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6558
d一部分
視覺領導者的優勢
1. 七個核心工具 / 隱喻和模型、視覺會議、圖像模闆、決策室、路綫圖、故事地圖及視頻 /3
2. 從實踐中看結果 / 為什麼領導者要視覺化 /11
3. 如何組織視覺會議 / 管理者須知 /33
第二部分
審視自身領導力
4. 你的“操作係統”是什麼 / 心智模型的力量 /51
5. 你領導的是哪種組織 / 開發階段的相關工具 /61
6. 開發你的視覺IQ / 視覺化如何讓你更有智慧 /73
第三部分
視覺領導者的強大工具
7. 隱喻和模型 / 幫助人們瞭解你想錶達的意思 /91
8. 視覺會議 / 刺激性參與和創造性貢獻 /107
9. 圖像模闆 / 將各種計劃視覺化 /115
10. 決策室 / 在大背景圖下做齣選擇 /129
11. 路綫圖和視覺計劃 / 管理“裏程碑”和“泳道” /139
12. 平麵故事地圖 / 計劃與文化的連接橋梁 /147
13. 視頻和虛擬視覺 / 移動視頻、平闆電腦、動畫和全景顯示 /157
第四部分
成功運用新媒體
14. 技術與視覺化 / 使用閤適的工具 /171
15. 虛擬領導力 / 明確目標,進行有效交流 /181
第五部分
領導組織變革
16. 預見變革需求 / 在工作中使用可視化工具 /193
17. 蝶蛹效應 / 為變革創造條件 /205
第六部分
參考鏈接、書籍和其他資源
18. 網站和參考文獻 /215
附錄 / 亞瑟和過程理論 /223......
一本關於企業經營管理的好書! 這本書的優點非常明顯,首先,它提供瞭一個非常實用的框架,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可視化工具來驅動企業創新。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書中分享的案例分析,這些案例都非常貼閤實際,並且詳細地闡述瞭如何將抽象的管理理念轉化為具體的視覺化方法。比如,書中提到的“價值流圖”和“商業模式畫布”的應用,讓我對如何清晰地梳理業務流程、識彆瓶頸以及尋找創新機會有瞭更深入的認識。我嘗試將這些方法應用到我目前負責的項目中,發現溝通效率明顯提升,團隊成員對項目的理解也更加一緻。以前,我們常常陷入概念的迷霧,而現在,通過簡單的圖錶和流程圖,大傢都能一目瞭然地看到項目進展和潛在的問題,這極大地減少瞭誤解和返工。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強調的“視覺化思考”,不僅僅是畫圖,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它鼓勵我們跳齣文字的束縛,用更直觀、更易於理解的方式來呈現信息。這對於我這種偏愛邏輯和條理的人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啓發。我也會推薦給我的同事,相信大傢都會從中受益匪淺。
評分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瞭團隊協作的本質。 我一直認為,一個高效的團隊,離不開清晰的溝通和共同的目標。而這本書,恰恰提供瞭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來實現這一切——“視覺型團隊”。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組織團隊,更是關於如何塑造一個能夠利用視覺化溝通來高效協作的團隊文化。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視覺化工具”來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理解和共鳴,如何讓每個人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工作如何融入整個團隊的目標,以及如何通過視覺化的反饋機製來持續改進。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提到的“共同願景闆”和“團隊成長地圖”的概念,這些都是非常直觀且能夠激發團隊凝聚力的工具。我嘗試在我的小團隊中引入一些類似的實踐,比如在項目啓動時,我們一起繪製項目的目標圖和關鍵裏程碑,讓每個人都對項目的全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極大地提升瞭團隊的整體目標感和主人翁意識。這本書讓我認識到,一個“視覺型團隊”,其核心在於能夠將抽象的目標和復雜的任務,通過可視化的方式變得清晰、可感,從而激發團隊的創造力和協作精神,最終實現共同的成功。
評分這本書為我打開瞭全新的管理視角。 我一直覺得,企業管理是一個非常復雜且需要高度整閤的領域,而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獨特的切入點——“視覺化”。它不僅僅是將數據或信息用圖錶展示齣來,更是強調瞭如何通過視覺化的語言來驅動整個企業的創新過程。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視覺領導者”的定義和培養方式,這讓我認識到,優秀的領導者不僅僅是製定戰略,更是要能夠用清晰、有吸引力的視覺方式來傳達願景,激發團隊的士氣和創造力。書中的“企業創新生態係統”的構建理念,以及如何通過“視覺化工具”來連接不同的業務單元、促進信息共享和協同創新,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我開始反思,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是否能夠更有效地利用視覺元素來溝通我的想法和策略?我是否能夠鼓勵我的團隊用更具創意的方式來呈現他們的工作成果?這本書提供瞭一套非常係統的方法論,讓我能夠一步步去實踐和探索。它讓我明白,創新並非遙不可及,而是一種可以通過係統化的方法,特彆是視覺化的方法來培養和實現的。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團隊協作的“救星”! 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要讓一個團隊真正高效運作,溝通是關鍵,而這本書正好切中瞭這一點。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開會,而是教你如何“視覺化”地開會,讓會議不再是漫無目的的討論,而是有方嚮、有結果的産齣。書裏介紹的“視覺會議”技巧,比如如何利用白闆、便利貼、流程圖來捕捉和組織想法,如何進行有效的頭腦風暴,以及如何記錄會議成果並形成行動計劃,都讓我耳目一新。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有一個關於“問題-原因-解決方案”的視覺化模型,這在解決團隊遇到的難題時非常實用。我們之前開會,大傢常常七嘴八舌,很難聚焦到真正的問題上,即使有瞭想法,也容易被遺忘。自從學習瞭這本書的理念,我們團隊開始嘗試在會議中引入一些視覺化工具,比如用流程圖來梳理工作流程,用思維導圖來整理想法。效果非常驚人!大傢參與度高瞭,討論也更有條理瞭,最重要的是,會議結束後,我們都能清晰地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責任人是誰。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好的會議不隻是“說”齣來,更是“畫”齣來,讓每個人都參與進來,共同塑造成果。
評分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寶藏書籍!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紮實,而且非常具有前瞻性。它將“可視化”這個概念,從單純的圖錶呈現,提升到瞭企業創新管理的核心驅動力層麵。我特彆喜歡書中對“視覺化工具”在不同管理場景下的應用分析,從戰略規劃到執行落地,再到團隊協作和創新孵化,幾乎涵蓋瞭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書中提齣的“可視化流程圖”在梳理復雜業務流程時異常有效,它能夠幫助我們快速識彆瓶頸和優化空間。同時,書中關於“視覺化報告”的建議,也讓我學會瞭如何將枯燥的數據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故事,更容易獲得決策者的認可。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強調瞭“以人為本”的理念,認為可視化工具的最終目的是為瞭更好地賦能個體和團隊,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潛力。我會在後續的工作中,將書中的理念和方法論融會貫通,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創新。我相信,通過持續地運用這些可視化工具和思維方式,我的企業和團隊一定能夠迎來更強的競爭力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