋天没收的,冬天得重病:“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13.天气越热,越要吃热性的东西
★ 四章 秋季你会“收”吗
1.要活就活得从容不迫:“秋三月,此谓容平”
2.秋天是 个残酷无情的季节:“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3.秋天睡觉要早起早睡:“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4.该收心的时候不收,就会活在恐惧中:“使志安宁”
5.秋天 到,要把自己的能量往回收:“以缓秋刑,收敛神气”
6.秋天是增加皮下脂肪含量的季节
7.拳头收回来,打出去才更有力:“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8.“秋天不学会收,冬天精气神就会漏:冬为飱(飧)泄,奉藏者少”
9.到秋天,人要学会放弃,别乱较劲
★ 五章 冬季你会“藏”吗
1.在冬天,身体和愿望都不要轻易暴露在外:“冬三月,此谓闭藏”
2.天寒地冻,别轻易骚扰体内阳气:“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3.冬天睡觉要早睡晚起:“早卧晚起, 待日光”
4.把回忆和计划都藏起来猫冬:“使志若伏若匿”
5.冬天应该多 点自爱:“若有私意”
6.冬天是应该享受 年辛苦所得的时候:“若己有得”
7.如果你不是“松柏”,就请把自己裹严实 些:“去寒就温,无泄皮肤”
8.冬天再不养精蓄锐就完了:“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9.冬天没“藏”的,来年春天拿什么“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 六章 身体跟天气斗,下场很惨
1.顺应天气,你就能活得很舒服:“天气清净”
2.天地和谐,人才平安:“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3.天气 “变态”,人也“变态““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4.天气反常,我们的身体容易被堵:“阳气者闭塞”
5.人的身体 不能受蒙蔽:“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6.心肾不“交通”,生命有危险:“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7.恶气千万别憋在体内:“恶气不发”
8.该冷不冷,该热不热,人会出问题:“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藁不荣”
9.没有谁受得了“贼风”“暴雨”的频频光临:“贼风数至,暴雨数起”
10.环境再恶劣,人也有生存之道:“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 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11.天气反常,人不能反常
★ 七章 生病是人生觉悟的过程
1.得意要忘形
2.春天不生,肝胆受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3.人活 辈子,长短和质量真的取决于春天
4.睡觉zui养肝
5.严于律己的人往往会生大病
6.夏天不长,人会抑郁:“逆夏气,则太阳不长”
7.爱走神是什么毛病:“心气內洞”
8.“心气內洞”时你会补吗
9.秋天不收,肺会受伤:“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10.冬天不藏,直接伤肾:“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11.很多人的肾虚其实是心虚
★ 八章 “顺应四时”就得福
1.不要做“有智无慧”的人
2.五运六气是什么东西
3.炖猪肉为什么要加八角
4.不要人为地把生活变得没有四季之分:“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5.人活着 定要顺其本性.:“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6.人类是 部退化史,不是进化史:“以从其根”
7.活得不累的智慧:“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8.跟天地作对,哪有好下场:“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9.活得太细要出毛病:“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10.你有“疾”还是有“病”
11.养生说到底就是保本
★ 九章 zui好的活法是“顺应天性”
1.按自己的“天性”去活:“道者,圣人行之”
2.如何激活自己的“本能”
3.不知道往哪儿走叫愚人:“愚者佩之”
4.分不清阴阳的人叫王八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
5.伤什么别伤神:“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6.别让价值观生病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
《黄帝内经·天年》
《黄帝内经·异法方宜》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上下)》 2.不传之秘:《金匮要略》 徐文兵:“金匮”是从《金匮要略》这本书里来 的,它是《伤寒杂病论》的 个部分。《伤寒杂病论 》是谁写的呢? 梁冬:张仲景写的吧! 徐文兵:他本名是张机,字仲景。我们不能叫他 的名讳,应该叫他的字。如果叫人家张机,就不对了 。
梁冬:所以叫您徐文兵,不能直呼您的名讳徐小 周,是吧? 徐文兵:《伤寒杂病论》几经战乱!东汉末年, 三国纷争,再加上瘟疫流行,这本书到了晋朝都散乱 了。后来, 个叫王叔和的人重新整理,把它编成了 两本:讨论外感病的叫“伤寒论”;讨论内伤杂病的 叫“金匮要略”。中医调治内科病的 些方法,就是 从《伤寒杂病论》里面的《金匮要略》中学来的。金 匮肾气丸也是里面的 个方子,它本名叫肾气丸或者 崔氏八味丸。
我再跟大家说 下所谓的经方。
梁冬:经方从哪里来的?是不是从《伤寒杂病论 》里来的? 徐文兵:对。现在公认的经方都是“伤寒论”里 的方子,关于外感病,它有113个方子。“金匮要略 ”里面也存了256个方子,尽管与“伤寒论”互相有 重合,但我们还是管它们叫绎方。
另外,《伤寒论》不是张仲景自己发明的,是古 代先贤传承下来的,由他结合当时防治瘟疫(伤寒流 行)的经验撰成 本书。实际上张仲景用的方子,全 部来自于商朝开国宰相伊尹写的 本书——《汤液经 法》。
梁冬:伊尹做饭也特别好吃。
徐文兵:做饭,伊尹是 个高明的厨子;治病, 他是名上医;治国,他是位良相。
伊尹有超人的感觉能力,他不仅会调配汤和液, 还知道它们入哪条经,能起发散还是收敛、固涩还是 温中的作用。所以,我们说的经方,是通过《伤寒论 》保留下来的《汤液经法》中的方子。
《金匮要略》传承下来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讲 “金匮”时,首先要请大家抱着 种尊敬、敬仰的态 度,这是古人的不传之秘,通过我们向大家传播其精 神。
3.读书只能读“真言” 梁冬:前面讲了“金匮”两个字,那“真言论” 作何解释呢? 徐文兵:《黄帝内经》 篇叫:“上古天真论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 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 。”什么叫真言?就是 真人传下来的言。什么叫言?“昔在皇帝,生而神灵 ,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梁冬:言是有系统的, 套 套的。
徐文兵:言不是语,古人写的文我们叫什么? 梁冬:文言文。
徐文兵:我们现在学的什么课? 梁冬:语文课。
徐文兵:所以,言和语的差别太大了。儒家讲, 人 辈子追求三立,立德、立功、立言。所以,真人 是与天地融为 体、对自然规律有把握的人。他们经 过了自己的体会,给后辈留下来的话就叫真言, 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肉眼凡胎的人在胡言乱语。
论,有问有答叫论。如果没有论,它就是 个自 述的文章。比如《伤寒杂病论》, 看“论”就知道 ,它是 个问答体的文章,可是经过历代流传,有些 东西没了,后人就胡乱编辑,面目全非了。真正的古 本“伤寒论” 个叫问日,学生问,然后下面是“ 师日”。 篇叫平脉辨证,学生问是什么脉,然后 老师回答。
梁冬:对。
徐文兵:我向朋友推荐过李时珍写的两本书,有 的朋友已经搜到了,正在慢慢读。我觉得,很多人没 有碰到《伤寒杂病论》的好版本,至今为止保存得zui 全的版本叫桂林古本,是张仲景的后裔保存下来的。
桂林古本没有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 ,它是整个的 本书。所以,有点中医基础的人要学 “伤寒论”的话,直接到网上去搜“桂林古本伤寒论 ”。
梁冬:为什么要桂林古本呢? 徐文兵:因为北方异族入侵以后,真正的中华文 明逐步南迁。
梁冬:哦,怪不得用广东话念古诗都是押韵的。
徐文兵:对。广东话九个音,我们普通话才四个 音: 声、二声、三声、四声。
我再给大家推荐 个网站——民问中医网。很多 虽然身在民间,但是有气有神的 帮有志之士,在里 面有 些真知灼见。
现在很多人写论文都是为了评职称、提工资,他 们说的话连自己都不信,所以,他们写的文章大家干 脆别看。大家要去看修行到 定层次的真人给我们留 下的“言”。
所以,这 篇叫“金匮真言论”。
P32-35
我一直对《黄帝内经》中关于“天人合一”的理念特别感兴趣,觉得这是中国传统哲学和医学的精髓所在。这套《黄帝内经说什么》系列,看介绍好像就是围绕着这些核心思想来展开的。我买这套书,更多的是想通过它来理解古人是如何看待自然与人体的相互关系的,以及如何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达到身体和精神的和谐。特别是“四气调神”这部分,我一直觉得四季的变化对人的情绪和身体状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又常常不知道如何具体地去应对。我希望这套书能给我一些实操性的指导,比如在春天如何养肝,在夏天如何护心,在秋天如何润肺,在冬天如何藏肾等等,并且能用一种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讲解清楚。另外,“异法方宜”听起来就很有意思,是不是会讲到一些非常规的、但又很有效的养生或者治疗方法?这让我充满了好奇。我希望这套书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更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能够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古老的智慧,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我期待它能打开我对中医养生更深层次的认知,而不是停留在一个非常表面的了解。
评分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寻找一本能够深入浅出解读《黄帝内经》的书籍一直是我的心愿。这套《黄帝内经说什么》全套6册,从名字上就给人一种亲切感,似乎在尝试用现代人的语言来阐述这部古籍的深邃思想。我尤其关注其解读的深度和准确性。毕竟,《黄帝内经》原文晦涩难懂,许多概念需要严谨的考证和深入的理解才能阐释清楚。我希望这套书的作者能够真正吃透原文,而不是简单的堆砌辞藻或者流于表面。特别是“上古天真”和“天年”这两个篇章,往往是探讨生命本源和寿命规律的关键,作者能否在这个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理学和医学的视角,给出一些有启发性的观点,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并不排斥对原文的忠实呈现,但同时也期待作者能够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甚至是一些对当下社会现象的观察,从而让《黄帝内经》的智慧与现代生活产生更紧密的联系。另外,对于“金匮真言”这一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对疾病发生、发展和防治的系统性阐述,是否能够引导读者建立起对身体变化的基本认知,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治疗层面。总而言之,我对这套书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它能成为我深入理解《黄帝内经》的得力助手。
评分作为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平时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很多时候都感觉身体被掏空。一直想找一套书,能帮我调理一下身体,改善一下亚健康状态。《黄帝内经说什么》这套书,我看了简介,感觉内容挺全面的,涵盖了从养生到疾病预防的方方面面,这正是我需要的。特别是“上古天真”和“天年”这两本,听起来就和人的生命质量、寿命有关,我特别关注。我希望能在这几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如何保持青春活力,延缓衰老的秘诀。当然,我更看重的是它能否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不需要我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就能在忙碌的生活中坚持下去。比如,关于饮食、起居、运动方面的建议,能不能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还有“四气调神”,我一直对季节养生很感兴趣,但总觉得理论太深奥,难以实践。如果这本书能把这个概念讲得通俗易懂,并且给出一些具体的指导,那真是太好了。总而言之,我买这套书的初衷,就是希望它能成为我健康生活的好帮手,让我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提高生活幸福感。我希望这套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改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阅读层面。
评分拿到这套《黄帝内经说什么》的时候,说实话,我有点惊喜。我对中医一直抱着一种敬畏又好奇的态度,总觉得它博大精深,但又觉得非常难接近。市面上关于《黄帝内经》的书有很多,但我总觉得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浅显,很难找到那种既能保留原著精髓,又能让普通人读懂的。这套书的设计,特别是它的“说什么”这个系列名字,就感觉很贴近生活,好像真的有一个人在絮絮叨叨地跟你讲《黄帝内经》一样。我特别看重的是它有没有把一些枯燥的理论变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者讲解,这样才能真正吸引人去读。当我翻开这套书,看到那些图文并茂的解释,还有很多生活化的比喻时,我感觉我的担忧消失了。特别是“四气调神”和“天年”这两本,我平时就特别关注季节变化对身体的影响,还有如何才能健康长寿,所以对这两本寄予厚望。我希望它能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而不是一些空泛的理论。而且,“异法方宜”听名字就觉得很有趣,可能会讲到一些古代独特的治疗方法,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新的知识探索。总的来说,我对这套书的期待是它能打开我认识中医的一扇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获得一些真正有用的健康知识,不至于在面对生活中的小毛病时束手无策。
评分这套《黄帝内经说什么》系列,我早就想入手了,一直犹豫着。最近终于下定决心,一次性把全套6册都收了。拿到手的时候,真是沉甸甸的,满满一本,感觉特别有分量。包装也很精致,那种硬盒子的感觉,非常适合放在书架上,拿出来的时候也很有仪式感。我最喜欢的是它的设计,封面色彩柔和,字迹清晰,不像有些古籍的复刻版那么晦涩难懂,一看就觉得很亲切,很有想要翻开阅读的冲动。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大概翻了一下,它的排版很舒服,大小字结合,注释也很多,对于我这种对中医一知半解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不用担心看不懂,也不会被那些古老的词汇吓退。而且,这套书包含“上古天真”、“天年”、“四气调神”、“异法方宜”、“金匮真言”这几个部分,感觉涵盖了《黄帝内经》的精华,从养生到疾病的防治,从季节养生到精神调养,似乎都囊括了。我个人非常关注健康养生,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种小毛病也渐渐显现,总想着能从传统中医里找到一些解决的办法。而《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的经典,其中的智慧是我一直渴望去学习和领悟的。这套书的出现,让我觉得学习中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它就像一位温和的老师,在旁边耐心讲解,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那些深奥的理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沉浸其中,感受古人的智慧了。
评分纸张一般,内容有点老,可读性一般!
评分还可以,纸张不太好
评分好书,价格实惠。。。。
评分都挺好。就是送的书太烂。
评分纸张一般,内容有点老,可读性一般!
评分东西不错下次还卖,就选你家了
评分东西很好,价格实惠,值得购买,努力学习中
评分还没打开看,应该是一套不错的书,多看看有好处。
评分书本质量很好,包装完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